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8中國公益慈善十年十大熱點評選

2021-01-20 公益時報網


評選標準----在如下的一個或幾個方面對中國公益慈善事業的整體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1.在方法/工具/技術/政策/知識/理念/思想等方面對中國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產生重大、持續的促進作用;

 

2.呈現出中國公益慈善事業發展的重大拐點或重大趨勢,其中,拐點開啟了全新的路徑或局面,趨勢至少在未來五到十年內仍具有發展活力。

 

3.揭示出中國公益慈善事業發展面臨的重大積弊或挑戰,且這些積弊與挑戰至少在未來五至十年仍須重視、直面和加以有效解決。

 

評選規則

 

1.從以下22個提名備選熱點中選出10個;最多可選10個;

 

2.如果你認為這些提名備選熱點不足以完整反映2008-2018中國公益慈善事業發展的熱點和重點,歡迎在表格內補充新的提名內容;

 

3.投票截止時間:2018年6月15日23:59。

 

備選熱點介紹

 

1.民間力量參與南方冰雪與汶川地震救災,觸動中國社會治理體系重構

 

2008年中國重大自然災害頻發,特別是年初南方的冰雪災害和「5·12」汶川的地震最為嚴重。大災激發了中國社會各界空前的慈善捐助熱潮。截至12月初,各界地震捐贈款物達751.97億元,其中,個人捐款達458億元,首次超過企業捐贈。大災中迸發出的巨大民間力量影響深遠,使得2008年被稱為「中國民間公益元年」。往後十年,中國民間公益在曲折中走上專業化、組織化、協同化的道路,觸動了中國社會治理體系的重構,促使社會力量被逐步納入政府社會治理改革範疇。

 

2.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激發志願服務熱潮,加速中國志願服務體系構建

 

受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等重大事件的需求激發,2008年中國志願者至少增加了1472萬人。在相當程度上,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奧運會普及了志願精神、拓展了社會的志願服務認知、推動了公民的志願行動、觸動了志願服務管理體系的構建。這一影響持續發展,終在2017年推動《志願服務條例》出臺與實施,填補了中國志願服務國家層面的立法空白,標誌著中國志願服務進入制度化建設階段。

 

3.三聚氰胺事件引爆奶粉安全危機,暴露中國行業協會生存與發展困境

 

2008年9月,三聚氰胺毒奶醜聞曝光,僅嬰兒奶粉,就共檢出22家企業69批次產品含三聚氰胺,其負面影響蔓延至國際,引發了全社會的聲討和反思。除政府瀆職、市場失靈外,奶業協會未能正常發揮行業自律與監管作用也是問責重點。中國行業協會與行政機關職能邊界不清、治理失範、公信力低下等問題暴露無遺。2015年,《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總體方案》印發,啟動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試點。截至2018年4月,全國性行業商會已有388家完成脫鉤,佔試點方案總數九成以上。

 

4.阿拉善SEE凝聚中國民營企業家,通過承擔環保責任參與公共事務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成立於2004年,由中國民營企業家中的先行者自發組織,嘗試承擔社會責任,參與公共事務。該會於2008年12月發起成立阿拉善SEE基金會,資助和扶持中國民間環保NGO成長。二者合稱「阿拉善SEE」。阿拉善SEE的制度設計帶有明顯民主治理探索特徵。在處理民主和效率、集權和分權、環保組織和企業家俱樂部、企業家和專業團隊、商業和公益等關係方面,其探索頗具價值。

 

5.玉樹地震善款「匯繳」惹爭議,凸顯中國公益慈善政社關係困局

 

2010年4月,青海省玉樹縣發生7.1級大地震。地震再次掀起全國性慈善捐贈高潮。政府先後下發多個文件規範社會捐贈及善款的管理使用,其中《青海玉樹地震抗震救災捐贈資金管理使用實施辦法》要求所有渠道募得善款全部須匯繳到民政部,由民政部撥付青海政府統籌使用。該辦法一經公布便引起社會各界激烈質疑和討論,被認為是2006年政府以行政手段幹預慈善主體性和獨立性的「慈善風暴」的延續,將抑制民間公益的創新與活力。在社會各界呼籲下,政府最終調整了有關政策,但慈善事業中的政社關係、慈善捐贈資金的有效管理使用等問題並沒有得到完滿解決。

 

6.陳光標式慈善引發大討論

 

