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30年,新能源乘用車和新能源大中型客車帶來的市場空間將達...

2020-12-12 電子發燒友

2018—2030年,新能源乘用車和新能源大中型客車帶來的市場空間將達13.9萬億元

工程師4 發表於 2018-04-24 16:35:00

近日,中關村創藍清潔空氣產業聯盟在京發布了《2030清潔空氣市場展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預測,到2030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年銷量突破1300萬輛;在客車方面,新能源大中型客車將成為客車銷售主力。2018—2030年,新能源乘用車和新能源大中型客車帶來的市場空間將達13.9萬億元。下面就來了解一下相關內容吧。

《報告》指出,隨著大氣治理的逐步深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是我國未來發展的戰略性產業之一,我國將力爭在2030年實現新能源汽車成為主流產品,汽車產業初步實現電動化轉型;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汽車總體銷量的比例超40%,完全自動駕駛車輛市場佔有率接近10%。

「在未來政府仍將扶持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化,使其既利於節能減排,又可促進中國汽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中關村創藍清潔空氣產業聯盟主任解洪興表示,按照規劃,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總銷量的7%,2025年超過15%,2030年超過40%。

據了解,2017年我國以57.8萬輛的新能源乘用車銷量佔據全球市場約50%的市場份額,全國已登記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153萬輛,超過美國、日本和挪威3個國家保有量的總和。

《報告》指出,我國新能源汽車以純電動為主要發展方向,並努力攻克氫燃料電池技術難關。在電池技術方面,投資重點在於純固態、碳納米管、石墨烯、高鎳層狀三元材料等新技術;在整車技術方面,重點在於新型碳化矽功率器件、空心高速軸承、輪轂電機等技術的更新發展;在智能網聯汽車方面,智能網聯汽車將帶動汽車製造、5G通信、電子信息、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地圖導航等多領域共同發展,是我國產業升級的重要方向。

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也給充電服務領域帶來了重大發展機遇,國家出相應臺多項政策明確支持汽車充電行業的發展。《報告》預測,在2030年新能源乘用車保有量在接近7000萬輛的情況下,充電服務對應的市場空間在5100億元。「在未來,充電技術將呈現多元化發展的趨勢,快速、便捷的充電方式將是發展的主流。充電站將向大功率充儲一體模式發展,大功率快速充電站將會普及。同時,無線充電、充電道路等新型充電模式也將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解洪興說。

