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贛江因漲水發現罕見的鱵魚,為何極少有人釣到過?

2021-02-07 李大毛釣魚視頻

江西地區前段時間都是頻繁的暴雨天氣,贛江南昌段的水位突破了警戒線,於是上個周末我就沿著江邊去八一大橋附近逛了逛,卻發現大橋下面的欄杆旁,很多的老人家拿著長手柄的抄網在江邊撈魚。裝魚的桶子裡除了很多的白條以外,我還發現了一兩條體型特別奇怪的魚——鱵魚。

這種魚我在南昌附近水域見的極少,之所以知道它的名字,是因為有一位廣東清遠的釣友,他在北江河就經常利用浮釣中獲過鱵魚。但對於鱵魚出現在贛江我還是覺得有些奇怪的,因此就發了一篇有關鱵魚的微頭條,沒想到全國各地的讀者給予了很多的評論,於是我就想結合這些評論再細談鱵魚在贛江罕見及難釣的原因。

第一點:鱵魚在贛江真的罕見嗎?

其實鱵魚在贛江是否罕見我還真的不敢下定論。從上個禮拜天我在贛江邊散步,第一次在南昌發現鱵魚的經歷來看,當時確實覺得這魚比較稀奇。其實我並非南昌本地人,卻也在南昌附近的贛江邊垂釣過很多次了,從來沒有看到過身邊哪位釣友中獲過鱵魚,所以當時就覺得這魚在贛江真的太罕見了。

但仔細回想一下當時看到鱵魚的場景,老人用抄網在江邊很輕易就能打撈起鱵魚來,相比白條之類的魚它的數量確實是少,但基本也能說明贛江之中鱵魚的種群數量還是有一定的佔比。其次我拿起鱵魚在拍照時,問旁邊的路人這是什麼魚時,一位老奶奶回答了我,這是鱵魚。

而昨天那條有關鱵魚的微頭條發布後,很多江西地區的讀者進行了評論,都說南昌瑤湖、贛江、鄱陽湖等水域均有這種魚的出現,且數量很多。其次湖北三峽、孝感、雲夢等地的水域,廣東清遠的北江河,湖南的湘江都有鱵魚出沒的跡象。且地區不同叫法也不一樣,鄱陽湖那邊叫針貢魚,也有些地區叫銀針魚、穿針魚等等。由此可見鱵魚在贛江等地確實不算罕見。

第二點:贛江裡面的鱵魚到底是什麼品種?

我查找了相關的資料,鱵魚也叫針魚,在我國各大水域還是廣泛分布的。主要可分為四個品種,分別是黑背圓頜針魚、尾斑圓頜針魚、鄂針魚、九州鱵。

黑背圓頜針魚其體形呈圓柱狀,稍側扁。上下頜皆延長呈喙狀,背鰭鰭條23到25條,背鰭後部鰭條短,尾鰭叉形。側線鱗在尾柄兩側形成一隆起嵴。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海、渤海及黃海水域,屬於海魚。

尾斑圓頜針魚其體型也呈圓柱形,稍側扁。側線在尾柄部不形成隆起崎。側線鱗142到157個。背鰭鰭條12到15條,臀鰭鰭條15到18條。尾鰭後緣圓形,基部有一黑斑。主要分布在南海,長江部分區域也有分布。

鄂針魚體型呈細長狀或圓柱形,稍側扁。頭大側扁,背面寬平,腹面狹窄。口較大,口裂平。我國渤海、南海有一定產量。

九州鱵生活於江河、湖泊的上層,廣泛分布於長江中、下遊及附屬湖泊中。個體雖不大,但數量相當多,是常見的小型食用魚類。

我總結以上四大鱵魚的體型特徵及圖片和生活水域的文字介紹、種群數量作為參照,覺得南昌贛江一帶的鱵魚極有可能是九州鱵。

第三點:贛江裡面的鱵魚為何極少有人釣到?

贛江旁邊確實極少見人釣到過鱵魚,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從江邊老人家的打撈情況來看,鱵魚確實在贛江的魚類中佔據一定的比例,但一堆的白條中卻只有偶爾的幾條鱵魚,說明鱵魚在贛江的數量並不是特別多,水廣魚稀,自然不好釣。

其次鱵魚的體型很小,比大部分的白條都要小,更關鍵的是頭部長著小針,針下面的嘴巴更是小得可憐,它們主要以水中浮遊物為食,想要釣它們必須選擇特別小的鉤子,其餌料也不太好配置。而且鱵魚基本都是水體中上層的魚類,所以應該釣水體表層,常規的釣底更難中獲。

最後總結

從以上的分析來看,鱵魚在我國是廣泛分布的,江西地區的鄱陽湖、贛江一帶的鱵魚極有可能是九州鱵,其種群還是比較龐大的,可能水域的位置不同,數量會有差異。其次贛江的鱵魚難釣是因為其種群密度小、魚嘴小、且生活在水的表層,所以要用小鉤掛上合適的魚餌,在鱵魚出沒的近岸浮釣。

