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耕時代到工業化時代,再到如今的網際網路時代,在信息高科技的發展和支持下,Internet給人類的文化傳播帶進了一個嶄新的時代。我們每天幾乎都在與網際網路打交道,它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說網際網路的存在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日本和歐洲等國作為發達國家,在網際網路的發展上並沒有多大的作為,甚至可以說是看不到他們發展的身影。
特別是日本,日本科技發達,在精密儀器的製造和高等級工業技術等方面都有非常深厚的底蘊,但在網際網路的應用上卻不強。
在2018全球市值最大的20家網際網路公司的排名來看,美國上榜的企業佔了大半部分,共有14家,且多家網際網路公司位居榜首,例如,前五名分別是我們熟悉的蘋果、亞馬遜、阿爾法、微軟和臉書。
排名企業第二多的是中國,有6家公司上榜:阿里巴巴、騰訊、美團、京東、百度和網易。日本就只有一家。像法國、德國等發達國家竟也都沒有一家企業能夠上榜。不難看出,在網際網路的應用上,中國和美國處於遙遙領先地位。
為何在網際網路時代,看不到除美國外,其他發達國家的身影呢?而中國和美國卻能脫穎而出?
其實,這是由於網際網路行業的特點所決定。網際網路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
美國科技創新能力引領世界,很多新技術和新商業模式大多數都來自於美國,美國可以說是網際網路的發源地,因此,美國在網際網路的發展上遙遙領先。而由於網際網路的唯一性和排他性,使得很多後起之秀無法融入網際網路市場,更加使壟斷巨頭一枝獨秀。
美國的臉書和Instagram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開始日本本土也是有自己的社交軟體的,但當臉書和Instagram進入日本以後,像Mixi、Gree等的社交軟體就慢慢被人們棄用。
其他國家也是一樣的,像歐美各國在其國內幾乎沒有誰再去研發社交軟體,因為Facebook、Instagram和推特已經融入了他們的生活了,而且由於全球多個國家使用,使得這些軟體更加吸引受眾,其他的社交軟體即使研發出來,也會因沒有市場而被排除。
而我國相對比較特殊。我國人口基數大,且對谷歌、Facebook等其他國家的很多社交軟體是無法訪問的,除非翻牆,因而像百度、騰訊、阿里巴巴這些軟體馬上佔領了中國的網際網路市場。
如果哪個國家禁用美國的社交軟體,相信其他的軟體也會馬上進去該國並且壟斷。像騰訊參股的蝦皮(像淘寶之類的購物軟體),就佔領了馬來西亞、臺灣等地的網購市場。
網際網路的唯一性和排他性使得誰先佔領市場,誰就能先有絕對的優勢。
日本和歐洲各國顯然是已經錯過了網際網路發展的最好時機,但網際網路變化莫測,誰都不能預料以後社會將會是如何發展。而且,日本等發達國家的主要精力其實也更加注重於傳統的實業上,網際網路在他們看來也沒有過多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