2010年1月,商人陳光標高調募集4000多萬元向西部貧困地區發紅包。2011年1月,陳光標去臺灣發放現金,要求受助者必須面對面接收現金,同時對他本人鞠躬……陳光標的慈善行為被稱為「暴力慈善」,有批評者稱陳光標慈善數字造假,靠倒賣拆遷項目賺錢,涉嫌騙捐款、騙頭銜、騙項目。2016年3月,陳光標涉嫌詐騙被查,同年6月,財新傳媒以《陳光標:「首善」還是「首騙」?》為題發表特稿,全面調查了陳光標;同年9月,財新傳媒再次以封面報導《再看陳光標》,揭露陳光標自我包裝、營銷以及謊言漸次剝落的荒誕歷程。

 

7.壹基金輾轉落戶深圳,開啟中國民間公募基金會時代

 

2007年,著名功夫片明星李連杰與中國紅十字總會合作設立「中國紅十字會李連杰壹基金計劃」,以獨立運作的慈善計劃和專案的形式在中國大陸開展公益事業。2010年12月3日,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在深圳市民政局的支持下正式註冊成立,擁有獨立從事公募活動的法律資格。2011年1月11日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舉行揭牌儀式,成為國內第一家民間公募基金會。在2014年的「4·20」蘆山地震中,壹基金累計募款3.86億元,不少媒體認為,這是中國民間慈善機構的公信力首次超越官辦機構。

 

8.免費午餐間接推動中國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

 

2011年4月,鄧飛聯合500名記者發起免費午餐基金,倡議每天捐贈3元為貧困學童提供免費午餐。截至2017年,募款已超3.6億元,開餐學校達900多所。免費午餐基金成立之前,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在相關報告中提出,政府應把兒童營養幹預作為基本職責,並由執政黨和國家作出政治承諾。報告被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批示。而免費午餐基金作為民間力量率先行動,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國家行動。2011年10月,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啟動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連片特困地區作為國家試點,為學生提供營養膳食補助,所需資金由中央財政承擔。

 

9.郭美美事件引發信任危機,倒逼中國公益慈善行業提升透明度

 

2011年6月,郭美玲在網上炫耀其奢華生活,並稱自己是中國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而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郭美美事件」爆發後,社會捐款數以及慈善組織捐贈數額銳減,民政部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7月,全國社會捐款數為5億元,和6月相比降幅超過50%。2014年8月,「郭美美事件」調查結果出爐,據警方調查,郭美美及其資金來源與中國紅十字會毫無關係。但政府部門的澄清並未消除網民對中國紅十字會的負面印象,人們對官辦慈善機構「暗箱操作」的做法不信任已久,直至今日,人們一提起紅十字會,仍會想起郭美美。

 

10.「愛心媽媽」收養孤兒陷困局,拷問中國政社救助體系與責任關係

 

2013年1月,河南蘭考縣城關鎮一居民樓發生火災事故,「愛心媽媽」袁厲害收養的7名孤兒罹難。此事引發社會對民辦託養機構的高度關注。「袁厲害事件」當年,民政部等七部委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棄嬰相關工作的通知》,要求著力解決民辦機構和個人收留棄嬰問題,嚴禁任何機構和個人私自收留棄嬰。2018年5月,河北省武安市政府將李利娟愛心村的74名孤兒棄嬰分流安置,再次引發社會對民辦託養機構的關注。在公共服務缺失的時期,愛心媽媽們用一種非正常的方式解決當地棄嬰問題,而政府的福利院又是否是更好的解決方案?這拷問著中國的政社救助體系。

 

11.「愛佑益+」崛起探路公益創投

 

2004年12月,愛佑慈善基金會的前身北京市華夏慈善基金會成立。2013年6月,愛佑推出了以資助非營利組織為主的公益創投項目,經兩年的試探後,於2015年6月加速投放,至2016年12月,累計資助101家的公益組織。「愛佑益+」是投資人跨界公益慈善領域的一個典型,他們在資助非營利項目時注重其規模化的潛力,同時,「愛佑益+」提供的「非定向」資助為大量優質公益項目提供了靈活發展的空間。

 

12.冰桶挑戰賽、騰訊99公益日、螞蟻森林等網際網路公益創新,開啟平民慈善新時代

 

2014年,歐美的「冰桶挑戰賽」傳至中國,引發一場網際網路公益嘉年華,這被認為是中國網際網路公益的一個重要節點;2015年,騰訊基金會發起「9·9公益日」活動,截至2017年,已連續舉辦三屆,每屆都創下網際網路募捐的捐贈金額和參與人數紀錄;2016年,螞蟻金服推出「螞蟻森林」網際網路環保公益活動,不到一年讓超2億中國人碳減排67萬噸、種下超800萬棵梭梭樹……這些網際網路公益創新展現出巨大想像空間,不單開啟了平民慈善新機制,也在重塑著慈善行業生態。其間雖暴露出不少問題和挑戰,但前景仍值得期待。

