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為什麼被簡稱為粵?廣東話為什麼叫粵語?

2021-02-23 雪漠禪壇

雪漠家道文化,打造智慧家庭

在路上, 所有的旅途都是歸途; 

在路上, 所有的終點都是故鄉。

在路上,讀懂文化;

在路上,發現歷史; 

在路上,見識人生; 

在路上,追尋夢想。

繁榮的今天,荒蕪的過去 

嶺南,五嶺之南,在很多中國人心中,這裡都是一個富裕的地區。 

這裡有廣州、深圳、香港、東莞等發達城市,它們都有自己的特點。前三者的繁華無須贅言,東莞的製造加工行業之發達,也是舉世皆知的。那裡是著名的世界工廠,因為人力成本更低,無數的國際知名品牌都把設計思路送到東莞,讓中國人為他們加工生產。 

我在東莞生活了多年,對那座城市不能說了如指掌,但也有過觀察和考察。最令我感動的,是當地政府對文化事業的支持。無論在經濟上,還是在政策上,當地政府對文化事業的支持力度都很大。東莞市有很好的圖書館,裡面設了「市民學堂」,圖書館會定期邀請知名文化人士進行主題演講,而且,講座是完全免費的,演講嘉賓的講課費用由政府承擔。此外,東莞市政府對我這樣的新移民非常好,廣州舉辦亞運會的時候,火炬傳遞經過東莞,我被選做其中的一名火炬手。作為對東莞的感恩,我至今仍然收藏著那支火炬。而且,我在東莞民間發現了很多好東西,比如木魚歌,偏偏本地人中了解者甚少。我常感嘆,人們閉著眼睛把東莞稱作文化沙漠,使寶藏蒙塵,真是可惜。 

不過,這不是東莞才有的現象,整個嶺南,甚至整個中國,對老祖宗留下的寶貝,對本地值得驕傲的文化遺產,都沒有足夠的了解,甚至一無所知。反而是我這個外鄉人,每到一個地方都能發現很多寶貝,心中每次都生起無窮的感嘆。我之所以想記錄自己看到的中國大地,也有這個原因。

比如,廣東為什麼被簡稱為粵?廣東話為什麼叫粵語?粵字是怎麼來的?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 

實際上,廣東之所以被簡稱為粵,是因為先秦時期的古籍稱之為越,古時候粵與越通用,因此廣東就被簡稱為粵。不過,古時不只廣東地區被稱為越地,長江以南的沿海地區都屬于越地。《漢書·地理志》中說過,該地「自交阯至會稽七八千裡,百越雜處,各有種姓」,因此,中原人稱之為百越。所謂的百,就是多,百越則是部落很多、種姓很多的意思。居住在這一地區的人,中原人稱之為百越族或古越族——它雖然叫族,但不是民族,而是群體。百越族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其中有許多個少數民族,如壯族、瑤族等。 

和匈奴人一樣,百越族的各個部落之間並不親近,來往也不多,因為語言不完全一樣,溝通不太方便,住得又遠,還把彼此視為競爭對手,互相搶奪生存之資。不過,百越也有勢力較大的部落聯盟,由酋長統治。後來跟秦朝打仗的,就是甌越聯盟。 

百越地區與中原之間有五嶺(大庾嶺、騎田嶺、都龐嶺、萌渚嶺和越城嶺)相隔,交通不便,越人很少與中原人來往,百越地非常閉塞落後,無論經濟、生產還是文化,都處於極為原始的狀態。而且,百越地區人口稀少,根據其主要聚居地,大概可分為東越、閩越、南越、西甌和雒越等部落。其中,東越部落也稱東甌部落,生活在今天的浙江東部甌江流域一帶,即今天的溫州地區;閩越部落生活在今天的福建一帶,曾建立閩越國,以福州為中心;南越部落生活在今天的廣東南部、北部和西部;西甌部落生活在今天的廣西一帶,地處桂江和潯江流域,為了跟東甌有所區別,便叫西甌或西越;雒越部落又叫駱越部落,分布在今天的廣東西部、廣西、海南與越南北部同京一帶,中心是交趾(古籍中亦作交阯)。 

