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上海城中熱事之一就是陸家嘴金融城國際咖啡文化節(以下簡稱「咖啡節」),活動自2016年創設以來,已成為本地乃至全國咖啡行業的盛會,也是市民遊客秋遊魔都的人氣項目。
2020年陸家嘴咖啡節現場 本文圖片除標註外均由澎湃新聞記者朱喆在10萬平方米的城市綠地裡,在四周高樓林立的包圍中,能吸引數萬人前來「打卡」的咖啡節,究竟好玩在哪兒?站臺的咖啡師,非比尋常
依照活動官方介紹,從10月15日開始的4天裡,共有80餘家咖啡品牌亮相,站臺的咖啡師無疑是每個攤位的「實力擔當」,也是咖啡節中最具魅力的人群,他們之中,藏龍臥虎。
若不是親眼所見,記者可能想不到咖啡界也有「追星」的事。穿著衛衣,戴著眼鏡的小蘇打在I COFFEE展臺前拿出筆記本,向她對面正在擺弄虹吸壺的咖啡師說,「狼人老大,能請您給我籤個名嗎?」這位從蘇州來的新晉咖啡師就像粉絲見到偶像一樣,用害羞又誠懇的語氣和她心中的「咖啡大神」交流起來。
新銳咖啡師小蘇打拿到偶像籤名如獲至寶江湖人稱「狼人老大」的張宇恩是當之無愧的業界傳奇,從自己玩虹吸咖啡到開數百家咖啡店,又不斷取得各類世界咖啡協會的認證以及無數比賽獎項,他在虹吸咖啡的研究和推廣上取得了驕人的成果。如今他還是人社部主辦的中國國家級咖啡賽事的主裁判,每年還要擔任各類賽事的評委或導師,繁忙程度可想而知。普通咖友能遇到「大咖站臺」,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狼人老大」的張宇恩記者趁著一波又一波衝煮的間隙和這位行家斷斷續續地聊了他的經驗和觀察。「其實我主要工作還是做評委為多,但一直很喜歡煮咖啡,這次受邀來站臺,也非常開心。老實說,今年疫情,咖啡從業者也遭遇了很多挑戰,大家能有機會相聚一堂,相互切磋和進步,是一件好事」,張宇恩說,「上海在這5年中,開拓了各式美食、酒店展會和比賽,集聚了機會,也吸引了資本投入,加上這座城市的海納百川和多元並蓄的特點,各式咖啡都能在這裡找到受眾,咖啡店也能活下去,這些都促成了上海咖啡行業迅猛發展,每次來這裡,我都能喝到驚喜」。
現場機器人咖啡師動圖如此蓬勃的勢頭之下,張宇恩對中國咖啡的未來也有自己的看法。他指出中國咖啡不該只有精品化,而是要精緻化、在地化和平民化。
外國觀眾在全家便利店的湃客咖啡攤位前留影「咖啡本質就是一個飲品,不能把它搞得奢侈。我不知道現在的咖啡師會不會關注肯德基、全家等快餐、便利店的咖啡品質,是否關注過日常光顧這些咖啡的人群的需求,實際上大眾對咖啡的接納度很高,咖啡師有很大的發揮空間。本地食材搭配,與中式食品搭配出飲食組合,比如用東北大板結合意式濃縮,做出中國版affgato,還有包子、饅頭、糕點甚至臭豆腐如何與咖啡配搭成和諧的口感……不論是咖啡飲品,還是咖啡活動,都要激活人們在口味的、技能的、創意的潛力」,他說。
咖啡節上各式咖啡 小蘇打 圖在場的咖友聽到他這番話也覺得很是在理。特地從廣州打「飛的」過來咖啡節一日遊的東海就是其中之一。
廣州咖友東海在現場製作手衝咖啡他覺得咖啡節不僅是咖啡專業人士的展示舞臺,也是普通咖友學習和交流的平臺。在一個售賣秘魯巧克力和咖啡豆的攤位上,他自告奮勇地擔任了咖啡師,義務勞動。他邊製作手衝咖啡邊說:「咖啡節的氣氛相當好,我路過了這裡,沒想到攤主邀請我進來自助衝煮。我很幸運能上手衝泡從未接觸過的豆子,有了更深度的體驗」。
咖啡節現場
現場還有直播播主的身影誠如東海所言,咖啡節氣氛融洽,每位咖啡師的個性和技能也展現淋漓。
