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讓你看見,也讓世界看見 杭州人類非遺項目LOGO徵集大賽評選...

2020-12-10 杭州日報

11月18日,「一眼千年·非遺讓你看見」——杭州人類非遺項目LOGO徵集大賽在杭州蕭山劇院舉行頒獎典禮,15件獲獎作品正式揭曉。

這是杭州首次面向全球徵集非遺項目LOGO設計作品,在積極探索非遺傳承和傳播「雙輪驅動」中,鼓勵創作者打開「腦洞」,用充滿創意和正能量的視覺表達,讓傳統文化與現代視覺和合共生,彰顯這座城市的文化自信。

杭州非遺,世界看見:海內外400餘幅作品匯集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座城市獨特的文化記憶。在杭州眾多非遺項目中,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中國篆刻(西泠印社金石篆刻)、中國蠶桑絲織技藝(餘杭清水絲綿製作技藝、杭羅織造技藝)、中國古琴藝術(浙派古琴藝術)和中國二十四節氣(半山立夏習俗)等四項(5個子項)尤為耀眼。

為助力杭州非遺的傳承和保護,9月下旬,杭州人類非遺項目LOGO徵集大賽啟動,面向全球徵集杭州四大人類非遺項目(5個子項)的LOGO設計方案。

此次大賽由杭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西泠印社社務委員會、杭州市文化館(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杭州市文化和旅遊發展中心(杭州市旅遊經濟實驗室)、江幹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餘杭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拱墅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等單位共同協辦,杭州日報傳媒有限公司承辦。

大賽吸引了來自海內外的專業設計師、創意達人、文創公司、高校社團等群體踴躍參賽,在一個月時間裡,共徵集到400餘幅參賽作品。其中,既有來自浙江、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江蘇、江西、山東、湖北等20多個省市的國內作品,也有來自韓國、義大利等國的海外投稿。

經過三輪公正嚴格的評選,最終,15個優秀作品脫穎而出,分獲「最佳設計獎」「優秀設計獎」和「優秀創意獎」。

非遺之美,LOGO呈現:每一幅作品都有獨特視角

在頒獎典禮現場,視角獨特、構圖新穎、風格多元的獲獎作品進行了集中展示。

來自天津的設計師黃濤以一個石頭印章為造型,融合了一個篆書「印」字,展現西泠印社金石篆刻影響力輻射全球的「天下第一名社」的美譽。

來自廣東汕頭的陳佳偉設計的中國古琴藝術(浙派古琴藝術)LOGO打破常規,將古琴以正圓形的結構進行設計,將古琴LOGO典雅的氣質展現得淋漓盡致。

來自重慶的資深設計師陳武強為中國二十四節氣(半山立夏習俗)設計的LOGO,將半山山脈、烏米飯等元素形象地展現,把傳統與現代生活方式進行融合。

來自浙江杭州的程錦瑞設計的餘杭清水絲綿製作技藝LOGO,以「水中蠶,繭中絲」的形式呈現,別出心裁。

同樣來自浙江杭州的羅明菊,則巧妙運用織布「穿插」線作圖,經緯線的穿插,織成一個滿是孔眼的「羅」字,形象且生動。

充滿創新活力的LOGO設計與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邂逅,讓人們看到了每個設計者對杭州非遺之美、非遺之魂的獨特理解。

▲杭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劉宇峰為獲獎者頒獎

▲現場連線最佳設計獎省外獲獎者

非遺保護,任重道遠:在不斷創新中自信前行

杭州非遺保護工作,長期領跑全省,多項指標位於全國前列。成績的取得,得益於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得益於社會各界的熱情關愛,也得益於在保護非遺的過程中,不斷地創新工作方法。此次大賽,正是杭州非遺保護工作的又一次全新嘗試,它不僅為非遺項目徵集到了醒目的形象標識,更是對杭州非遺的一次聲勢浩大、效果顯著的傳播和推廣。

關於這一點,那些親身參與此次大賽的設計者感受最深。

獲獎作者之一程錦瑞是一名美術專業的大學生。在此之前,他對這些非遺項目的了解並不多,這一次為了設計餘杭清水絲綿製作技藝的LOGO,他花了近半個月的時間查閱各種資料,梳理出這項技藝的特點和內涵,最終設計出了讓自己滿意的作品。「只有充分了解,才能更好地設計。」他說,在設計的過程中,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杭州非遺的無窮魅力。

