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能源局正式公布了2020年光伏發電項目國家補貼競價結果,浙江、貴州、寧夏等地共434個項目納入國家競價補貼範圍,全國總裝機容量達2596萬千瓦,補貼總額度為10億元。
這次自發自用、餘電上網的項目都沒有獲得補貼。這也就意味著用戶側平價上網已經提前到來。
10億元補貼看似很多,但在10年前,同等體量的項目,補貼後面還得再加兩個0。
如此紅利,也讓光伏的發展速度飆到了急速。
2010年末,全國併網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不到100萬千瓦。
2019年末,這個數字已經達到了20468萬千瓦,增幅超過200倍!
沈道軍
浙江正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東部光伏區域公司總經理
補貼的目的是平價上網,沒有做到平價上網,新能源的優勢就是一件『奢侈品』罷了。
現在雖然補貼退坡了,但平價上網也已經離我們很近了。
平價上網是光伏發電的必由之路
「沒有價格優勢的清潔能源,是難以大規模推廣的,光伏發電必須要走上平價上網的道路。」沈道軍說。
在21世紀初,光伏發電成本是火力發電成本的2倍以上。十多年來,光伏發電在中國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紅利,但其發電成本,也在迅速下降。
2016年9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調整新能源標杆上網電價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對於光伏發電上網電價的變化做出設定。首次明確提出將「適當降低分布式光伏補貼標準」。
2018年5月3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表示將把控電站發展節奏,加快光伏發電補貼退坡。
「531新政」事件後,不少企業叫苦連天,有人甚至認為中國光伏已然沒有未來。但如今兩年已過,回頭看去,光伏市場的發展不但沒有停滯,反而更快地走向了平價上網新時期,因此,光伏市場大發展的新時期已經到來。
在光伏行業深耕多年,沈道軍對政策的變化並不感到驚訝,「光伏發電的成本在不斷下降,補貼不斷退坡是必然的。此外,政策也是在倒逼企業進一步優化成本,提高技術水平,儘快達到平價上網的目的。」
泛太能源環境(浙江)有限公司總經理任江持同樣看法,「只有光伏這個產業實現平價上網,甚至低價上網,也就低於脫硫煤(火電)上網電價低價上網,才是光伏真正的春天的來臨。因為這樣不需要國家補貼就可以自我盈利,也是這樣才能長久健康發展。」
晶矽光伏組件十年價格下降超90%
用戶側已基本達成平價上網
2010年,晶矽光伏組件價格約為20元/瓦。
2020年,晶矽光伏組件價格約為1.3元/瓦。
十年時間,晶矽光伏組件價格下降幅度超90%,這也是導致光伏發電成本下降的直接原因。
據了解,光伏發電項目可分為集中式與分布式電站兩種形式,前者通常接入高電壓等級輸電網,後者通常接入配電網或直接連接用戶,其平價上網標準分別對標傳統能源發電成本與用戶購電成本,即發電側平價與用戶側平價。
用戶側平價比發電側平價容易許多,杭州市太陽能光伏產業協會秘書長趙永紅坦言:「用戶側已經基本實現平價上網,發電側也比較接近平價上網了,在部分光照資源好或是火電價格高的地區也已經提前實現發電側平價上網。」
兩側平價難度的不同主要是因為兩側電價的不同。以浙江為例:
在用戶側,按電價類別可分為居民生活用電、大工業用電、農業生產用電和一般工商業及其他用電。其中,居民生活用電電價較低,現在接近平價,其他三種類別電價較高,已經基本實現平價上網(貧困戶灌溉、化肥用電等情況除外)。
在發電側,火電電價更低,以0.4元每度電為例,目前只有極少部分集中式光伏電站可以做到平價上網,在一些電價更低且光照不好的區域,就更難平價上網了。
任江認為,其實並不需要做到所有地區都平價上網,「有些地區光照比較差的同時呢,脫硫煤上網電價又不高,那就目前來講還是很難實現平價上網的。但這沒有關係,只要大部分地區做到平價上網就算成功了。」
其實整個中國只要有1%的面積覆蓋光伏,就足夠供全國使用了,任江補充道。
消納難,軟成本高
集中式光伏電站的困難不止電價
