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人救助「五月花號」的移民,創造了美國歷史,卻慘遭滅族

2020-12-23 展翔的天馬

1621年9月,經過斯匡託的精心指導和人們的辛勤勞作,新教徒們迎來了在新大陸的第一個豐收。他們沒有忘記自己的恩人,邀請馬薩索伊和他的部落成員來一起慶祝豐收,表達感激激情。這是宴會後來被認為是「感恩節」的由來。——《美國的故事》

這無疑是當時印第安人幫助了「五月花號」的移民,使他們度過了難關,然後這些移民為了感激印第安人而舉行的宴會。那麼這些「五月花號」的移民又為什麼會來到北美並且遇到困難呢?

當時的「五月花號」在起航之前,英國已經在北美建立起了第一個殖民地維吉尼亞,清教徒們好不容易從國王那裡得到了許可,這樣到了北美就可以與殖民地進行貿易,他們才比較容易生存下來,否則那必須要經過一段「原始人」的生活體驗,才能使他們真正的安定下來。

本來清教徒們一切都計劃的很好,並且租了兩艘船準備去北美,這兩艘船分別是「佳速號」與「五月花號」。那麼後來為什麼又會成為只有「五月花號」呢?

17世紀初的北美並不像現在的北美那麼吸引人,那時候英國剛剛建立起第一個殖民地維吉尼亞,狀況並不是很穩定,在英國經常都流傳著北美的荒蕪,食物非常匱乏,也經常會遇到疾病,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印象,就是那裡的印第安人比較兇悍,所以當時的很多英國人都不願意去北美。

不過那些清教徒們為了實現自己的宗教理想,就算新大陸會有很多的未知,他們也想要去冒險開創屬於自己的世界。

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這麼想,就是有一部分水手,為了避免自己需要陪伴船隻到達北美,所以就對「佳速號」做了手腳。

那艘「加速號」其實什麼毛病都沒有,是某些船員故意讓它漏水的。這樣他們就可以自動解除合同,不必到北美受苦了。——《美國的故事》

這樣直接導致的一個後果就是,清教徒們只能從原來的121人中選出102人乘「五月花號」前往北美。少了一艘船,並不是簡簡單單的將大部分人都擠在另外一艘船就可以了,其中有很多糧食、工具和建築材料等物資,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但是這樣仍然沒有嚇倒清教徒們,他們對於宗教自由的追求,還是促使他們坐上了「五月花號」,然後開啟了他們的尋夢之旅。

「五月花號」移民買的無疑就是單程票,他們並不希望可以回來,而是希望可以在新大陸紮根。

只要他們可以順利的到達目的地,就算帶去的物資減少了,那也是無所謂的。這樣在1620年9月16號,「五月花號」就離開了英國的普利茅斯港,終於開始向北美出發。

剛開始的航行還算是一帆風順,到航程到了一大半的時候,「五月花號」遇上了風暴,非常不幸的是船上的一條橫槓被吹斷了。後來人們把船給修復了,但這場風暴仍然給他們帶來了一個比較難以接受的後果,那就是改變了航向。

清教徒們原本是打算要在哈德遜河口岸登陸的,也就是今天紐約市的附近。不過中途他們改變了航向,就只能在今天的麻薩諸塞州地區登陸了。

乘客們知道,他們即將登岸的地區已經不是計劃中的目的地,他們與英王之間的合同不再有約束力,誰也管不了他們了。——《美國的故事》

這樣說得直白一點,就是那些清教徒們必須過上一段「原始人」的生活,然後慢慢的創造屬於自己的家園。但清教徒們並沒有自亂陣腳,知道他們即將要面對的是怎樣的生活,所以他們就討論並籤署了一份《五月花號公約》。

這是一份「自治」的社會管理公約,清教徒們非常明白,沒有約束的自由是不會有自由的,所以這份公約也是用「自律」來保證「自由」的權利。

儘管清教徒們已經做好了要在新大陸上生存下來的心理準備,但是大自然的嚴酷並沒有對他們有任何的同情。本來他們是在1620年11月21日登陸的,而且登陸的地點也比較偏北,所以他們並沒有多少時間準備,就必須面對接下來嚴酷的冬天。

