2017年最新的SKY TRAX十佳航空公司排名,大中華獨佔三席。排名第9的海航[HU]和排名第5的國泰[CX]我們並不陌生,而排名第6的長榮航空[BR]或許不怎麼熟悉吧。這是一家位於寶島臺灣的航空公司,松松坐過幾次來往兩岸的航班,儘管是短途體驗也非常愉悅。
這一次橫跨太平洋的飛行,淘汰了眾多選項,堅定地把機會留給了長榮。到底是不是正確選擇?且看下文。
航班:BR11
航司:長榮航空(臺灣)
起點:洛杉磯[LAX]
終點:臺北[TPE]
起飛:00:32
降落:04:19 +1
機型:B77W
艙位:皇璽桂冠艙
全程10942km,實際飛行12小時47分鐘
長榮的『皇璽桂冠艙』是其精品商務艙的命名,從取名即可窺視長榮對於中華文化的傳承。因為所有機型均不設頭等艙,『皇璽桂冠艙』代表了長榮最高的服務等級。與此類似的是我們大陸的海航。
登機牌簡潔又不失質感
行程始於洛杉磯湯姆▪布拉德利國際航站樓。長榮給皇璽桂冠艙設置了3個專用的值機櫃檯,機場的安檢也有兩艙快速通道,所以並沒有耗時太久。晚上是LAX出港高峰,同一時段飛往東土大唐的就有長榮[BR]、南航[CZ]、東航[MU]、國泰[CX]。機場免稅店人流如織,南航和東航的空乘和機長們穿著制服在商店血拼的畫面顯得格外礙眼。
商務艙旅客可以進入星空聯盟專屬休息室。星盟專屬休息室全球共6間,洛杉磯[LAX]佔得一席。詳情參閱:http://www.staralliance.com/zh/lounges
午夜時分人滿為患,實在無心逗留。匆匆拍幾張照片以示我的敬業。專屬休息室由紐航[NZ]承辦,分室內和室外兩個區域,餐食和服務比想像中要好不少,空間利用合理,設計感強。除了座位太少其它都在平均線以上。
轉了一圈就去登機口了。早早進入客艙坐定。是日執飛機型77W,皇璽桂冠艙座椅1-2-1排列。是主流的反魚骨式
我的座位9A靠窗。反魚骨的優點是私密性好、欣賞窗外方便
綠色是長榮的顏色,也是其政治立場的表達
本架飛機並不年輕,從控制手柄就能看出來。但於我而言,有個USB充電口就足夠了
能放平的座椅才是最重要的。老年人嗜睡啊
配的是被動式降噪耳機,我仍然用自己的主動降噪
登機飲品要的是水,同時附上的還有一小片巧克力。是日狀態欠佳沒有喝酒的雅興,對不起觀眾了
嗲嗲的空乘又送來了菜單和酒單。看封面就覺得是用心之作
頭牌香檳並不是KRUG,而是Veuve Clicquot。沒喝,恕無法評價
接著又贈送了一套睡衣
穿上後是如此的合身。貌似除了手機差一點,其他都挺和諧?
高潮出現在起飛以後。呈上日默瓦洗漱包一個。真乃良心之舉,商務艙送日默瓦全球獨此一家了吧
內容物不見得太亮眼。但這個箱子足夠逼格了
平飛後開始提供晚餐。正餓著呢。九成的上座率,服務仍然相當高效。先送上餐前小食:燻鮭魚塔和燻鴨巧點。全程喝臺灣烏龍茶
空乘幫忙鋪好餐桌。對於長榮的桌布個人非常欣賞,透著江南刺繡的雋麗,細節中飽含中國元素。先上麵包籃和前菜:緬因龍蝦佐大麥乾果甜菜根
主菜是事先網上預訂的:蔥姜龍蝦佐時蔬及蛋炒飯。長榮也開放了網上選餐,類似新航的『名廚有約』,只是選項並不那麼豐富。但至少是與時俱進的
長榮的選餐因航線而異,訂妥機票後才可以上網訂餐。菜單事先是看不到的。本次航班當時有這麼些選項。當然選最貴的龍蝦了
飯畢,送上水果和榛果巧克力蛋糕。烏龍茶不錯,讓空乘不厭其煩地續了好幾輪,最後乘務長看不下去了,直接給換了個大杯
吃完這頓宵夜也該睡覺了。空乘送上一瓶斐濟水。順便讓她幫忙鋪個床
我則起身去洗手間洗漱更衣。洗手臺邊一次性用品齊全,牙刷牙膏毛巾口杯剃鬚刀……
吧檯上已經擺好了飲料小食,供隨時取用
更衣回來床已鋪好。反魚骨的缺點也很明顯,腿部空間太狹小
熄燈後,機艙頂部營造出繁星點點的視覺效果,整個客艙切換到了睡眠模式
一夜安睡。能有近10個小時的睡眠簡直太奢侈了,我絕對不會放過這寶貴的機會。什麼睡一半醒了然後叫碗面這麼矯情的事情根本不可能發生。當再次醒來已經是早餐時間了。
早餐也是網上選的:中式清粥佐傳統風味小菜。粥挺好。小菜過於清淡,用寧波人的口味來打分就是差評
肉鬆太甜,酸菜太淡,麵筋太甜,醬瓜太淡,黃豆食不知味
吃完飯離到達還有50分鐘,東八區燈火通明。除了睡覺就是看航圖。你問我娛樂系統好不好?這問題真問錯人了
比計劃提前1小時到達臺北桃園國際機場[TPE]。轉機飛上海。在去往休息室途中看到巨幅宣傳報,不由駐足。長榮的確對得起這份榮耀
中美之間的飛行有太多太多的選擇,選擇長榮除了其五星光環,更多的是不可分割的那啥的情懷。當然日默瓦也是灰常重要滴砝碼,你懂的。作為事實上的商務艙,長榮所打造的『皇璽桂冠艙』大有向他航頭等艙一較高下的自信。無論是餐食配備、客艙布置、服務態度,都呈現出東方的待客之道。豐富的茶飲、一脈相承的飲食、毫無障礙的交流更是拉近了人心。
但作為一名挑剔的選手,長榮的『皇璽桂冠艙』仍然只能在「商務艙」的層次徘徊。其服務細節更多是傳承了日式的瑣碎,看似體貼實際仍流於形式,缺少隨機應變。例如一次次地續茶為啥不早點換個大杯?例如半夜口渴喝完了那瓶礦泉水後,將空瓶置於明顯處,一覺醒來空瓶還是那個空瓶。當然這些僅僅是客觀的評述而非吹毛求疵。這趟長榮的跨太平洋飛行已經足夠滿意。如果不是因為大陸出發去臺北轉機的各種證件限制,我們出行真的可以考慮一下對岸的航司,或許缺失很久的中華民族優良傳統不經意間就重溫了。
值得慶幸的是,從第三國經臺北轉機回大陸多數情況下只要一本護照就可以暢行無阻,這也是我此行能夠選擇長榮的外部有利條件。我們期待著兩岸關係的持續升溫,能讓大陸出發去臺北轉機方便一點再方便一點。讓屬於中國的五星航空惠及更多中國人。
— THE END —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