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才能吃到的羊肉火鍋,端上桌後,網友:鍋裡怎麼有鑽石

2020-12-20 史海品茗77

在北京才能吃到的羊肉火鍋,端上桌後,網友:鍋裡怎麼有鑽石

天氣逐漸降溫,即使是身在南方,也已經感受到了寒風的凜冽,這樣的天氣,自然是得要來上一份火鍋才能安慰自己的小心臟啦。而今天小拾要和大家分享的,則是一款在北京才能吃到的羊肉火鍋

在北京城,羊肉火鍋一點都不稀奇,那麼小拾為何要費這麼多口水來和大家分享這款火鍋呢?其中自然是有著其獨特之處的。看到上圖,許多網友也是十分的好奇,鍋中怎麼會有鑽石呢?這可不是鑽石,而是冰塊。用清水煮的羊肉火鍋已經不稀奇了,冰塊煮的羊肉火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嘗試過呢?這應該算是一種畢竟新奇的體驗了吧!

老闆在鍋中先放入冰塊,然後加入切成小塊的羊肉,而老闆選用的水也是不一般,往其中加入的是農夫山泉的鹼性水,以中和羊肉裡邊的酸,這樣口感會更加細嫩。加入少許的紅酒,也能讓口感更佳。這樣的吃法對於南方的吃貨們而言可能用的比較少,紅酒受熱會發之後,是不會有酒精殘留的,主要是起到了一個調味的作用,開車的大人或者是小孩都是適合食用的。

看著這一鍋的羊肉,是不是口水直流了呢?老北京的羊肉火鍋起源於內蒙的羊肉火鍋,而對於外地人而言,這般特色的羊肉火鍋,解解饞就可以了。為何呢?北京的物價高,羊肉並非是原產地,而且這地兒羊肉的品質好。因冰塊煮出來的火鍋,口感更佳,當然,由於已經煮熟,並沒有並沒有冰火兩重天的感覺,只是吃起來相當的細嫩

