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中國進口商對價值5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申請關稅減免;5G...

2020-12-19 集微網

【焦點】中國進口商對價值5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申請關稅減免;5G商用牌照或於6月6日發放;聯邦快遞失寵,華為公司與中國郵政達成合作

1.外媒:中美貿易戰,越南受惠最大!

2.中國進口商對價值5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申請關稅減免

3.聯邦快遞失寵,華為公司與中國郵政達成合作

4.諾基亞貝爾SPN網管測試完成 全力配合中國移動5G部署

5.中國電池產業發展良機!韓國2大能源企業鬧內訌

6.內部人士:5G商用牌照將於6月6日發放

1.外媒:中美貿易戰,越南受惠最大!

點擊進入專題報導:

國務院發布《關於中美經貿磋商的中方立場》白皮書

芯科技消息(文/Allis),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已經持續超過一年,根據《CNBC》報導,日本野村證券發現,為了要避免受到關稅影響,中美兩國互相進口貨物的數量都有所減少,也讓其他地區的廠商因此受惠,出口量增加。其中,越南是最大的一名受惠者。

隨著兩國之間關稅的增加,購買彼此產品所需要的成本也增加許多,因此中美紛紛改為使用其他地區的替代品,以減輕關稅帶來的壓力。根據野村證券調查,得利於這些新生意的產生,越南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了7.9%,成為最大贏家。除了越南外,臺灣、智利、馬來西亞以及阿根廷也都是受益者。

野村證券表示,有些美國及中國廠商可能會願意承受部分關稅,但是以目前的情況看來,最多企業選擇的是將貿易轉向。

美國目前已對價值2500億美元的中國貨物施加25%的關稅,更威脅接下來將繼續對其他3000億美元的產品增加關稅。做為報復,中國也增加了對美國的產品的關稅。

互相增加關稅的結果,就是彼此間的進口量都減少了,也因此帶動其他地區的貿易量增加。

野村證券的經濟學家發現,美國對中國商品增加的關稅,使得美國企業改為使用其他地區提供的手機電子元件、辦公室設備零件、自動數據處理器、家具以及旅行用品等產品。而中國對美國商品增加的關稅,使得中國廠商向其他地區購買黃豆、飛機、穀物以及棉製品。

根據野村證券的調查,越南等國出口到美國的量增加,而智利、馬來西亞以及阿根廷則出口了更多的貨給中國。

雖然這項研究顯示了第三方的經濟體能夠從中美之間的摩擦當中受益,但野村證券的經濟學家仍然警告,這項發現並不能完整代表整場貿易戰的全貌,兩國之間的紛爭,仍然會對大部分的經濟體造成負面影響,導致投資計劃擱置等事件發生。(校對/詩詩)


2.中國進口商對價值5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申請關稅減免

集微網消息,據路透社報導,中國進口商正在準備申請免除對700多種美國商品徵收的進口關稅。此前,中國財政部表示將開始接受提交的文件。

據中國財政部網站稱,可獲豁免的商品包括牛肉、豬肉等肉類、大豆、煤炭和廢銅等。這些豁免是針對去年7月對價值5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徵收關稅,以報復美國採取的類似措施。此後,隨著激烈的貿易戰升級,中國政府對數千種商品加徵關稅。

「我們正在準備我們的申請,我們很快就會提交材料,」 肉類進口商北京泓睿經理石磊(音同)說。「這對我們來說是個好消息。」

在人們越來越擔心曠日持久的貿易戰給本已放緩的經濟帶來的成本之際,中國政府上月表示,將啟動一項豁免計劃。

清單上的其他商品包括拖拉機、摩託車、山地車和一些醫療設備。申請人須於6月3日至7月5日期間申請豁免。

第二批減免關稅,將被授予對去年9月價值600億美元的商品。商務部表示,這些豁免的申請程序將於9月2日開始。中國財政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申請主體為申請排除商品的利益相關方,包括從事相關商品進口、生產或使用的在華企業或其行業協(商)會。鼓勵行業協(商)會代表其會員提出申請。」(校對/ICE)


3.聯邦快遞失寵,華為公司與中國郵政達成合作

集微網消息(文/數碼控),自從聯邦快遞將華為的兩個包裹錯運到美國,該快遞品牌就在中國遭到了不少人的抨擊,國家有關部門決定立案調查美國聯邦快遞涉嫌損害我國用戶合法權益問題,受害者華為表示必須重新評估與聯邦快遞的合作關係。

那麼面對聯邦快遞失寵,誰將是華為今後郵件、快遞包裹的合作方呢?該問題的答案在今天揭曉啦,中國郵政官方微博宣布將與華為公司結為全面戰略合作夥伴!一起共創未來!

