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也領了,虐狗的朋友圈也發了,
去對方的家裡時,該怎麼稱呼對方的父母呢?
不少新人都不知道應該什麼時候改口,一臉尷尬的表情~~~
到底是訂婚那天、領證那天、還是婚禮那天改口呢?
有的新娘子,領證後就改口了:
@小魚兒:剛領證就改口了,領證就意味著法律上我們已經是彼此的家人了,所以我覺得應該領證就改口啊~
有的新娘子,訂婚後就改口了:
@不吐槽會si杏仁:我們家這邊對於訂婚比較重視,所以訂婚後收了改口紅包就叫爸媽啦,公公婆婆都誇我說話很甜。
還有的新娘子,是結婚後改口的:
@ 愛吃貓的魚兒:結婚當天敬茶後收了改口紅包,叫的爸媽,一開始好不習慣啊~
一、訂婚要不要改口叫爸媽:
訂婚的時候改口,多數出現在在福建或浙江等地,這些保留著比較豐富的傳統文化的南方城市。
他們比較注重訂婚儀式,婚禮反而變成了形式了。所以這些地方在訂婚就要改口了,父母都會給新人改口紅包。新人不管是訂婚的時候,還是結婚的時候,有改口儀式的,都要改口叫爸媽。當然,也有不少城市的改口是在結婚當天。新人向雙方父母奉茶,父母給了紅包,然後新人改口稱呼「爸爸媽媽」。
訂婚要不要改口叫爸媽,因為各地的婚禮習俗不同,導致了改口叫爸媽的習慣也有所不同。根據習俗來確定是結婚改口,還是訂婚改口。不過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給改口費的那天,就要正式改口稱呼「爸爸媽媽」。
二、什麼時候改口叫爸媽:
新人改口是一個必要過程,那麼領證日改口,訂婚改口還是結婚改口呢?
根據100位新娘的訪問調查,其中發現,訂婚改口和結婚改口的趨勢可是勢均力敵:有51%的新人婚禮當天改口;有44%的新人訂婚那天改口;還有5%的新人領完證就改口。
不過可以看出,大多數還是在婚禮當天開口比較常見。至於什麼時候改口叫爸媽,每個地方都各有不同,最好還是要根據當地習俗和風俗習慣來定。
三、很多地方都有改口費
改口費一般給多少還是要注意,改口費是象徵著長輩的美好祝願,所以錢數不強求高額,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商定。「改口費」不能成為我們攀比的藉口,給多少都是父母的心意。兩家人可以根據共同家庭經濟情況而定,最好金額相同。
按照現在的習俗,新人婚後會喊對方父母「爸」、「媽」。同時,婚禮中流行「改口費」,敬茶時喊一聲「爸、媽」,雙方二老就會給女婿、媳婦一個紅包。一般都會給雙數,比較吉利一點的數字,像666、888、1200等。
無論什麼時候改口,改口費給多少,改口的真正意義,是讓你真正體會到了有親人的感覺。
說說你們都是什麼時候改口的呢?你們家鄉有改口費的習俗嗎?歡迎留言~~
猜你還喜歡
備婚攻略 | 高級感的婚房布置有這些婚禮好物就夠了
各地提親習俗講究,南北方上門提親必帶這四彩禮
結婚戒指丟了意味著什麼?別讓迷信成為你們婚姻中的裂縫
別不把「婚檢」當回事,擊垮成年人的感情,一張體檢報告就夠了
婚禮前試妝也有「潛規則」?10點良心建議助你完美避開新娘妝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