吃完之後若是細細品味,更是有冰激凌的口感,這般獨特的火鍋,除了北京之外,在您的老家是否能夠吃到呢?冬天就要來臨了,還真是得來上這麼一份羊肉火鍋滋補一下,您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天冷就愛這一鍋,端上桌還咕嘟嘟冒著熱氣,想吃啥鍋裡都有
    大面積降溫,哪兒哪兒都很冷,吃飯吃菜都喜歡熱乎的,咕嘟咕嘟燉一鍋,端上桌還冒熱氣的燉菜特別受歡迎。什麼豬肉燉粉條、酸菜汆白肉和各種鍋仔都喜歡。咱們今天就吃酸味的,用番茄火鍋底料做燉菜,酸爽開胃,感覺比吃火鍋更過癮。番茄酸湯鍋所需要的材料:牛肉丸子、魚肉丸子、人造蟹棒、粉條、大豆蛋白(素肉)、青菜、豆腐、蔥姜蒜、食用油、醬狀番茄火鍋底料、木姜子油、菌菇粉、香茅草等。
  • 羊肉這樣做,比涮火鍋好吃多了,一端上桌,鍋裡的米飯變成了擺設
    羊肉這樣做,比涮火鍋好吃多了,一端上桌,鍋裡的米飯變成了擺設!說起羊肉的話,相信很多中國人對他都是特別熟悉的,因為這是我們最經常吃到的一款肉類,而且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會選擇用羊肉來涮火鍋吃。羊肉性溫,比起其他的肉類來說功效比較強大,但是它的味道卻稍微欠缺一點,因為有一股羊羶味,但是用來涮火鍋的話,因為火鍋底料特別的重口味可以特別美好的解決羊羶味這個問題。所以很多人都覺得涮火鍋的羊肉是最好吃的羊肉,但是今天我們介紹的款羊肉的做法,比用來涮火鍋好吃的多,既可以當成一道菜,也可以當成一種飯,每次做成之後,全家人都來搶著吃,鍋裡的米飯都變成了擺設。
  • 吃羊肉,勢在必行
    一半羊肉一半羊雜,是小碗羊湯上桌前就配比好的底菜。師傅站在那口百年大鍋前,熟練地用熱湯把肉燙上好幾遍,端上桌後,一口入魂。粉蒸很爭氣地保溫持久,米飯上桌,我就是「乾飯人,乾飯魂」。最值一提的,是這粉蒸的超高性價比,不管是粉和肉的佔比,還是跳脫清淡肉湯外的鮮辣,都足以用添飯次數來證明。
  • 又到吃火鍋的季節了,教你在家DIY最正宗的3款火鍋,太滿足啦
    冬天最戒不掉的美食大概就是火鍋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有說有笑,一邊吃著熱氣騰騰的火鍋,不僅能夠抵禦嚴寒的冬天,還能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馬上到周末了,和家人坐在一起,吃著火鍋,聊聊天也相當愜意,所以今天小妹就給大家帶來3款自製火鍋,溫暖又健康,火鍋趕快打起來。
  • 天冷就愛這一鍋,端上桌還咕嘟嘟冒著熱氣,想吃啥鍋裡都有
    大面積降溫,哪兒哪兒都很冷,吃飯吃菜都喜歡熱乎的,咕嘟咕嘟燉一鍋,端上桌還冒熱氣的燉菜特別受歡迎。什麼豬肉燉粉條、酸菜汆白肉和各種鍋仔都喜歡。咱們今天就吃酸味的,用番茄火鍋底料做燉菜,酸爽開胃,感覺比吃火鍋更過癮。番茄酸湯鍋所需要的材料:牛肉丸子、魚肉丸子、人造蟹棒、粉條、大豆蛋白(素肉)、青菜、豆腐、蔥姜蒜、食用油、醬狀番茄火鍋底料、木姜子油、菌菇粉、香茅草等。
  • 怎麼做羊肉火鍋才好吃
    難度:配菜(中級);時間:1小時以上;主料:羊肉600g;新鮮花椒100粒;鹽1勺;老薑4片;雞精1勺;胡蘿蔔4個;滷香料30g;羊肉火鍋的做法步驟1.羊肉剁成塊衝洗瀝乾2.胡蘿蔔刨皮切滾刀3.小碟裡1幹辣椒2滷香料3花椒4薑片4.熱鍋油加入花椒薑片5.翻炒變色6.羊肉在鍋裡炒
  • 火鍋進化史:從三國五熟釜到乾隆千叟宴,火鍋到底經歷了什麼?
    俗話說得好,沒有什麼是吃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吃兩頓!追本溯源,「放開」怎麼能「放開」那自古傳承下來的火鍋呢?什麼壽喜燒、神仙爐、巧克力鍋、芝士鍋、冬陰功火鍋、椰子雞統統靠邊站。中華上下五千年,據考老祖宗從公元前就開始吃火鍋了,商周時期的有盤鼎就是最初的火鍋雛形,不過這回咱們放開那雛形,從正兒八經成型後的火鍋講起。
  • 內蒙的羊肉卷火鍋有多好吃?一個人吃不完!
    內蒙的羊肉卷火鍋有多好吃?一個人吃不完!現在網絡通訊發達,很多在家裡做美食、或是城市探店把美食分享在網絡。前段時間大火的內蒙人氣刷火鍋,上了抖音「爆款肉圍脖」的熱搜,每餐只限量點一份,一個人根本吃不完,要吃這種美味記得多邀3-5個好友!
  • 冰塊做鍋底,羊肉切塊不切片,這種火鍋吃法第一次見!冰煮羊火鍋
    中國的火鍋分好多流派,四川的重慶火鍋、老北京銅鍋涮肉、羊蠍子火鍋、東北白肉火鍋、潮汕牛肉火鍋等等,這些火鍋的鍋底有的放牛油、有的是清水、有的是骨頭湯,就是沒聽說有放冰塊的。今天朋友邀請我去西安韓國風情街的拉克申冰煮羊吃了一回火鍋,新奇又好吃!
  • 這火鍋有意思,能吃還能玩兒,兒子玩得不亦樂乎,吃得肚皮圓圓
    北方的天氣真的是很冷了,等待暖氣來臨的日子好難熬,這麼冷的天,都不想伸手做飯,這個天兒吃火鍋兒最合適,營養豐富,蔬菜肉蛋全都有,各種蔬菜洗洗就上桌。咦?我用了番茄火鍋湯底,酸酸甜甜的,非常好喝,先來一碗開開胃吧!番茄湯底的做法不難,先用蔥姜炒香,再下番茄翻炒出汁,接著放番茄沙司炒香,加入清水、冰糖燒開,番茄湯底就做好了。吃火鍋,首先少不了的應該是羊肉片了,切得薄薄的羊肉片,用筷子夾住下鍋隨便涮兩下就熟了,特別鮮嫩。