清教徒們在白天蓋房子,並且勘察地形,到了晚上就回到「五月花號」休息,直到1621年3月才在岸上建好了房子,這個冬天基本上也結束了,倖存下來的只有53人。

倖存下來的人並不代表他們已經度過了難關,因為他們在歐洲帶來的糧食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即將面對的就是飢餓的威脅。

但就在這個時候,就有一個印第安人出現了,這使得清教徒們非常擔心。不過這個印第安人竟然用英語說:「歡迎你們,英國人。」

在這裡遇到印第安人並不奇怪,奇怪的是這個印第安人會說英語。其實那個時候距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已經有100多年,印第安人會說英語也並不是不可能,而這個印第安人就是向英國漁民和商人學習了一點英語的。

幾天之後,這個印第安人就帶來了60多個印第安人,其中就包括部落首領馬薩索伊和一個英文說得很棒的斯匡託,希望和這些「五月花號」移民做朋友。

其實這個斯匡託小時候曾經被綁架賣到歐洲為奴,經過了10年才逃回了故土,在10年中他學會了非常流利的英語。斯匡託留在了殖民地,教會了清教徒如何種玉米、去哪裡捕魚、還有如何打獵、怎樣做成毛皮製品。這些都是在新大陸必須要學會的生存技能。

到了1621年9月,清教徒們終於迎來了第一個大豐收,他們決定宴請那個給他們伸出援助之手的印第安人部落。宴會整整吃了三天,平時由於食物緊缺,清教徒們都是非常節儉的,甚至有點吝嗇,但這個宴會他們做得非常慷慨,可以想像一下印第安人與殖民者之間的和平景象。

顯然,如果沒有得到印第安人的幫助,殖民者是很難存活下來的,所以在不知不覺之間,印第安人也在創造了美國的歷史。

然而和平也是短暫的,由于越來越多的歐洲人來到了這個地區,殖民者與印第安人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突出,50年之後,他們之間終於爆發了戰爭。這場戰爭使三千多個印第安人失去了生命,不過更加致命的是,由於戰爭也給印第安人帶來了天花,因為疾病而死去的印第安人更加是不計其數。在這個地區的印第安人幾乎滅絕,然後這裡就成為了白人的天下。

到了今天,感恩節已經成為了美國的法定節日,但是沒有印第安人的感恩節已經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

「五月花號」並不是第一艘來到北美的移民船,那麼,這艘船為何如此不同凡響?

北美最初的13個殖民地如何形成?

當初的英國移民是如何一步步取代印第安人,成為北美大陸的主人的?

《風中奇緣》的情節真的在美國歷史上出現過嗎?

費城、紐約、哈佛、耶魯、華爾街、曼哈頓、百老匯……這些大名鼎鼎的美國標誌背後有著怎樣的歷史?他們的名字都有什麼來歷?

溫文爾雅甚至有些羞澀的喬治·華盛頓是如何一步步登上歷史舞臺的?

班傑明·富蘭克林為什麼被稱為「第一個美國人」,他是如何成為與喬治·華盛頓並駕齊驅的「美國之父」的?

歷史上「第一個真正的西部牛仔」是誰?

新大陸的這群人是如何在不知不覺間從「大不列顛人」變成「美利堅人」的?