相關焦點

  • 贛州男子贛江釣起罕見「紅鯉魚」,渾身鮮紅,有人出價300買下
    昨日,江西贛州的一位釣魚愛好者,在贛江邊夜釣時,釣起來一條「巨型紅鯉魚」,渾身通紅、體型健碩,非常罕見……贛江夜釣收穫罕見「鯉魚王」贛州新區的市民劉先生,是一位資深釣魚愛好者,昨夜在贛江裡獨自夜釣(打海竿)時,收穫一尾罕見的「巨型紅鯉魚」。
  • 夏釣贛江和鄱陽湖,臺釣、筏釣和路亞的個人實戰經驗
    一、臺釣手竿的人很多,會釣的大師也多。別的不講談談我自己,大線組+大力馬的那種,哈哈哈。最近3+2,鉤型伊豆9/10,千又1,5.4紅狼。蹲點:揚子洲藤洲排附近/上房排、鳳凰排。主攻:鯉魚、鯽魚、草魚。釣法:死鉛、跑鉛,雙鉛這種釣法僅限贛江。
  • 「漲水的蛤蟆,落水的魚」,但為啥用這招釣不到魚?請相信科學
    「漲水的蛤蟆,落水的魚」,但為啥用這招釣不到魚?請相信科學。先問問大家,不知道釣友們聽說過這句話沒,「漲水的蛤蟆,落水的魚」,一句指導咱如何釣更多的魚的話。那麼聽說過的認為這句話對嗎?按照此話去釣過的認為此話對嗎?
  • 「漲水魚落水蝦」漲水釣魚有門道!
    夏秋季節漲水如何垂釣?一、釣具垂釣漲水魚對釣具的總要求就是和平時相比要體現一個結實。同時串鉤的綁制和平時有些不同,主要是墜子和第一枚鉤的距離要大於50釐米,其目的就是因為漲水後水底有大量的雜草,如果墜子和第一枚鉤的距離過小,鉤子就會完全被水底的雜草埋住。二、釣點的選擇
  • 有人支起漁網在贛江非法捕魚 「迷魂陣」一網打盡魚子魚孫
    有人支起漁網在贛江非法捕魚 「迷魂陣」一網打盡魚子魚孫2012-10-17 14:3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南昌晚報        瀏覽量: 3741 次江上布設了很長的漁網深秋將至,贛江水位也隨之枯淺,非法捕魚者再次盯上了贛江中的魚資源,欲將江中魚兒「一網打盡」。
  • 大型雷龍魚?廣東男子河溝釣到怪魚,有人稱一萬一條,男子:已吃
    真有這麼值錢的魚?原來,有人認為,這是一條極為名貴的「巴卡雷龍魚」,屬於少數幾種大體型雷龍之一,最大可達1米多長。體型龐大,加上其「威猛、霸氣」的外表,使得其成為許多觀賞魚愛好者的「夢幻之魚」,但其極為稀少的數量和令人望而卻步的「天價」,導致只有土豪級的觀賞魚養殖者才能擁有...
  • 自然水域漲水後魚都藏在哪裡?野釣高手教你漲水季節如何選釣位
    一、選擇上遊小水面漲水之前面積比較小的水域水質較清,體型較大的魚才不會在如此危險的水體中棲息。但是漲水之後,一些小河道或者小溪流、小湖泊及小池塘等水位升高,水質也變得比較渾濁而且食物也多,一定會吸引原本在大水域中魚種。
  • 贛江枯水期南昌碼頭成擺設 船主無法卸貨還要交滯港費
    本報南昌訊(記者蔡穎輝實習生易海豔)2月14日上午,在贛江南昌港滯留近2個月的三艘安徽籍貨船終於將船上的化肥卸完。當日,船主給南昌市港航管理處港口管理科送來錦旗,他說:「沒有港口管理科執法人員的調解,恐怕五一節前都回不去。」  今年1月7日,從襄樊港出發的三艘貨輪抵達南昌港,當時因南昌港正值枯水期,導致靠港困難,在港口外等待漲水下貨滯港20多天。
  • 贛江水位暴漲,秋水廣場沿線數十公裡被淹
    這幾天的暴雨天氣,導致贛江水位不斷上漲,7月11日上午,在南昌秋水廣場附近,暴漲的江水將周邊大片江灘淹沒,引來了不少市民圍觀拍照,甚至還有一些釣魚發燒友,把這裡當成了釣魚的好地方。在贛江沿線秋水廣場附近發現,贛江的水已經漲到岸堤來了,水位已經漲到了小腿的位置,大概有30公分。附近住了20多年的市民也告訴記者,他們還從未見過贛江這樣的場景。
  • 水退一尺魚退一丈,搞明白這句話,漲落水都能釣到魚
    關於漲落水釣魚,眾多紛紛,有人說釣漲不釣落,也有釣友說,落潮水淺,更適合釣魚,這種爭論,別說菜鳥,就是老鳥們也是有點迷糊的;
  • 廣西右江,有人釣起罕見「變異魚」,鱗片是綠色,魚頭長滿小珠
    右江裡還有這種怪魚近日,廣西南寧隆安縣一位釣魚人(林師傅),在右江釣魚時,釣起一條極為罕見的「未知魚種」,不少看過的人紛紛驚呼其是「變異怪魚」……確實,這條右江裡釣起來的「怪魚」鱗片竟是罕見的綠色,而魚嘴部分更是長了一圈小珠子,看起來令人頭皮發麻——這到底是條什麼魚,竟長成這個樣子?