 

13.社企論壇推動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進入市場構建期

 

自2006年經英國文化協會(BC)引入中國起,社會企業就受到了熱捧,影響力投資等創新的資本概念和模式也開始興起。它們為資金來源單一、渴望自我造血的中國慈善界帶來一種新的可能。2014年,17家中國機構聯合發起成立中國社會企業與社會投資論壇(2018年改名「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致力於推動構建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行業的生態系統。截至2018年,該論壇已連續舉辦3屆,並頒發兩屆「中國社會企業獎」。但對於該獎的評選標準,業內存在一些爭議,尤其是2017年的摩拜單車入圍引發了一輪激烈的討論。

 

14.西湖大學探索基金會辦大學的本土治理新路徑

 

2015年,西湖教育基金會成立。2018年4月,以西湖教育基金會為舉辦和籌資主體的西湖大學正式獲批准設立。基金會辦學的方式被認為有利於聚合社會資源、吸納社會智慧以及和社會各界互動,但西湖大學的不確定性依然巨大。能否完成巨額籌資任務以滿足大學的持續運營需要、能否在最快時間內集合一流隊伍並建立起開放且有效的教學和科研秩序、建成世界一流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等問題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15.國際公益學院成立,中外富豪慈善家合力探索中國公益教育創新

 

2015年,深圳國際公益學院成立。與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清華大學公益研究院等研究機構不同,深圳國際公益學院是中國首家由中美慈善家聯合倡議並支持創建的國際性公益學院。它有吸納中外慈善家資源和智慧的優勢,有望通過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建設培養榜樣型慈善家和高級公益慈善管理人才的教育系統,打造引領全球慈善發展趨勢和推動形成新型慈善知識體系的專業智庫,建成有影響力的公益人才培養基地。但是,深圳國際公益學院能否實現如上目標,還需要長期觀察。

 

16.尼泊爾地震救援,中國民間力量首次集體輸出

 

2015年4月,尼泊爾發生8.1級地震。地震發生後,壹基金、愛德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等中國民間救援力量快速奔赴災區,為當地提供緊急救援、醫療救助、食物發放等幫助。在救援過程中,中國機構還與國際組織緊密合作,建立「4·25尼泊爾地震中國社會組織信息協同平臺」共同開展活動。這是中國社會組織在人道救援領域的首次集體輸出行動,不僅反應速度快,而且規模空前,被認為是中國社會組織走向世界的一個節點。

 

17.萬達等民營企業巨頭高調響應扶貧攻堅的政府號召

 

2015年10月,中央政府提出「精準扶貧」的號召,這對民營企業的扶貧思路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萬達集團的「丹寨包縣扶貧」是其中的一個典型。2016年2月,萬達與當地政府籤下了14億元扶貧協議,出資3億元捐建職業技術學院、出資6億元捐建旅遊小鎮、出資5億元成立丹寨扶貧專項基金……「萬達模式」特點是企業拿出商業上的核心資源,並試圖讓扶貧項目與商業模式「咬合」起來。「包縣」模式引發了不少傳統企業的效仿。但是,這種因政府號召而催生的企業慈善行為,其參與動力是否可持續仍有待觀察。

 

18.慈善立法獲歷史性突破,中國慈善格局進入新時代

 

2016年3月,《慈善法》公布,並於同年9月正式實施。這是中國第一部國家層面基礎性、綜合性慈善法律,開啟了中國民間與政府同為社會築底的慈善法治時代。它與同年通過的《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共同搭起中國慈善法治體系的基本框架,是中國慈善立法進程的歷史性突破。但是,其發展態勢深受後續配套法律法規體系能否融慣、執法與司法實踐能否切實深入等的影響,需要長期的觀察與倡導。

 

19.「善心匯」警示:慈善成傳銷、詐騙犯罪新噱頭

 

