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美國住宅房地產市場的領先指標顯示,11月約佔美國樓市一成的新屋銷售連續三個月降溫,與成屋銷售數據走弱一致,美國樓市此前一直是支撐疫情後經濟復甦的亮點。
美國商務部在12月23日周三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美國新屋銷售季調後環比下跌11%,大幅遜於市場預期的降幅0.4%,金融博客Zerohedge稱是2015年以來第二大月度跌幅。總量至84.1萬戶,遜於預期的99.5萬戶,並創6月以來最低,不過同比仍漲20.8%。
10月前值也由99.9萬戶下修至94.5萬戶,這令美國新屋市場從9月起連續三個月環比降溫,並逐漸從2006年以來高位滑落。9月開始,這一波動性較大的數據便重回100萬整數關口下方。
此前,8月最初的101.1萬戶數據曾創2006年9月以來的十四年新高,也是2006年9月以來新屋銷售經季調後的年率首次超過100萬。在經歷了3月和4月的深跌後,該數據在5月至8月連漲了四個月,其中5月至7月環比均實現了雙位數百分比漲幅,並重回疫情前的高位水平。
11月,美國四大地理分區的新屋銷售均環比下降,其中,中西部地區以43%的跌幅領跌。新屋中位數售價同比漲2.2%至33.53萬美元,平均售價為39.01萬美元,均高於10月前值。11月末共有28.6萬戶新屋待售,需要4.1個月出清庫存,均高於10月的28.1萬戶和3.6個月售罄。
分析指出,儘管11月的美國新屋供應增加,但銷售主要被寒冷天氣和價格太高拖累。
在線房地產資訊公司Realtor.com的高級經濟學家George Ratiu指出,買家繼續青睞擁有更大後院和更高生活質量的大房子,價格的急劇上漲令不少預算不夠的潛在買家望洋興嘆。
上周的數據顯示,美國11月新屋開工154.7萬戶,高於預期和前值的153萬戶,創2007年4月以來最高,30年期固定抵押貸款利率均值約2.67%,創房地美自1971年有數據以來的最低。但土地、建材和熟練勞動力的持續短缺,正在增加建築成本,與激烈買房競爭一道推高房價。
新屋市場雖僅佔美國樓市的一成,但新屋銷售按照籤訂購房合同之時的數據計算,與籤約完成再納入統計的成屋銷售有所區別,因此被視為美國樓市的領先指標。
昨日公布的另一項指標也揭示了美國樓市正在降溫。據全美地產經紀商協會(NAR)統計,11月美國成屋銷售季調後年化總數669萬戶,從十五年新高回落,也是5月以來首次環比下滑。上市待售的二手房庫存數創1982年有數據以來最低,供需嚴重不平衡是樓市降溫的罪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