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夜市,臺北故宮

2020-12-13 愛吃飯的女孩

臺灣是一個適合旅行的地方。年輕的人可以在這找到如同度門一般的小新,年紀大的人可以在這找到封塵的記憶,壓抑的上班族可以在這霓虹處找到釋放,而我這個吃貨,自然也可以放開了胃,在此盡情享受平價而美味的臺小吃。

第一站,去的就是臺灣最有名的夜市一一土林夜市。市集裡有超過500的店面。想像一下,一走進市集你就被琳琅滿目、特色各異的小吃給吸引者這家正用鐵板煮著噴香的螞仔煎,那家在做選料十足的雞排,剛停了幾步,看到賣各種鮮榨果汁、炒花枝的地兒,總是停不下來,甚至會迷路。我此行來到土林夜市的目的,只有一個一導找臺灣最地道的小吃!有三必吃的傳統小吃:蚵仔煎、土林大香腸還有臭豆腐,每一樣都有二十多年的歷選擇多樣,每間店的口味也不同,有成有甜,有酸有辣。

想要找到《轉角遇到愛》中貫穿全劇的美食蚵仔煎嗎?士林夜市光是賣煎的店,就有二十家左右,堪稱是最愛吃蚵仔煎的夜市。蚵仔煎是什麼?得從首臺滴民謠《青蚵仔嫂》說起,齊秦和羅大佑都翻唱過。蚵仔的學名叫牡蠟,因為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而被人比喻為「深海牛奶」。什麼樣的仔煎最好吃?我沒法給出一個標準的答案。不過,在臺北的夜市中有一家使用新鮮、大顆東石蚵的蚵仔煎店深受好評,它的名字叫做「號」。老闆朱忠誠先生最早是賣麻油豬肝湯,隨著士林夜市生意和人變多開始增加食物的種類,像是這款用土雞蛋現點現前的R後來,竟也成了店裡的招牌,被網友推為最受好評的小吃除了蚵仔煎,升記士林大香腸也是夜市的活招、有著40年不變的好味道,並且只此一家,別無分店,員說,最早這的香腸只有現在的三分之二大小,經過幾+的改良,才成為今天超過30釐米的魔然大物。它的大用的肉也不普通,聽說肉的供應商與臺灣小吃名店「秦率用的是同一家。當熱氣圈的土林香腸出爐,隨手拿竹籤1一片香腸配著大蒜送進嘴裡,那口感我就無法用文字來敘了。花100新臺幣,真是物超所值。還有一家開業二十多年的老店41央豆腐,店裡買現炸半手工臭豆腐。外皮吃起來香脆有勁,裡面的豆R?著湯汁,很有口感。在吃之前,我可是鼓足了勇氣,因為我向對「臭」的食物沒有任何好感。店老闆朱媽媽多年來和固定配合的廠商合作,每塊臭豆腐非常新鮮,臭豆腐還野配自家手工酸的水果味泡菜一起賣,味道清爽不賦除了這三樣,我也沒有放過一些路邊的小店。

比如「豪大大雞排」,這家店在大陸開了不少連鎖店,所以我特意想去嘗一下。它的店門口生意超級火爆,排著長長的隊,為了吃到這塊雞排,我整整排了45分鐘!而且它的雞排很有是,店員還和我說笑,說這塊網排開來會比我的險還大。最後,在我們什麼都不想吃的時候看到了「秦式酸辣麵」。猶豫再三,由於對秦式料理的好奇我最終打算嘗試一下。它的醬料果真沒讓我失望,是很地道的奉式料,但又有一絲獨特的香味。聽說這是老闆多年之前研發的獨門料,除了有花椒、辣椒,還加了多種蔬菜,最重要的就是加了檸汁,酸中帶甜,甜中帶辣,味道特別有層次感其實來到合北,來到士林尋找美食,並不用太在意所謂的美食攻略。這邊的美食店總在變化,會時常有新的好玩好吃的店加盟進來,跟著感覺走,總會有驚喜在等著你,我以一個吃貨的心態向你打包票,士林是一個臺灣地道小吃匯聚的天堂。