因為此次大賽而對杭州非遺有了更深了解的,遠不止參賽的設計者。經過媒體的廣泛傳播,此次大賽引發了極大的社會關注,也激發了大眾參與的熱情。據統計,在網絡投票環節,總投票數超過60萬次。

千年的古琴,人盡皆知的「二十四節氣」,上溯到周朝的餘杭清水絲綿製作,清代便成為知名品牌的杭羅,名家輩出的西泠印社金石篆刻,承載歲月的杭州人類非遺項目,藉助這場LOGO設計大賽,被更多的人看見,同時,也為大眾打開了一扇了解杭州傳統文化的新窗口。【獲獎作品及作者請下方滑動查看】

向上滑動閱讀

附:獲獎作品及作者

A組:中國篆刻(西泠印社金石篆刻):

一等獎:黃濤 (天津)

設計說明:Logo整體為一個石頭印章造型,在裡面融合了「印」字的中國篆書,體現中國篆刻(西泠印社金石篆刻)研究金石篆刻歷史之悠久,凸顯品牌,展現百年傳承、名家輩出,影響力輻射全球的「天下第一名社」的美譽。

二等獎:陳武強 (重慶)

設計說明:標誌以漢字「西泠」代表西泠印社之意為基礎進行設計。以石刻的形式予以表現,體現出金石篆刻行業特點及內涵特色,從而形象地展示出西泠印社金石篆刻的獨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展示出天下第一名社的美譽。

三等獎:張萌 (山東青島)

設計說明:標誌由「西」字變形設計而成,直接體現西泠印社的名稱;標誌形如一枚印章,體現金石篆刻的元素,彰顯文化內涵;設計方案簡潔靚麗,富有衝擊力和現代感染力,充分展現西泠印社金石篆刻的形象。

B組:浙派古琴藝術

一等獎:陳佳偉(廣東汕頭)

設計說明:該標誌採用古琴進行一個正圓形的設計。「古琴」代表著中華傳統文化之瑰寶,加上了圓,使之看起來簡約而不單薄。標誌整體採用偏古典的顏色來呈現出「浙派古琴藝術」的悠久的歷史,深厚的藝術內涵,且具有良好的審美情趣。

二等獎:王毅(山西長治)

設計說明:古琴七弦,與篆體「浙「字融合,象徵「浙派古琴藝術」。柔和的幼藍色彩,表現「微、妙、圓、通」的「希聲"音色以及「清、微、淡、遠」的藝術境界。

三等獎:鄧秀輝(浙江杭州)

設計說明:Logo中部為古琴造型。環繞古琴的圓環象徵古琴發出的聲響,環環相扣的圓、長短不一充滿韻律的線條象徵古琴音色的優美厚重,和底部的浙」字結合,體現浙派古琴藝術「清、微、淡、遠」的藝術境界。圓環的層遞也象徵古琴藝術的傳承;琴音用韻律的環線表現具有新意,賦予古琴藝術時代美感。

C組:杭羅織造技藝

一等獎:羅明菊 (浙江杭州)

設計說明:該圖標運用織布「穿插」線作圖。杭羅織造技藝手工複雜且過程追求精細,其中織布製作最具有代表性,因為生活穿行,離不開絲線的運用與編制,編制出來的衣服經過經緯線穿插,形成「孔眼」。

二等獎:黃濤 (天津)

設計說明:動感飄逸的線條編織一體,象徵蠶桑絲織技藝。標識中融入字母H,代表杭州及「杭羅」。標識整體形如一個中國結,體現中國風格。

三等獎:舒童 (廣東汕頭)

設計說明:標誌靈感來自「絲綢」和古代的「織羅」機器。裡面代表織羅機器的輪,再將像絲綢一般順滑的曲線旋轉複製圍成外圈,分別對應杭羅織造的流桯:漫泡,晾乾,翻絲,纖經,搖紆,織造,精練,染色和服裝九個流程。標誌用紅色為主色調,「紅」在中國人心中是喜慶、成功、吉利和興旺發達的象徵。

D組:餘杭清水絲綿製作技藝

一等獎:程錦瑞 (浙江杭州)

