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開出「德中同行館」 這座建築曾亮相上海世博會

2020-12-19 浙報融媒體

秋日的午後,陽光暖照。杭州下城杭氧路上,一路都是環抱的法國梧桐,路邊是陳舊幽靜的杭氧廠房,掩映在綠叢之中,有一種時光沉積凝結的厚重。這裡是杭州杭氧杭鍋工業遺產保護區,又名城市之星綜合體。

驀地,一個特別的建築出現在眼前。這是一個以竹子為主要建築元素搭建起來的建築,兩層樓。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德中同行館」。11月2日下午,隨著杭氧老廠房上空再次響起的火車鳴笛聲,德中同行館正式開館了。

「德中同行館」背後,蘊含著中德兩國深深的友誼。

時間回到2004年,那年中德兩國領導人就舉辦旨在促進兩國友好合作的「德中同行」活動達成共識。直至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活動推向高潮。而「德中同行之家」這個竹製的展亭也成為了中德兩國友好互動的歷史見證,在世博園區百花齊放的展館中,它顯得「綠色清新,別具一格」。上海世博會大幕落下後,德國歌德學院代表「德中同行」活動項目組與杭州「城市之星」項目籤署捐贈協議。

這座形態獨特而美麗的建築,由德國著名建築師,裝置藝術家馬庫斯·海因斯多夫擔綱設計,這是一位一直在亞洲從事竹子的設計和技術應用的可行性研究的設計師,並且自1997年就在其建築設計中應用「竹」這一傳統建築材料。

展館的設計風格結合了現代簡潔、輕盈優雅以及未來主義,並融入了德中兩國的建築文化元素。整座建築沒有基座,仿佛從土壤中向上生長而出,配合傾斜錯落的竹結構,使整座建築充滿活力。屋面及立面造型使人聯想到傳統竹扇及紙傘,通透膜體建築外觀更讓整個建築如同多面拋光的寶石一般熠熠生輝。立面上可見白色織材伸展於竹叢間,夜晚的竹館猶如一盞明燈綻放光芒。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還是一座覆膜全竹結構的二層環保建築。總高約7米,一層建築面積約200平方米,層高約4米。二層建築面積約99平方米,層高約3米,二層有3個大小不一、功能不同的不規則桶裝結構,可作為沙龍、論壇等活動的配套空間使用。

建築牆體結構由天然竹材和透明輕盈的新型材料複合構成。整個建築體現了可持續和環保的理念,易建易拆,所有材料皆可回收或重複使用。建築的支撐體系由產於中國南部的八米長巨龍竹架構而成,材料來源本地化,多數產自中國本土。