這些問題都可以在《美國的故事》這本書中找到答案,對於了解美國的歷史也是比較有幫助。

《美國的故事》原價是298元,現在只需要149元就可以得到。

相關焦點

  • 感恩節實際上是一部屠殺印第安人的歷史,為什麼美國人還要過?
    (五月花號)提到感恩節,就要提這艘名叫「五月花號」的船。五月花號載重約180噸,長19.5米。1620年9月6日,這艘船載有包括男、女及兒童在內的102名清教徒由英國出發,奔向了今日美國的領土。這艘船上的人都是清教徒。什麼是清教徒呢?清教徒的全稱是清除英國國教中天主教殘餘的改革派。
  • 「五月花號」與真實的感恩節
    其中一部分教徒決定遷居北美,並與維吉尼亞公司籤訂移民合同。1620年9月6日,在牧師布萊斯特率領下乘五月花號(Mayflower)前往北美。全船乘客102名。11月11日,到達科德角(今麻薩諸塞州普羅文斯敦),制定了一個共同遵守的《五月花號公約》。
  • 美國的五月花號公約精神
    上回說到,咱們今天要講講《五月花號公約》對美國民族性的影響。實際上並不是這個公約的影響有多大,主要造成影響的還是當初的那些移民的特點,只不過《五月花號公約》這個文件在當時比較有代表意義而已。咱先說五月花號的事。
  • 印第安人救助了102個英國移民,400年後,印第安人後悔嗎?
    在每年的感恩節慶祝上,許多人都忘記了已經在北美大地實質上滅絕的「印第安人」才是感恩節真正的主角。當然,這一故事要從400年前開始說起。1620年9月,在英格蘭遭受迫害的多名清教徒被迫離開英國,他們乘坐一艘名叫五月花號的三桅船前往寒冷、荒涼的英國位於北美的殖民地。
  • 道德制高點上的《五月花號公約》,自相矛盾的美國精神
    公元1620年11月21日,這是一個被美國歷史學家吹爆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天,一份被稱之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份政治性契約」的文件——《五月花號公約》,由41名成年男子在一艘名為「五月花」號的破帆船上被籤訂。
  • 美國歷史:感恩節的由來——幸運的火雞與不幸的印第安人
    按照傳統,美國總統都會在感恩節的前一天舉行赦免火雞儀式,赦免了一對火雞。然而歡樂節日的背後卻有一段殘酷的歷史,當然這一段歷史是對美洲原居民來說的。一、感恩節的由來五月花號感恩節的由來可以追溯到美國歷史的發端。
  • 帶血的「五月花」:美國印第安人400年血淚史
    一.這是一朵滴著血的「五月花」「五月花」號登陸北美1620年,英國輪船「五月花」號載著102名「不速之客」登陸北美,好客的印第安人幫助白人殖民者定居下來並獲得了豐收,而他們將與印第安人共慶豐收的日子定名為感恩節。
  • 五月花號的第一批美國人命運如何
    說起美國的歷史,其實它的歷史真的不長,和我們國家五千年的華夏史相比,美國立國時間才200多年,就算加上殖民地時期的歷史,也就才300多年的歷史。說起這300多年的歷史,就不得不說美國歷史的開端,「五月花」號。那麼到達美洲大陸的這批人到底怎麼樣了?今天就為大家細細道來。
  • 印第安人為何要求退出美國,回顧美國與印第安人的血腥歷史
    印第安人,其實是對除因紐特人(愛斯基摩人)以外所有美洲土著的統稱,而並非單指某一個民族或種族。印第安人早期曾廣泛分布於南美洲和北美洲,然而隨著歐洲殖民者的到來,印第安人慘遭大量屠殺,而這也造成了美國和印第安人長期以來的歷史恩怨和矛盾,現在美國的印第安人僅佔全國總人口的1.2%左右。
  • 說到醜化印第安人,這部美國片是第一名
    1865年四月9日,美國結束了四年多的南北戰爭。這是一場美國歷史上的內戰,同時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他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奴隸制。此後,美國的資本主義得到騰飛,並以最快的速度成為了世界範圍內的強國。這是南北戰爭帶給美國的特殊禮物。
  • 感恩節的由美國歷史:感恩節的由來——幸運的火雞與不幸的印第安人來
