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的得意門生
說到郎平,很多人都十分熟悉,一個1960年出生在中國天津的中國姑娘,在1973年開始進入北京工人體育館少年體校排球班訓練排球。憑藉自己身體的優勢以及不斷的刻苦訓練,1978年成功進入國家隊。
1981年,拿下了中國女排第3屆世界盃的冠軍。從此之後,郎平可謂是「開掛」的人生,「優秀運動員獎」、「女子排球錦標賽MVP」、「女排比賽金牌」、「女排三連冠」……
由於身體原因,1986年,郎平宣布退役,並在1995年被聘為中國女排總教練,帶領中國隊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戰績,幫助中國培養出了一個又一個優秀的女排選手。
今天要講的,就是郎平手下的得意門生之一——張穆意。
具有先天優勢天才女排選手
從小出生在運動世家的張穆意受到父母的影響,對運動方面很感興趣,不僅如此,張穆意還擁有其他人所不曾用擁有的先天性優勢——身高。在初中的時候,張穆意的身高就已經超過了1米8,並且在之後隨著年齡的增長,張穆意的身高達到了2.06米。
這個巨大的身高優勢一下子成功進入「八一女排」,成為了一名「副攻」。在郎平接手中國女排之後,也對於張穆意十分的看重,對於她更是著重培養,認為憑藉張穆意的先天優勢,加上後期的引導培訓,可以為中國女排再添一份力量。
驕傲自滿,投靠日本
慢慢地,或許是自己先天性優勢導致的優越感,使得張穆意有些驕傲自滿,加上張穆意並不是整個團隊中最優秀的,漸漸張穆意認為,在中國排球隊的這些訓練限制了自己的發展。
這個時候,因為看中張穆意的身高優勢以及出色的球技,日本方面向張穆意拋來了橄欖枝,而面對日本開出的條件,張穆意答應了。就這樣,張穆意背叛了中國排球隊對於她的辛苦栽培和培育,轉身投靠了日本。
張穆意改名為張心穆意,並且加入了日本國籍,在日本生活、念書、訓練,將國內的一切事物拋之腦後。
在剛剛到達日本的時候,張穆意2米多的身高在一群嬌小的日本女生裡面十分的突出,而且當時2013年,正是日本女排的黃金髮展期,在初期張穆意得到了較好的成績。而日本方面也履行承諾,給張穆意較好的優待與幫助。
身高優勢變劣勢
但是慢慢地,矛盾產生了。日本排球隊因為個子嬌小,主要以快為主要攻打方式,這使得各自較高的張穆意根本沒有辦法適應。而一直以來受到的都是中國排球隊的訓練,與日本的訓練方式格格不入。
種種原因導致張穆意根本沒有辦法和隊友進行協作,而排球最重要的就是團隊協作,張穆意接二連三的失敗導致日本方面對於她越來越失望,不再將她作為重點培養對象,並且開始減少對她的優渥待遇,將其邊緣化。
而受到排擠的張穆意慢慢開始後悔自己當初的決定。2016年,在郎平的帶領之下,中國女排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成績,這個時候的張穆意產生了回國的念頭。
但是,當她選擇加入日本國籍,拿著中國教習的排球技能為日本隊伍進行奮戰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這是兩條不會交匯的道路。
小結
對於張穆意來說,當初選擇去日本是為了更好的發展,出於對自身利益的考量,但是,對於整個中國排球隊來說,是一次不小的打擊,從基礎將張穆意培訓起來,「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在還沒有收到回報的時候卻遭到了張穆意的反水,帶著一身技能投靠日本。
因為剛開始的中國排球處於一陣低迷期,而日本卻處在黃金期,張穆意為了自身利益考慮加入日本國籍,但是,一個事物的發展是需要過程的,中國人民艱苦奮鬥,在一次次失敗中爬起,終於將中國女排重新帶入輝煌之中。
而見狀,在日本沒能得償所願的張穆意企圖重回團隊,妄圖直接享受前人的「勝利果實」,但是殊不知她之前的行為已經受到了中國國內的一致反對,引發了憤怒,已經不可能再重新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