中國山水最高境界的長卷,我是第一次看到它,確切來說只是率幅的真身一一無用師卷,是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另一半剩山圖一直於我故鄉的斷江博物館,與無用師卷分割兩岸60餘年。2011年,它們在和北「故言博物院」曾合璧展出。這一種跨越海峽的「合」,並不僅僅再是文化交演的範疇,更多的是它成為一座橋梁,成為了兩岸人民在歷史、文化民層面上的一次「心靈相約」。臺北「故官」的文物,加上北京故官的文物,才是一個完整的故官。臺北「故官博物院」,坐落在臺灣風水最好的地方ー一陽明山腳下土林區外雙溪。它依山傍水,吸收中國傳統的官殿建築結構,淡藍色的琉璃瓦屋頂籤著糧黃色的壁沿。潔白的白石欄杆環繞在青石基臺之上,雖沒有北京故官的恢宏,卻多了一份清麗典雅。

解放戰爭後期,原故宮博物院文物分3批運走2972箱文物至臺。一起運臺的還有「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文物852箱及其他單位文物。1950年4月,臺中郊外霧峰鄉吉峰村倉庫落成,運往臺灣的文物隨即遷入新存放。1957年,在亞洲協會支持下,在庫房之外又建一小型陳列室,公開展寬所成文物。1965年,在現址建成新館。新址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百歲服,被名為「中山博物院」。後來,中山博物院歸併臺北「故官博物院」臺北「故官博物院」全部文物由臺中運至臺北中山博物院,1965年11月1日正式開放。到這一天,運往臺灣的文物才得到一個適當的保存環境。就像北京故宮在我們心中的地位一樣,臺北「故宮博物院」也是當地人心中的文化藝術寶庫。它的60萬件絕妙的藏品,涵括了書畫、銅器、瓷器、玉器、漆器、琺瑯、雕刻、文具、圖書、文獻等眾多工藝品。展館一共有四層。在第一層,可以找到圖書館和紀念品陳列處,如果想要蓋紀念章留念的,就記得去一樓;在第二層,可以找到書畫、銅器、瓷器的展館。

這裡的鎮館三寶不容錯過:第一件,是翠玉白菜。臺灣地區的市民特別喜歡在家裡擺上一棵玉雕的白菜。白菜,諧音就是「發財」。而陳列在臺北「故官」的翠玉白菜是清代藝人運用一塊一半灰白、一半翠綠的灰玉雕成。整棵白菜筋絡分明,上面甚至還趴著兩隻小蟲,可愛得不得了。第二件,是肉形石。這塊石頭,長得和杭州的東坡肉有一拼。而且,它還是一塊連皮帶肉、肥瘦相間的東坡肉。事實上,它是一塊天然形成的奇石,所有的紋理都沒有經過人工雕琢。第三件,是毛公鼎。它已經有2800年的歷史,是至今為止銘文最多的銅器。或許覺得銘文最多,並不覺得什麼,但在如今衡量青銅器的價值不僅僅是質地、古舊程度,還按照銘文的字數加價,一個字可以加一兩黃金。它上面共有497個字,你算算就知道了。還有人為這三件寶貝想到了一個有趣的記法:東北的「白菜、豬肉、,火鍋」。

第三層,可以找到玉器、法器、雕刻等。後面還建有一座26米長的走廊直通山腹地山洞,山洞距離地面50米,走進去腦海裡就浮現出《國家寶藏》的畫面。第四層,就是各類專題特展。進入展廳,環顧一下四周,如果有導遊,就好好聽導遊跟你講一下展物的歷史,如果沒有就蹭一個。如果只是走馬觀花地隨意看幾眼,是無法體會它真正的價值的。只有細心了解展物的歷史和故事,才能看明白一件展物真正帶給我們的關於時光的震撼。臺北正值春節,恰逢一群中學生在做弦樂表演。他們在樓大廳依次坐開,穿著正統的校服,有的人手上拿著小提琴,有的則吹著小號。指揮棒一揮,整個大廳就被蒼勁有力的音樂聲填滿,我忽然想到老館長秦孝儀說的一句話:「中國之美,美在文化藝術,文化藝術之美,盡在故官'。