2016年5月,打著慈善的名義聚財的傳銷平臺「善心匯」上線,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發展了超過270萬會員。其成員遍布全國各地,北方是重災區,東北地區尤甚。受騙人群的年齡多在28歲-55歲之間,主要分布在三四線縣城與廣大農村。2017年7月,善心匯創辦人張天明被捕,同年7月24日,「善心匯」信徒在北京聚眾鬧事,要求釋放張天明,警方稱其「嚴重擾亂了首都社會秩序」。打慈善旗號從事傳銷,善心匯不是孤例。在2016年8月央視曝光的350個傳銷組織裡,有9個在名稱上就帶有「慈善」字樣,以慈善之名,已經成為了傳銷界的一個流派。這暴露了一個問題:假慈善的傳播也許比真慈善更快,更廣泛。

 

20.羅爾事件再引個人求助與慈善募捐邊界大討論

 

2016年11月底,深圳媒體人羅爾撰寫的《羅一笑,你給我站住!》在微信朋友圈中「刷屏」。其文展現了一個父親在女兒患了白血病後的艱難處境,意外引來超額「打賞」。但在11月30日,輿論反轉,羅爾被爆有房有車。12月1日,微信平臺將在3天內,將總計2626919.78元的微信用戶贈予款原路退回至用戶零錢包。羅爾事件刷新了個人求助的影響力上限。《羅一笑,你給我站住!》在微信後臺的點擊量逼近1億,有超過11萬人進行「打賞」,數額超過260萬元,在質疑發生後,多個社會議題的大討論啟動,比如個人求助與慈善募捐的邊界等。

 

21.《公益向右商業向左》引發中國公益慈善界思想交鋒

 

2017年8月,「希望工程」發起人、南都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發布新書《公益向右商業向左》。在書中,徐永光梳理了自己近30年來逐步形成的公益市場化改革觀點。該書一方面收穫不少意見領袖的高度評價,另一方面卻引發了對於公益市場化的激烈爭議。其中,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公益創新研究院院長康曉光公開發表《駁「永光謬論」——評徐永光<公益向右,商業向左>》萬字長文,前所未有地嚴厲批判徐永光的觀點。此即為「二光之爭」,是中國公益慈善界少有的思想交鋒。該事件雖未最終引發更深入的思想爭鳴,但掀起了對公益與商業的本質與關係及其他相關問題的大討論,在促進行業思想市場開拓、推動行業基本問題研究等方面有重要價值。

 

22.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宣布超60億捐贈計劃,探索中國企業家大額捐贈戰略轉型

 

2017年7月,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宣布了一個超60億元捐贈計劃,包括1億股美的集團股票和20億元人民幣現金。這是中國企業家大額捐贈在曹德旺股捐35億元之後又一次豪捐。何享健捐贈計劃採用了「慈善信託+基金會」的創新模式,為中國企業家大額捐贈轉型戰略慈善的探索和實踐提供了本土經驗。在解決日益深化和複雜的本土或全球化問題中,已積累了相當財富中國企業家群體如能規模化地走向戰略慈善,或將會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慈善生態中一股新的不可忽視的力量。

