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視為病毒源的共享按摩椅:線下使用率暴跌80% 線上銷量暴漲190%

2020-12-10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鉛筆道(ID:pencilnews),作者:希 言,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躺著」就能賺錢的共享按摩椅,似乎變得沒那麼香了。

一位共享按摩椅領域的從業者曾計算過,即便按照一天一臺設備入帳 100 元計算,收入也根本無法覆蓋後期成本。租金、運營、維修,這些開支都是壓在共享按摩椅從業者身上的大山。

疫情之下,共享按摩椅的線下生意更是慘澹,各大投放場所都成了疫情防控重點區域,很多共享按摩椅甚至連電源都未接通。即便是每天有人消毒,顧客也對這些公共場所的按摩椅敬而遠之。

有的商場,甚至將共享按摩椅所在的區域拉上「警戒線」,為的就是防止路人「閒坐」,不利疫情的防控。一位共享按摩椅品牌的區域代理人告訴鉛筆道,在疫情期間,他投放的按摩椅的使用率下降超80%。

幸運的是,疫情也使用戶的消費心理越發關注衛生與健康領域,共享按摩椅這兩年的發展也起到了有效教育消費者的作用,再加上火爆 2020 年的直播帶貨,這些都讓共享按摩椅的線上業務實現了意想不到的飛躍發展。

根據天貓數據監測, 2020 年 6 月,共享按摩椅品牌摩摩噠在天貓的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增長190%。一位創業者的品牌在 2020 年Q1 雖然使用率下降超過50%,但是在電商上,產品的銷量反而有了超過50%的增長。

即便如此,經過了 2019 年共享經濟的全面崩塌,共享按摩椅已經無法再站上風口。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些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共享按摩椅過去的純線下模式不可靠而造成的。

這個行業想要發展壯大起來,還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盈利模式,實現從「有價值」的產品到「能賺錢」的產品的進化,脫離「共享」的玩法,或者說不囿於「共享」,把線下場景打造成有效的流量入口,再通過廣告模式或者銷售健康周邊產品等更多、更有效的方式去獲取收益,形成規模化效應。

註:本文內容主要來自鉛筆道記者採訪和網絡公開信息,論據難免偏頗,不存在刻意誤導。

使用率下降80%的共享按摩椅

「商場都沒有什麼人來,幾乎都是路過進商場借用洗手間的,更別提用共享按摩椅了。」 2 月,在商場巡查自家按摩椅使用情況時,一位商場負責人告訴李加。

李加 2018 年進入共享按摩椅賽道,成為某頭部共享按摩椅的區域代理商,想成就一番事業。

「散戶或者小代理商想靠按摩椅掙錢,一要手裡有錢,二得找到性價比高的放置點。」李加從不將設備鋪進車站、機場,因為要交30%-60%的收益分成。他選擇的是商場、酒店以及電影院等客流量大且有付費意願的場所。

可是他沒想到,這類場所也是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

以商場為例,在春節前後,商場內每天都是人滿為患,共享按摩椅真正的付費用戶雖不多,但是蹭座的路人也不少。

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他發現,基本上所有場地內的按摩椅上都空無一人,很多共享按摩椅甚至連電源都沒接通。即便每天有人消毒,顧客也對這些公共場所的按摩椅敬而遠之,仿佛它們就是病毒源。

有的商場,甚至將共享按摩椅所在的區域拉上「警戒線」,為的就是防止路人「閒坐」,不利疫情的防控。

疫情期間,李加所投放的按摩椅的使用率下降超80%,他接到的唯一的好消息是,大部分投放點都為他免了場地租金。

然而,回想這兩年的經歷,李加感到,共享按摩椅可能本身就不是一個好生意。

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按摩椅、共享充電寶……共享經濟被炒上天后的那幾年,李加看到一批又一批的創業者失敗離場,但緊接著又有下一波懷揣著暴富夢想的新人湧進來。

他自己也是這樣。 2018 年,剛做代理商時,李加算了一筆「理論」帳,根據不同的場景,一臺共享按摩椅一個月營收能達到 600 到 1000 元,其中優質場景有可能 3 到 5 個月就可以收回成本。

然而,當理想照進現實,才發現現實是多麼骨感。最多時,李加一度投放了數百臺按摩椅,月營收近 10 萬元,平均下來單臺收入只有 300 元,與理想狀態可謂是天差地別。

