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歲了才明白,開始發奮讀書,想改變命運與家庭生活來得及嗎

2020-12-20 小濤的農村生活

農村有句俗話叫男人「三十而立,」其實,這是出自孔子的《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意思是每個人到了三十歲,思想與智慧會更加的成熟,人生的價值觀也在社會歷練中慢慢的形成。這樣才有了人生路上追求的樂趣,以及擁有家庭社會責任感,擁有信仰價值觀念而達成所處行業的一個輝煌成績,從而得到社會與周圍親朋好友的認可。

在我看來,一個人到了三十歲,才去發奮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與家庭生活,是完全來得及並且可以達到事業成功的一個目的。只是「魚與熊掌」兩者不能兼得,需要一個良好的心態與事業目標的選擇得當,創業資金與行業技術的把握尺度,懂得人生自我約束管理以及人際關係的拓展,做到低起點,高標準,長規劃,鍥而不捨,就可以達到人生事業上的成功與輝煌成績。那麼,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首先,應該客觀的了解人的生命是一個過程,這個是任何人都要面對與無法逃避的一個現實,可以把人生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去看待此問題,就會解開人生在三十歲後,事業處於低谷與改變家庭經濟收入的一個方案。

一,每個人從母親懷胎十月,嬰兒呱呱墜地的生命之初,從睜開雙眼看到美好世界的第一天起,到童年以及學生時代的這段生命之時光裡,佔據了生命的三分之一。

假如每個人從如今的2歲開始讀幼兒園小班、中班、大班三年,5歲讀一年學前班,6歲開始讀小學6年,12歲讀初中三年,15歲讀高中三年,18歲讀大學專科三年或者本科四年畢業。那麼參加社社會工作的時候年齡基本上就在21歲到22歲之間,當然,大學畢業後,對於那些繼續攻讀學術型或專業型的研究生們,可能參加工作的年齡一般就在24歲到25歲之間,有的大學畢業後,採用半工半讀去完成高學歷,可能成家立業的年齡會在30歲左右。

當然,這裡有必要強調一下,在國內目前的高學位有三種,即本科學士學位,研究生碩士學位,研究生博士學位。所以學士、碩士、博士是學位而不是學歷,國內的最高學歷就是研究生學歷,而博士後不是學位,是取得博士學位後,在高等院校或者科研機構有一定的工作年限或者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後,由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所頒發的《博士後證書》,所以,最高學位是博士學位而不是博士後。

由此,可以客觀的看出人生從出生到學習的階段,是單純而美好,也是武裝每個人跨入社會的知識基礎積累,是改變命運大門的一把「金鑰匙。」

二,從學生時代出身社會參加工作,到60歲的這段生命時光裡,佔據了生命的三分之一光陰,也是人生的「黃金時段。」

過了30歲的這個年齡,到60歲的這段生命時光,是每個人一生之中最黃金的階段。可以這樣說,一個人一輩子有無事業的成就,也就在這30年裡面,要麼是榮華富貴事業有成,要麼是清貧艱苦日子過得不堪,或者是寄人籬下與愛情家庭事業雙豐收呢。

對於人生的選擇權,我想,是掌握在每個人自己的手裡面。對於題主所提出的,「30歲了才明白,開始發奮讀書,想改變自己的命運與家庭生活,」自然就不足為奇了,因為每個人的先天自身條件,後天成長環境,性格差距因素,家庭社會背景因素等。導致了並不是每個人都上過大學擁有高學歷,也並不是所有人30歲的年齡都已經是什麼企業家啊,暴發戶啊,首富啊這些。而更多的是年齡在30歲處於事業的發展階段,家庭開始成立階段,或者說人生正處於迷茫的階段,在30歲的這個年齡階段,是可以通過讀書去改變自己的選擇,以及改變家庭生活而達到改變命運的目的。

但30歲的時候,如果文化不高,要通過讀書改變自己命運的話,在這裡,我有兩個方案可供題主選擇:

一:不以讀書取學歷的目的,可以攻讀專業知識與社會生產實用技術方面的書籍。比如如果在農村想創業,可以學習大棚種植以及家禽養殖等方面的書籍。如果想在城市發展創業,可以學習餐飲小吃,橋梁施工建設,美容美髮,汽車維修,貨運物流,批發零售加網店的模式等,通過讀書學習,適當的時候拜一師傅。從而達到短期內通過讀書加實踐相結合的模式,選擇好人生愛好與想去發展的行業,進行深耕創新,達到改變自己命運與家庭生活的目的。

