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全省公安經偵部門參與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積極防範化解經濟金融風險相關情況
今年以來,全省各級公安經偵部門充分履行職責,在地方黨委政府和各級公安機關的領導下,工作前移,增強與政府相關部門協同的主動性,積極參與網際網路風險整治,妥善做好「爆雷」網貸平臺等案件偵辦處置工作,部署全省公安機關積極參與對74家省內註冊法人網貸機構和500家省外註冊P2P平臺在川關聯機構開展風險評估研判並向黨委政府提出意見建議。各地公安機關已對省廳下發的574家網貸機構和自行摸排出的437家完成風險評估研判,並向屬地黨委政府提出意見建議。先後督辦了「雅唐金融」「華夏萬家」「口貸網」「即利寶」「蜀桑源」等5起重特大網貸平臺非法集資犯罪案件,目前5起案件已移送起訴。我省有關部門宣布取締在川所有P2P網貸平臺經營業務後,公安機關及時分析可能出現的涉穩風險,制定網貸平臺清退期間公安機關的處置策略,有序開展案件查處。同時,認真組織開展打擊防範經濟犯罪「5.15」宣傳日活動,省廳以 「宣傳+文化」「宣傳+網際網路」的形式,策劃製作了「與民同心 為您守護【5.15經偵宣傳日】蘇大強帶您看投資陷阱」微動漫、經偵民警方言短視頻,推送給各地通過自媒體、新媒體主要針對防範非法集資、網絡傳銷犯罪開展宣傳,點擊閱讀總量超過20萬次。各地還聯合各級處非辦、市場監管、金融等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參與,在抓好傳統的街面宣傳的同時,運用各地公安機關門戶網站、自媒體、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警示提醒,提升人民群眾風險防範意識,增強法制觀念,遠離違法犯罪,依法合理反映訴求。
第二,全省公安經偵部門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嚴厲打擊各類突出經濟犯罪方面相關情況
今年以來,全省公安機關經偵部門依法嚴厲打擊各類突出經濟犯罪,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和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2019年,全省公安機關共立案偵辦經濟犯罪案件5193件,抓獲犯罪嫌疑人4381人,挽回直接經濟損失3.22億元。公安部對對我省開展打擊假幣犯罪、侵權假冒犯罪、緝捕境外逃犯和大要案件偵破等工作先後2次通令嘉獎、20餘次發賀電錶揚;數次獲得公安部、省領導肯定性批示;打擊鏈條性經濟犯罪「雲端打擊」整體績效名列全國第六。
按照公安部和省廳部署,認真組織開展非法集資專項行動、「獵狐2019」行動、打擊涉稅犯罪、假幣犯罪等專項工作,發揮經偵職能優勢,積極服務大局。獵狐2019專項行動,先後從緬甸、柬埔寨、塔吉克斯坦等國家和地區緝捕境外逃犯12名。非法集資專項行動,全省公安機關立案偵辦非法集資犯罪案件367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72人,挽回直接經濟損失5600餘萬元,非法集資犯罪存量案件移送起訴率達87%,完成省政府制定的80%的工作目標任務。共立網絡傳銷案件369件,查處雅堂、口袋網等8起P2P平臺案件。打擊虛開騙稅專項行動,全省公安機關共立虛開騙稅案件232起,破案107起,抓獲328人,涉案金額5241億餘元。組織成都等5個市參與全國打擊涉稅犯罪「百城會戰」,總隊與瀘州經偵部門根據一條涉案2.9億餘元的虛開線索,通過海量數據分析穿透,刻畫出了一個涉及15省區市,虛開發票價稅合計4208億元的虛開發票犯罪網絡。部經偵局部署「會戰八號」戰役,打響了全國打擊涉稅犯罪「百城會戰」第一槍,通過發起2個波次收網行動,全國涉案省共立案21起,抓獲149人,摧毀空殼虛開公司278家。打擊假幣犯罪,全省共立假幣案件83件,破案42件,抓獲66人,繳獲假人民幣1151萬餘元,假外幣1608萬餘元,警銀收繳比572.3%。在公安部的統一指揮下,會同浙江、廣東、雲南等省偵破 「1.28」特大製售假外幣案並成功收網,我省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8人,搗毀制假窩點1個、銷售窩點6個。
第三,關於當前經濟犯罪預警防範的風險提示
近年來,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日趨發展,非法集資、傳銷活動日趨網絡化,大量打著P2P網貸、區塊鏈、消費返利、金融互助、慈善救助等旗號的非法集資、網絡傳銷平臺滋生漫延,裹挾大量群眾參與,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對國家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造成惡劣影響。
特別是網絡傳銷,雖然披上了網絡的外衣,傳銷犯罪的本質特徵並沒有變化,究其根本,仍舊是不以銷售商品和服務為目的,設置多種高收益的獎勵模式,誘使會員不斷發展下線,並直接或間接以發展下線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的行為。肆虐的網絡傳銷犯罪不僅嚴重扭曲參與人員的價值觀,嚴重損害社會誠信體系,更是對社會整體金融安全的巨大挑戰,公安機關始終對傳銷保持著高壓嚴打態勢,與此同時,我們也希望媒體朋友們,通過傳媒提醒廣大群眾,在紛繁複雜的市場經濟中,要保持高度警惕,嚴防上當受騙。一不要聽信「高回報」的謊言,要知道天上不可能掉餡餅、「竹籃打水」必定一場空;二要理性投資,警惕利用區塊鏈、虛擬貨幣、網際網路金融等噱頭實施的違法犯罪活動,投資要去正規的金融機構,謹防上當受騙;三不要貪圖「小便宜」,不參加所謂的「低價團購」、「免費旅遊」、「免費診療」等活動,避免走入陷阱和圈套。總之「任憑騙術千萬變,我不掏錢應萬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