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古黃河出海口: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

2020-12-24 中國青年網

航拍位於江蘇鹽城濱海縣的古黃河入海口。 泱波 攝

「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最後一道彎也在古老的黃海邊留下了永恆的身影。

沿著黃海邊茅草叢生的防護堤穿行,車在一片嶄新的花崗巖海濱護欄前停了下來。我們從海灣廣場的階梯上拾級而下,一座新建的大橋上的燙金字映入眼帘:古黃河橋。過橋後,在漂亮的公園入口,一座石碑上刻著鮮紅的大字:古黃河入海口。一一二八年至一八五五年。

這組數字標示的是,727年間,黃河曾從這裡入海。

一座石碑上刻著鮮紅的大字:古黃河入海口。 泱波 攝

古老的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見證了幾千年中華民族的誕生、成長以及災難。由於氣候、地勢以及流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黃河多次泛濫、改道。據文獻資料記載,從先秦時期開始,黃河下遊決口泛濫達一千五百九十三次,平均三年兩次決口,重要的改道二十六次。

黃河奪淮的727年,是這片濱海地區的災難史。整個蘇北平原到黃海之濱,成為洪水走廊。

所以,這鮮紅的大字刻下的是一段辛酸的歷史。

江蘇省濱海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濱海港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李軍告訴我們:1939年,這裡還曾經發生大海嘯,3萬多人被海嘯災難吞沒。

可以想像,在海嘯來臨時,當時處於這片大灘涂上的人們是如何的無能為力。

車從濱海大地駛過,到處看到筆直的人工河道。舟楫往來,一片水鄉寧靜的美好。也使得這條彎彎曲曲的河道成為了廣袤的大灘涂上難得的一條弧線。

荒灘變綠洲,這裡獨特的自然風光令人流連忘返。 泱波 攝

改革開放後,地方政府還全力以赴修築了50多公裡的海堤,徹底告別了海嘯的威脅。

李軍指著河口公園彎彎曲曲的河道說,濱海現在入海水道都是筆直的。唯有這一段水道是彎彎曲曲的。這正好說明這河道是古黃河留下來的。

不彎都不好意思叫黃河。最後一彎到了這裡。儘管黃河改道向北而去,而留下的印記依然是彎彎曲曲的河道。

濱海人現在給這古黃河留下的影子取了個很好聽的名字:月亮灣。

月亮灣海邊有個天然的沙灘。在連綿數百公裡的黃海大灘涂上的自然海濱,有這麼個沙灘,也算是黃海之濱的新鮮事。

「我們現在主要是做好環境提升,才有了這片荒灘變綠洲的面貌。」李軍說。

李軍在月亮灣風景區建設規劃圖前介紹說:「我們要在月亮灣建設海濱風情小鎮、沿海百裡風光帶、古黃河森林公園,有古黃河入海口、黃海領海基準點和亞熱帶與溫帶臨海分界線點三個標誌性節點。重點實施35個港城建設項目。」目前,月堤海景公園、靈龍湖生態公園等12個項目已建成,「三縱五橫」路網基本形成;月亮灣溫泉度假酒店、古黃河溼地森林公園等14個項目正在加快建設;濱海港聯檢中心、沙浦寨遺址公園等9個項目,正在完善前期各項手續,即將開工建設,旅遊區形態初步呈現。