由於共享按摩椅後期需要高昂的維修成本費用,例如皮革脫落、飲品零食撒入導致元器件損壞等情況。所以,除了加盟費,品牌代理商們還要承擔指數級增長的維護費用。

一位按摩領域從業者曾計算過共享按摩椅的維護成本:如果投放地沒有巡查維護,通常短短幾個月內按摩椅就會出現較大程度磨損。據了解,一張人造革成本已接近 500 元,開關和電子元器件為則100- 300 元。如果有更嚴重的損壞,返廠後還需支付技師的維修費,再加上員工工資和場地入駐費,即便按照一天一臺設備入帳 100 元計算,收入也根本無法覆蓋後期成本。

「有些代理商為了壓低按摩椅拿貨成本,會選擇那些造價較低的產品,但是這種貨後期出問題的可能性也不小,一旦要維修就又得貼錢。」李加越來越感受到,可能即使沒有疫情,共享按摩椅的生意也是一筆糊塗帳。

線上的意外之喜

線下推廣和用戶消費受阻,一些共享按摩椅品牌的創業者們卻在線上得到了意外的收穫。

目前,共享按摩椅有三種收費方式:一是以服務項目和次數收費;二是將機器租給公共場所而後收取租金;三是為廣告商提供顯示屏廣告位進行推廣。

疫情期間,某共享按摩椅品牌創業者趙康發現,自家產品在電商上面居然有了飛躍式的發展。

趙康介紹道,在 2020 年QI,他們公司旗下共享按摩椅的使用率下降超過50%,但是在電商平臺上,他們按摩椅產品的銷量也有超過50%的增長。

「很多購買產品的客戶基本都在線下使用過我們的共享按摩椅,疫情期間有了購買按摩椅的意願後,他們會更加傾向於選擇我們的品牌。」經過用戶調查,趙康發現。

在趙康看來,像他這樣的「後來創業者」只是「喝湯的」。其實,這個現象背後還是疫情帶來的渠道結構變化。

2020 年Q1 以來,受疫情和人們在家辦公的影響,用戶在消費心理上越發關注衛生與健康領域。按摩器具企業線下門店銷售有所下滑,線上銷售佔比卻大幅提升。

業內人士認為,之所以有這種趨勢,一方面是因為共享按摩椅有效地教育了消費者;另一方面是火爆 2020 年的直播帶貨。這些都是帶動傳統按摩椅行業增長的原因。

根據天貓監測數據顯示,2020Q2,榮泰、奧佳華等品牌在天貓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 79%、84%,各大按摩椅行業品牌的線上銷售明顯增長。此外,實現快速增長的還有中低端品牌,2020 年 6 月,摩摩噠在天貓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增長190%。

其實,趙康從來都不看重線下用戶的使用費收入,在他看來,通過按摩椅的服務項目和次數收費是永遠不可能賺到大錢的,線下投放的按摩椅更多是被當作體驗與導流入口。

在部分被投放的商場裡,趙康設置了按摩椅線下門店或者品牌專櫃。他與商場合作,在專櫃以外的其他地方放置按摩椅,以自助的形式供消費者體驗。用戶體驗過後,就可以前來專櫃詳細了解,以此實現為線下店導流的效果。

而這次因為疫情,將客戶導流到電商上,對共享按摩椅的玩家而言,確實可以說是意外之喜。

從「有價值」到「能賺錢」

到了 2020 年下年後,國內的疫情基本上趨於穩定。做區域代理商的李加也發現,自己代理區域的按摩椅使用率也逐漸恢復到往年的同期水平。

但近兩年的經歷和這場疫情,李加開始對自己曾經認準的共享賽道感到猶豫。

從 2017 年開始,共享按摩椅興起,當年新增註冊企業 15 家,是 2016 年的 5 倍。 2018 年是共享按摩椅資本湧入的高峰期,當年新增註冊企業 29 家,較 2017 年幾近翻番。

與之同步上漲的是投資者對共享按摩椅行業的「熱情」—— 2017 年,共享按摩椅融資2. 4 億元; 2018 年,賽道融資2. 6 億元。

共享按摩椅享受風口紅利,受到資本追捧,比如真格、梅花、基石這幾家知名資本都投過這類項目。

然而到了 2019 年,共享按摩椅行業卻突然啞火——不僅行業內再無大額融資,共享按摩椅概念也不再被投資人津津樂道。

進入 2020 年,資本環境更加嚴峻,共享按摩椅領域更是完全聽不到一絲迴響,行業內很多企業的融資進度也都停留在了兩三年前的A輪。行業最近的一筆公開融資還是在 2018 年 4 月,距今已有 27 個月。