駱越之駱,有水田之意,也有人說是山麓、嶺腳地帶的意思。也就是說,過去把耕種山谷嶺腳地帶水田的越人稱為駱越或雒越,以此區別於閩越、于越、滇越、南越等部落。駱越人經常與西甌越人一起生活,因此,歷史上經常將他們並稱為甌雒。 

甌雒人在歷史上最引人注目之處,是他們的制鼓技術。甌雒的文化經濟雖然落後,但他們做出的銅鼓非常好。《後漢書·馬援列傳》中記載,馬援「於交阯得駱越銅鼓,乃鑄為馬式」。唐昭宗時期的廣州司馬劉恂在《嶺表錄異》中也有相關記載:「蠻夷之樂有銅鼓焉,形如腰鼓,而一頭有面,鼓面圓二尺許,面與身連,全用銅鑄。其身遍有蟲魚花草之狀,通體均勻,厚二分以外,爐鑄之妙,實為奇巧。擊之響亮不下鳴鼉。貞元中,驃國進樂,有玉螺銅鼓。即知南蠻酋首之家,皆有此鼓也。鹹通末,幽州張直方貶龔州刺史。到任後,修葺州城,因掘土得一銅鼓。滿任,載以歸京。到襄漢,以為無用之物,遂舍延壽慶院,用大木魚懸於齋室。今見存焉。僖宗朝,鄭續鎮番禺日,有林藹者為高州太守。有牧兒因放牛,聞田中有蛤鳴,牧童遂捕之。蛤躍入一穴,掘之深大,即蠻酋冢也。蛤乃無蹤,穴中得一銅鼓,其色翠綠,土蝕數處損缺,其上隱起,多鑄蛙黽之狀。疑其鳴蛤即鼓精也。遂狀其緣由,納於廣帥,懸於武庫,今尚存焉。」「今尚存焉」和「今見存焉」,指的都是劉恂寫《嶺表錄異》時仍然存在,但那些銅鼓據說確實保存至今。《嶺表錄異》的作者劉恂曾是唐昭宗時期的廣州司馬,任滿要回到中原地區時,嫌政治中心的氛圍過於擾攘,於是留在了廣州,專心創作。可見,嶺南雖然地處偏僻,氣候對北方人來說也很是惡劣,但相對於中原的政治環境來說,嶺南要單純很多。 

有趣的是,劉恂的《嶺表錄異》除了記錄一些嶺南民情、異物、異事外,還記錄了很多關於嶺南飲食方面的內容,比如各種魚蝦、海蟹、蚌蛤的形狀、滋味和烹製方法等,嶺南人喜食的各類水果、禽蟲也有記述。被貶至嶺南的蘇軾,同樣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名句。可見,嶺南人喜歡吃、注重吃,是古時候就遺留下來的傳統。當然,蘇軾本來就是出名的老饕,既愛吃,又會吃。他發明的東坡肘子,至今仍然很受歡迎。 

嶺南在過去是著名的流放地,很多優秀的文人得罪當朝權貴之後,都被貶到了這塊土地上,比如韓愈。韓愈因為阻止皇帝迎佛骨被貶到潮州,臨行前,他寫下一首叫《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的七言律詩以述愁緒:「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詩中充滿了悲涼之感,可見他對嶺南的印象是多麼糟糕。但是,一到嶺南,他就不再顧影自憐,而是將生命投入了更大的事業,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尤其在興修水利、改善民生方面貢獻最大。明嘉靖年間,禮部右諫沈伯鹹為了表達對他的敬意,專門在韓山寫下「功不在禹下」的碑文。

嶺南之所以有後來的繁華,跟韓愈等遭到貶謫的文人有很大的關係,他們不但為改善當地民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為營造當地的文化環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果沒有他們,嶺南不會有那麼博大包容的文化,也不會出現那麼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件。所以,他們的遭到貶謫,實在說不清算是好事還是壞事。

