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隨著電商行業的發展,物流行業也隨之崛起。目前,國內的快遞行業基本上形成了以中國郵政、順豐、京東物流、四通一達為主的幾大快遞公司佔據大部分市場份額的格局。根據各大快遞公司公布的財報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12月底,全國全年的快遞業務量累計達到了507.21億件,其中,韻達(69.85億件)、中通(85億件)、申通(51.1億件)、圓通(66.5億件)、順豐(約40億件),幾家主流的快遞公司佔據了全國快遞行業60%以上的市場份額。
實際上,如果單純從快遞單量來看,順豐似乎還比不上三通一達,但是在營收上來看,順豐卻要高得多。2018年全年,順豐營收909億元(速運物流收入896.77億元),淨利潤為45.6億元。而訂單量最高的中通快遞,全年營收為176億元,淨利潤為43.83億元。從上面的數據,我們也可以看出,順豐由於單價高,所以營收更高,但是順豐自建物流體系以及保證物流的時效性,與三通一達承包代理運營模式相比,成本也要高得多。所以,順豐的優勢其實就是在於「快」、「服務好」。而如今,國內物流行業又崛起了一家獨角獸,它比順豐還要快。
在胡潤研究院公布的第三季度《2018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裡,新增了97家獨角獸企業,其中,物流服務行業的「跨越速運」估值達到了200億元,成為了物流行業新出現的黑馬。
跨越速運成立2007年,相對於三通一達以及順豐來說,都算是晚輩。但是,跨越速運一經推出,就主打航空貨運,主要定位於企業物流,而且承諾可以夜間取件。由於當時的物流企業幾乎沒有夜間取件的服務,跨越速運就憑藉這個優勢獲得了一些企業訂單,度過了艱難的創業初期。
隨後,跨越速運又相繼推出「當天達」、「次日達」、「隔天達」等時效性快遞服務。在2009年,跨越速運就做到了「夜發晨至」,2010年又推出「限時未達,全額退款」的承諾,到2015年又做到了跨省最快8小時送貨上門,2017年又相繼推出「跨省6小時送達」戰略級業務。可以說,在送貨速度這一塊,包含順豐在內,跨越速運是真正的速度第一。
跨越速運送貨速度如此之快,但是相較於順豐與四通一達的名氣,無疑要小很多。實際上,這也與跨越速運前期的戰略有關。跨越速運創辦之初,因為定位的是航空貨運,所以主要做的是B2B業務,也就是說,它最開始主要做企業物流業務,幾乎不怎麼做個人快遞業務,這也是跨越速運在普通大眾中聲明不顯的原因。
到2014年,跨越速運才真正的開始嘗試做陸運業務,也開始拓展渠道,做起了個人快遞業務。而為了擴大品牌名氣,跨越速運也請來了知名影星吳京代言。截止到目前,跨越速運擁有11架夜航全貨機(順豐擁有近40臺物流飛機),運輸車輛1.5萬臺,員工超過了5萬人。近4年來,隨著跨越速運做陸運業務,其業務網絡也遍布了全國32個省500多個城市,建設了3000多家營業網點。由於跨越速運做航空貨運出生,其在機場均有專門的調度中心,並且設有包機貨物服務。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物流速度快,跨越速運還首先在行業裡推出了「生鮮速運」,並且專門配備了近千輛的冷藏車輛,實現跨省8小時達。
實際上,就目前國內快遞行業的格局而言,跨越速運的出現實際上對順豐的影響最大,順豐的業務中,時效性業務為最大營收來源,在2018年實現營收533.56億元,佔據了總營收的58.67%,除此之外,順豐也有「冷運」業務,在2018年營收42.44億元。可以說,跨越速運推出的業務與順豐均有一定的重疊,反而對三通一達等快遞公司來說,影響並不是那麼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