在共享按摩椅的業內人士孟凡看來,如今的共享按摩椅行業想要發展起來,最需要脫離的就是「共享」的玩法,或者說要不囿於「共享」去發展。

雖然也曾受到過資本和各界關注,但線下的共享按摩椅可以說一直是一個不溫不火的行業。截至目前,都還沒有行業巨頭出現。

孟凡認為,共享按摩椅企業首先還是要做好流量。按摩椅在線下能獲得很大的曝光量,可是在很多地方,按摩椅被人霸座,卻沒有消費,這也會造成流量極大的浪費。「按摩椅本身是一個媒體,有些場所被曝光的次數高達上千人次,但是卻沒有好好利用起來。假如有30%的流量獲取轉化的話,就有至少 300 個有效用戶。」

他認為,對共享按摩椅行業來說,最好的招牌其實應該是打起「免費牌」。有用戶霸座也是坐,有些位置空著也是空著,還不如高效利用起來,先用免費的字眼吸睛,獲取到流量,從而再找更合適的機會進行轉化,或者做其他的方式去變現。

「大多數用戶對於按摩椅的消費習慣還沒有形成,所以付費意願就特別低。商家想要用戶直接付費體驗,是一個特別難的事情。」 孟凡解釋。

在他看來,有了流量之後,企業才有接下來不局限於「共享」的打法,例如通用的廣告模式或者賣周邊產品以及按摩椅等方式盈利。

目前已經有一些共享按摩椅玩家,開始走類似的盈利模式。比如樂摩吧、摩摩噠那樣,在電商平臺上,它們不僅出售按摩椅,還有筋膜槍、頸部按摩器等相關健身、健康類產品。

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高,用戶對保健器械的需求會越來越大。在孟凡看來,共享按摩椅這個生意始終都是有價值的,只不過有價值與能賺錢之間還需有一些手段。

