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兩奢侈品質量問題 職業打假人來青島索賠

2020-12-13 中國山東網青島頻道

2015/3/16 16:59:50   來源:青島早報    

  售價3000多元的「卓諾迪1881」背包,牛皮面料不合格;4萬多元一件法蘭詩頓男裝,內膽「紫貂毛皮」鑑定為相對廉價的「掃雪貂毛皮」;8900元一條的「LOEWE」圍巾,「水貂毛皮」鑑定為「貉子毛皮」;售價26800元一部「產地瑞士」的蘭博基尼手機,工信部查證為「深圳生產」……很少有消費者會懷疑價格昂貴的奢侈品品牌的質量,但這裡面卻「水很深」。昨日,職業打假人紀萬昌(早報曾經報導)帶著國家質檢中心出具的檢測報告來青打假,要通過法律手段,讓售假者付出代價。

  涉及島城兩家大型商場

  昨日下午3時許,記者在城陽一家酒店見到職業打假人紀萬昌。紀萬昌隨身帶的行李中,幾乎沒有個人用品,兩大皮箱都是皮衣、皮包、手機、皮帶等已經檢測出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世界名牌奢侈品,同時還有一大摞國家質量監督檢測中心等部門出具的檢驗報告和法院判決書。

  「都是證據鑿鑿,制假售假者在法律面前無法抵賴。」從事專業打假15年的紀萬昌告訴記者,這摞檢驗報告中,有兩份涉及島城兩家大型商場的兩個奢侈品品牌。他這次途經青島,準備到法院通過訴訟程序向兩個商家索賠。

  「紫貂」實為「掃雪貂」

  「這件男裝兩萬多元一件,之所以這麼貴,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用的『紫貂毛皮』,但實際卻用的是廉價的掃雪貂毛皮。」紀萬昌從箱子裡拿出一件「法蘭詩頓」的黑色男裝,男裝內面是毛絨絨的毛皮。衣服合格證標籤上註明:內膽為紫貂毛皮。紀萬昌同時又給記者出具了一份國家皮革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檢驗報告,檢驗結論為:標籤標稱「內膽毛皮:紫貂毛皮」,經鑑定,內膽毛皮材料為雪貂毛皮。

  紀萬昌告訴記者,這件「法蘭詩頓」男裝是他2013年1月在香港路一家商場買的。當時標價4萬多元,打折到兩萬多元買下來。當時他就懷疑內膽毛皮有問題。同月,他又在濟南一家商場,花96300元買了7件同品牌的同款男裝。男裝送檢後,得出結論都是 「內膽紫貂毛皮實為雪貂毛皮」。去年5月,紀萬昌在濟南向這家濟南商場訴訟索賠。12月底,法院判決,該商場「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商場退還紀萬昌96300元貨款的同時,付賠償金96300元。紀萬昌說,他準備同樣通過法律訴訟,向香港路這家商場索賠。

  3000元背包剪破檢驗

  2013年10月,紀萬昌還在東部一商場花3000多元買了一個越南產的 「卓諾迪1881」背包,這個背包的標籤標註「面料為80%聚酯纖維 20%氨綸」。「氨綸就是一種彈性尼龍,如果面料裡有20%的氨綸,用手一拽就能感覺出很有彈性,但這個包沒有啥彈性。」紀萬昌說,作為職業打假人,他當時就認為這個包有問題,當場掏錢買了一個。回到濟南,他又在當地買了幾個同款皮包。紀萬昌帶著這個皮包來到國家皮革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驗人員當著他的面,從包面剪下一大塊面料進行檢測。

  「如果我判斷失誤,這個3000多元的包就廢了,還要賠上近千元的檢測費。」紀萬昌告訴記者,長年的打假生涯,使他完全相信自己的判斷。檢驗結果很快出來了:檢驗結果為「100%聚酯纖維」,判定為「不合格」。2014年11月,紀萬昌到濟南歷下區法院「討說法」,法院判決商場全額退款,同時給付一倍賠償金。紀萬昌表示,他曾帶著檢驗報告和青島東部這家商場交涉過,要求賠償,但對方拒不賠付,因此他只能通過法院訴訟索賠。