相關焦點

  • 士林夜市,臺北故宮
    士林夜市光是賣煎的店,就有二十家左右,堪稱是最愛吃蚵仔煎的夜市。蚵仔煎是什麼?得從首臺滴民謠《青蚵仔嫂》說起,齊秦和羅大佑都翻唱過。蚵仔的學名叫牡蠟,因為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而被人比喻為「深海牛奶」。什麼樣的仔煎最好吃?我沒法給出一個標準的答案。不過,在臺北的夜市中有一家使用新鮮、大顆東石蚵的蚵仔煎店深受好評,它的名字叫做「號」。
  • 臺北士林夜市
    士林夜市是臺北頗具規模且相當知名的夜市之一,位於文林路、大東路、大南路和小北街一帶,有超過五百家店面和攤販。每當夜幕漸漸籠罩,華燈一一亮起,士林夜市即步入繁華。    士林夜市變成包含文林路、大東路、大南路及安平路等數街區的大型夜市。    士林夜市一方面是攤商和店家之間由於經濟規模而達成的用地默契,一方面則是攤商與警方之間取締與不取締的執法默契,形成一種有趣的共榮現象。在攤販並未完全合法的城市裡,士林夜市與其他大型固定夜市共同維繫著這一特殊的文化現象,也成為臺北人夜生活的好去處。
  • 臺北:士林夜市的風味小吃,故宮博物院的歷史文化傳承,你嚮往麼
    說到臺灣,大家肯定對臺北最有印象,臺北可以說是臺灣的代表性城市,不僅有現代的繁華,同時也是有著悠久的歷史沉澱,現代與歷史的碰撞,使得臺北更具有魅力。臺北位於臺灣的北區,是臺灣的核心,因此去臺灣旅遊一定少不了要去臺北逛一逛。
  • 【臺北】臺北親子遊攻略 & DAY1 臺北故宮、士林夜市
    D1 臺北故宮-士林官邸-美麗華摩天輪-士林夜市 一早乘捷運至士林站,隨後轉公車到故宮博物院,參觀館內的精華藏品。參觀完畢乘車回到捷運士林站,步行前往士林官邸,一賞蔣介石和其夫人的故居。結束後如果有時間,可以到捷運劍潭站乘坐免費接駁車,到美麗華看摩天輪。回來後在劍潭站附近的士林夜市飽餐一頓。
  • 臺北士林觀光夜市:聞香識美食
    臺北士林觀光夜市:聞香識美食 2019-03-21 13:44:10畢永光 攝公營的士林市場是士林夜市的門面。該市場2011年重建開張,設有衛生間、地下停車場等設施。 畢永光 攝為方便大陸遊客,不少攤位可使用微信、支付寶付費。 畢永光 攝夜市中有不少販賣臺灣水果的攤位。 畢永光 攝「忠誠號蚵仔煎」在士林夜市很有名氣,曾獲「臺北傳統市場節」金牌獎。 畢永光 攝入夜,士林夜市人潮湧動。
  • 臺北士林夜市生意慘澹,藍議員無奈表示:臺北市府團隊要加油啊
    @銳看臺灣報導 聲名遠播的士林夜市,也是臺北市最大規模的夜市,過去總吸引不少觀光客來朝聖。近日受到疫情衝擊,遊客大幅銳減,鄰近夜市旁一級戰區的文林路,加上房東不願降價,成了代租店面重災區。針對臺北市府舉辦士林夜市的行銷宣傳活動,北投士林市國民黨籍議員張斯綱接受臺媒訪問時怒批「小家子氣」。
  • 臺媒:臺北士林夜市「天價水果」驚對岸 將被調查
    攝     中新網10月22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臺北士林夜市日前被大陸媒體爆出現切水果價格昂貴,1顆柿子、1顆火龍果加2顆番石榴,要價500元(新臺幣,下同),價格至少是市價的3倍。
  • 臺灣名片——臺北士林夜市美食一條街
    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個美食家,可不能錯過臺北士林夜市這個吃貨的天堂,雖然窄窄的街巷只有幾塊破鐵皮覆蓋的頂端,但囊括了大江南北味道正宗的小吃,曾經士林夜市與附近的媽祖廟相通,但當時的媽祖廟周邊集中了農貿交易集市都快擠到廟裡了,於是當地管理就一聲令下,在媽祖廟的周邊建起了一堵圍牆,那些攤販就集中在圍牆外面的窄小巷子裡直接擺攤
  • 臺北:士林夜市的風味小吃,故宮博物院的歷史文化傳承,你嚮往麼
    說到臺灣,大家肯定對臺北最有印象,臺北可以說是臺灣的代表性城市,不僅有現代的繁華,同時也是有著悠久的歷史沉澱,現代與歷史的碰撞,使得臺北更具有魅力。臺北位於臺灣的北區,是臺灣的核心,因此去臺灣旅遊一定少不了要去臺北逛一逛。
  • 孟夢:環島走臺灣二,士林官邸和臺北故宮博物院