「另外,資本和市場都冷靜下來之後,曾經的泡沫破碎,其實這也是想做實事的創業者們最好的時候。」孟凡表示。

相關焦點

  • 線下「共享按摩椅」如何重新梳理流量,獲取體系
    編輯導語:無論我們在逛商場還是在火車站、機場,都能看到很多按摩椅,然而線下按摩椅行業至今也沒有巨頭出現。本文作者由此進行了思考,針對線下共享按摩椅行業進行了分析,並且提出了幾點優化的建議,希望看後能夠對你有所啟發。線下按摩椅可以說是一個不溫不火的行業,截止到目前都沒有見到什麼巨頭。
  • 廈門多家商場設有共享按摩椅 目前使用率還不高
    ­  共享按摩椅使用率不高,不少時候都無人使用。­  這些日子,在我市各大商場,共享按摩椅悄然興起。一次只需幾元錢,就可以享受按摩,曾經價格昂貴的按摩椅,走入共享市場中。不過,記者發現,目前這些共享按摩椅的使用率並不高,商家坦言單靠付費使用尚難盈利,不過商家自有別的考慮。­  更值得關注的,還是消費者的健康安全問題,諸如是否及時消毒,有沒有安全隱患,特殊人群使用提醒等等。
  • 共享按摩椅:「躺著賺錢」容易麼?
    搭乘共享經濟+養生保健的風口,加之消費人群廣闊、消費場景多樣等優勢,共享按摩椅行業迎來了較快的發展。許多創業者乘勢而上,紛紛入局。 據2017共享按摩椅的相關研究報告顯示,樂摩吧、摩摩噠處於行業的領先位置。摩摩噠的市場定位主要在電影院,目前還沒有接受過外部融資。
  • 從行業風口到「資本棄兒」共享按摩椅該如何「躺贏」?
    錢賺不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共享按摩椅純線下模式不可靠而造成的,資本最是逐利,共享按摩椅前路並不明朗,也難怪資本紛紛退潮。疫情期間線上銷售額暴增 共享按摩椅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例如在線上能夠吸引消費者免費關注微信公眾號,線下能夠推廣門店和商場活動,長此以往能夠形成巨大的流量池,必然會成為商家必爭之地。而且新升級之後的共享按摩椅不僅可以掃碼按摩,還能充電,這種附加的價值對於用戶的吸引力也不小。而且把共享按摩椅投放到場地後,它的價值潛力還可以被無限發掘。
  • 戳穿共享按摩椅的「躺賺」謊言
    偽共享「躺賺」之坑 雖然稱之為「共享按摩椅」,但市面上的共享按摩椅平臺並非將閒置按摩椅進行共享獲利,而是定製採購後進行市場投放,本質上還是「分時租賃」,且必須是固定的場所進行消費。因此,相比共享單車,共享按摩椅沒有了押金門檻,金融屬性相對要弱一些。
  • 商場的共享按摩椅是否能坐 是否消毒有無安全隱患受關注
    共享按摩椅使用率不高,不少時候都無人使用。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廖閩瑋)這些日子,在我市各大商場,共享按摩椅悄然興起。一次只需幾元錢,就可以享受按摩,曾經價格昂貴的按摩椅,走入共享市場中。不過,記者發現,目前這些共享按摩椅的使用率並不高,商家坦言單靠付費使用尚難盈利,不過商家自有別的考慮。  更值得關注的,還是消費者的健康安全問題,諸如是否及時消毒,有沒有安全隱患,特殊人群使用提醒等等。
  • 港媒:中國的消毒液、理髮器和按摩椅網購量增加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港媒:中國的消毒液、理髮器和按摩椅網購量增加香港《南華早報》2月15日文章,原題:新冠病毒迫使消費者足不出戶,中國消毒液、理髮用具和按摩椅的網上銷量增加 消毒液、理髮用具、按摩椅、空氣淨化器和一次性手套的網絡銷售額在過去幾天增長了數倍
  • 共享按摩椅,真能躺著賺錢?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朱銀玲 通訊員 施晨妍等車間隙,放鬆下剛剛因為奔跑而略顯緊張的小腿肌肉;電影開場前,用它為這一天的工作來點儀式感的收尾;工作累了,下樓花上十幾分鐘給緊張的肩頸做個SPA……當越來越多人喜歡用按摩的方式為自己放鬆時,我們也發現,身邊不知不覺多出了很多按摩椅
  • 共享按摩椅真能躺著賺錢嗎
    等車間隙,放鬆一下剛剛因為奔跑而略顯緊張的小腿肌肉;電影開場前,用它為這一天的工作來點儀式感的收尾;工作累了,下樓花上十幾分鐘給緊張的肩頸做個SPA……當越來越多人喜歡用按摩的方式為自己放鬆時,錢江晚報記者也發現,身邊的場所不知不覺多出了很多按摩椅。
  • 護動按摩椅成就共享經濟按摩椅市場「護動你我,共享時光」
    近半年時間一種客戶體驗特別優質的按摩椅逐漸出現在各大公共場所,這種按摩椅做工更加精良,傳統的按摩椅給客戶的體驗是局部舒服,但偶爾有些身體部位會有很強的疼痛感,但是護動牌按摩椅體驗下來的感受就是痛感消失
  • 頭等艙互聯·慢龍共享按摩椅
