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造景,懂生活的人都關注了水族圈!
注滿2.9萬噸水的世界最大「魚缸」內,數頭體型龐大的虎鯨悠閒地遊來遊去。
11月19日,在珠海長隆海洋科學館施工現場,中建三局一公司該項目經理劉輝向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展示了這個全球最大的海洋科學館3D效果圖。
長隆海洋科學館總建築面積約36萬平方米,將用於虎鯨的公開展示、繁育和科研等。從高處俯瞰,海洋科學館外形酷似一條「大魚」向東遊。館內設有形式多樣、大小各異的66個海工環境水池,施工難度最高的是養育9頭虎鯨的「大魚缸」,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獲準進入施工現場,搶先目睹全球最大魚缸的建設精妙之處。
2700平方米缸底滴水不漏
養育虎鯨的大魚缸底部形似一條大魚,其東西長度為102米,南北寬32米。
項目技術總監舒浩介紹,大魚缸池底部面積達2700平方米,池底最大厚度為1米。注滿2.9萬噸海水的大魚缸面對的最大考驗是,不懼海水侵蝕,確保滴水不漏。
與一般魚缸不同的是,這個巨無霸魚缸在存、放水時,有巨大壓差。裝滿水,需要防撐破;放完水,又需要防坍塌。為此,工人們設置了兩根正反向柔性預應力梁,這樣,裝滿水時,正向預應力梁就將四壁託住,絕不會被水壓衝破;放完水時,反向預應力梁又將四壁牽拉,不會坍塌。
保證如此大體積的混凝土澆築一次性成功,對建設者來說無疑是一次巨大挑戰。舒浩介紹,砌「魚缸」的混凝土為海工混凝土,其滿足海水環境下抗滲、抗腐蝕的嚴格要求,但其缺點顯而易見——移交使用後無法進行修補。為此,根據澆筑前各種數據測算,「魚缸」的底部厚度最終確定為1米。
技術人員還首度在混凝土中加入了抗裂纖維,通過反覆試配,尋求到抗裂纖維的最佳摻量,此舉對控制裂縫至關重要。
混凝土澆築持續了4天3夜,澆築期間,200名建設者使用30臺混凝土罐車、4臺地泵一次性連續澆築了4400立方米混凝土,澆筑後採用測溫點監控等後續措施,確保無裂縫、無滲漏。
世界最大亞克力玻璃翼翼安裝
如何讓遊客從不同角度近距離觀賞兇猛的虎鯨?
劉輝介紹,珠海長隆海洋科學館館內安裝了世界最大的亞克力玻璃視窗。全館共需要安裝112個大小形狀各異的亞克力玻璃,平面形狀有矩形、扇形和圓形;立面形狀有矩形和扇形;埡口邊界橫斷面有「U」形和「L」形。
在虎鯨展覽池裡,主視窗亞克力玻璃長46.2米、高8.2米、厚度達0.6米,利用日本尼普拉的專業技術將14塊亞克力玻璃無縫焊接而成,相當於兩塊IMAX電影巨幕,完成後將打破金氏世界紀錄,成為世界最大亞克力玻璃視窗。
劉輝介紹,水池空間有限,亞克力玻璃運輸、焊接及安裝等工序交叉繁多,項目利用BIM模擬和3D印表機推演,通過三維立體布置,制定最佳亞克力玻璃運輸、堆放、加工等方案。
真正將亞克力玻璃「請上場」,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安裝時,工人們要給這「擺譜」的玻璃提供支撐平臺、並裝起防護棚,以抵擋風、雨、火、撞、高空掉渣等的意外侵襲。更為嚴苛的是,玻璃門還要在冷暖空調提供的保溼、保溫環境下、在密閉無塵的空間裡,才能安裝就位。
32根巨柱撐起最大穹頂
海洋科學館採用巨型拱殼結構形式,其高差達30米、頂層面積達8萬平方米,視野壯闊。
要保證如此巨大的結構空間穩如磐石,形態各異的柱子屢建奇功。舒浩介紹,32根鋼筋混凝土巨形柱、57根鋼筋混凝土圓形高大柱、55根鋼管混凝土斜柱共同支承起整個海洋館的穹頂。在超大空間中,遊客可以通過5000座扇形看臺觀看虎鯨表演。
擎天柱內藏玄機。舒浩解釋,這32根直徑1.5米,高9米的巨柱,每根均有2根豎向0.3至0.5米和2根水平向100米的預應力筋深埋其中,與屋蓋鋼結構形成一個有效整體,類似搭帳篷時固定帳篷的錨杆一樣。
更為玄妙的是,巨柱內鋼筋交錯,且受波紋管、架立筋等空間制約,混凝土密實度很難保證,項目創造性地使用了高拋自密實混凝土,在漿液裡添加了一些特殊外加劑增強流動性。有了「添加劑」的幫助,混凝土開啟了自動流淌之旅,輕鬆地填平粗細骨料之間的縫隙,確保工程質量。
「2019年待『大魚缸』開放時,這裡展示的不僅是虎鯨,更有建築鄂軍的精湛技藝。」
- The End -
分享水族知識,傳遞快樂生活!
感謝每一天有魚、有景、有您的陪伴!
一切靜好,而我們一直在!
轉載請獲取授權!
● ● ● ● ●
讚賞是對水族圈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