設計說明: 該標誌結合了蠶繭、絲字以及水的元素,色彩上運用了棕橘色,有樸素和傳統民俗的寓意。標誌以「水中蠶,繭中絲」的形式存在。標誌中在絲字的外形上融入了絲綿飄柔、靈動的特點,蠶繭中的「絲」字結合水流婉轉柔和的特點,並且「絲」字也有明顯的粗細變化與蠶繭的粗細變化呼應,傳達了餘杭清水絲綿製作技藝的巧妙。同時標誌中以粗細變化的線段還表現出了水的波光粼粼與水的清澈。整個標誌表達的是餘杭清水絲綿技藝的巧妙與柔美。

二等獎:章舒悅 (浙江杭州)

設計說明:該標誌結合絲綢,水波,字母等元素,色彩運用了象徵黨的紅色和杭州西湖山水之景的藍綠漸變。標誌中的絲字由代表絲綿簡寫的S、M與絲綢,水波相結合。把絲字開頭的字母S跟絲綢結合,做岀工序扯綿之感。把綿字子開頭的字母M跟象徵杭州西湖山水之景的藍綠漸變結合。

三等獎:黃濤 (天津)

設計說明:設計對餘杭清水絲綿「製作歷史悠久,以水淨漂清而得名,潔白如凝脂,輕柔如浮雲」的特點進行創意解讀,圖形以浮雲和蠶繭的造型結合,構成一隻騰飛的鳳鳥,勾畫出餘杭清水絲綿的品牌形象,凸顯其技藝的高超和歷史遺產的傳承。

E組:半山立夏習俗

一等獎:陳武強 (重慶)

設計說明:該標識以「山」代表半山之意,烏米飯代表立夏習俗吃烏米飯等元素為基礎進行設計,形象地展示出半山立夏習俗的獨特內涵和專屬個性;整個標識設計新穎,構思巧妙,創意獨特,簡潔明快,靈動大氣,內涵豐富,引人遐想,具有較高的藝術性,極強的視覺衝擊力及直觀的整體美感。

二等獎:毛黔 (浙江杭州)

設計說明:標誌中融入半山山脈,半山立夏四個漢字和烏米飯。使用漢字讓受眾一眼就可以知道是半山的立夏節日,夏字中融入烏米飯和筷子,體現了半山一帶,立夏這天當地居民有吃烏米飯的的習俗;同時漢字的底部就是半山的山脈;充分體現了半山立夏習俗的地域特徵;標誌顏色採用綠色,藍色和紅色,綠色代表健康、自然、環保,藍色代表半山山脈,紅色表達了節日喜慶。

三等獎:黃浩 (廣西桂林)

設計說明:標識以「山」代表半山之意,「太陽祥雲」體現「立夏節」特點;「烏米飯」代表立夏習俗吃烏米飯等元素為基礎進行設計,形象地展示出半山立夏習俗的獨特內涵和專屬個性。

