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瘋跑」,爭議也越來越多 視覺中國(000681)供圖(資料圖片)
近日有網友反映,2018河源馬拉松賽事在競賽規程上宣稱主辦單位為中國田徑協會,但選手在賽後登錄中國馬拉松官網卻查不到成績,後來發現2018河源馬拉松並不是中國田徑協會認證的賽事。現代快報記者昨天聯繫上中國田協,對方表示河源馬拉松涉嫌虛假宣傳,將要追責。
有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8年5年時間,中國的馬拉松賽事數量翻了40倍。但數量「瘋跑」的同時,近年來賽事中亂象頻出。業內人士對此也呼籲:馬拉松賽事「慢點跑」!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王衛於露
競賽規程上寫著「中國田徑協會」主辦
2018年12月31日,2018河源萬綠湖國際馬拉松賽在廣東省河源市開跑。作為跑者中的一員,蘇先生最近很困惑,因為他一直沒有在中國馬拉松官網上查詢到自己的成績。
蘇先生稱,自己在賽事的競賽規程上看到了中國田徑協會為河源馬拉松的主辦單位,拿到的成績證書上也有「CAA銀牌賽事」的標識,沒想到查詢成績時出現了查不到的狀況,在「中國馬拉松平臺」發布的《2018中國馬拉松賽事等級、特色賽事評定結果一覽》一文中,也沒有找到河源馬拉松的名單,「我們都以為是經過田協認證的,他這樣宣傳讓我們誤以為是有這樣認證的,而且證書上都有CAA標誌。不是田協認證,怎麼能用CAA的標誌呢?」
蘇先生還說,作為一個普通跑者,有了被田協認證的成績,以後很多比賽都可以用上,「這個成績田協不認證的話,我們很多比賽不認的,拿出去無效。」
現代快報記者查看「河源萬綠湖馬拉松」微信公眾號一則12月13日發布、名為《競賽規程丨廣汽傳祺2018河源萬綠湖國際馬拉松賽》的文章發現,廣汽傳祺2018河源萬綠湖國際馬拉松賽主辦單位為中國田徑協會、河源市人民政府。
田協回應:是錯誤宣傳,我們要追責
3月18日,現代快報記者聯繫上了河源萬綠湖國際馬拉松賽組委會,一位周姓工作人員稱,河源馬拉松沒有與田協共辦。據該工作人員透露,原本河源馬拉松是要與田協共辦的,中間因為出現了一些狀況,最終沒有共辦成功。那麼為何在12月13日的文章中還能看到主辦單位為中國田徑協會的字樣呢?對方稱,「(田協)最終確定不跟我們共辦是賽前半個月,因為高層一直在溝通。」
之後,記者聯繫上了中國田徑協會一工作人員,對方確認中國田協不是2018河源馬拉松的共辦單位,「他是虛假宣傳,損害了跑友利益,我們要追責。」該工作人員還稱,CAA銀牌賽事可以在宣傳時使用,但要標明認證年份,「不能讓別人覺得是今年的。」
記者了解到,1月17日,中國田徑協會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馬拉松賽事註冊、認證、國際聯絡及標牌申報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了中國田徑協會系列賽事與活動名錄,並指出各賽事組委會必須提前3個月立項,2個月前完成賽事認證和陳述工作,申請與中國田協共同主辦的賽事如要加入中國田徑協會系列賽事活動,必須書面申請並籤署相關協議。
馬拉松賽事「瘋跑」,5年翻了40倍
近5年,中國馬拉松賽事增長了多少?國家體育總局田徑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國田徑協會副主席田曉君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給出的答案是:2014年至2018年5年時間,賽事數量翻了40倍,「2018年全國共舉辦路跑賽事800人、越野跑及其他300人以上的規模賽事1581場。」
馬拉松的「瘋跑」,一方面是基於熱愛路跑的跑友越來越多,但另一方面,也跟城市、企業介入馬拉松,進行城市形象宣傳和企業品牌宣傳有不小的關係。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場馬拉松比賽,在央視體育頻道直播時長動輒3小時以上,試問哪個城市在央視能做3小時以上的廣告?哪個品牌可以在主流媒體上露面長達3小時?」
賽事「瘋跑」,比賽中也出現不少的爭議。去年11月18日,蘇州馬拉松,中國選手何引麗與非洲選手爭奪冠軍時,志願者卻上前遞國旗,打亂何引麗節奏,導致她錯失冠軍。此後不久的12月2日,2018南寧國際馬拉松賽開跑。在賽事終點處,一工作人員在黑人冠軍衝線後,突然上前將對方拉住,要求先拍照,選手被突然拉拽,沒了力氣,直接坐在地上。
(責任編輯:嶽權利 HN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