二:通過讀書參加成人高考進修學歷的模式,去選擇參加社會行業的高薪入職。因為年齡在30歲的時候,一般來說,低學歷的人至少參加社會工作好幾年了,許多朋友可能有能力去應聘高薪,但學歷低卻是一道坎,讓人不得不放棄而依然幹著低工資的老本行。其實,這些都是可以通過成人成考,成人自考,電大函授,遠程網絡教育這四種讀書學習模式去戶籍地的正規學歷提升培訓機構,或者當地自考委員會報名而入讀的。後期需要自己選擇好大學與相應的專業,通過3年左右時間完成專科或者本科的學業,達到讀書而取得大學文化,也圓了許多朋友的大學「狀元」之夢。按題主30歲的年齡來算,畢業後,也才30多歲,到60歲的這20多年裡面,完全可以扭轉自己的人生軌跡與改寫命運。

因為,讀書本就是一個學習與成長的過程,而國家開放後的成人高考自修大學學歷,是與在校應往屆大學學歷一樣的被國家承認,被社會各行業所認可的,只是取得學歷學習的方式不一樣罷了。且在參加事業編制公務員考試,各種資格證書考試,以及評定其它職位職稱時,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只是在我看來,題主需要一個等待過程與自我讀書的約束力罷了,所以,這是在30歲迷茫時,選擇有目的性的去讀書,而達到用能力知識與文憑去勝任高薪而穩定的行業。比如參加自考取得大學學歷後,可以根據所學專業愛好去參加公務員考試,應聘金融行業單位職務,以及考取教師資格證與醫師資格證,去應聘教師或醫師,或者新聞媒體記者,播音主持等。而去勝任相應的崗位,也就改變了自己的人生選擇與命運,有了高薪穩定的收入,自然就改變了家庭的生活。

三,每個人60周歲到「壽終正寢」的那一天,佔據生命的三分之一,在這段生命時光裡面,是人生的晚年以及可能出現的癌症與其它疾病期間,而至到生命的終點。

人生一旦到了60周歲後,精力、體力、記憶力、做事效率等,都會大打折扣的,並且許多人都在55周歲到60周歲而退休了。「據國家衛健委所發布的《2018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中,」我國居民的人均預期壽命由2017年的76.7歲提高到了2018年的77.0歲。

所以人在60歲後的晚年時光裡面,是短暫而且必然要面對可能出現的各種癌症、糖尿病、高血壓、肝病,以及其它疾病等而帶來的痛苦與折磨。這是事實,每天醫院都有那些被病痛折磨而離去的老人,因為許多癌症與疾病,特別是末期的時候,基本是無法治癒的,這也是整個醫學界面臨的難點。比如常見的糖尿病晚期,肝癌晚期,肺癌晚期等,都只能最大限度延長患者的生命。

所以,身處年輕30歲的朋友們,好好把握生命之旅吧,人生可以迷茫,但不可以埋怨,需要理解生命過程,而掌控好自己的人生「黃金階段,」從而走出人生的迷茫,去創造生命的價值。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即刪)

