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凌晨2時30分:丟棄在大東海海灘的垃圾。
中秋夜數萬人湧入三亞海灘賞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9月27日晚,中秋之夜,三亞天氣爽朗,明月當空。作為賞月的好去處,大東海景區、三亞灣沙灘上湧進了數以萬計的遊 人。直到28日凌晨3時許,賞月人群才陸陸續續離開。可是人走了,海灘並沒有空,留下了數十噸的啤酒瓶、食品袋、月餅盒等各式垃圾。
南國都市報記者從三亞環衛部門獲悉,中秋節當晚,數百名環衛工人通宵在崗,大東海景區共清理出29噸垃圾,三亞灣沙灘的垃圾則超過50噸,初步 預計,清理垃圾超過80噸,其中,廢棄啤酒瓶佔比例最大。不僅是三亞,近些年,全國各地部分景區也遇到過同樣的問題:每逢節假日,除了井噴的客流,隨之而 來的還有遊人狂歡過後遍地的垃圾。
賞月人群爆棚沙灘垃圾遍地
27日晚7時許,天還沒黑,大東海沙灘上就已經人頭攢動。在沙灘上,記者看到,每隔10米就有一個白色的垃圾桶,旁邊還有提示牌。與此同時,沙 灘上隨處可見正在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一名民警介紹,根據三亞市政府的部署,消防、公安、城管、環衛等部門都派出了工作人員,主要是維護公共秩序。
晚8時許,沙灘上賞月的人越來越多,三五成群圍坐在一起「拜月」。「拜月」是三亞當地習俗,每逢中秋節晚上,大家都會到海邊拜月祭海,祈願家人 團圓吉祥。「拜月」的人群以中老年市民居多。此外,還有不少拿著涼蓆或塑料坐墊,帶著啤酒、零食,在沙灘上尋找合適位置的年輕人。走訪中記者看到,一些賞 月的市民或遊客,用完的食品袋等直接扔在沙灘上,喝完的啤酒瓶也是隨手丟棄。雖然執勤的民警、城管隊員、環衛工人發現亂扔垃圾的現象後,會上前勸說,但收 效不太大。
晚10時許,記者前往三亞灣沙灘看到,與大東海沙灘相比,十餘公裡的三亞灣沿岸賞月人群更多。海灘上不少市民遊客成群鋪坐在沙灘上,地上放著水果和月餅。
28日凌晨2時30分許,記者再次回到大東海海灘和三亞灣海灘。此時,大東海沙灘上賞月人群大多已經離開。但記者眼前的沙灘卻是一片狼藉:有用過的餐巾紙、啤酒瓶、月餅盒、撲克牌等,還有一些廢棄的塑膠袋,被風吹得四處亂飛。
「原本乾乾淨淨的沙灘現在變得白茫茫一片,又髒又亂,真的讓人很掃興。」遊客吳先生說,今晚他在沙灘上賞月非常盡興,但離開時看到遍地的垃圾非常掃興。而在三亞灣,亂丟垃圾的現象較普遍。
環衛工通宵掃出近百噸垃圾
28日凌晨5時許,記者來到大東海沙灘看到,環衛工人和大東海管理公司工作人員都在彎腰撿垃圾。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環衛工人凌晨4時左右就來了,有100多人,大東海管理公司也出動了90人。
「丟在沙灘上的垃圾有水果皮、月餅盒,還有很多啤酒瓶、菸頭。大塊頭的垃圾好收拾,但一些燒烤的小木棒要慢慢找,漏掉了怕扎著遊客的腳。」正在大東海沙灘清理垃圾的環衛工王大姐說,每逢節假日,他們都要加班加點,工作量比平時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