根據華為公司與中國郵政籤署的戰略合作協議顯示,雙方將在金融業務、科技創新、寄遞物流、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在分布式架構、諮詢規劃、智慧物流、智慧園區、雲計算、大數據、SDN敏捷網絡、智慧網點轉型、綠色節能數據中心和敏捷分支等領域加強合作,開展新技術前瞻性課題研究,共同探索ICT新技術在中國郵政金融、寄遞、郵務三大業務板塊的應用,共同促進中國郵政ICT數位化轉型。

中國郵政與華為還將聯合成立」中國郵政.華為新技術應用實驗室",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與華為將聯合成立」郵政儲蓄銀行華為聯合創新中心」。(校對/葉子)


4.諾基亞貝爾SPN網管測試完成 全力配合中國移動5G部署

集微網消息,近日,在之前進行的SPN網管測試中,諾基亞貝爾的SPN網管系統通過了入網測試,測試成績遠遠超過了入網標準,這預示著諾基亞貝爾的SPN解決方案的成熟。

這次入網測試中除了網管基本功能外,還有加入了大量的智能運維方面的測試項目,總測試項目達到近300項。

諾基亞貝爾執行副總裁,ION業務集團負責人Drazen Lukic介紹道,諾基亞貝爾從SPN概念提出之時就和中國移動保持緊密的合作。包括諾基亞貝爾在SPN國際標準推動,設備規範和測試規範的制定,實驗室驗證測試以及現在正在進行的入網測試等。

此外,Drazen Lukic還表示,「諾基亞貝爾已經在包括網元和網管的整個SPN解決方案方面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可以滿足5G各種承載場景的需求,將會全力配合中國移動的首批5G試點的承載網建設。」

此次測試的完成,意味著中國移動SPN部署在繼2018年完成SPN實驗室測試環節轉向規模試驗測試後,將進入到全新的階段,可更好的支撐5G商用。(校對/木棉)


5.中國電池產業發展良機!韓國2大能源企業鬧內訌

芯科技消息(文/西卡),韓國2大能源企業爆出內訌,SK Innovation將對LG化學提起損害賠償訴訟,韓國科技媒體《DDaily》指出,該事態將有利中國電池產業發展。

事實上,之前LG化學已經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德拉威爾州地方法院起訴SK Innovation,起訴理由是「侵害二次電池營業秘密」,主張SK innovation以不正當方式外流LG化學的核心技術及人才。當時SK Innovation除強烈反駁外,也預告會採取法律行動。隨著近期ITC決定開啟調查,SK Innovation也準備提起反訴訟。

《DDaily》指出,在韓國企業矛盾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更有利中國電池企業的發展。全球電池市場上,韓國與中國的競爭非常激烈,據韓國市調機構SNE Research統計,今年第1季電動汽車電池市佔率前10排行中,中韓各有3家企業上榜,中國企業包含寧德時代(第1名)、比亞迪電池(第3名)、AESC(第5名),韓國則有LG化學(第4名)、三星SDI(第6名)和SK Innovation(第9名)。

目前中國電池企業在市佔率方面取得優勢,韓國企業糾紛更給予中國企業加強技術力的機會。業界相關人士解釋,若兩公司訴訟戰時間拉長,中國企業將獲得間接利益,也給予雙方補足技術差距的時間。

另一方面,中國的電動車補貼政策也可能成為韓國企業的絆腳石。舉例來說,現代汽車雖然是與LG化學合作,但為取得中國政府的電動車補助,出口中國的產品特別使用寧德時代的電池。另一位業界相關人士認為,雖然補助政策會持續至明年,但是美中貿易糾紛爆發,未來也充滿不確定性,加上韓國整車企業的電動車比重開始提高,若訂單被中國企業拿下,將增加韓國電池產業的損失。

對韓國而言,該糾紛也會打擊兩公司的企業形象,尤其是SK Innovation已經拿下福斯汽車2022~2029年的電動汽車電池合約,若影響福斯汽車合約,SK Innovation將受更大的衝擊。NH投資證券研究員黃有植(音譯)分析,在ITC宣布訴訟的結果中,也需要考量限制生產、賠償等可能性,美國、歐洲增設電池工廠的計劃可能會往後推遲。(校對/詩詩)


6.內部人士:5G商用牌照將於6月6日發放

6月5日晚間消息,多位接近運營商內部人士稱,5G牌照將於明天(6月6日)發放。

6月3日,工信部宣布將於近期發放5G商用牌照。工信部方面公開表示,我國5G已經具備商用基礎。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發放5G商用牌照,我國將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