END

作者簡介:雪漠,原名陳開紅,甘肅涼州人。國家一級作家,著名文化學者,甘肅省 作家協會副主席,廣州市香巴文化 研究院院長,復旦大學和上海中醫藥 大學腫瘤研究所「人文導師」。

相關焦點

  • 廣東為什麼被簡稱為粵?廣東話為什麼叫粵語?粵字是怎麼來的?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
    廣東話為什麼叫粵語?粵字是怎麼來的?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實際上,廣東之所以被簡稱為粵,是因為先秦時期的古籍稱之為越,古時候粵與越通用,因此廣東就被簡稱為粵。不過,古時不只廣東地區被稱為越地,長江以南的沿海地區都屬于越地。《漢書·地理志》中說過,該地「自交阯至會稽七八千裡,百越雜處,各有種姓」,因此,中原人稱之為百越。
  • 廣東為什麼簡稱為「粵」?||二馬漢字評書
    大家知道,廣東一名由嶺南東道、廣南東路演變而來,簡稱「粵」(yuè),省會為廣州,是中國大陸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廣西、湖南、江西及福建接壤,與海南隔海相望。廣東是嶺南文化的重要傳承地,在語言、風俗、生活習慣、歷史文化等方面都有著獨特的風格,通行粵語、客家語和閩語,而且粵、客兩大方言的中心都在廣東。如果窮根問底,為什麼廣東的簡稱使用一個「粵」字?常見的說法的是:越即粵,在古代歷史上粵、越通用。廣東古代被稱為「百越」,當然也可以叫「百粵」了。這種解釋看似合理,其實並沒有回答我所提出的問題。讓我們從字義上去分析一番吧。
  • 廣東省為什麼簡稱"粵"?廣東噶老友記起邊度啊~
    廣東,名由嶺南東道、廣南東路演變而來,簡稱「粵」,省會廣州,是中國大陸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廣西、湖南、江西及福建接壤,與海南隔海相望。  對於廣東省,別名「南粵」,簡稱「粵」。同時,狹義的粵商指廣府商幫,廣義的粵商則包括廣東廣府幫,潮州幫,客家幫、海陸豐幫以及其餘廣東各地的商幫。此外,廣東話、廣府話又被稱為「粵語」。凡此種種,都跟廣東省的簡稱「粵」存在直接的關係。那麼,廣東省為什麼會簡稱「粵」呢?對此,常見的說法的是,越即粵,在古代歷史上,粵、越通用,類似於知通智等等。
  • 「越國」廣東,為什麼要簡稱為粵?
    夏時,大禹巡視天下,在會稽山(浙江紹興一帶)病亡,並留下了大禹巡狩會稽和死葬會稽的典故,少康便派自己的兒子無餘在會稽山守墓,無餘就在這裡開闢了越國,直到越王允常(勾踐的父親)時期,越國擴張至廣東福建一帶,由此廣東、福建、浙江等地為越國所屬。
  • 廣東為什麼簡稱是「粵」,而不是「越」?
    廣東位於南嶺以南,地處中國大陸最南部,是一個經濟大省。先秦時期,人們把生活在長江以南沿海一帶的各個部落,統稱為「越族」。聚居在廣東的部落是百越部落其中一支系,被稱為「南越」。秦末天下大亂,秦朝將領趙佗割據嶺南,還在這裡建立了以廣東為主體的神秘的古國--南越國,後面被漢武帝滅國。生活在廣東的人被稱為「南越部落」,趙佗還在這裡建立起了一個神奇南越國,那麼為什麼廣東簡稱「粵」,而不是「越」呢?
  • 廣東省為什麼簡稱「粵」?
    廣東,名由嶺南東道、廣南東路演變而來,簡稱「粵」,省會廣州,是中國大陸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
  • 廣東為什麼簡稱為「粵」?粵的本義又是什麼?
