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9月17日),觀察者網報導了「女子持臺灣護照參觀聯合國總部被拒」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據英國BBC中文網報導,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在回復該媒體的郵件中表態,有關臺灣遊客申請參觀被拒,應該是「單一事件」。辦事處公共事務部門主管勒布朗克說明,臺灣遊客可以帶有相片的駕照或者社會安全卡申請參觀,而且這是該處實行「多年的政策」。如果臺灣遊客以護照作為身份證明,該處的警衛便無法將之視為「身份證明文件」。
勒布朗克強調,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每年接待108000名遊客,「我們歡迎所有能夠提供相關證明文件的認識,包括來自臺灣、能夠提供附相片的有效駕照或者社會安全卡的人士,這是我們已經實行多年的政策」。
此前,臺灣遊客蔡淯鈴9月15日在網上發文說,可以享有一百多個國家及地區免籤證或者落地籤證的臺灣護照,在申請參觀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時被拒。
隨後,臺灣「外交部」向聯合國表達「嚴正抗議」:
有關蔡淯鈴小姐於臉書陳述其日前赴瑞士、持「我國」護照及身分證參觀聯合國總部遭拒之經驗,「外交部」響應如下:
(1)「外交部」獲悉此事件後,已於第一時間請駐日內瓦辦事處立刻進洽聯合國日內瓦辦公室,了解本案始末及蔡淯鈴女士當時換證所遭遇之困難。
(2)針對蔡女士所述情形,「我政府」無法接受聯合國相關做法,已請駐處於本案查證屬實後立即表達嚴正抗議,並持續向聯合國方面交涉,強調聯合國方面拒絕「我國」人持憑「我國」護照及「我國政府」核發之身分證件換證之處置做法,已嚴重違反聯合國本身遵循之普世價值及公平、正義原則,嚴重影響「我國」人權益,「我政府」難以接受。
(3)聯合國方面近年來時有拒絕「我國」人持「我國」護照或證件換證入場之情事,「外交部」及相關駐處就此曾不斷透過所有可能管道向聯合國方面表達嚴正抗議,同時力洽交涉促其改正。
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圖片來自蔡淯鈴Facebook)
蔡淯鈴Facebook的原文:
我在日內瓦旅行,打算進去聯合國歐洲總部參觀,參加他們每天的導覽團 (嗯,其實真正的目的也不是想參觀,而是想去紀念品店買個聯合國馬克杯做紀念)。我八年前來過一次,現在是第二次。
在入口處,要出示一下護照。櫃檯人員看了一下我的護照,說,這個護照不能用耶,你有身份證 (national ID)嗎?我覺得怪怪地,還是掏出皮包,拿出來我的「中華民國」身份證。他拿了我的護照跟身份證到櫃檯後方,到後面去跟另一個人詢問了一下。
他回來了。他說 : 「抱歉,聯合國不接受 (not accept)你的護照跟你的身份證,你不能進來參觀。」
我說 : 「但我幾年前就是拿這本護照進來參觀過啊,有什麼問題嗎?為什麼現在不行了呢?」
他說 : 「以前是以前,現在規定改了。拿這本護照不能進來。」
我問他說 : 「是只有今天,還是以後都是這樣?」
他說 : 「以後都是這樣。」
我說 : 「這是歧視 (discrimination),這很奇怪。沒有任何白紙黑字的公告,就不準許人進去參觀。你可以再請另位一位來解釋,再查清楚一下嗎 ? 「
另一個更資深的人來了,他跟我要了我的護照去看一下。他說,」抱歉,這本護照不被接受 (not accepted),可以請你拿出你的身份證嗎?」
我遞了我的身份證給他。他說 : 「抱歉,這個身份證不被接受,你不能進去。」
我說 : 「我一點都不危險,也不是恐怖份子,為什麼我不能進去參觀呢?」
他說 : 「臺灣屬於中國的一部份。能否請你拿出你的中國護照或是中國身份證,只要你拿出來,你就可以進去參觀。」
我說 : 「我是臺灣人,我只有臺灣護照。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我從來沒當過中國人,我根本不可能有中國護照或是中國身份證。你要的東西,根本不存在啊。你這是歧視。」
他說 : 「反正你只要拿得出中國護照,就可以進去參觀。沒有的話,就不能進去。你現在要留在這裡,還是要離開 ? (後面那句話的口吻相當不客氣)」
我說 : 「我會離開。但我要說,這是聯合國對我的歧視。」
蔡淯鈴臉書截圖
走出聯合國之後,我問自己,我的感覺是什麼? 大概就是生氣跟屈辱吧。除了那兩個白人男性人員之外,坐在後面冷眼旁觀整個過程的,還有一個看起來像是中國人的女性人員。這,也可能是讓我更火大的另一個原因。
唉,一個人的臺灣意識是怎麼來的呢?就是這樣來的。高興地去到一個地方參觀,卻是被人不客氣地趕出來。這筆帳,「我記在中國政府身上」。
當中國(大陸)在(中國)臺灣大肆買商人買媒體進行洗腦,讓一般臺灣百姓覺得中國(大陸)很好時,他同時在國際上加速緊縮臺灣的生存空間。這是可怕的溫水煮青蛙啊。唉,千萬不要被糖衣騙了。
自己的「國家」,只能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