德中同行館是「城市之星」項目第一個對外開放的文化展館,也將是杭氧杭鍋工業遺產保護開發與蝶變的見證者。

記者了解到,2017年百老匯劇院、W酒店已落戶城市之星項目,如今迎來「德中同行館」開館,城市之星,未來可期。

相關焦點

  • 上海世博會臺灣館即將亮相(組圖)
    3月7日,世博會臺灣館內巨型LED球幕開始進行燈光調試。近日,2010年上海世博會臺灣館進入最後設備調試階段,預計3月底完成展示工程,4月啟動試運營。據介紹,臺灣館以「山水心燈——自然、心靈、城市」為參展主題,展館以透明的巨型玻璃「天燈」為建築主題,內設有巨型LED球幕等。新華社發
  • 瑞士率先揭密上海世博會瑞士館建築方案
    新華網伯爾尼5月24日電(記者楊伶 鄒聲文)瑞士形象委員會日前在此間揭曉了2010年上海世博會瑞士館建築方案大賽的結果,瑞士從而成為第一個公開展示上海世博會展館設計方案的國家。中獎方案設計的高智能瑞士館具有很強的象徵意義,錯綜複雜的建築結構、太陽能科技和網狀帷幕、互不包容的元素,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設計師參照中國陰和陽的原則,將纜車作為一個遊戲性元素納入到設計中,它帶著乘客從負荷沉重的城市進入館頂的自然世界。該設計完美地呼應了2010年博覽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基本主題。
  • 林志玲率上海世博會臺灣館親善大使亮相(圖)
    本報特派記者韓福東攝中新社臺北一月二十八日電 (記者陳立宇 曾嘉)二0一0年上海世博會臺灣館親善大使暨天燈祈福語發表記者會,二十八日在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知名藝人林志玲率十六名臺灣館親善使者首次正式亮相,臺北世貿中心董事長王志剛等在會上共同公布象徵臺灣民眾新年願望的十二句天燈祈福語,包括被臺灣民眾票選為最高票的「經濟騰飛」和「合家平安」。
  • 上海世博會主題館
    目前,除浦東的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外,大部分場館面積都小於3.5萬平方米。主題館的建設彌補了上海5萬平方米至10萬平方米展館的空白,有利於上海展覽業的發展。  上海世博會主題館主要功能空間介紹  主題館共擁有五大主要功能空間,它們是「西側展廳」、「東側一層展廳」、「東側二層展廳」、「地下展廳」和中部多功能廳。
  • 上海世博會成芬蘭人節日 諾基亞最新品或將亮相
    東方網記者毛麗君5月1日報導:在上海世博會倒計時一周年的特殊日子裡,芬蘭人用自己的方式慶祝這個節日的到來。從赫爾辛基到上海,極具芬蘭特色的重金屬音樂、舞池裡盡情舞動的人群,晚上11點到次日凌晨的狂歡,讓芬蘭人和「夜上海」徹底融合在了一起,而這一切只是上海世博會倒計時一周年時芬蘭人慶典的一部分。
  • 中國故事中國路——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日抒懷
    新華社上海10月1日電(記者肖春飛、李斌、崔清新)碩果滿枝的季節,中國人民迎來了一個特殊的日子——    上海,藍天白雲下,鬥拱形的中國館巍然矗立。10月1日,來自各國展館的嘉賓和各界群眾聚集在「東方之冠」,共賀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日。
  • 上海世博會瑞士館:纜車攜來"阿爾卑斯山"的芬芳
    新華社上海10月29日電(記者許曉青、吳宇)古樸的阿爾卑斯長號在上海黃浦江畔吹響,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簡稱上海世博會)瑞士館日前宣告結構封頂。    觀光纜車、屋頂草坪、阿爾卑斯山影像……佔地4000平方米的上海世博會瑞士館,試圖向外界傳遞來自這個歐洲中部多山之國的獨特生活理念。
  • 米蘭世博會中企館設計方案亮相 建築主題為"種子"[圖]
    中國企業聯合館設計方案亮相  總設計師任力之介紹設計方案中國企業聯合館設計理念  東方網記者陳瑩雪4月28日報導:2015年米蘭世博會中國企業聯合館執委會今天在上海宣布,由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的中國企業聯合館展館設計方案正式亮相
  • 上海世博會特色展館詳解:日本館環保「會呼吸」
    這裡是我們北京電視臺設在上海世博園區的演播室,剛才通過我們演播室的窗戶透過鏡頭已經可以看到,黃埔江邊的景色美不勝收。今天已經是5月4號,世博會北京周已經正式開幕了,下面我們就去北京館看一看。  短片1:京館完美亮相世博會  穿過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西大門,我們就走進了中國各省區市聯合館,這些天這裡成了大家參觀世博園的首選。
  • 上海世博會俄羅斯館官方網站開通 有三種文字
    新華社莫斯科12月24日電(記者孫萍 張亞晨)上海世博會俄羅斯館官方網站(www.expo2010-russia.ru)24日開通,為俄羅斯參與世博會提供信息支持。    網站有俄文、英文和中文三種文字,首頁上有距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幕倒計時的字樣,還有俄羅斯館的效果圖。