點擊下方連結進行投票 http://cn.mikecrm.com/lJfw9bB

相關焦點

  • 2019年度中國十大慈善熱點事件發布 你了解多少?
    1月5日,《慈善藍皮書》2019年度中國十大慈善熱點事件發布。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慈善藍皮書》主編楊團,南開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慈善藍皮書》副主編朱健剛,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金錦萍,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賈西津,深圳國際公益學院副院長黃浩明等專家參與了活動,並結合熱點事件就2019年度中國慈善事業發展做了回顧與點評,內容涉及慈善發展掃描與展望、社會組織國際化亮點與發展趨勢、境外非政府組織在華活動情況變化與發展趨勢等等。
  • 中國國際新聞雜誌社連剛榮獲2020中國公益慈善十大影響力人物殊榮
    中國國際新聞雜誌社電(中國國際新聞雜誌社社長郝江華推薦)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公益慈善論壇會場2020年12月22日,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公益慈善論壇大會在北京人民日報社舉行。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劉曉峰宣布大會開幕,國務院扶貧辦原主任、原國務院參事、原農業部副部長劉堅發表致辭,來自國家各部委的領導、專家學者、NGO組織、企業家、媒體等300多人參加了此次論壇,論壇上「2020中國公益慈善十大影響力人物」評選活動正式揭曉,畫家連剛先生榮獲「2020中國公益慈善十大影響力人物」殊榮。
  • 何為「公益慈善」本質?第三部門十年發展再受拷問,「民間公益組織...
    12月3日下午,由中國扶貧基金會主辦、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公益創新研究院、公域合力管理諮詢有限責任公司協辦的《中國第三部門觀察報告(2020)》(下稱觀察報告)發布暨十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行。中國扶貧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文奎總結到,十年之間公益行業(第三部門)經歷了各種變化的洗禮。
  • 十年公益路 幸福願景美——浙江千訓愛心慈善基金會
    一句承諾 十年如約2008年5·12汶川地震後,知名企業家蘇維鋒、任誌慶、王宏和楊國忠等以志願者身份趕赴災區現場,啟動對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和綿陽市安州區的災後援建項目。助力賦能 共同成長2018年4月,在浙江省民政廳的關心和支持下,千訓基金會取得慈善組織公開募捐證書,獲得公募資格,開始轉型平臺型、資助型基金會。
  • 2020-2021大本鐘獎春之希望慈善公益頒獎典禮將在中國廣州舉行
    來自英國倫敦的消息,經過精心籌備,大本鐘獎暨全球精英評選組委會將攜手戰略合作夥伴於2021年1月31日在中國廣州融創文旅城舉辦2020-2021年度大本鐘獎(廣州)春之希望慈善公益頒獎典禮,進行璀璨未來獎(兒童&少年)——攜手戰略合作夥伴模星秀、金鷗獎(傑出海歸)、金桑樹獎的企業
  • 寧波善園:全國首家公益慈善綜合體
    2017年6月17日,全國首家公益慈善綜合體——寧波善園在鄞州開園。善園由鄞州銀行公益基金會發起,民間眾籌近2000萬元,歷時兩年打造。開園兩年多來,善園先後獲評中華慈善獎和浙江省首批慈善基地等重量級榮譽。
  • 楊受成獲「2018中國公益人物」大獎,英皇集團上下一心行善舉
    2018年12月21日,由《公益時報》主辦的「2018中國公益年會」於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召開。
  • 清晨酥咔榮獲「2019中國公益慈善十大影響力企業」!
    遼寧清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張文春出席頒獎儀式 2019年12月28日上午,第七屆中國民生發展論壇暨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公益慈善論壇在北京人民日報社報告廳隆重舉行
  • 大自然家居公益植樹榮獲「2010-2020中國家居金獅獎十年最具影響力...
    攬獲金獅獎三大獎項頒獎盛典上,大自然家居董事長佘學彬榮獲「2010-2020中國家居金獅獎十年功勳人物」獎項,大自然家居「中國綠色版圖工程」公益植樹活動榮獲「2010-2020中國家居金獅獎十年最具影響力公益項目」獎項,大自然地暖實木地板的壓幹法和鋼扣安裝技術榮獲「2010-2020中國家居金獅獎十年十大科技創新」獎項…
  • 這些愛心人士獲得我省「十大慈善之星」
    ,慈善愛心榜包含「十大慈善之星」、「十大傑出義工」以及「十大慈善項目」。哪些愛心人士入選「十大慈善之星」?我們一起來了解下:他身在企業、心繫社會,數十年來一如既往地堅持做好敬老、助學、扶貧、救災等慈善事業,早在1997年他就向慈谿團市委捐資50萬元設立慈谿市青年清潔活動基金,就此拉開慈善之路,截止到目前累計捐贈1.6億元,曾三次榮登福布斯中國慈善榜。在他的指導下,方太集團專門成立了方太慈善分會,長期堅持送圖書、送溫暖等助學活動,他還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踐行者和布道者,將「孝悌忠信」的為人理念推及由人。