此外,新能源城市物流車輛的應用推廣,是打好柴油貨車汙染防治攻堅戰的一個有力措施,能夠有效降低人口密集的城市內部道路上柴油車使用帶來的健康危害和空氣汙染水平。《報告》預測,新能源城市物流車市場潛力巨大,到2030年其年銷量將達到百萬輛級別。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新能源客車遭遇天花板:市場容量有限 擴張速度被鎖定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新能源客車累計銷量6.4萬輛,同比下降2.2%;其中,新能源客車10月份銷量為5098輛,同比下降43.8%。「相比於乘用車企業,新能源客車企業補貼金額較高,受補貼退坡影響比較大,加上市場空間相對有限,造成了疲軟的現象。」全聯車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曹鶴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 鎮江發布新能源汽車補貼細則,乘用車按國補40%補貼
    2017年,新能源客車車輛購置補貼標準為中央財政相應車型單車補貼額的30%;新能源乘用車、專用車(貨車)、燃料電池汽車車輛購置補貼標準為中央財政相應車型單車補貼額的40%。地方財政補貼總額最高不超過扣除國家補貼後汽車售價的60%(以銷售發票為準)。
  • 11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分析
    一、新能源乘用車總體走勢1.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總體走勢19年12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13.8萬臺,目前的增長趨勢有望實現年度銷量比去年增10萬。2.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月度走勢從乘聯會的零售數據看,2020年11月份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達到16.58萬臺,相對於19年11月份的提升較大。隨著衛生事件改善帶來的車市恢復性增長,新能源車市自谷底回升,目前的持續回升態勢明顯。
  • 新能源大中型客車生產項目合作協議籤訂
    市政府、航天三江集團、廈門金龍旅行車公司新能源大中型客車生產項目合作協議籤訂  8月17日,市政府、航天三江集團、廈門金龍旅行車公司三方,本著互惠互利、共謀發展的原則,籤訂新能源大中型客車生產項目合作協議
  • 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再添新軍 悅虎、遠志M1初體驗
    目前,大運集團旗下的重卡以及摩託車在全國佔有一席之地,進軍新能源乘用車領域,源於大運集團對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政策及山西能源改革和產業轉型戰略的精準把握和科學分析。近日,人民車市到訪大運汽車,體驗兩款全新車型,並與企業領導開展了深度的交流。
  • 中金公司:乘用車保有量預計將經歷先升後降 2060年達到5.3億輛
    結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我們預計汽車行業碳排放於2028年達到峰值,其後逐步降低,2060年降至0。我們認為以上文件表明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長期發展的廣闊空間和決心,對新能源汽車整車和產業鏈標的均形成了長期利好。
  • 東旭「撿寶」上海申龍 新能源客車海外市場或重塑
    一位新能源汽車行業資深人士向記者指出,「新能源汽車海外市場無疑是當前新的增長點,而申龍已在海外布局多年,具備了強大的市場、渠道和人才優勢,這極有可能成為雙方聯手後重點突破的目標之一。」  海外市場成新能源客車新增長點  對產量居全球之冠的中國客車企業而言,競爭的主戰場早已不限於白熱化的國內市場,而是擴展到了世界各個角落。
  • 我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初具規模 到2020年有望形成千億產業集群
    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我市「十三五」期間全力打造的主導產業。近年來,我市高位推動,紮實推進,使新能源汽車產業基礎漸趨完善,初步形成「一大一小、一新一特」四個整車發展布局,到2020年有望形成千億產業集群。  整車企業借勢發力,龍頭作用日益凸顯。
  • 新能源汽車向生而生
    北京汽車在12月9日宣布,將於2020年在北京全面停止自主品牌傳統燃油乘用車的銷售,到2025年在中國境內全面停止生產和銷售自主品牌傳統燃油乘用車。長安汽車在10月宣布將於2025年全面停售傳統意義燃油車。
  • 張立平:御捷將向乘用車轉型 2014年5月資質或將落地
    河北御捷車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立平在討論會上透露,御捷其他乘用車生產資質預計在2014年5月落地,屆時推出的MPV、SUV等車型也會採用新能源動力。 據了解,河北御捷等微型電動車企業並沒有乘用車的生產資質,生產的微型電動車雖然銷量可觀,但目前仍未獲取合法的上路上牌資格。為了應對政策的風險,御捷計劃在微型電動車項目之外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向乘用車轉型。
  • 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需要一場「去泡沫化」的洗禮
    9月新能源乘用車跌幅進一步擴大。一部分人認為這種狹義上的新能源車其實就是一個環保的「偽命題」,是政府和車企應付國際、國內的排放制度下的產物,並且因為續航能力和充電條件的問題,純電車不可能成為消費者的首選。隨著近期純電車各種問題的爆發以及相關企業被爆出巨額虧損,當政策補貼取消時,一些主導純電車的企業尤其是造車新勢力將面臨崩盤。
  • BNEF:預計2025年中國將佔全球電動乘用車銷量的48%
    5月21日,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發布了《2019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長期展望》(EVO 2019)報告,預測到2040年,電動車(EV)將主導全球乘用車和公交車新增市場,在麵包車和短途卡車市場也將佔據顯著份額。中國將繼續引領全球電動車市場,預計2025年中國將佔全球電動乘用車銷量的48%。
  • 正道集團在保定舉辦新能源客車試乘體驗活動
    中新河北網保定7月16日電 15日,正道集團在保定市舉辦新能源客車試乘體驗活動,市長馬譽峰現場體驗並出席座談會。    據了解,此次正道集團在保定市進行體驗的車型是其全新研製的純電動新能源公交車,是目前國際市場上唯一實現了快速充放電、超常使用壽命、可商業化實際運營的純電動客車,整車壽命為12年以上。車輛內飾採用人性化設計,內部空間寬敞,乘坐更加舒適。
  • 預計明年國內乘用車車市增長4%,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翻番
    「今年,全國乘用車市場呈現出前低後高的發展態勢,尤其從7月至今,乘用車市場一直保持高增長態勢。」崔東樹認為,下半年,全國乘用車市場連續走高主要受到了宏觀經濟和出口市場超預期回暖,新能源乘用車零售翻倍回暖態勢明顯等因素推動。 乘聯會方面認為,從1~11月產銷數據走勢來看,2020年國內乘用車批發和零售增速預計均在-7%左右。
  • 上汽MARVEL R的兩百天|上汽乘用車|新能源汽車|新零售模式|marvel...
    如今,汽車智能化已經成為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尤其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猛增、技術更迭加速,以及資本市場對產業趨勢的看好,為傳統汽車廠商在新能源「風口」中的轉型做好了鋪墊——在中高端市場取得突破已成為共識。從2020年5月宣布品牌獨立,到即將在廣州車展發布首款量產車型。上汽R品牌猶如一把破竹的利刃,「殺」入新能源市場。
  • 2020年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近年來,汽車節能技術推廣應用也取得積極進展,通過實施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和鼓勵購買小排量汽車的財稅政策等措施,先進內燃機、高效變速器、輕量化材料、整車優化設計以及混合動力等節能技術和產品得到大力推廣,汽車平均燃料消耗量明顯降低;天然氣等替代燃料汽車技術基本成熟並初步實現產業化,形成了一定市場規模。
  • 曙光股份:被低估的新能源客車龍頭
    時代電動汽車公司作為國內目前在新能源客車電機電控系統最為領先的企業,其關鍵零部件自給率明顯高於同行業其他公司,使其產品價格優勢較為明顯。本次同傳統公交客車領域龍頭——黃海客車的強強聯合,將進一步強化其在新能源客車領域的領先地位,有望成長為技術水平高、產銷規模大、產業鏈布局全的中國新能源客車航母。
  • 混血國產新能源客車「大躍進」
    2009年1月6日那一天,武漢市場上百輛混合動力公交車開始運營,這意味著國家「十城千輛」電動汽車計劃正式啟動。    隨著奧運會新能源客車的展示,以及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下國家對新能源車的政策推動,新能源客車一下子成為行業內最炙手可熱的寵兒,幾乎所有的客車企業都拿出了自己的新能源客車計劃以及成果。
  • 工信部: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130萬輛
    2020年12月11日,工信部工業一司汽車發展處二級調研員白華對外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130萬輛。而單看乘用車版塊,就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11月我國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便達18萬輛,同比增長128.6%,環比10月增長24.7%。若疊加新能源商用車,月均20萬輛的銷量目標,似乎並非難事。
  • 爭議新能源汽車泡沫
    11月17日,特斯拉被正式納入納斯達克指數,這可以為特斯拉帶來更多被動買入資金。一年之前,特斯拉還是一家不怎麼被外界看好的新能源汽車股。準備做空其股票的投資者和做空報告在市場上不時浮現,股價極度低迷。美國資本市場知名做空機構香櫞曾兩次發布做空報告。中國市場拯救了特斯拉。2019年10月,位於上海浦東新區臨港產業園的特斯拉超級工廠正式投產,一期工程初步年產能15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