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胡怡琳
儘管競爭激烈、毛利微乎其微,但希望全產品線拓展的可口可樂公司絕不想放棄水業務在市場份額上的優勢地位。把此前各裝瓶集團分品牌運作的三大水品牌整合為單一品牌「冰露」是可口可樂目前最大的任務。「水業務變成單一品牌的整合基本上已得到落實。」可口可樂大中華區副總裁李小筠稱。
這意味著「冰露」將在保有北方市場的基礎上,首次南下進入此前可樂另兩大水品牌「水森活」和「天與地」的大本營。
在三大品牌中,為什麼是 「冰露」勝出?知情人士稱,保留瓶裝集團自主權最大的非碳酸飲料品牌很大程度上是冰露勝出的重要原因。
「冰露」品牌主打此前是嘉裡與可口可樂的合資瓶裝集團在北方市場生產和銷售,以生產礦物質水為主打。
2006年,嘉裡集團宣布退出合資瓶裝集團後,這家公司更名為可口可樂中國實業有限公司 (下簡稱「中國實業」),可口可樂第二大合作夥伴B.I.G對其實現了控股。
「在轉型後的第一年,我們就取得了良好的開端。主要品牌產品均以兩位數的速率增長,銷售收入的增長開始超過銷量的增長。」可口可樂中國實業有限公司內部人士稱,集團希望通過中國實業成為可口可樂全球第二大裝瓶集團B.I.G裡最好的公司。
「水森活」品牌由太古瓶裝集團運作,主要覆蓋華南和華東市場。「在冰露水贊助奧運會和世博會之前,水業務在各瓶裝集團體系內各自生產運作銷售,相對低調。」可口可樂(中國)飲料有限公司公關事務及傳訊部相關人士表示。
「可口可樂在碳酸飲料市場的配方特許模式轉向非碳酸飲料領域時,會出現合作夥伴要求增強話語權的微妙關係。」接近可口可樂的知情人士表示,隨著可口可樂加大對非碳酸飲料業務的重心傾斜,將砝碼傾向自己更有利的瓶裝集團品牌顯然是可口可樂希望能實現控制權的表現。
不過,可口可樂大中華區 「冰露」品牌市場經理潘崗維稱,「冰露」取代「水森活」與「天與地」和其本身的業績有更大關係。「中國的水市場每年都以大概10%的速度在增加,冰露,比這個增速要高,所以可口可樂在中國來說,水的業務比整個行業要高出幾倍。」他同時透露,冰露這個產品品牌目前已佔中國業務系統的比重大概是佔10%的銷量。
而與「冰露」的一帆風順相比,自2001年推向上海市場的「天與地」品牌則顯得搖擺不定。這一曾試圖進入果汁領域,向水、果汁等多元化方向上努力的品牌在果汁業務失敗之後,開始逐步退出一線競爭舞臺。此後,「冰露」和「水森活」則一直在純淨水和礦物質水領域裡挑大梁。
目前,為了保持瓶裝合作夥伴的體系穩定,水森活與冰露桶裝水仍然在華東地區的各大水站和太古瓶裝集團體系內並行銷售,潘崗維稱,今後水品類的市場發展計劃,是希望在全國有統一的一個品牌就是冰露,把這個作為全國主打品牌,水森活將慢慢淡出市場。但是這個會有一個過渡的時期,所以目前在有些市場,還是可以看到水森活的品牌。
不過,這場戰役仍然困難重重。在純淨水和礦物質水的市場上,新進玩家娃哈哈、康師傅、怡寶等品牌紛紛採取凌厲的價格戰,無論在桶裝水和瓶裝水,可口可樂要想體現出強勢的差異化競爭力似乎並不容易。「國內的瓶裝水價格低到已經沒什麼利潤可賺。」多位可樂員工及國內賣場採購向記者透露,但是,作為一個全產品線的集團而言,可口可樂不會把這個市場份額讓給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