    比如說,司馬遷的《史記》把嶺南地區記載為「南越」,而在班固的《漢書》中又被記載「南粵」,可知二者是一樣的。不過,如果您查字典,「粵」字有什麼含義呢?沒有含義,這個字的唯一功能,就是表達嶺南、廣東地區。那麼,是不是可以簡稱它為「越」呢?原則上是可以的。但是,別忘了,人家勾踐的越國故土在今江蘇、浙江、安徽等地,而且,紹興還被稱為越州呢,紹興一帶流行的劇種就叫越劇,「越」還要用來作浙江或浙江東部地區的簡稱。君不見,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開首第二句:「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這裡的越人,指的就是浙江人。
  • 為什麼廣東省簡稱「粵」呢?
    廣東,名由嶺南東道、廣南東路演變而來,省會廣州,是中國大陸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廣東省下轄21個地級市,分別為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珠海、江門、肇慶、惠州、汕頭、潮州、揭陽、汕尾、湛江、茂名、陽江、韶關、清遠、雲浮、梅州、河源。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廣東省簡稱「粵」呢?粵這個字有什麼含義呢?
  • 廣東為什麼稱之為「粵」?「粵」字又是怎麼來的呢?
    大家都知道廣東省GDP連續29年蟬聯全國第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經濟大省,但是大家知道廣東的簡稱為什麼叫「粵」嗎?我國省份的簡稱由來一般都是取自該省境內古代諸侯國國號的簡稱,如四川叫」川「、」蜀「,山西叫」晉「,山東叫」魯「,可以追朔到西周時期。那麼下面我就給大家說說這個「粵」字的由來吧!在廣東,古代誕生過許多國號為」越「的諸侯國,那麼到這裡大家是不是會問為什麼是用」粵「而不是」越「呢?
  • 廣東為什麼叫「廣東」?
    前言:歷史上關於「廣東為什麼叫廣東、廣西為什麼叫廣西」、「廣東、廣西是如何劃分的」,一直存在有多種說法,彼此爭論不休。主要有「廣信說法」,「 嶺南東道、嶺南西道說法」,「 廣南東路、廣南西路說法」,「 廣東承宣布政使司、廣西承宣布政使司說法」,「廣東省、廣西省說法」。
  • 為什麼廣東省簡稱「粵」呢?
    廣東省下轄21個地級市,分別為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珠海、江門、肇慶、惠州、汕頭、潮州、揭陽、汕尾、湛江、茂名、陽江、韶關、清遠、雲浮、梅州、河源。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廣東省簡稱「粵」呢?粵這個字有什麼含義呢?一首先,古文獻中,「越」即「粵」,古代「粵」、「越」通用。換而言之,對於廣東省的簡稱「粵」,也有「越」。提到越,很多人會聯繫到春秋戰國時期的越國。
  • 為什麼福建話比廣東話更難懂
    網上流傳一份《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行榜,其中溫州話排名第一,廣東話緊隨其後,之後依次是蘇州話、閩南話、陝西話、長沙話、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東北話。廣東話,實則上多指粵語,粵語是是中國現存是擁有最多古漢語元素的語言。主要通行於廣東、海南、廣西及港澳等地區。
  • 廣東省為什麼簡稱「粵」?中國還有哪些省的簡稱讓人難以理解
    中國各省的簡稱來源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取名字中一個字,如甘肅簡稱「甘」,陝西簡稱「陝」,寧夏簡稱「寧」都是取首字;第二種情況是從歷史文化得來,如山東簡稱「魯」,山西簡稱「晉」等;第三種,就是從該省區的江河來作為簡稱,如湖南簡稱「湘」,江西簡稱「贛」。當然,中國也有兩個些省份的簡稱讓人難以理解,一個是湖北簡稱「鄂」,另一個是廣東簡稱「粵」。
  • 廣東為什麼叫「廣東」?