  「100%牛皮」實為吹牛皮

  在紀萬昌的行李中,還有一個剪了一個大洞的皮包。這個售價5400元的韓國品牌「MCM」手提包,是一名市民去年9月在南京德技廣場買的,因懷疑皮包材質有問題,請紀萬昌代理打假。紀萬昌告訴記者,根據包上標籤,面料為「100%牛皮」,但他讓打假團隊的技術顧問看了一眼,立刻認定是假的。紀萬昌當即和這名消費者籤訂代理打假索賠協議。紀萬昌將皮包送到國家皮革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驗,檢驗結果顯示:「包面材質為剖層皮,未註明『剖層』字樣,檢驗評價為不合格」。「一張牛皮能層層剖片成好多層,這樣能降低原料成本,皮革製品的剖層皮必須有註明。」紀萬昌說,在青島忙完前兩個案子的索賠立案,下一站就要到南京,找這家專門銷售奢侈品的商場索賠。

  【說法】

  染色更仿真 毛皮易假冒

  「消費者很容易迷信國際知名的奢侈品商品,覺得賣的是天價,就不會有質量問題。」紀萬昌告訴記者,他現在代理的近百個打假索賠案件中,有20多個奢侈品的案子,基本都是以次充好,還有就是假冒產地。「這條8900元的『LOEWE』圍巾,標籤標註的『水貂毛皮』,但我們拿到的檢驗報告顯示,這只是價格要便宜許多的貉子毛皮。」紀萬昌拿出一條圍巾說,消費者不應該迷信國際大品牌,可以合理質疑。

  「水貂毛皮表面油亮,而且不沾水,滴上水一抖就全掉了。」紀萬昌說,水貂毛皮的價格要比貉子毛皮高出好多。此外,經常被假冒的奢侈品皮草還有紫貂。因為紫貂很難人工飼養,價格非常昂貴。而大量人工飼養的掃雪貂毛皮顏色淺且單一,後期染色時比其他貂皮更仿真,所以被不良商家經常用來冒充紫貂皮。

  【支招】

  懷疑商品真偽 可以這樣查詢

  紀萬昌給記者出示了一份 「工業和信息化部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答覆告知書」,這個告知書是工信部發給紀萬昌個人的,告知書上寫著「該行動電話的產地為廣東省深圳市」。紀萬昌說,去年7月他在大慶購買了一部價值26800元的蘭博基尼手機,發票上註明 「產地瑞士」。隨後,他將這部電話的串號和品牌型號通過信件方式發給工信部,詢問其產地。半個月後,他就得到這個寫有「產地深圳」並蓋著工信部公章的告知書。

  紀萬昌告訴記者,消費者有知情權。當消費者懷疑進口商品真偽時,消費者可以向商場索要進口商品的報關單、稅單、原產地證明。還可以向工信部、質檢總局、食藥局等部門對相應的產品詢問,這些部門有向消費者告知的義務。電話、電子郵件、普通信件都可以得到這些部門的回覆告知。紀萬昌提醒消費者,如果要向制假售假者提起訴訟,則一定要通過信函方式,得到這些部門的信件回復,以作為起訴證據。(本版撰稿攝影記者 趙健鵬)

1、凡本網專稿均屬於中國山東網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中國山東網的作者姓名。

2、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山東網)」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核實確認後儘快處理。

3、因使用中國山東網而導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約毀壞、誹謗、版權或智慧財產權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種損失等,中國山東網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4、一切網民在進入中國山東網主頁及各層頁面時視為已經仔細閱讀過《網站聲明》並完全同意。