相關焦點

  • 非遺讓你看見,也讓世界看見| 杭州人類非遺項目LOGO徵集大賽評選...
    11月18日,「一眼千年·非遺讓你看見」——杭州人類非遺項目LOGO徵集大賽在杭州蕭山劇院舉行頒獎典禮,15件獲獎作品正式揭曉。在杭州眾多非遺項目中,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中國篆刻(西泠印社金石篆刻)、中國蠶桑絲織技藝(餘杭清水絲綿製作技藝、杭羅織造技藝)、中國古琴藝術(浙派古琴藝術)和中國二十四節氣(半山立夏習俗)等四項(5個子項)尤為耀眼。為助力杭州非遺的傳承和保護,9月下旬,杭州人類非遺項目LOGO徵集大賽啟動,面向全球徵集杭州四大人類非遺項目(5個子項)的LOGO設計方案。
  • 「一眼千年,非遺讓你看見!」杭州首度為「人類非遺」項目徵集LOGO
    為杭州非遺的傳承和保護助力,讓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和合共生,彰顯杭州這座城市的文化自信,今天,由杭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的杭州人類非遺項目LOGO徵集大賽正式啟動,活動面向全球徵集杭州四大人類非遺項目(5個子項)的LOGO設計方案。
  • 非遺讓你看見 也讓世界看見
    」——杭州人類非遺項目LOGO徵集大賽在杭州蕭山劇院舉行頒獎典禮,15件獲獎作品正式揭曉。這是杭州首次面向全球徵集非遺項目LOGO設計作品,在積極探索非遺傳承和傳播「雙輪驅動」中,鼓勵創作者打開「腦洞」,用充滿創意和正能量的視覺表達,讓傳統文化與現代視覺和合共生,彰顯這座城市的文化自信。杭州非遺 世界看見:海內外400餘幅作品匯集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座城市獨特的文化記憶。
  • 一場LOGO徵集,讓杭州非遺更奪目
    本報訊(記者 姜雄)杭州這片土地上,有著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們散落在杭州各處,珍藏著這座城市的寶貴文化記憶。 長期以來,杭州一直十分重視保護這些文化「珍寶」,成效斐然。然而,如何更好地推廣和宣傳非遺,讓更多人感受非遺魅力,加入到非遺保護的隊伍中來,卻始終是一個難題。
  • 杭州人類非遺項目LOGO徵集大賽結果出爐,15件作品獲獎
    記者 張雅麗 姜雄11月18日,「一眼千年·非遺讓你看見」——杭州人類非遺項目LOGO徵集大賽在杭州蕭山劇院舉行頒獎典禮,15件獲獎作品正式揭曉。杭州非遺,世界看見海內外400餘幅作品匯集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座城市獨特的文化記憶。
  • 杭州今天面向全球發布徵集令!和非遺有關!
    important}「一眼千年 非遺讓你看見!」今天,杭州人類非遺項目LOGO徵集大賽正式啟動,面向全球徵集杭州四大人類非遺項目(5個子項)的LOGO設計方案。我們熱忱期待熱愛非遺、熱愛杭州的您來一展身手。
  • 讓世界看見非遺之美 《亂世王者》x NEXT IDEA非遺設計大賽火熱開啟
    讓世界看見非遺之美 《亂世王者》x NEXT IDEA非遺設計大賽火熱開啟 新聞 官方 ▪ 2020-09-14 13:43:23
  • 讓世界看見非遺之美 《亂世王者》x NEXT IDEA非遺設計大賽火熱開啟
    因此,《亂世王者》x NEXT IDEA非遺設計大賽應運而生。這一次,《亂世王者》將再次聚焦於非遺文化,面向全球青年人徵集最具影響力的非遺印章設計作品,用創意活化世界文化遺產。除了選材,本屆非遺設計大賽也對印章的尺寸和整體結構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要求。而在外包裝盒的設計上,大賽並不做限制,參賽者只需圍繞印章本身展開設計即可。
  • 非遺創造美好生活丨2020山東非遺+旅遊文創大賽啟動
    大賽內容包括新聞發布會、作品徵集、評選評審、頒獎暨成果展覽四個階段,其中評選評審包括11月份的大賽初評和12月份的大賽終評,獲獎作品成果展將在2021年「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月」期間舉行。  據介紹,本屆大賽較往屆拓展了參賽類別,更加突出非遺與旅遊的融合,更加突出成果轉化與應用,增加了非遺創意衍生產品設計類和非遺傳播產品開發類兩個類別。
  • 跨界互動 南昌首屆非遺文創設計大賽正式啟動
    11月6日,「創意南昌 多彩非遺」2020年南昌市首屆文創設計大賽正式啟動。此次活動面向全省徵集南昌非遺文創作品,活動時間即日起至12月12日,屆時將在南昌發布獲獎作品及舉辦作品成果展。本次大賽由南昌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遊局主辦,南昌市文化館(市非遺研究保護中心) 、十月文化承辦,大賽以「創意南昌 多彩非遺」為主題,分為「文創徵集」和「南昌非遺主題LOGO徵集」兩大部分進行,以弘揚南昌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傳承獨特的南昌非遺技藝為宗旨,激發非遺特色轉化活力和文化產業創造力,讓傳承千百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逐漸實現從「活起來」到「火起來」的轉變。
  • 晉中市首屆非遺文化旅遊創意作品大賽正式啟動
    大賽以「挖掘非遺內涵 創意晉中禮物」為主題,作品類型分為「傳統非遺技藝+文創類」、「非遺元素+文創類」、「旅遊景區+文創類」三大板塊,參賽作品以晉中非遺項目為設計載體,突出傳統文化和晉中元素,同時注重與時尚風格有機結合,充分挖掘晉中特色非遺文化,匯聚現代創意設計理念。賽事流程分為活動發布、作品徵集、作品評選、頒獎及展覽、成果轉化五個階段。