「對集中式光伏電站來說,除了技術成本,還有一部分非技術成本,即地租、土地使用稅和人工費用等,這部分成本也有很大的削減空間。」沈道軍說。
集中式光伏項目佔地面積大,對於平價上網項目,一旦被徵收「土地使用稅」和「耕地佔用稅」,項目的收益將大幅降低,如果到了沒有收益的地步,也就不能被稱為平價上網了。
「土地使用稅等稅費,彈性空間是相當大的,所以,具體繳納稅額是多少,需要和相關地方政府部門溝通。對每個項目,我們也是一直在積極協調,希望當地政府能夠取消一些不必要的稅費。」任江說。
消納難是擺在集中式光伏電站面前的另一個難題。
截止2019年底,全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2.04億千瓦。2.04億千瓦與2016年12月國家能源局出臺的《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 中明確的「到2020年底光伏發電裝機達到1.05億千瓦以上」這一目標相比,整整提高了94%。
光伏發電裝機量的猛增直接影響到了光伏發電的消納。沈道軍表示,消納難題主要發生在西藏、寧夏和新疆等地,這些地方光照條件好,土地便宜,因此集中式光伏電站多,但當地消納能力卻有限,發出來的電用不掉,又難以送到外地,造成棄光現象,導致多方利益受損。
太陽能備受推崇,光伏卻遭人誤解?
近年來,「光伏汙染」、「光伏騙補」和「光伏騙局」等說法一直在大眾間流傳,有人認為光伏項目騙取國家補貼,有人認為光伏電站回收不了成本,還有人認為光伏為環保做的貢獻遠小於對環境的破壞。
「這是因為產業發展早期階段一些負面事情被大眾所熟知,但其實整個行業並不是這樣的。」趙永紅表示,不能以一些負面事例否定整個光伏行業,「要知道光伏行業十年來迅猛發展與技術進步,在國家大力倡導可再生能源應用的新時代,大家也需要重新更新下對於光伏行業的認知了。」
據了解,「光伏汙染」的說法源於光伏組件的製造過程,在製造光伏組件的過程中,會產生不少廢水廢氣,以及消耗大量的能源。其實,正規廠家對於所產生的廢水廢氣都會進行無害化處理,還會回收利用部分資源,不存在什麼汙染。其次,製造光伏組件所消耗的能量在一年左右的時間裡就可以通過光伏發電回收過來,這個時間也被稱為「能量回收期」。
「光伏騙補」的說法起源於國家實施「金太陽工程」期間,當時國家審計署發布的審計結果顯示,國家推行的支持光伏發電的金太陽示範項目存在部分「騙補」現象。
在「金太陽工程」騙補事件後,國家對光伏發電項目的態度更加嚴謹,每年都會對補貼進行精確計算進而調整,基本上杜絕了騙補現象。
「光伏騙局」的說法,一方面是因為有部分不法分子以國家大力推崇新能源為由,許以高額收益,騙取受害者財產;另一方面是因為有部分黑心廠家在安裝光伏電站時使用不合格產品,導致電站收益不能達到預期,甚至用了一兩年就壞,讓用戶蒙受損失,從而導致普通用戶對光伏產生不信任感。
「光伏在這些年的發展是迅猛的,不管是產品,還是管理,或是監督,都在飛快的發展。」聽到別人對光伏的誤解時,趙永紅有些感慨。
平價上網之後,是更美好的低碳生活
光伏的形式,並不僅僅是發電站。從「歸零!」的太陽能計算器,到路邊的太陽能電燈,到飛上天的人造衛星,再到無人涉足的火星上的探測器……「小到兒童玩具,大到宇宙飛船,各種地方都有著光伏的應用。」趙永紅說。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民銀行、國管局和銀保監會印發《綠色建築創建行動方案》,開展綠色建築創建行動。
綠色建築是在全壽命周期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汙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建築。
光伏多元化的應用,已經融入百姓低碳生活,融入到城市發展中了。
光伏發電就與綠色建築的理念完全貼合,能為綠色建築帶來綠色能源,起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汙染的作用。
「平價上網以後,期待城市中出現越來越多的光伏,期待工業廠房的綠色工廠更多地採用光伏,期待越來越多的農光互補、漁光互補項目能夠裝點我們的青山綠水,助力浙江省「窗口」建設!」趙永紅說。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