  • 2008年國內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中國天氣網
    主辦單位:中國氣象局    預測減災司 承辦單位:國家氣候中心     公共氣象服務中心 投票時間:2008年12月1日-12月27日>活動進程:12月1日,由評審專家組初選出的國內18個、國外16個天氣氣候事件12月1日-27日,公眾可通過網絡、簡訊等多種方式投票12月28日,根據公眾投票結果,公布十大國內國際天氣氣候事件網絡支持:中國氣象局網站:www.cma.gov.cn 中國天氣網:www.weather.com.cn
  • 《感恩母親,關注慈善--2018母親節公益活動》
    ,呼籲更多的人關注母親節,回報母愛,在母親節這個溫暖的節日的來臨之時,一場在福建省民政廳指導下由福建省袍哥濟困公益服務中心舉辦的聲勢浩大地《感恩母愛,關注慈善》活動在福州市臺江區寶龍廣場正式上演。本次母親節感恩活動以「感恩母親,關注慈善"為主題,旨在加強孩子與家長更深層次的溝通、更親情化的交流,表達與分享母愛的偉大,傳達對母親的祝福,同時,讓更多的愛心人了解福建省袍哥濟困公益服務中心的慈善公益,關注慈善事業。本次母親節"感恩母親,關注慈善"的大型公益活動也讓社會各界更多地了解到了我們"福建省袍哥濟團公益服務中心"是一隻真正盡心慈善大業,公允透明,無私奉獻的慈善機構。
  • 澳門旅遊塔會展娛樂中心:傾力支持慈善公益事業
    在為所有賓客提供各類消閒娛樂、商務會獎、旅遊觀光的絕佳體驗的同時,澳門旅遊塔更致力於慈善公益事業,堅持以實際行動,為更多弱勢群體提供關愛與支持。    澳門旅遊塔在響應各項公益號召之餘,還以實際行動支持民族傳統文化的延續,更好地服務社會大眾。每年的大年初三,澳門旅遊塔都會舉辦『步步高升慈善登塔日』賀歲活動,已經成為澳門市民及遊客的傳統賀歲盛事,屆時旅遊塔將免費向公眾開放,在歡樂的氛圍中拾級而上,為新的一年開啟一個積極向上的良好開端,完成行程的領先者還可免費體驗『高飛跳』、『空中漫步 X 版』等驚險刺激的高空冒險活動。
  • 山東交通職業學院獲中國教育在線「2018年山東省十大搜索熱點...
    中國教育在線訊 日前,中國教育在線2018年「高校大數據年度評選」榜單盛大發布,山東交通職業學院榮獲「2018年山東省十大搜索熱點高職院校」獎。   面臨高考改革的重要推進時期,中國教育在線於2018年末推出「高校大數據年度評選」,回顧教育年度熱點、展望教育發展趨勢,同時揭曉年度教育領域評選榜單。山東交通職業學院招生工作努力尋求創新,使學校招生宣傳信息得到廣泛傳播,尤其在高考志願填報期間,搜索量更是節節攀升,達到歷史新高,產生了積極良好的社會影響力。
  • 「2018平安賜福慈善公益活動」福州舉行 高僧送「福」
    2018年01月27日 18:24:03 來源:中新網福建 2018平安賜福慈善公益活動現場。  中新網福建新聞1月27日電 (陳國明)由慈善中國基金、福建省文化發展促進會等多家機構聯合主辦的「2018平安賜福慈善公益活動」27日下午在福州舉行,著名高僧、福建省連江寶林禪寺住持、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佛藝委員會演藝中心常務副主任悟演法師應邀到場為與會的各界人士作了開示,並向與會者送「福」。
  • 餘彭年慈善基金會舉辦公益行動
    本報長沙訊 慈善之心,是與生俱來的嗎?「其實我更願意相信它是後天環境的結果,是我們『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代代相傳,是『傳愛授善,成就他人』的言傳身教。」餘彭年慈善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彭志兵說。    近日,餘彭年慈善基金會2018公益行動在北京舉辦。
  • 東亞銀行公益基金 「2018螢火蟲慈善之夜」收官
    (原標題:東亞銀行公益基金 「2018螢火蟲慈善之夜」完美收官)
  • 湖南稻禾香「素食病房」等四家公益項目入圍2018中國公益慈善項目...
    2018中國公益慈善項目大賽申報截至2018年8月5日18:00,共收到643份申報材料,通過形式審查共536個有效申報項目,經入圍賽評審小組評審,共有100個項目入圍百強項目,其中,湖南公益項目入圍4席。
  • 公益熱點:義行十年 益路向前
    2020年12月5日,「義行十年,益路向前」海寧市義工協會第十屆年會暨年度表彰大會在海寧市政府一號會堂順利進行。浙江省民政廳、省慈聯、嘉興市、海寧市相關政府部門以及兄弟公益組織代表、義工代表共300多人參加本次會議。
  • 綠色餐桌推廣者葉欖獲「素食楷模公益人物年度和平獎」
    意不盡網訊 阮中華 楊慧瑩 12月22日至23日,每天果2018(海南)國際素食養生財富論壇暨新時代素食楷模公益人物年度和平獎頒獎儀式在海南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在本次論壇上,徐嘉博士做了主題為《素食健康的核心要素》的分享,每天果品牌創始人山長峰做了主題為《素食連鎖餐廳成功密決》的分享,綠色餐桌推廣者葉欖做了主題為《從綠色餐桌到和平地球》的分享,十大素食華人馬綽做了主題為《素食力量》的分享,素食街創始人黃山做了主題為《世界上純素者以外,居然也是吃素的》的分享,十大素食華人李丹做了主題為《想素、享素,健康美味兩不誤》的分享,清心素食發起人周清平做了主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