    如果你懂我,你就會明白我的需要,我要的不多,只想每天下班拖著一副疲憊身軀回家時,能有個人幫我按按摩,緩解下疲勞。「頭等艙互聯·慢龍共享按摩椅」,給你戀人般的親密無間,採用全新科技,由裡而外,按摩著你的每個穴位。躺在它的懷裡,感受著真皮的質感,如同男友溫暖的臂彎。躺在它的懷裡,讓它帶走你所有的疲憊,給你一個輕鬆的心情。躺在它的懷裡,暫時撇棄紅塵俗世,享受專屬於你的靜謐。愛上一個人很簡單,確認過眼神,你就是對的人。愛上慢龍共享按摩椅很簡單,你只需花一小會時間,把自己放心地交給它,它給你足夠的溫暖和安全感。
  • 龐氏騙局還是新共享經濟?風口上的共享按摩椅難「躺贏」
    記者諮詢其中一家共享按摩椅商家得知,商家通過出售按摩椅完成買斷交易,一臺按摩椅售價大約3000元至4000元。「其商業模式並不複雜,主要是通過共享按摩椅這一場景化服務把很多商業休閒場所的流量資源激活變現,然後實現收益共享分成。因為共享按摩椅的投放主要是藉助現成的具有基礎設施服務配套和線下流量的商業場所,對場地方而言是一個場地價值的增量開發,並不增加多少有形投入。」陳端介紹。
  • 「萬達」 順利引進頭等艙共享按摩椅
    「頭等艙互聯」  共享按摩椅強勢入駐萬達廣場  共享經濟大潮來襲,萬達廣場順利引進共享按摩椅項目,合作方為目前共享按摩椅行業的領軍企業——「頭等艙互聯」共享按摩椅。
  • 共享按摩椅,「躺著賺錢」的騙局
    共享按摩椅,「躺著賺錢」的騙局 自打共享單車火遍大江南北之後,各種共享概念便層出不窮。其中不乏有項目借「共享」之名,行「詐騙」之實。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等共享物品已為大家所熟知。近日,我市市民王先生接觸到一種「共享按摩椅」,不僅可以按摩,還能「躺著賺錢」。
  • 機場按摩椅_康泰榮康
    2018年1月,樂摩吧完成了遼寧盤錦高鐵站智能等候椅的鋪設,也將繼續推進在其他高鐵站和機場的鋪點,難說哪天就會與爽客狹路相逢。影院有提高非票房收入的增值需要,共享按摩椅進入影院渠道的成本費用比較低。「碼客街」成立於2015年3月,本是一家致力於影院增值業務的服務商。
  • 共享按摩椅「躺」進商圈影院,企業稱高鐵機場也是潛在方向
    掃碼支付即可使用工作日的晚間,勞動報記者來到中山公園龍之夢,每個樓層都擺放著2-3臺共享按摩椅,部分按摩椅上,已有用戶正在接受按摩。按摩椅的把手上貼有一個二維碼,另一側寫著「掃描二維碼,享用按摩椅」。用戶需要用微信或支付寶掃描二維碼,在線支付後,按摩椅才會啟動。
  • 機場裡的共享按摩椅怎麼收費?
    機場是共享按摩椅投放的主要場景之一,具有龐大的人流量與高收入人群特徵的機場,無疑是按摩椅投放的最佳場所。在各大機場的候機區和休息區都能見到按摩椅的身影。現在的按摩椅已有了質的飛躍,不再是以前需要投幣才能使用的老式按摩椅,現在的按摩椅內置了無線網絡和物聯網模塊,用戶通過手機掃碼支付就可使用。機場按摩椅主要是為旅客提供休息和按摩服務,旅客掃描椅子扶手上的二維碼,會出來一個套餐選擇界面,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好套餐進行支付。支付完成,按摩椅啟動,進入工作狀態,這樣旅客就能享受到按摩服務。
  • 摩摩噠打造共享按摩椅行業全新生態鏈
    2017年,摩摩噠提出打造全新共享按摩椅生態鏈,繼續擴大微SPA緩壓區在全國範圍內的覆蓋面積,挖掘新的服務場景,提高品牌影響力,以及在聚合大量用戶流量的基礎上,搭建流量平臺,完善O2O生態建設,並向深度開發用戶需求,優化用戶體驗,構建共享經濟,結合的新型經營模式,打造一個全新的以按摩椅為核心的全新生態鏈。
  • 九點健康科技搶先布局共享按摩椅細分市場
    傳統的按摩椅市場是紅海市場,而共享按摩椅市場則還是一片藍海。九點健康科技是身處這一藍海的企業之一,在公司總經理林盛增看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有快速推進才能搶佔市場。為此,九點健康科技近期又推出9點休休樂共享健康椅、共享按摩墊等新項目,把藍海細分後迅速卡位。
  • 共享設備大騙局,共享按摩椅、汽車、棉花糖
    曾面臨退押金潮,卻再三推諉無法退押的共享汽車途歌,在2月18日站上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的被告席。而在不久前,途歌名下財產再度被凍結。曾經是資本寵兒的共享經濟,再一次站在了懸崖邊上,岌岌可危。騙局和共享經濟,不是陌生的詞彙,但組合在一起,卻形成了一個奇特的模式,共享棉花糖、共享紙巾、共享按摩椅、共享榨汁機等等,令人意想不到的組合,誕生了。但這些組合,很多只是裹著共享經濟糖衣的騙局。小編曾詳細報導過共享紙巾騙局《斂財噩夢,天下沒有共享的紙巾》,揭露過披著共享羊皮的「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