站在海堤護欄邊,前方崛起的是一座海港新城。濱海港現代化的身姿成為這古老的黃河口的新背景。(完)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天下黃河九曲十八彎
    其實所謂九曲十八彎只是一種說法,用來形容黃河的曲折性,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十八個灣。藏族人民根據黃河上遊的地形、景觀等,將上遊諸河段取了更有特色的名稱,如卡日曲、約古宗列曲、扎曲、星宿海、瑪曲、析(賜)支、河曲、九曲、逢留大河等.藏語稱&34;為&34;.
  • 中國黃河天下第一彎在哪個省,真的有九十九道彎嗎?
    黃河是中華的母親河,自古就有九曲十八彎的說法。「曲」是藏語河的意思,「九曲」是古時藏區對黃河上段的稱呼。黃河首曲在甘肅省甘南的瑪曲縣,而第一彎則在四川阿壩若爾蓋縣的唐克鎮。在唐克鎮以北9公裡處,登上一座小山包,即可將壯美的黃河第一彎盡收眼底。
  • 探訪古黃河出海口:天然大港浮出海面
    泱波 攝  (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年)探訪古黃河出海口:天然大港浮出海面  中新網南京9月26日電 題:探訪古黃河出海口:天然大港浮出海面  中新網記者 陳光明  和長江、珠江不一樣,黃河出海口沒有大港口。原因是黃河經過黃土高原,夾帶大量泥沙入海,往往在出海口形成大片的泥灘。
  • 探訪古黃河出海口:淮河重新走向海洋
    陳其龍 攝中新網南京9月30日電 題:探訪古黃河出海口:淮河重新走向海洋記者陳光明淮河入海水道,一條筆直的百米寬的河道,從西到東橫貫濱海悄然入海。走進濱海,到處可見標語「淮河門戶 黃河故道」。濱海港所在地自古是淮河的出海口。1228年至1845年,黃河奪淮。這兒曾成了黃河出海口。但黃河北上後,這裡卻成了一片大灘涂。淮河歷經歷史滄桑,已經在蘇北大地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洪澤湖。主要入海水道已經改由運河入長江,借道出海。淮河失去了自己的出海口。國家電投集團協鑫。
  • 探訪古黃河出海口:從古黃河口到長江口還有多遠
    濱海縣委宣傳部供圖 攝(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年)探訪古黃河出海口:從古黃河口到長江口還有多遠中新網南京9月28日電 題:探訪古黃河出海口:從古黃河口到長江口還有多遠記者 陳光明濱海曾經是古黃河口。黃河北去,這裡空餘大片黃海灘涂。由於一望無際的大灘涂阻隔了蘇北沿海的海上通路,1992年以來,濱海縣一直是省級重點幫扶縣,人們期待的是北京的新四軍老幹部和上海、南京的知青何時能回鄉看看。但自從有了濱海港,這裡的人們開始關心:我們離長江口還有多遠。夜幕下的濱海港璀璨奪目。 陳其龍 攝上海是長三角的經濟龍頭。
  • 乾坤灣——太極八卦圖的出處,黃河九十九道彎,最壯觀漂亮的一彎
    山西有兩個乾坤灣,一個是山西南部臨汾永和的乾坤灣,一個是忻州市偏關老牛灣的乾坤灣,兩個乾坤灣都是位於黃河河道,各有特色。雖然都是黃河河道大轉彎,但是老牛灣乾坤灣要比臨汾乾坤灣的地勢險要。乾坤灣景區是2012年偏關縣政府為了更好的參觀黃河乾坤灣而修建的一個景點。首先看到的是黃河魂的石雕,石雕後面就是坤閣,登上坤閣,太極形狀的乾坤灣盡在眼中,乾坤灣因此被廣大中外專家、學者譽為「太極圖」的天然發源地。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乾坤灣為最壯觀漂亮的一彎。
  • 乾坤灣——太極八卦圖的出處,黃河九十九道彎,最壯觀漂亮的一彎
    山西有兩個乾坤灣,一個是山西南部臨汾永和的乾坤灣,一個是忻州市偏關老牛灣的乾坤灣,兩個乾坤灣都是位於黃河河道,各有特色。雖然都是黃河河道大轉彎,但是老牛灣乾坤灣要比臨汾乾坤灣的地勢險要。乾坤灣景區是2012年偏關縣政府為了更好的參觀黃河乾坤灣而修建的一個景點。首先看到的是黃河魂的石雕,石雕後面就是坤閣,登上坤閣,太極形狀的乾坤灣盡在眼中,乾坤灣因此被廣大中外專家、學者譽為「太極圖」的天然發源地。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乾坤灣為最壯觀漂亮的一彎。
  • 最美鄭州——鞏義天河龍峽,坐看黃河九十九道灣
    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最美是鞏義天河龍灣黃河洛水,邙嶺落日,明清古鎮,東周古城,覽盡無限風光;荷塘採蓮,蘆葦蕩舟,碧溪垂釣,漁歌唱晚,如入人間仙境。」被認為是對黃河最貼切描述。天河龍灣精品民宿就坐落在黃河最美九曲十八彎與邙嶺九龍山交錯的黃金點上,自然環境得天獨厚,人文歷史文化悠久,依山就勢,與自然山水融為一體,相互映襯。
  • 黃河第一彎
    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最美的自然景觀要數第一彎和壺口瀑布。這兩處景觀被譽為神奇的九曲黃河立體大乾坤地圖,它是黃河流經這兩處景觀時形成的一個S形大彎道,因其在地圖上恰似《周易》中陰陽太極圖,故而譽為。它與藏族本教和藏傳佛教的「生命輪迴」或者「日月輪迴」學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 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 這一灣裡有個包子塔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人們說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九十九道灣裡的歷史說不完,九十九道灣裡的美景看不完。被稱為中國最美峽谷的黃河大峽谷旅遊風景區位於蒙晉陝黃河大峽谷準格爾段,地處蒙、晉、陝和包、呼、鄂兩個金三角腹地。