  • 上海世博會臺灣館
    場館主題:山水心燈——自然·心靈·城市  造型亮點:亮麗的「山水心燈」建築外觀  形象大使:藝人林志玲等16位親善大使  展館位置:A片區>  概況:上海世博會臺灣館位於世博園區A片區,緊鄰世博軸和車站的出入口,是人潮往來的要道,由臺灣知名建築師李祖原帶隊設計,其創意是以東方哲學為主軸,襯託本屆世博大會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 上海世博會,十年前的全球狂歡盛會
    作為參加過在中國舉辦的全球盛會上海世博會的千千萬萬遊客中的一員,我感到十分榮幸,上海世博會不但讓我開闊了眼界,也對世博會所提出的「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口號有了深入的理解。其實作為一名普通的遊客,世博會所蘊含的深奧的理念我們可能也感受不到,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世博會會場中分布在A、B、C、D、E五個片區的四十多個外國自建展館以及一些聯合館等建築,真可謂是世界建築展覽館。
  • 上海世博會即將完美落幕 新加坡館十大盤點
    中新兩國之間雙邊關係密切,並將攜手亮相2010年上海世博會,分享彼此的創新和可持續發展成果,這一極具生命力的蘭花品種是對兩國友好關係的一種極佳的詮釋。「新滬交響曲」石斛蘭還突出了新加坡展館「城市交響曲」這一宏大主題。 最受遊客歡迎的活動 — 新加坡國家館日群星演唱會
  • 點都德推年輕化副牌德小館,首店開在上海
    記者 | 張欽編輯 | 昝慧昉11月1日,廣州老字號「點都德」把旗下第一家「德小館」開在了上海正大廣場。後者主打精緻粵式料理。「點都德」創立於1933年,粵語中「點都得」意為「怎樣都沒有問題」。2019年3月,它正式踏足上海市場,目前在當地已開出了6家門店。
  • 井牌龍井——2010上海世博會浙江館官方禮茶
    2010年10月,上海世博園,一場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壯美畫卷在這裡徐徐展開。其中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井牌龍井(杭州西湖區茶葉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作為浙江館的官方禮茶倍受青睞。圖/2010上海世博會浙江館內現場2010年上海世博會浙江館,透過千年陶瓷文化的溫婉和清雅,展現內斂、秀美卻又充滿活力的詩畫江南。
  • 曾是上海世博會中國的國家館,因造型全國聞名,今卻遊客稀少
    但是在如今的這個建築發展上說,新陳更新是常事,也無法更改,但是在有的建築上說,即使是經歷了很多年,如今卻也仍然是意義巨大,最明顯的代表就是北京的鳥巢了,但在上海卻有一個很落魄的建築,所以就介紹一個上海曾經很輝煌的建築,如今卻很令人所感到失望不已的建築。
  • 上海世博會迎來賴索托國家館日
    新華網上海10月4日電(記者有之炘)上海世博會4日迎來賴索托國家館日。賴索托國王萊齊耶三世、中國公安部副部長劉京出席館日官方儀式並致辭。賴索托國家館日也是賴索托獨立44周年紀念日。賴索托國王萊齊耶三世在發言中表示,中國成功舉辦了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體現了中國舉辦大型活動的能力以及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設計始末:尋找「中國紅」
    但不管人們如何議論,這座層疊出挑的紅色倒錐形建築已然聳立在上海浦江東岸,古樸大氣,靜靜地期待著綻放的一刻。  在設計者看來,它不僅僅是上海世博園裡的中國館,也不僅僅是一座能引來世人關注的建築。它更像一個在國家重大建築上發言、亮相的機會,是中國建築界的一次集體展示。在西方建築師獨領風騷的今天,這樣的機會尤為難得、尤為可貴。
  • [分享]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施工資料下載
    項目位於中國館項目位於世博會規劃園區圍欄區B片區,處於世博會園區主入口的突出位置,緊鄰軌道交通8號線浦東周家渡站。項目北起北環路,南至南環路,西起上南路,東至雲臺路。中國館基地面積約6.52公頃,由中國國家館、中國地區館和港澳臺館三部分組成(港澳臺館不屬於本次專業招標範圍),國家館和地區館總建築面積約14萬平方米。項目已於2007年12月開工,計劃於2009年9月底前建成並投入試運營。
  • 上海建成世博會博物館 「五一」起免費對外開放
    今年5月1日,在即將迎來上海世博會開幕七周年紀念日到來之際,歷經三年多建設、由上海市政府與國際展覽局合作共建的世博會博物館將正式對外開放。該博物館既是國內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性博物館,也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全面展示世博專題的博物館,將成為上海一座新的地標性文化建築,成為上海城市文化空間發展新格局的一個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