    五月花號 感恩節的由來可以追溯到美國歷史的發端。17世紀初,英國的清教徒遭到迫害,一批英國清教徒難以忍受宗教的迫害,於1620年9月,登上「五月花」號帆船駛往剛被哥倫布發現不久的「新大陸」——美洲,12月26日到達了今美國的普利茅斯港。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由於新鮮果蔬的缺乏和壞血病流行,加上饑寒交迫,102名清教徒只有50人倖存。
  • 自由女神腳踏印第安白骨:美國的血色發家史
    前不久,「燈塔國」大總統還帶頭歧視移民,說移民會帶來病毒、毒品和槍枝。嗯……印第安人:說得對!友誼,就是拿來背叛的故事的開端總是充滿和平與愛,就像燈塔國熱衷宣傳的那樣。400年前,英國國教展開了一場針對清教徒的迫害運動。這些清教徒在自己的家鄉混不下去了,於是登上「五月花」號,移民北美洲。
  • 400年過去了,美國印第安人為何一直對白人搞的感恩節怨氣衝天?
    1620年9月16日,著名的「五月花號「船滿載不堪忍受英國國內宗教迫害的清教徒在牧師布萊斯特率領下從英國的普利茅斯出發乘「五月花號」前往北美。 在第一個感恩節的這一天,印第安人和「五月花號」移民們歡聚一堂,他們在黎明時鳴放禮炮,列隊走進一間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誠地向上帝表達謝意,然後點起篝火舉行盛大宴會,將獵獲的火雞製成美味佳餚盛情款待印第安人
  • 五月花號公約
    在這份被後人稱之為《五月花號公約》的文件裡,籤署人立誓要創立一個不同於歐洲的自治社會,這個社會最核心的理念是:基於被管理者的同意而創立,且將依法而行自治。 這就是美國在建國之前,其歷史上第一份極為重要的政治文獻。  大約在公元16 世紀末到17世紀,英國清教徒發起了一場來勢猛烈的宗教改革運動,宣布脫離國教,另立教會,主張清除基督教聖公會內部的殘餘影響。
  • 感恩四百年|印第安人的「授之以漁」
    對感恩節來說,「玉米」這個名字可謂返璞歸真,人們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個耳熟能詳的故事,而「玉米」「寒冬」「五月花號」「印第安人」毋庸置疑是關鍵詞。不過,將清教徒從四百年前的嚴寒裡拯救出來的,不僅有玉米,還有印第安人的捕魚之術。
  • 歷史上的今天,五月花號登陸北美,《五月花號公約》誕生
    歷史上的今天,1620年12月21日,第一批在歐洲大陸受到迫害的清教徒,從英國的普利茅斯出發,搭乘「五月花」號船橫渡大西洋,在美國東海岸登陸(這個登陸點也叫普利茅斯)。上岸前,全體移民籤訂了一份公約,這就是著名的《五月花號公約》。
  • 美國種族「至暗史」之一:印第安人「悲歌」不絕
    400年前,歐洲「五月花」號船抵達北美大陸,開啟美國印第安人慘遭驅逐和屠戮的「至暗史」。時至今日,這些北美原住民仍在面臨系統性漠視和侵害。1995年9月13日,一些美國印第安人在華盛頓集會,抗議國會提出的將印第安人保留區的1996年財政預算縮減30%以上的提案。
  • 並非英美開啟大規模屠殺印第安人的歷史!
    今天我們總說美國或者美洲國家都是移民國家,其實毫不為過,因為即便是我們所認為的原住民印第安人,也是移民過去的,雖然考古學家眾說紛紜,但是史學界公認的是印第安人在大約12000
  • 原住民印第安人,是如何變成美國少數裔的?
    作為原住民的印第安人,佔比為何這麼小呢?公元1620年,一艘載有102人的船隻抵達北美,這就是著名的「五月花號」。自此以後,歐洲文明的曙光開始照入美洲,而土著印第安人的苦難拉開帷幕。作為第一批從歐洲而來的拓荒者,這些移民實在缺乏在北美生存的經驗和技術,許多人在凜冽的寒風當中凍餓而死。
  • 400年前「五月花」號帆船離開英國前往新大陸 為今日的美國奠基
    400年前,即1620年9月16日,「五月花」號從英國普利茅斯出發,前往新大陸。船上共有102人,其中有19名婦女和35名船員。他們期待順風能夠讓他們能夠穿越大西洋,抵達新世界的海岸。他們在那裡建立了殖民地,為現在的美利堅合眾國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