  • 羊蠍子火鍋專訪:五折吃「不冒火」的火鍋!
    曹小姐:您好,網友能夠關注這個活動,我們也很開心,那我首先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八先生羊蠍子火鍋吧!首先,為什麼叫八先生羊蠍子,這也是有講究的,因為十二生肖裡,羊排行第八,故而我們稱為「八先生」,而羊蠍子,則是羊大梁的一種稱呼,因為形狀酷似蠍子,所以就是被人叫做這個名字了!我們羊蠍子火鍋的主打特色就是用它熬製的香湯火鍋!
  • 冬天就愛吃這菜,羊肉加蘿蔔一起燉不腥不羶,連鍋一起端上桌
    導語:冬天就愛吃這菜,羊肉加蘿蔔一起燉不腥不羶,連鍋一起端上桌冬天這麼冷,要吃什麼抗寒呢,第一個想到的應該就是火鍋吧。弄些肉片,再加些蔬菜,一鍋熱氣騰騰的端上桌,瞬間覺得全身暖融融的。不過吃火鍋需要人多才能有那個氣氛,還要準備好多的食材,不然真吃不出火鍋的味道。除了火鍋,還有砂鍋也是適合冬天吃的。砂鍋適合燉煮肉類,它保溫效果很好,關火後還能湯汁持續沸騰。而且用它煮菜,可以燉得軟爛,既省時間還省力氣。
  • 老北京銅鍋涮肉,到底比重慶火鍋好吃多少倍?
    1983年,東單菜市場的牛羊肉鋪北京火鍋,也叫「涮鍋子」或「煽鍋子」。但在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嘴裡,你不會聽到「火鍋」二字,永遠都是直接說「涮羊肉」。沒錯,雖然吃的時候也涮別的,但就是非常霸道的只管它叫涮羊肉,這是老輩兒留下來的講法。不像現在在家吃涮肉都用電磁爐、電鍋,在幾十年前的北京,幾乎每家都有一個紫銅掛錫裡兒的大鍋。
  • 晚上出來涮火鍋的立夏到啦,推薦南京十大值得去火鍋!
    牛羊肉煮後不散有鮮味,涮10秒鐘就好。豆皮兒是廚師用刀雕出來的,用魔芋一串捲成花形,既美觀又不會煮開。手打牛肉丸超級新鮮,口感絕對不是速凍丸子能比的。最神奇的是,吃的時候發現身上甚至環境中並沒有什麼火鍋味兒,原來是在火鍋周圍四面都有接地下排風管道的排風設施。除了火鍋之外燒烤也不錯,點的烤羊肉串的羊肉來自內蒙,所以羶味兒很小肉質細膩。
  • 廣東著名火鍋大賞,每到寒冬日,便是開鍋時!
    魚肉切片則是順德廚師刀工的極致展示,取魚脊肉,直刀切入,第一刀直切到底,第二刀將切到底時就抽起,取出後抖開,就是一塊「薄如蟬翼」的 「雙飛」片,入鍋一涮,立即捲起,既好看,又好吃。潮汕牛肉火鍋 潮汕牛肉火鍋一般沒有什麼花哨的吃法,就是最簡單的牛骨清湯鍋底,門外切肉門內涮,只有如此才能吃出牛肉的原汁原味。一般都用當天宰殺的新鮮牛,不用電擊殺牛,不注水,以保持牛肉的新鮮度和口感。
  • 從御膳再到百姓餐桌,老北京人最愛吃的羊蠍子
    秋冬正是吃羊肉的季節,羊肉性溫熱,可以增加身體的熱量,給身體帶來溫暖,不僅如此,羊肉對於一些虛寒病症有很大的效益。關於肉類食物,帶骨食用才更有味,羊肉也是一樣,相較於純粹的肉感,北京人更喜歡帶骨頭的羊蠍子,羊蠍子是羊脊骨部分,以形狀像蠍子而得名,羊蠍子低脂肪、高蛋白、鈣質豐富,有「補鈣之王」之稱,秋冬食用甚佳。
  • 無火鍋不冬天!青島火鍋"六大流派"你都吃過嗎?
    當時的重慶是水路交通要道,這種食俗傳至重慶後,又有變革。當時一些苦力(棒棒)見到這種吃法後,就跑到殺牛場撿被人丟掉的牛內臟到長江洗淨,切小塊,和船工一起吃。大家覺得美味,又能填飽肚子、驅寒。再後來有人用一挑(兩個)籮筐,一頭放牛雜(以毛肚為主)、小菜,一頭放一泥爐子,用一口分了格的大洋鐵盆放在爐子上,盆內翻滾著一種麻辣鹹香的滷汁。
  • 小年之夜,還有什麼比得上全家在一起吃一鍋清湯羊肉火鍋更幸福呢
    其實我不愛吃羊肉,不過,羊蠍子是個例外。不愛吃羊肉大概是因為在北京生活這麼久,吃的羊肉都是羶味極重的,夾起一筷子,還沒等送進嘴就已經受不了那股味道只能放下。我本來想說我接受不了羊肉的羶味,後來又不想影響壞了公公婆婆的興致,想著飯店肯定還有別的菜可點,便一同前往了。到了飯店,點了一個清湯的羊肉火鍋和一些涮菜還有兩個炒菜和一盤手工水餃。羊肉火鍋一端上桌,公公給我夾了一塊,說這家的羊肉特別好吃,多吃點羊肉身體就暖和了也不怕冷了。我將信將疑的接過來吃了一口。
  • 吃開封:只知道銅鍋和鴛鴦鍋?看看戰國時期的火鍋怎麼吃!
    而從別人鍋裡偷拿出食物吃掉的行為就叫做「染指」。到了三國南北朝時期,在《魏書》裡記載,魏文帝使用「五熟釜」,可以同時煮各種不同的食物,是世界上最早的鴛鴦鍋。而到了南北朝,「銅鼎」是最普遍的家用器皿,也就是現今的火鍋。
  • 銅鍋子火鍋免費吃了.
    據考證,火鍋的最早雛形可追溯到西周時期,在北京延慶縣龍慶峽山戎文化遺址中就出土過春秋時代的青銅火鍋。後來在出土的東漢文物中也有名叫「鑊[huò]鬥」的青銅製品,形狀似盅其底部有三足,那時用此涮肉。           詩翁白居易的《問劉十九》詩曰:「綠蟻新醅[pēi]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