相關焦點

  • 青島:職業打假人來青 花9萬買大衣後向青島商場索賠
    這個售價5400元的韓國品牌「MCM」手提包,是一名市民去年9月在南京德技廣場買的,因懷疑皮包材質有問題,請紀萬昌代理打假。紀萬昌告訴記者,根據包上標籤,面料為「100%牛皮」,但他讓打假團隊的技術顧問看了一眼,立刻認定是假的。紀萬昌當即和這名消費者籤訂代理打假索賠協議。紀萬昌將皮包送到國家皮革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驗,檢驗結果顯示:「包面材質為剖層皮,未註明『剖層』字樣,檢驗評價為不合格」。
  • 職業打假人南寧商場索賠百萬 打假能走多遠?
    職業打假人專門買假、買問題產品索賠。他們打假過程,有的選擇與商家私了,利用法律空白和商家息事寧人的心理獲得灰色收入,有敲詐勒索之嫌;有的去監管部門舉報,被稱為淨化市場的「英雄」;有的到法院起訴,寸步不讓維權到底。    各方對職業打假人怎麼看,遇上「網際網路+」,職業打假未來如何發展,「天下無假」願景還需哪些努力?這些都成為越來越多人不斷思考的問題。
  • "職業打假人"買海參後索賠百萬案再審宣判:不支持十倍索賠
    (原標題:「職業打假人」買海參後索賠百萬案再審宣判:不支持十倍索賠)
  • 「職業打假人」買海參後索賠百萬案再審宣判:不支持十倍索賠
    法院再審不支持職業索賠人十倍賠償 北京朝陽法院一審判決時,就已查明劉某在2014年至2017年之間,曾在北京多個區縣法院提起過數十起購買商品後進行索賠的訴訟案,為此認定劉某屬於職業索賠人,非以生活目的購買商品,最終判決支持劉某的退貨訴求,但不予支持其十倍貨款賠償。
  • 職業打假人獲十倍賠償,走紅判決書引熱議
    近日,山東省青島中院的一份判決書走紅網絡。在判決書的說理部分,審判法官對「知假買假的職業打假人是否屬於消費者」「職業打假人通過訴訟獲利,法院要不要支持」等熱點問題的論證廣受熱議。有人認為「說理語言直白、透徹又通俗易懂」,甚至稱其為「漂亮、完美的優秀裁判文書」。
  • 職業打假人買海參索賠百萬,北京高院再審宣判:不支持十...
    近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對這起「天價海參索賠案」給出再審判決,宣判維持一審判決,不支持劉某的百萬索賠。 這是《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舉報處理暫行辦法》自今年1月1日實施後,職業索賠人的相關訴訟請求再次被拒絕的案例之一。
  • 職業打假人,一邊被罵一邊年賺百萬!
    要是老羅也翻車,這又是一筆上百萬的進帳,職業打假人的錢也太好賺了吧。但是別看王海像個"正義的夥伴",要知道,網際網路上的"職業打假人",更多是被打上"敲竹槓"、"訛詐"的標籤,被淘寶商家恨之入骨。職業打假人不僅會特意挑過期商品買,還會把接近過期或者沒過期的東西藏到櫃檯後、餅乾桶裡,等商品過期再來購買。還有商家遇到過,打假人自己帶過期商品進來,然後結帳買單。2.直接買假貨索賠有個賣A貨的店就被打假人釣魚。
  • 遏制職業打假保護「吹哨人」
    市場監管總局出手遏制職業打假,保護「吹哨人」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佘 穎消費者買到不合格商品,或者感覺被「天價」商品坑了,到底該找誰投訴?職業打假人明知商品質量有問題還故意購買,能否通過投訴獲得賠償?舉報人擔心被打擊報復,怎麼解決?
  • 職業打假人王海的奇幻時代
    1最近因為辛巴和羅永浩,職業打假人王海又火了一把。剛開始打假辛巴的時候,有人猜測這是抖音要幹快手,王海只是資本手裡的一桿槍,沒想到王海反手就給羅永浩來了一槍。快手不喜歡他,抖音也不喜歡他。所有資本都不喜歡王海。
  • 起底職業打假人:買旗袍謊稱演出 檢測後要求賠償
    這使得關於職業打假和職業打假人這個概念以及群體,又成為了公眾熱議的話題之一。  「職業打假」通俗來說,就是「疑假買假或知假買假,而後進行索賠,獲得賠償」。而「職業打假人」是以打假為職業,長期尋找在產品質量、包裝標誌、有效期限、廣告宣傳等方面存在問題的商品,進而通過索賠或其他方式獲取一定利益的群體。送審稿中明確了「以牟利為目的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的,不適用本條例」。
  • 花10萬買「問題」海參,終審被判獲賠100萬!北京法院支持食品職業打假