小濤的農村生活

2020.12.10

相關焦點

  • 三十歲才明白,開始發奮讀書。想改變自己命運和家庭的生活。還能...
    三十歲了才明白,開始發奮讀書。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和家庭的生活。還能來得及嗎? 原創內容 抄襲必究 文:謝汶青
  • 三十五歲開始發奮讀書來得及改變人生嗎
    而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萬事開頭難,要做的是開始做,當下去做,先不要考慮未來會怎樣,我們不是經常說活在當下嗎,都知道讀書好,因為無論什麼時候想起學習來都不晚。但想學習要有個規劃,三十五歲是個成熟的年齡,決定讀書了,前面的路該怎樣走,要有個方向,先在腦子裡過濾一下。
  • 有人說三十五歲了,才想發奮讀書改變命運和家人生活還來得及嗎?
    有個人說,三十五歲了,現在才開始發奮讀書改變命運和家人生活還來得及嗎?學習什麼時候都不會遲的,只要你有恆心,有毅力,活到老學到老。三十五歲,年富力強,褪掉青澀,又積累了一定的閱歷,成熟穩重,正是舒展身手的大好時光。三十五歲學習有什麼遲呢?廣西桂林有個月亮奶奶,75歲了還自學多國語言,自學筆記做了厚厚幾大本。現在做導遊,做的風生水起,深受遊客歡迎。
  • 三十歲了才開始發奮讀書,想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還來得及麼?
    就這樣歡樂的揮霍了自己的童年求學時光,時間一下子到了1016年,7歲(我上小學了,才進學校1-2年)開始讀書,學習斷句,學習作詩寫文章,看吧,終於「幡然醒悟」了吧!但沒學好,放棄了……好吧,繼續「遊手好閒」結交同齡人,遊山玩水,反正家裡不愁吃穿,雖然老爸樂善好施,導致偶爾家裡只能吃點素飯青菜。
  • 三十歲了才開始發奮讀書,想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還來得及麼?
    就這樣歡樂的揮霍了自己的童年求學時光,時間一下子到了1016年,7歲(我上小學了,才進學校1-2年)開始讀書,學習斷句,學習作詩寫文章,看吧,終於「幡然醒悟」了吧!但沒學好,放棄了……好吧,繼續「遊手好閒」結交同齡人,遊山玩水,反正家裡不愁吃穿,雖然老爸樂善好施,導致偶爾家裡只能吃點素飯青菜。
  • 三十五歲了,現在開始發奮讀書來得及嗎?你何時想起努力都不晚
    三十五歲了,現在開始發奮讀書改變命運和家人生活還來得及嗎?我認為來得及的。無論什麼時候想起來學習都不晚,不管你學習什麼。改變命運和家人生活我們都有一個普遍的認知,一個人如果三十歲之前還沒有做出點成績,那這個人基本就這樣了。是的大多數人都是這樣,但有一種人不會,就是堅持讀書學習的人,我覺得任何時候都不要懷疑讀書的價值。
  • 30歲才明白,開始發奮讀書,從一線工人一步步成為了公司管理層
    「三十歲了才明白,開始發奮讀書,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和家庭的生活,還能來得及嗎?」年輕的時候跌跌撞撞,有時候也不清楚路在何方,雖然幾乎所有人告訴我要好好學習,多讀書,但就是轉化不了自己內心的渴望,如今在社會上也是混到了三十歲,如夢初醒,沒有知識,就很難提升自我價值,這大概是這位老兄的內心獨白。
  • 30歲想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和家庭:懂得開始,什麼時候都不晚
    有網友問:三十歲了才明白,開始發奮讀書。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和家庭的生活。還能來得及嗎?只要你四肢健全,什麼時候努力都不晚。澳大利亞有個孩子出生時只有頭和軀幹,外加一個只有兩根腳趾的小腳。他曾經一度認為自己是被上帝拋棄的孩子,消極到想自殺。好在,他不忍讓父母難過。最後,他決定活下來,而且要活出一個不一樣的人生。之後,他不再在意他人的目光,經過不斷努力,練得一副好口才。而且做到了絕大多數普通人都無法做到的事——他成了一名全球知名的勵志演說家。如今,他自信滿滿,可以輕鬆地和別人調侃自己的不堪的經歷。
  • 30歲了,才想到要發奮讀書改變命運,還來得及嗎?他告訴你,不晚
    32歲的他,只有初中文化,分配到了校辦工廠去搞生產經營。35歲,他花了三年自學英語,從最簡單的「ABC」開始學起,到後來可以流利地用英文在英國皇家軍事科學學院講課。但是你會發現,只有在你自己獨處的時候,才可以深刻的思考接下來的路,到底應該怎麼走,這個時候的內心反而是最充實的。他是少將,也是著名講師,但是如果說你翻開他的履歷,你會發現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他一直都默默無聞,直到1998年46歲的金一南才開始登上國防大學的講臺!
  • 30歲才想通過繼續教育讀書發奮圖強,改變家庭命運,是否來得及?
    30歲,是很多人人生的風水嶺。然而,對於那些受困於原生家庭的人來說,30歲可能才剛剛開始,人生未來的路還有很多挑戰。有同學跟他說,如果想在一線城市做一份穩定工作,最好先提升學歷。可他內心很自卑,不知道30歲才繼續教育讀書發奮圖強改變家庭命運,是否來得及?