每個攤位的咖啡師都架勢十足主舞臺旁OATLY展位上客人絡繹不絕,無聲咖啡師黃偉民和他的夥伴們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傳遞著他們的心意。一份特別設計的iPad觸控菜單是一座溝通的「橋梁」,屏幕上不僅有飲品選項,還有點評的表情和問候語供選,頗有創意,還有溫情。
OATLY無聲咖啡展臺的菜單黃偉民的手藝嫻熟,一副資深咖啡師的模樣。從2013年在網上看到韓國無聲咖啡師比賽,決心入行開始,他已經摸爬滾打了近8年。
正在製作咖啡的黃偉民他在後續的採訪中分享了一路以來的心得,「剛開始做咖啡師的時候,一直都用手機美拍看拉花的視頻,對自己的實踐經歷做提煉說明,2014年我參加廈門CBC咖啡師大賽之前都只能通過反覆練習、不斷的品嘗來確定味道,從一開始幾杯到後來十幾杯,時常夜裡也是清醒的無法入眠,專注動作要領,後來獲得CBC咖啡師大賽的優秀獎」。
黃偉民製作的精美拉花「猴子望月」他說,「很多人習慣在上班前喝一杯咖啡,時間很趕,由於我們無聲咖啡師只能通過手寫或者鍵盤打字的方式溝通,一般新顧客都不太適應,後來他們知道我們是無聲咖啡師以後,也會給予我們很多包容和支持。陸家嘴咖啡節現場的客人都對我們誠意微笑,感受到了很大家的關心和問候」。
黃偉民和夥伴們都參與OATLY咖啡師成長計劃,他們用手語表示「謝謝」咖啡師通常需要長時間超負荷工作,這也使得他們在自身健康管理、業務學習上有所疏忽,不過黃偉民覺得自己很幸運,得益於OATLY推出的咖啡師成長計劃,他和更多夥伴們有機會可以更系統的、專業的學習咖啡知識和技能,還考取了SCA(註: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精品咖啡協會,國際咖啡專業認證機構)的資格證書。得益於他的努力,如今,黃偉明還是OATLY商務拓展團隊的成員,活躍在各類咖啡活動上,並協助無聲咖啡師行項目的推廣。他有感,聾啞人士並不希望只是一味接受幫助,而是需要更多機會和平臺來融入社會。已經參加了各地咖啡節的他也有自己對行業的感知。他覺得不同的城市,舉行的咖啡節形式不同,但大多數咖啡節能有優秀的咖啡品牌參與,會場布置和設計都花費了心思。他希望之後的活動上能有更多互動環節,做一些咖啡知識分享和文化普及。
忙碌的現場,黃偉民也不忘提醒喝完咖啡的朋友將紙杯投入可持續回收垃圾箱,「進入OATLY工作後我有了更多機會了解飲品市場,我發現大家除了對植物蛋白飲品的營養和口感的認同,越來越多人也樂於倡導環境保護、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生活方式,我希望也能為此盡一份力」。
咖啡節現場各處安置有OATLY特別設計的可持續回收垃圾箱另外,本屆咖啡節現場還有一場主題拉花比賽,吸引了包括無聲咖啡師在內的近50人參與,和普通牛奶拉花競技不同的是,他們要用OATLY燕麥飲品,在規定的時間、依照圖形要求製作,首場比賽現場就引來不少圍觀,大家紛紛凝神屏氣,為一杯杯精美的拉花喝彩。
參賽選手用OATLY燕麥飲品製作拉花咖啡之外,亦有風味咖啡節不僅僅只有咖啡,還有日用文創、美食分享、插畫藝術、音樂表演和各式公益活動,各區域都精彩紛呈。
從上至下,分別是公益活動、日用文創、帳篷體驗、美食、插畫展示區記者發現還有一處專業拍攝的攤位「有恆照相館」,可以為觀眾進行免費人像拍攝及付費後期製作服務。
有恆照相館 有恆照相館圖攝影團隊負責人明朗表示這是他們第一次參與咖啡節活動,感受了熱鬧的同時,拓展了自己對咖啡的認識,還遇見了熱愛生活的叔叔阿姨,結識志同道合的攝影愛好者,相互交流切磋,對他們而言也是一次難忘的體驗。(聯繫我們/投稿郵箱:sjdl_2020@163.com)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