  • 長江以南夏季漲水野釣鰱鱅怎麼作釣上魚率會更高?
    我所處位置在:湖南長沙,長沙本地野釣鰱鱅都採用遠投杆進行做釣,線組跟常用的餌籠有所不同下文我會跟大家分享。 2020年因為疫情的影響上半年在家宅了幾個月沒有出去釣過鰱鱅,前兩天7月5號出去試釣了一下魚情相當樂觀。7月5號我採用的釣法是我和本地釣友多年釣魚總結出來的經驗。
  • 釣包頭,餌的味型比霧化更重要,你們覺得呢?
    ,並表示有釣友釣到條「怪魚」。釣到條「怪魚」?該沙凼承包人表示「怪魚」重量在1斤左右,全身有銀白色鱗片,身體狹長,有像鯰魚一樣有鬍鬚,模樣稀奇跟本土淡水魚形貌迥異。承包人說,沙凼靠近岷江,以前是沒有這種魚,不過前段時間岷江漲水後,沙凼開始能釣到這種魚,「估計是漲水後遊進來的。」
  • 何為「漲水釣魚退水摸蝦」?學會因時施釣,低水位也有好漁獲
    小溪流、溝渠往往匯入大江大河,哪怕水庫也會有山水流淌下來,夏季下完大雨以後,很多蟲籽、草果就會順著山澗流淌到水庫湖泊、順著小河溪流匯聚到江河之中,魚兒們明白這一點,所以早就等在這些水出口、河流匯聚的地方了。3、漲水必定是緣於大降雨,降雨能夠降溫、帶來充足的氧氣,這兩點給魚兒活動、覓食提供了基本的保障,應該說使得魚兒更加活躍了。
  • 贛江水位暴漲,男子釣獲近20斤的「巨型黃辣丁」
    洪水裹挾,許多原本生活在水庫、魚塘裡的大魚,被衝到江河裡很正常,然而江西一位釣魚愛好者,在贛江一支流釣起來的這條「大魚」,卻令人瞠目結舌
  • 贛江非法採砂為何難整治(熱點解讀·調查)
    據南昌市採砂辦檢查發現,因非法採砂,贛江贛東大堤崗上段離堤腳僅20米處有嚴重的塌陷現象。偷採現象如果繼續,有可能改變水勢自然流向,嚴重危及堤防安全。採砂造成的河床下切,給通航也帶來巨大隱患。2007年,南昌市老八一大橋橋墩處的航道水深能夠滿足Ⅲ級航道標準,通過千噸級船舶。然而,目前贛江下遊河床下切,河床下廢棄的橋墩逐漸暴露,且橋墩間距過小,對一些大噸位運輸船舶航行構成安全隱患。
  • 臺漁民釣上超長地震魚 揭秘什麼是地震魚(圖)
    臺漁民釣上地震魚,圖為該地震魚  【臺漁民釣上地震魚】近日,臺灣花蓮縣某村一村民在海邊捕魚時意外釣上地震魚,說到地震魚,很多人都不是很熟悉,其別名叫皇帝魚,儘管有它的存在,但極少人見過它的真面目,此次該條超長地震魚被民眾捕到,不少人有人疑是因近來頻繁發生的地震所致。
  • 釣魚釣到中華鱘?湖南網友湘江釣獲怪魚,網友:放心吃
    上面這位釣魚愛好者在湘江支流釣起來的「尖頭魚」,是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嗎?許多網友表示:「不大可能,應該是養殖的鱘魚俄羅斯鱘」,「儘管放心吃,出不了事」……什麼是俄羅斯鱘魚?為何許多人認為這不可能是中華鱘?
  • 湖北釣魚人長江釣起「五彩魚」,疑似罕見鯉科魚,網友:十年魚
    不過,隨著現代漁業酷捕和過度開發,長江生態多樣性的迅速衰減,不少野生魚、水族瀕臨滅絕,成為受保護的動物,不僅商業捕撈、買賣觸犯法律,就是一些垂釣愛好者意外釣起,都有可能帶來一場「大麻煩」...比如湖北一位釣魚人,在長江釣魚時,就可能釣起一條「十年魚」!昨日,黃石釣魚愛好者「劉先生」,稱自己在長江一條支流垂釣時,釣起一條顏色豔麗、渾身花紋的「五彩魚」來。
  • 山東青島釣魚高手海邊釣出罕見加吉魚王 長70釐米
    山東青島釣魚高手海邊釣出罕見加吉魚王 長70釐米2012-11-03 19:1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青島早報        瀏覽量: 2639 次 我要評論   昨天(2日),青島釣魚高手宿先生在八大峽海域釣起了一條「加吉王」長70釐米、厚10釐米、重6.8斤,連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專家都說這條大加吉魚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