  • 在非遺中看見歷史 中國丹寨非遺周講述丹寨故事
    近日,就有中國公益慈善項目大賽第二屆非遺文創專題評選組委會部分成員來到丹寨,展開非遺文化的相關調研,還專門選出優秀的非遺產品展現丹寨魅力。這也為即將到來的「中國丹寨非遺周」打下了基礎。 了解丹寨的非遺 說起中國丹寨非遺,不得不提蠟染技藝、鳥籠技藝和古法造紙技藝,這些都是國家級的非遺文化傳承,更有三大小院供遊客們進行參觀和體驗,來這裡的遊客們都會戀戀不捨。
  • 2020山東非遺+旅遊文創大賽啟動
    記者從發布會獲悉,本屆大賽以「非遺創造美好生活」為主題,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山東省文化創意設計行業協會承辦,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泉韻歷山(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協辦。賽事流程分為四個階段:新聞發布會、推介與作品徵集、評選評審、頒獎暨成果展覽。8月27日大賽正式發布,自8月28日-11月5日徵集參賽作品。大賽評審為2020年11月-12月。
  • 擁抱身邊的非遺 明信片創意設計大賽等你來
    今年的主題是「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非遺無處不在。作為主題活動四川參與方,即日起,四川省委網信辦、川報觀察將推出「擁抱身邊的非遺」明信片創意設計大賽,將視角投向廣大網友的日常生活,期待每一位網友用創意描繪我們身邊觸手可及、歷久彌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鼓勵更多網友擁抱傳統文化、發現非遺之美,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北京非遺時尚創意設計大賽閉幕,西城將打造「非遺+」傳播新模式
    扮上「獅子頭」,體驗一把非遺的魅力,12月25日,「民間瑰寶 • 魅力之都」2020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時尚創意設計大賽閉幕式在紀曉嵐故居舉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大賽立足於西城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類非遺項目核心技藝或經典元素,面向社會公開徵集時尚創意設計方案,並對獲獎作品給予應用性轉化資金扶植,力求為非遺保護注入「活力、魅力、時尚
  • 在非遺中看見歷史 中國丹寨非遺周講述丹寨故事
    近日,就有中國公益慈善項目大賽第二屆非遺文創專題評選組委會部分成員來到丹寨,展開非遺文化的相關調研,還專門選出優秀的非遺產品展現丹寨魅力。這也為即將到來的「中國丹寨非遺周」打下了基礎。 了解丹寨的非遺 說起中國丹寨非遺,不得不提蠟染技藝、鳥籠技藝和古法造紙技藝,這些都是國家級的非遺文化傳承,更有三大小院供遊客們進行參觀和體驗,來這裡的遊客們都會戀戀不捨。
  • 2020山東非遺+旅遊文創大賽新聞發布會舉行
    8月27日上午,省文化和旅遊廳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山東非遺+旅遊文創大賽籌備及賽事安排等有關情況本次大賽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省文化創意設計行業協會承辦,是我省&34;系列活動&34;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今年我省旅遊發展大會&34;文旅嘉年華活動的一個重要活動。本屆大賽以&34;為主題,分為非遺傳承創新類、非遺創意衍生設計類和非遺傳播產品開發類等三大作品比賽類型。
  • 聚焦非遺項目保護傳承 寧夏黃河流域非遺講解大賽在沙湖景區舉辦
    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寧夏民間非遺項目保護傳承,根據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關於《非遺講解大賽》的工作安排,以「弘揚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為主題的寧夏黃河流域非遺講解大賽將於本周六在寧夏沙湖旅遊景區溼地博物館舉行。
  • 擁抱身邊的非遺 明信片創意設計大賽等你來
    今年的主題是「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非遺無處不在。作為主題活動四川參與方,即日起,四川省委網信辦、川報觀察將推出「擁抱身邊的非遺」明信片創意設計大賽,將視角投向廣大網友的日常生活,期待每一位網友用創意描繪我們身邊觸手可及、歷久彌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鼓勵更多網友擁抱傳統文化、發現非遺之美,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非遺致敬抗疫!中華職業教育非遺創新大賽重慶開賽
    主辦方供圖  第二屆「黃炎培杯」中華職業教育非遺創新大賽暨非遺職業教育成果展示會,15日在重慶開賽。用非遺作品集體致敬抗疫精神,成為本次大賽一大亮點。  剪紙、蘇繡、楚香……大賽現場,成百上千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品琳琅滿目。大賽主辦方中華職業教育社稱,本次比賽共吸引全國26個省市115所職業院校參賽,參賽項目共41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