有業內人士表示,5G商用牌照最快將於本周內發放,兩個月後將出臺5G資費套餐,價格不高於4G套餐,但5G用戶數量的爆發則要等到明年。

早在去年12月,工信部就向三大運營商發放了5G網絡試驗牌照,目前,三大運營商已在各大城市建設5G基站,開展5G外場測試。


相關焦點

  • 美國波士頓龍蝦進口商可享一年關稅減免,3月2日開始申請
    美國波士頓龍蝦進口商可享一年關稅減免,3月2日開始申請2020-02-24 10:1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UCN國際海產資訊        瀏覽量: 4371 次 作者/&nbspUCN編譯/&nbsp胡路怡&nbsp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2月18日發布公告,擬同美國籤訂採購合同進口相關商品的中國企業
  • 美媒:過去三周美國收到超百個申請要求減免中國進口產品關稅
    央視新聞客戶端4月15日消息,CNN13日報導,隨著美國疫情蔓延,洗手液、消毒液、溫度計等產品出現短缺,一些商家抱怨對中國產品加徵的關稅讓進口更加困難。過去三周以來,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已收到100多個申請,要求減免從中國進口產品的關稅。
  • 美國公布3000億關稅第二批排除清單,又有部分醫療防護產品免加徵關稅
    繼3月6日美國公布3000億關稅第一批排除清單後,當地時間3月12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又公布了新一批對中國3000億美元加徵關稅商品A清單下產品的公告,共涉及19項排除產品,包含口罩等醫療相關產品,即本次排除清單中的產品,自加徵實施之日起1年內免加徵7.5%的關稅。
  • 路透社:WTO將允許歐盟對40億美元美國商品徵收關稅
    參考消息網10月13日報導 據路透社報導,消息人士稱,歐盟即將因美國補貼波音而對其數十億美元的商品徵收關稅,這使得希望疏遠歐洲同時尋求加強與美國貿易關係的英國陷入兩難境地。報導稱,世界貿易組織(WTO)預計當地時間周二將公布一項裁決,允許歐洲每年對價值4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徵收關稅。
  • 美國暫停部分進口關稅 美媒:減免幅度有限
    參考消息網4月20日報導 美媒稱,川普政府表示,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帶來的經濟困難,將允許一些企業推遲繳納進口關稅,但減免幅度比許多官員和企業領導人所暗示的要有限。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4月19日報導,美國財政部19日和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聯合宣布了一項規定,允許企業推遲90天繳納3月和4月進口到美國特定商品的關稅。尋求延遲繳納關稅的美國進口商必須「表現出嚴重的財政困難」,其業務必須「在2020年3月或4月期間由於政府主管機構限制商業、旅行或集體會議的命令而完全或部分暫停」。
  • 美國提出對40億美元歐盟商品加徵關稅 日元黃金短線跳漲
    周二(7月2日)亞市早盤,據市場消息,美國提出對歐盟4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關稅。  據悉,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提議針對歐盟的飛機補貼問題徵收更多產品關稅。美國提議新徵關稅的商品範圍內包含乳製品和一些金屬。
  • 關稅捲土重來?美國恢復對中國加徵25%關稅 涉及73項產品
    「美國恢復關稅對於中國企業的對外出口肯定會有一定影響,但這個影響又要集合每個出口企業自身情況來評估。有些企業產品短期內可替代性不高,即從美國國內或者第三國暫時無法採購到,則美國進口商可能將主動承擔增加的關稅;但如果企業的產品具有較高的可替代性,則美國進口商可能會選擇從第三國等國家進行採購。」專注國際貿易與涉外智慧財產權案件的浙江千尋律師事務所朱海成律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 美國對法國13億美元商品加徵25%關稅
    7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當地時間周五,美國政府宣布對價值達13億美元的法國化妝品、手提包和其他進口品徵收25%的額外關稅,以回應法國政府的數字服務稅政策。不過,美國政府的這一額外徵稅措施向後推遲180天執行。
  • 昨日起,美國對近百項中國商品恢復加徵25%關稅,同時新公布61項排除...
    來源:反做空研究中心來源|搜航網7月6日,美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公布了針對340億美元關稅第六批排除清單內商品加徵有效期延長的公告,7月9日起,98項商品恢復加徵25%關稅。7月7日,USTR又公布了針對3000億美元第六批中國產品加徵關稅商品A清單下排除產品的公告:新增61項排除產品,自加徵實施之日起1年內免加徵7.5%的關稅。