  • 三十歲的你,如果仍一事無成,請早點改變自己,才能改變生活
    最近在網絡上有人問,三十歲明白了要來改變自己的命運,並且想通過努力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是不是有點晚了,我想說一點都不晚。有句話說得好:「男人三十一枝花」,一個人到了三十歲應該是人格自立、學識自立、事業自立的年齡,也就是到了而立之年。
  • 我三十出頭,終於明白窮人家的孩子,改變命運最快捷的方式:讀書
    她爺爺就拿我來當榜樣激勵她,說我以前讀書很認真,很用功。為了激勵侄女,我爸甚至挖苦她:「你這麼貪玩,別說考大學,就連高中我都擔心你考不上。」其實我小時候也貪玩,但受家庭經濟影響,吃過沒錢的苦,我從小就開始用功,可以說一路走來都是成績拔尖的,只是到了中學以後,天資有限,只是處在中遊尷尬的位置。
  • 三十五歲一事無成,這個時候發奮讀書,希望改變命運還來得及嗎?
    這個時候才想起靠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基本沒戲了,你要讀多久,從小學到大學讀了16年的書都沒改變的事情,你希望通過幾年實現.再給你幾年時間讀書,讀完之後呢,你都四十幾了,哪怕你讀到碩士研究生,再去找工作,這個年齡的新人,學歷並不能給你帶來更好的收入,這個年齡段拼的已經是經驗,資歷和資源了.這個時候你應該是要做點實際的找找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不用擔心行業經驗,將你全部的身心和工作投入工作鑽研,五年足以讓你在行業稱王.
  • 世界讀書日:讀書可以改變命運改變生活氣質,你信嗎?
    讀書改變人生命運大數據顯示:低學歷者發財的概率有多大?結果還是意料之中的。說的沒錯,但是最重要的一點是讀書改變了馬雲的命運。 特別是路遙《平凡的世界》改變了他。再看看快遞小哥雷海的真實故事,出於對中國古代詩詞的熱愛,他忙裡偷閒,從來沒有放棄對「詩與遠方」的嚮往,在外賣的間歇時間裡,在其他人刷娛樂視頻的時候,他讀詩歌、背詩歌,終於憑藉實力站上了《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並一舉奪得第三季冠軍。
  • 三十歲,人生才剛剛開始
    如歌詞所唱:「從一哭就有人哄,變成再苦也忍著笑,喝吐了自己擦,就算肩上扛著山,也要裝得很瀟灑,這就是我們,過了三十歲的男人」。三十而立,意味著你必須扛起生活的重擔、家庭的責任、工作的壓力。可過了一段時間,反而突然想明白了,人之所以喜歡用年紀說事,無非是逃避自己人生中所應該承擔的責任,逃避碌碌無為以及周遭一地的雞零狗碎。不知道年輕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的三十歲。
  • 讀書並不能改變命運,改變命運的是知識與經驗的積累及總結
    我們常說「知識改變命運」「如果想要改變現在這一切,那就努力去讀書」這一類的話,初聽感覺沒有什麼問題,因為書本的確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但是改變命運真的是我們讀了書就行了嗎?並不是。在現代社會中尋找工作時,很多用人單位都有會有一個條件,那就是「有經驗者優先」,而這也是為什麼讀書能夠改變命運的原因,許多人不明白其中的關鍵,總是死讀書、讀死書,認為能背、能看就行,殊不知這不旦曲解了「知識改變命運」,也變相將自己拖入一個更殘酷的深淵。書是什麼?
  • 人到30歲,終於明白了讀書改變命運的重要性
    導讀:最近,朋友小瓊跟我說,人到30歲,終於明白了讀書改變命運的重要性。小瓊是一個90後女孩,初中還未畢業,就因為家裡窮,沒錢上學而被迫進廠打工。一晃眼,十多年過去了,她已經到了30歲,也早已結婚生子。在外人眼中,她是光鮮亮麗,開著小轎車,住著鄉村豪宅的成功女士。
  • 30歲以後,你還相信讀書改變命運嗎?
    30歲以後,你還相信讀書改變命運嗎?教育、家庭、事業……當個體生存與發展受到宏觀影響時,若把所有問題都拋給社會,那麼誰又是社會呢?依賴外界的幹預,會比個體的努力要好嗎?或許正如查理·芒格所說,「 宏觀是我們必須承受的,微觀才是我們能有所作為的地方」。我們無法重啟過去,但可以通過提升認知和思維迭代,重塑未來;可以用終身學習,來對抗所有的不確定。
  • 出身在農村貧困家庭,現在還能靠讀書改變命運嗎?
    讀書能改變命運嗎? 關於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感到迷茫,有很多網友也問過我, 說句實在的, 好多人說寒門出貴子,大部分農村人都說想要改變命運只有考個好大學。
  • 三十歲想從頭開始可以嗎
    辭職吧又不知道自己能做點什麼,繼續上班吧又感覺這樣的生活實在不是自己想過的生活,每天7點到公司,下班已是夜晚八九點鐘,有時甚至更晚,拖著一身的疲憊洗完漱躺上床卻久久不能入睡。每月6k左右的工資對於30歲的年紀真的感覺很難過上自己理想中的生活,仿佛一眼就能看到自己老了以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