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為億萬富翁嗎?想每天都有數不完的現金嗎?來辛巴威吧,讓你的錢包一直鼓起來!!!
一個國家因貨幣而為全球所知,不一定是件好事。
在長期的貨幣貶值之下,辛巴威的貨幣早已一文不值,即使重新發行貨幣,現金短缺的問題,依舊是這個國家的難以觸摸的傷痕。
當然,事件的開始並不是這樣。
作為非洲南部重要的文明發源地,辛巴威在15 世紀還是非洲南部最大的邦國,直到19 世紀,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之後再經過長期戰爭後,於1980 年宣布獨立建國。
辛巴威擁有不差的天然資源,農、工業均有一定基礎,並以出產優質鱷魚皮而聞名,曾為世界第三大菸草出口國,旅遊業的收入也很高,在非洲也算是富裕國家。
他們於建國後發行了第一代貨幣,也具備穩固的基礎,1辛巴威幣可兌換1.47美元。
但上臺後一直掌權的穆加比,有鑑於當時白人佔比例不到5%,卻擁有70% 、的土地,因此進行了激烈的土地改革。
從2000 年開始,宣稱白人所擁有的土地,是殖民期間的不當得利,強行沒收後配給本國黑人,造成白人農場主出走,而新的農場主不具有管理能力,使得辛巴威的生產急劇下挫。
而激烈的改革行動,更引發了英國等西方世界的制裁。
同時,國際貨幣基金(IMF)為主的債權國,指控穆加比的選舉中涉及舞弊,而擱置了原定的援助計畫。
作為回應,辛巴威宣布退出這一國際組織。
但長期積久外債,又缺少適當的經濟穩定措施,辛巴威所想到解決經濟困局的辦法,就是大量印鈔。
而且,在發覺問題愈來愈嚴重之後,印鈔印得更兇,終於使得通膨失控。
在2007 年11 月,官方公布的通膨數據,是26000%,但各方認為可能更高,國內的失業率更高達80%。
2008年,辛巴威的通膨及貨幣問題上升到新高點,辛巴威央行數據顯示,2008年6月,通貨膨脹年增長率達到2.31億%,2008年11月中期,這一數字幾乎突破800億%,之後,官方直接放棄公布通膨數據,以減少指責。
在此同時,辛巴威決定發行極高面額的貨幣,以應付日常所需。2008年5月,央行發行1億面值和2.5億面值的新辛巴威幣。
緊接著,5億、25億和50億辛巴威幣也問世。
2009年1月,央行索性發行了10兆、20兆、50兆和100兆面值的紙幣。
但這些帳面上的紙鈔,卻毫無現金該有的交易價值。
以美元計算,2006年發行的辛巴威幣,已經只有100億兌1 美元的價值,到了2009年,更激增300兆兌1 美元的悲慘結果。
最後,政府不得不在2009年12月宣布,停用本國貨幣1年,但實際上,自此之後,辛巴威幣幾乎只剩下「收藏價值」,其他國家的人們購買,並數著上面的零作為「炫富」之用。
據統計,自2000年至2009年,辛巴威央行共發行過約70種面值的貨幣。
在本國貨幣實質遭到棄用之後,2015年之後,辛巴威政府將美元、南非蘭特、馬克、英鎊和歐元先後成為其法定貨幣。
此後,澳幣、人民幣、日圓、印度盧布也加入其中。
2016年,政府推出了本應相當於美元的「債券」和硬幣,以彌補美元現金短缺的問題。
但是,沒有人相信它們具有同等的價值,因此在黑市上,債券的價值遠不及美元。
然後在今年2月,政府引入了實時總結算(RTGS) 美元,RTGS被描述為一種新貨幣,但僅以電子方式存在。
今年6月,當局以貨幣必須恢復正常為由,開始禁止美元和其他外幣流通,當局表示,新的貨幣可以緩解現在現金短缺的局面,大部分人目前都難以提取薪水和儲蓄。
到了11月,辛巴威重新發行了新的小額硬幣,包括2元硬幣、2元紙幣和5元紙幣,並於11日正式上路。
但不僅一開始上路,很多銀行就未如期取得現金,政府還加諸種種限制及配額。
銀行規定的每周可提領金額,為300辛巴威幣,但銀行ATM的現金早被提取一空,而由於沒有足夠的錢可以發放,人們常常在大排長龍之後,結果一無所獲。
要使用新的貨幣,卻呈現金緊縮,結果通膨一點也未改善。
今年6月時是100%,到11月,已經來到300-400%附近。
因為市面急需現金,也使「現金為王」的現象在當前的辛巴威變得更加詭異。
一名當地的律師表示,15辛巴威幣的麵包,現在有3種支付方式,但價格不同。拿現金支付,只需15元,用電子支付要18元,用信用卡要20元,很多時候商家只願收現金。
這使市面上出現一個奇怪的職業—現金男爵。
這些人不知透過何種方式,取得許多現金,人們在必須支付現金的場合,由他們手中購買現金,但溢價可能高達30%。
社群媒體上,到處可見這些「男爵」拿著2 元新鈔的照片。
過去幾年,人們把辛巴威的困境,歸咎於長期的獨裁者穆加比,但他在2017年被政變趕下臺,並於今年早前過世,但獨裁者的離去,並沒有解決人們當前的難題。
對此地的人們來說,鈔票一印再印,使用的貨幣一換再換,但根本經濟問題從來沒有解決,現金短缺以及長期乾旱加劇日常用品的缺乏—天文數字的通膨,依然是辛巴威不變的難題。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關注並分享給親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