  • 中國加徵美國商品關稅時間表 中方調整對美關稅清單一覽
    至誠網(www.zhicheng.com)5月14日訊  繼川普宣布對中國2000億美元輸美產品加徵關稅之後,美方又進一步威脅,啟動剩下的3250億美元輸美產品徵稅25%的相關程序。
  • 加拿大減免部分醫療產品進口關稅
    (抗擊新冠肺炎)加拿大減免部分醫療產品進口關稅中新社多倫多5月6日電 (記者 餘瑞冬)加拿大政府5月6日宣布對部分進口醫療產品減免關稅。中新社記者 餘瑞冬 攝加財政部長莫諾表示,這次減免關稅將進一步消除財務障礙,以確保加拿大人和企業在疫情期間獲得所需的個人防護物資和其他必要的醫療設備。在某些情況下,相關進口商需要為醫療產品承擔高達18%的關稅。根據最新的海關通告,進口商可在兩年內申請相關退稅。
  • 美國新公布第32批排除加徵關稅清單(3000億清單內64項產品)
    如有出口美國產品在此清單內的企業,可著手恢復正常出口美國業務。本批排除有效期可追溯至3000億關稅(A清單)加徵實施之日即2019年9月1日,此前被加徵過的關稅可申請退回。 美國3000億關稅第七批排除清單
  • BIMCO:中國從美國進口的關稅產品下降
    貿易戰的特點是,美國多次對中國徵收關稅,促使中國宣布對從美國進口的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這些報復性關稅分4輪徵收,2017年分別從美國進口30億美元、340億美元、160億美元和600億美元,累計佔美國對華出口總額的90%以上。
  • 英國將取消對美國40億美元產品關稅
    來源:新浪財經英國政府周二表示,將取消歐盟對價值4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徵收的關稅,這是歐盟與美國之間圍繞波音和空客非法補貼問題的長期爭端的一部分。英國國際貿易部表示,此舉旨在緩和與美國的貿易緊張局勢,並「表明英國認真對待達成談判結果。」英國將在今年年底完成從歐盟的脫離後制定自己的關稅政策。歐盟今年11月宣布,將針對波音各種型號的飛機以及包括烈酒、堅果和拖拉機在內價值40億美元美國產品徵收關稅,這是對美國2019年宣布對75億美元歐盟產品徵收關稅的報復措施。
  • 《美國關稅政策》
    自1980年7月1日起,按成交價徵稅,自1990年以來,美國開始使用《協調製度》或HS制度下的關稅稅則,從而代替了原來的《美國稅則》,協調製稅則是國際通用的關稅稅則,它改善了進口統計的分類,也可滿足海關的使用要求,《協調製度》稅則美國文本共將商品分為22類、97章。
  • 英國將取消對美國40億美元產品關稅 但不包括鋁—中國鋼鐵新聞網
    英國將取消對美國40億美元產品關稅 但不包括鋁 2020-12-09 14:11:00   英國政府周二表示
  • 中國對美國葡萄酒加徵關稅 美國業者:「災難性」影響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當地時間3月22日,川普給中國開出近600億美元的「罰單」,拉開了中美貿易戰的序幕。在挑起這場貿易戰的美國,一系列的擔憂和影響正越發明顯。正當美國的豆農們為自己大豆的出路心煩意亂時,葡萄酒業者已經遇到了不小的麻煩,他們的產品被列入中國加徵關稅的128項商品中。
  • 香港出口美國貨物必須標明「中國製造」,將面臨與內地同樣的關稅
    據南華早報8月11日最新報導,根據美國政府的一份公告草案,9月25日以後,香港製造的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必須貼上「中國製造」的標籤。此舉是「由於美國認定,香港已不再具有足夠的自主權,無法證明對中國內地的差別對待是合理的」。(來源:南華早報)川普之前的立法暗示的一項舉措得到確認,這將是對香港陷入困境的經濟以及香港高價值、但數量少的出口商的又一次打擊。不遵守規定的商品將在美國港口面臨10%的懲罰性關稅。
  • 中國將調低對美國約75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的關稅
    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宣布,調低對原產於美國大約75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的關稅稅率。委員會發布的公告表示,本月14日下午1時01分開始,去年9月1日起已加徵10%關稅的商品,加徵稅率調整為5%,已加徵5%關稅的商品,調整稅率至2.5%。
  • 美國3000億加稅產品開啟豁免申請通道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將自10月31日起對中國3000億美元加徵關稅清單產品啟動排除程序。申請時間:2019年10月31日至2020年1月31日。涉及產品:9月1日起開始加徵15%關稅的3000億價稅清單中的產品(即最新一份加稅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