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炮臺和虎門銷煙池的舊址屬於我國重要的不可移動舊址類文物,是歷史留下來的重要的記憶。
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虎門」只是存在歷史書上一個悲壯的地名,很多人都不具體了解,事實上,他是廣東省東莞市的一個小鎮,可是林則徐銷煙和設炮臺,為什麼會選擇在「虎門鎮」呢?
【虎門地勢位置特點適宜部署炮臺防禦】
「虎門炮臺分布於珠江兩岸的,林則徐在銷煙後與關天培加固並新建12處炮臺,設三百多門大炮,組三道防線。分別有明臺和暗臺。」
為什麼設置在虎門呢?其中虎門極其重要的戰略位置,從明萬曆年間就開始在這裡修建軍事基地了,到了乾隆年間,虎門要塞已經發展到相當規模。嘉慶增設廣東水師提督一職位,他的工作地就設在虎門鎮,由此可見虎門鎮位置非重要性。
虎門重地周圍地區,上橫檔島附近水路非常的狹窄,想要通航十分困難,而且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重點關注的區域。因此在虎門很容易部署形成兩座炮臺大炮的交叉火力封鎖西水道。這樣敵人想要攻打進來可以說難上加難。因此林則徐選擇把加大虎門炮臺的部署。
虎門威遠炮臺遺址
【銷煙由於經費問題只能就近取材】
「林則徐銷煙池與虎門炮臺舊址,位於廣東東莞市虎門鎮和番禺縣黃閣鎮等地。」
林則徐原本是想把收繳上來的鴉片都帶到北京去,讓和他的同事一起去瞻仰一下這個禁菸的過程,讓大家都過過癮解解氣,畢竟禁菸的過程太不容易了,中間的牴觸太多了,過程坎坷曲折,這樣也能鼓舞下大家勤儉的決心。但是由於收繳上來的鴉片實在太多,可能需要上千輛車上千匹馬去拉,這些鴉片需要的經費很巨大。
所以被道光帝直接給拒絕了,這是為什麼呢?我們都知道道光帝是一個特別勤儉的皇帝,他勤儉的原因呢,不只是因為他個人的性格問題,而且因為當時的大清的國庫的確已經十分空虛了,因為在這鴉片售往中國的過程中,很多的白銀都外流,每年都外流出上億的銀子。這時候,國內的經濟已經嚴重崩盤了,當林則徐有想法把鴉片搬運到北京城的時候,道光皇帝卻給拒絕了。
虎門銷煙池遺址
【在虎門設銷煙池是當時最好的選擇】
「銷煙池遺址長、寬各45米,以石板鋪底,池前後分設涵洞與水溝。」
為什麼說在虎門硝煙是當時最好的方法呢?因為當時林則徐他其實也嘗試過用其他的方法香菸,比如說在那個田野裡用桐油火燒,但是呢,燒完之後有的殘渣,還有剩下的煙味,會有周圍的人或者癮君子過去去吸食,並且消完之後,莊稼很長時間也沒有辦法去種。
所以林則徐只能去想其他的辦法去銷煙,由於這個鴉片最怕的就是這個鹽水跟著石灰。所以林則徐就想了一個好辦法,挖了大池子把鹽水倒進去。用鹽水浸泡過之後再把石灰倒進去然後用石灰遇水產生熱量。這樣被銷毀的話基本上無法再利用了,然後再利用海水把剩餘的殘渣全部衝到海水裡,就再也不會有癮君子來撿剩下的殘渣。這個方法是能夠徹底摧毀鴉片,當時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
虎門鎮地圖位置
【總結分析】
虎門無論能被林則徐重視並選為銷煙和設置炮臺的地方,與虎門鎮的地理位置既地勢分布具有很大的關係。
雖然虎門炮臺部署沒有問題,然而在軍事實力和人數的巨大差距下,1841年英軍乘虛攻陷沙角、大角兩炮臺,這樣虎門失去屏障。此時虎門炮臺只有少數兵力防守,形勢萬分危急。後英軍向虎門大舉進攻。敵人在攻佔幾座炮臺之後,虎門守軍寡不敵眾,大半將士英勇犧牲後失守,十分可惜。
當時林則徐禁菸的地方離虎門鎮比較近,節省經費,鴉片都銷毀完之後,把殘渣放倒進珠江的出海口,就可以很快地就把鴉片剩餘的殘渣全部衝到海裡,倒入河流易破壞當地環境,倒入海裡的話,海水的淨化能力比較強的,影響較小。
虎門炮臺部署防禦圖
【總結】
最後,我想請大家永遠不要忘了毒品的危害,同時也永遠不要忘了林公。銘記歷史,以史為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