    職業打假人買問題海參起訴索賠近日終審被判獲賠107萬餘元法院在判決書中態度鮮明地對食品領域職業打假索賠的積極意義予以高度肯定2.一審法院判決支持劉某退貨,但因其為職業打假索賠人非以生活目的購買商品,不支持十倍賠償經一審法院檢索關聯案件,僅在2014年至2017年期間,劉某在北京多個區縣法院提起過數十起購買商品後進行索賠的訴訟。一審法院認為:因涉案海參不符合相關法律規定,因此劉某要求李某及棒仔島公司返還購物款107500元及公證費2500元的訴訟請求,法院予以支持。
  • 體驗職業打假:一天走訪倆超市掙1500元
    那時,他們並不反感打假人。「我是超市做防損的,其中一項工作就是食品安全的自查。」老李說,那時遇到打假人找到過期食品要求賠償,覺得是件好事,「我覺得打假人幫我們查到了問題食品,最起碼這些食品沒有到顧客的口中」。老李稱,他在進入超市前和朋友做買賣,到超市工作是想穩定些。2008年,他因和領導發生衝突,主動辭去了工作。「這些其實是個人恩怨,是導火索。
  • 職業打假人王海:網紅帶貨多涉假 辛巴羅永浩都被打臉
    王海找東城區消協是要投訴,他認為自己花170塊錢在北京隆福大廈購買的兩副索尼耳機是假貨。這兩副耳機不但合模縫處有小毛刺,包裝上印的還是日本另一家株式會社的名稱。之後,在輾轉了技術監督局和索尼駐京辦事處都沒有什麼結果後,王海乾脆又去買了10副假耳機,到東城區工商局投訴處一起索賠。
  • 職業打假人王海:打假是門好生意,又賺錢又賺名
    點燃這場大火的,不是別人,正是此後在打假領域叱吒風雲的傳奇人物——王海。那個時候,打假是一個全新的名詞,人們買到了假貨最多找回去退了貨就算完了,從來沒有人過多較真,而王海是個例外。他最初的目的,就是為了買假而打假,因為那個時候,假貨橫行,遍布大街小巷。
  • 專訪「打假第一人」王海:打假路越來越難走,希望儘早實行懲罰性...
    這已經是王海打假的 24 個年頭。王海,46 歲,山東青島人。1995 年 3 月,22 歲的王海在北京隆福大廈買了兩副索尼耳機,他意識到可能買到了假貨,緊接著又買了 10 副,依據消保法第 49 條提出了雙倍賠償的要求。王海的這一做法在消費維權意識淡薄的年代迅速引起了轟動。
  • 張明楷:司法機關應當善待討債、自力救濟、職業打假等維權行為...
    市場監管人員歸納了職業打假行為的好處: ( 1) 普通消費者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後,往往受限於各種因素,大多放棄索賠,監管部門和消費者協會也沒有充足的資源發現並打擊所有違法行為。職業打假人作為「補充力量」,客觀上可以提高商家違法成本,為淨化市場環境發揮積極作用。( 2) 有助於及時發現產品質量問題,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
  • 13.9元的魚罐頭吃出異物,男子索賠一千元被拒,經銷商:你是職業打假!
    一般情況來說,在超市裡面購買的商品並不會有問題,畢竟超市也不會把有問題的商品上架銷售,而要是像一些食物裡面有異物,在外面是根本看不到的,所以消費者在購買到這樣的食物之後,超市就應該給解決,可是當楊先生在超市購買的魚罐頭裡面吃到塑料片之後,他卻被說是職業打假,這讓他很是無法接受。
  • 屈臣氏賣過期飲料被起訴 質疑對方為職業打假人
    屈臣氏賣過期飲料被起訴 質疑對方為職業打假人 2015-01-22 13:10:08屈臣氏方面以宮先生是職業打假人為由拒絕賠償。日前,一中院作出終審判決,判令屈臣氏公司退貨退款,並支付賠償金350元。  宮先生起訴稱,其花了35元在屈臣氏第五分店的超市購買了1瓶左旋肉鹼蛋白飲料,但購買後其發現,該商品已過保質日期。宮先生將屈臣氏第五分店起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令屈臣氏公司退貨退款並承擔十倍賠償責任。
  • 「職業打假人」查家樂福過期食品 工商已介入
    楚天金報訊 「職業打假人」張健輝在兩天內連續「查獲」家樂福二七路店販賣超過保質期的食品,超期時間最短為1天,最長時間為36天。當地工商部門已介入調查。15日下午,記者見到了自稱「職業打假人」的張健輝,他講述了在家樂福發現過期食品並進行交涉的過程。
  • 從法與德、義與利、情與理的角度談"職業打假人"
    讓每一個人都能以我們的良知和正義「站出來」說「不」    ——從法與德、義與利、情與理的角度談「職業打假人」現象    前不久,中國質量報上登載了一篇文章:深圳市市場監管局高度重視 「職業打假人」的舉報,並將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食品安全法》重罰深圳樂購超市,此舉贏得市民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