    匆匆吃完,嚴帥首先帶我們去士林官邸。一路上,綠草茵茵,大樹蒼蒼,花枝顫顫,碧水泱泱。對於我們這些西北大漠看慣了滾滾黃塵的人來說,滿眼都是美景,滿心都是喜悅。嚴帥指著路旁疾馳而過的樓廈、山水、隧道,不斷地給我們介紹著臺北的方方面面。
  • 臺灣訪學遊記(2):士林官邸、臺北故宮博物院與元宵節
    從士林官邸出來後,繼續前往臺北故宮博物院,一路走來,其實並不太遠。途中經過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很小的一片地方,而且校門極其簡單,高樓不多,簡直有些寒磣。相比之下,內地大學的大樓、大門建的更加奢華,只是大師不知道在哪。錢穆故居在東吳大學邊上,名為「素書樓」,優雅古樸一棟二層小樓,裡面展示錢先生的學養風範。久仰錢穆先生大名,特定參觀一下。
  • 臺北士林夜市18間水果攤撤走 夜市:遊客剩兩成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最知名的士林夜市過往仰賴觀光客人潮,如今受到疫情衝擊,來客量只剩下兩成,反觀南機場夜市有「當地人最愛夜市」美名,業績逆勢成長三成。對此,士林商圈理事長蘇文山坦言,生意之所以呈雪崩式下滑,早前一直被詬病宰客的18間現切水果攤撤走,可謂「功不可沒」。
  • 臺北士林夜市再被曝宰客:手機殼要價4200元新臺幣
    臺北士林夜市再被曝宰客:手機殼要價4200元新臺幣
  • 臺灣臺北士林夜市小吃 臺灣旅遊景點必去之處
    士林夜市是臺北頗具規模且相當知名的夜市  【臺灣臺北士林夜市小吃 臺灣旅遊景點必去之處】去臺灣旅遊去的地方有很多,如果你是個吃貨的話那麼士林夜市是你到臺灣旅遊必去的景點之一,在那裡你可以吃到臺灣所有的小吃,最有特色的小吃。
  • 臺北士林觀光夜市 聞香識美食
    臺北士林觀光夜市 聞香識美食
  • 臺北夜市文化探秘,士林夜市品種繁多的各類知名小吃你知道哪些?
    到臺北旅遊,最具吸引力的莫過於臺北五光十色的夜生活,其中令人津津樂道的即是販售生活用品、服飾、美食的夜市,其中最著名的有士林夜市、基隆廟口夜市、板橋南雅夜市等,而華西街夜市、饒河街夜市、樂華夜市也都是許多老饕指定前往的夜市,想體驗在地臺北夜生活,選幾個夜市逛遊就對了。
  • 臺北士林夜市
    士林夜市是臺北頗具規模且相當知名的夜市之一,位於文林路、大東路、大南路和小北街一帶,有超過五百家店面和攤販。每當夜幕漸漸籠罩,華燈一一亮起,士林夜市即步入繁華。    地理位置    原是靠近基隆河的渡口,從士林農產品到艋舺、大稻埕的貨物都在這裡交易,1909年設立士林市場一直發展至今。過去的交易主要集中於媽祖廟"慈諴宮"之廟前廣場,然而市場攤販逐漸侵佔廟宇用地,於是慈諴宮築起圍牆保留僅存的狹窄廟地,圍牆只能任由攤販使用。
  • 士林嘉年華確實「傍了」士林夜市 宣傳打了擦邊球
    事實上,士林市場從未向大陸進行過相關推廣,也沒有成立相關協會,士林市場的管理組織是「士林市場自治會」。在上海舉辦「士林嘉年華」的臺北市士林觀光發展協會的會員部分來自士林夜市私人市場,還有一些在大陸的臺商。而「士林嘉年華」上的攤販除了一部分來自士林夜市,有的還來自永和樂華夜市。此外,還有臺商在廈門、瀋陽等地自創的臺灣小吃品牌。
  • 士林夜市管理談:限時+限地+放權 攤販必須持證上崗
    東方網8月29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臺灣地區各大城市均分布有大大小小的夜市,而夜市也已成為臺灣旅遊的一張閃亮名片。在諸多夜市中,對大陸遊客而言,最出名的莫過於臺北的士林夜市,其中最核心的區域就是士林市場。  白天,士林夜市周邊交通無阻,商家半營業半休息;入夜後,攤販遍地,甚至封路佔道經營。兩者巨大的反差,依據的是一個規則:限時限地。
  • 大陸遊客團沒了 臺北士林夜市80家店面空置待租
    臺北市指標市集、士林夜市受疫情嚴重衝擊,捷運劍潭站附近的文林路短短700米就有超過30家待租店面。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徐佳馨表示,過去陸客來臺一定會去士林商圈,但這幾年團客個人遊都沒了,因此商家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