    前言:歷史上關於「廣東為什麼叫廣東、廣西為什麼叫廣西」、「廣東、廣西是如何劃分的」,一直存在有多種說法,彼此爭論不休。主要有「廣信說法」,「 嶺南東道、嶺南西道說法」,「 廣南東路、廣南西路說法」,「 廣東承宣布政使司、廣西承宣布政使司說法」,「廣東省、廣西省說法」。
  • 未末談廣東:廣東話——粵語
    粵語(Cantonese),又被稱作廣東話、廣府話、唐話,俗稱「白話」,是漢藏語系漢語族的一種聲調語言。但首先要聲明的一點是,粵語並不是廣東的專有語言。在全球範圍內使用粵語人數非常多,其中廣東使用粵語的人口大約有6700萬,在廣西粵語使用人數大約為2500萬、香港700萬、澳門55萬、泰國500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500萬、美國和加拿大200萬,總合起來全球將近有1.2億的人口在使用粵語。
  • 為什麼廣東的簡稱是「粵」而不是「越」呢?
    今天在這裡,我們不說廣東省的經濟,也不說廣東省的發展情況,我們來講講廣東省的簡稱的前世今生。我們都知道,廣東省的簡稱為「粵」,那麼,這個「粵」字與另一個同音字「越」之間又什麼淵源呢?早在先秦時期,這兩個字便在古籍中出現了,當時,「越」與「粵」擁有同樣的意義,兩個字是可以互換的,從那時起的古老典籍之中「越」與「粵」便可以開始互相通用,這個字的意義為對長江以南的沿海一帶所有地區的統稱,因為在古代時這長江以南的沿海一帶地區有許多不同的民族,因此人們根據不同的民族而劃分成不同的部落的形式來生活聚居的,因此這一片地區的所有部落統稱為「百越」,「百越」是在《呂氏春秋》中被記載出現的名字。
  • 廣東為什麼簡稱粵?「粵」字是什麼意思?
    廣東,名由嶺南東道、廣南東路演變而來,簡稱「粵」,省會廣州,是中國大陸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廣東為什麼簡稱粵?「粵」字是什麼意思?
  • 廣東省為什麼簡稱「粵」?中國還有哪些省的簡稱讓人難以理解
    中國各省的簡稱來源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取名字中一個字,如甘肅簡稱「甘」,陝西簡稱「陝」,寧夏簡稱「寧」都是取首字;第二種情況是從歷史文化得來,如山東簡稱「魯」,山西簡稱「晉」等;第三種,就是從該省區的江河來作為簡稱,如湖南簡稱「湘」,江西簡稱「贛」。當然,中國也有兩個些省份的簡稱讓人難以理解,一個是湖北簡稱「鄂」,另一個是廣東簡稱「粵」。
  • 廣東為什麼簡稱「粵」而不是「越」,是因為越南的原因嗎
    說到中國各省的簡稱,大部分的大家都比較熟悉,也很了解,中國各省簡稱的由來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取名字中的一個字,如甘肅簡稱「甘」,陝西簡稱「陝西」,寧夏簡稱「寧」都取首字;第二種情況來自歷史文化,如山東簡稱「魯」,山西簡稱「晉」等;三是湖南省簡稱「湘」,江西省簡稱「贛」,當然,中國也有兩個省的簡稱
  • 廣東省為什麼簡稱「粵」,原來是這樣的
    提起廣東省,很多人都知道廣東大部分地區都說粵語為主,所以廣東省的簡稱「粵」一般人都知道。但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會對這個「粵」字 的由來產生疑問和不解。甚至在很多人心中,廣東應該是「越」而不是「粵」。當時,廣東大部分屬於「南越」,後來因為趙佗建立南越國,「南越」一詞的意思,不僅僅區限於廣東,而是擴展到了整個嶺南地區。這一稱呼被繼秦而起的大漢帝國所延用,《史記》中稱為「南越」、《漢書》稱「南粵」,這就是「越」和「粵」的來歷。越即粵,古代粵、越通用。廣東古代被稱為「百越」,當然也可以可以叫「百粵」。越(粵)族就是生活在長江以南的一個古老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