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和日本,都是島國,一個在亞歐大陸的西端,一個在東端,分別引領了歐洲和亞洲的發展。眾所周知,英國首先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稱霸世界幾百年,成為日不落帝國,而日本則是近代惟一一個躋身世界強國之列的亞洲國家。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兩個島國如此成功呢?
英國殖民者
之前也有人論述過這個問題,主要觀點就是日本、英國作為島國有大海作為屏障,易守難攻,外敵不易入侵。但這只是在軍事方面的優勢,實際上,英國和日本能率先發展起來有著更為深層次的原因。
明治維新
首先,作為島國,人口有限,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況下,自己難以孕育出光輝燦爛的文明,於是只能被動接受大陸傳過來的文明,既然不是自己的文明,就不會珍惜,當新的思想,新的理念出現時,就會毫無顧忌的拋棄老的理念,而去擁抱新的理念。
明治天皇
比如,近代日本被打開國門後可以完全敞開懷抱擁抱西方文明,進行徹底的明治維新,而中國由於歷史包袱太重,守舊思想太頑固,戊戌變法就只能失敗。再比如,英國可以進行光榮革命,不死一個人就革命成功,而法國則是新舊勢力之間激烈交鋒,互相屠殺好幾輪才完成大革命。
中日甲午海戰
其次,島國由於人口、資源短缺,唯有拼命向外擴張才能生存,根本無暇內鬥。日本和中國就是最好的例子。日本向來以團結著稱,而他們經常嘲笑中國是一盤散沙,人們常說,「一個日本人是蟲,十個日本人是龍」,「一個中國人是龍,十個中國人是蟲」,就是這個道理。
第三,近代正是海上貿易大發展,大繁榮的時代,誰掌握的海上霸權,誰就佔有了先機,而島國往往海軍很厲害,因此就佔了這個便宜。
我們知道,最早日不落帝國稱號是屬於西班牙的,後來英國憑藉強大的海軍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於是稱霸世界,才成為了新的日不落帝國。而日本作為一個落後的,弱小的亞洲國家,憑著自己的海軍,在甲午海戰中大敗北洋水師,從此走上強國之路。在二戰中,還是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把美國老大哥揍得半死,進而獨霸西太平洋,橫掃東南亞,後來,美國也是首先打敗了日本的海軍,才一步一步逼得日本投降。
西班牙無敵艦隊
世易時移,到了二戰之後,世界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島國固有的優勢不復存在,而美國、蘇聯、中國為代表的沿海大陸國家發展起來,成為引領世界發展的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