  • 天下黃河幾道彎?(黃河之旅)
    天下黃河幾道彎?(黃河之旅)壯哉!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溯源,巴顏喀山西來泱泱,開劈燎原東行蕩蕩,湧入渤海。蛇舞龍翔,蜿蜒氣派。九曲黃河,萬裡裡波,一路風光,氣勢磅礴;孕育華夏,千古文化,龍飛鳳舞,勢蓄巍峨;龍騰大地,靈韻迅翮,鳳翔蒼穹,精彩幾多;三拜九叩,祝福中國,集景斂芳,詠賦黃河。五千年鑄,中國之夢,十三億唱,振興之歌!
  • 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最美仍屬第一灣,網友:實至名歸
    大家都知道,在民間有流傳著「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當然,說法也都各執一詞,人們各自都在為自家的那道灣加油打call。然而直到劉雲晨書記在看到石樓的這條黃河,排名第一的河灣就此一錘定音。「天下黃河第一灣」,是劉雲晨書記在欣賞石樓縣馬家畔黃河段時
  • 打卡「黃河幾字彎」|一個被拍攝千萬次的峽谷「太極彎」
    人民網呼和浩特6月23日電(陳立庚 王慧)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當母親河行至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境內,一個接近270°的大回彎映入眼帘,因其形似太極,故被當地人稱為「太極彎」。修葺一新的峽谷棧道,潺潺不止的奔騰黃河,壁立千仞的的懸谷,構成羽狀或梳狀排列……清水河縣境內黃河大峽谷屬晉陝蒙大峽谷的北段,在蒙晉交界的老牛灣與古長城交匯。河道轉折變幻,溝谷深峻狹窄,溝坡陡險,河谷深切。1988年,攝影師任志明穿山越嶺走村訪寨,用影像記錄下太極彎的絕美景致。
  • 天下黃河第一鎮,磧口古鎮的歲月點滴
    「你曉得天下黃河幾十幾道彎,幾十幾道灣」,在高亢嘹亮的歌聲伴隨中,我的目光停留在了黃河中遊的一個古鎮,一座興盛了幾百年的水陸大碼頭,一座明清時期晉商叱吒風雲的集散地,一個至今仍活著的古鎮,天下黃河第一鎮,呂梁山下的磧口古鎮。
  • 「天下黃河第一彎」,黃河向你展現如此「溫潤」的另一面
    甘肅甘南瑪曲,「天下黃河第一彎」,讓你想不到黃河還有如此溫柔、平靜、滋潤的美景。帶觀眾感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黃河自青海巴顏喀拉山出發,流經甘肅瑪曲又流回青海,形成久負盛名的天下黃河第一彎這裡是黃河上遊最重要的水源補給區,補給量佔黃河源區總徑流量的將近六成
  • 天下黃河99道灣,乾坤寫嫵媚,老牛踞雄關,別樣滄桑與祥和相伴
    (圖片來自網絡)在奔向大海懷抱的5464公裡漫長旅程中,母親黃河一路披荊斬棘,劈山破石,造就了「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灣灣有故事的奇蹟,九曲十八彎,灣灣都是黃河不屈的寫真,都是華夏兒女奮進不止的傳奇。老牛灣因狀似老牛俯臥飲水而得名,也有民謠傳唱「九曲黃河十八彎,神牛開河到邊關;明燈一亮受驚嚇,轉身犁出個老牛灣」的傳說,其緣由在於老牛灣地處黃河南流入晉的交匯處
  • 黃河黃河母親之河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每次讀到這首詩,詩中所呈現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感覺全無,腦子裡蕩漾開來的全是滔滔的黃河水從天邊奔湧而來,從腳下穿流而過一直流向遠方的遼闊場景,天地之間只有這漫天的黃水和李白的豪放與自由。
  • 內蒙古老牛灣,黃河大峽谷旅遊區,快來打卡
    內蒙古有一個自家的老牛灣黃河大峽谷旅遊區,分別由城灣,老牛灣、四座塔灣和楊家川小峽谷等三灣一谷,而清水河老牛灣國家地質公園也是由三灣一谷組成,分別是包子塔灣、老牛灣、四座塔灣(即後來改名為太極灣)和楊家川小峽谷,這4處其中的老牛灣、楊家川小峽谷就在老牛灣村,出門可見,城灣和太極灣則在黃河上遊的清水河窯溝鄉和單臺子鄉四座塔村境內
  • 尋夢內蒙古|清水河:黃河九曲十八彎,最美不過老牛灣
    "四海之內,鴻蒙初闢;太古之遠,清濁迂迴;泥盆之水,大河湍急;若未老兮,渚中之牛,灣如太極;傾國之遺,船家千裡;蒙晉之地,質而不俚;天下名公,遊此園兮。黃河於此一路衝波逆折又戛然而止,形成了一個彎曲度接近270°的"S"形大回彎,因為與太極圖十分相似,故得名"太極灣"。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作為其中最為奇特的一個灣,太極灣也是黃河文化積澱最為豐富的一個灣。
  • 臨汾永和縣:黃河九十九道彎,最美莫過乾坤灣!
    永和縣位於呂梁山南端,黃河中遊晉陝大峽谷東岸,臨汾市西北邊緣,有舊石器時代遺址、新石器時代遺址、商周墓葬、漢代城堡遺址,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永和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具有獨特的歷史、民俗和紅色文化魅力,永和縣是人類文明鼻祖伏羲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