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位專家學者參與評選推薦新中國70年百種譯介圖書目錄如何...

2020-12-25 中國新聞出版網

  □本報見習記者 朱麗娜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為鼓勵和引導中外出版機構合作譯介推廣,展示反映新中國科技文化建設和發展成就的精品圖書,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科學院、中國作協等單位,開展了新中國70年百種譯介圖書評選推薦活動。經過近300家出版社推薦和近140位專家學者的精心評審,「新中國70年百種譯介圖書推薦目錄」近日出爐。

  入選目錄的都是什麼書?入選的標準是什麼?評選這樣一份目錄的背後有哪些故事?《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在目錄發布後採訪了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和入選出版社的負責人。

  推精品 選專業經典圖書

  談及目錄評選的初衷,魏玉山介紹,今年年初就與有關機構共同商討,想要用一份「特別」的書目為新中國七十華誕獻禮,也以此為契機,梳理70年來出版的適合向海外推薦的精品圖書,為海外出版機構翻譯中國圖書提供一個可供參照的書目。

  好書太多,如何甄選?這是這次目錄梳理面臨的最大難題。魏玉山介紹:「書目推薦的基本標準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創作出版的圖書,要知道,70年來,我們國家共出版了近800萬種圖書,從中選取百種圖書,工作量非常大,難度也非常大。為此,我們首先向500餘家出版社發出了徵集書目通知,其次請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等領域專家推薦,共有近1500本圖書入選初評目錄。在初評、複評和終評階段,我們都請到了3個部門推薦的專家學者,以及出版行業內的專家學者把關,為的就是讓這份目錄更加具有權威性和說服力。」

  從6月底截止報送到最終公示,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要讓一份目錄體現高水準,十分不易。因此,專家評審團的學術性和專業性也是本次評選的一大亮點。

  魏玉山進一步介紹,前後共有近140位專家學者參與了評審,其中不乏多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如中國科學院院士林群、胡海巖、曹春曉等,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劉慶柱、張海鵬等,以及作家、評論家白燁等。

  最終公布的百種圖書,涵蓋的學科範圍非常廣泛,從大學科向細分學科梳理選取,對主要的學科門類基本都有所體現。

  導向正 推各領域代表作品

  最終入選圖書的標準是什麼?這是大家十分關心的一個問題。

  「首先是要具有正確的政治導向,其次要能夠代表一個時期內學科領域的最高水平,同時又要具有長久傳播的價值。」魏玉山說,最終選取了從新中國成立初期至今,最能夠反映學科類別特點、最有代表性的圖書。

  「例如反映新中國成立初期文學水平的《林海雪原》,展示我國科學技術成就的《青蒿及青蒿素類藥物》《大飛機出版工程(2冊)》以及《中國印刷史(插圖珍藏增訂版)》等,都充分展示了我國階段性科學技術、文學成就的最高水平。同時,我們還從內容出發,多角度考量進行圖書的選取,比如說袁隆平,雖然沒有對雜交水稻方面的圖書進行介紹,但是選取了袁隆平的傳記——《袁隆平的世界》,這樣的層次更多元,以便通過不同形式來反映我們國家的發展風貌。」魏玉山說。

  人民文學出版社此次有多部圖書入選目錄,除了《林海雪原》之外,還有《青春萬歲》《塵埃落定》等。人民文學出版社策劃部主任宋強表示:「這些書在新中國文學70年中很有代表性,一方面是時間跨度大,從上世紀50年代的《林海雪原》到新世紀的《推拿》,每個年代都有代表性作品;另一方面,它們都產生了重要影響,被廣大讀者廣泛閱讀,是公認的經典之作。」

  談起對於評選過程的感受,魏玉山很是感慨,一是「忍痛」刷下了很多非常好的書,二是被專家學者對於學術認真嚴謹的態度深深感染。因為本次評選的重點是能反映新中國70年的建設成就、發展以及適合進行對外推廣的圖書,所以圖書不僅要高質,同時也要符合選取方向,加之學科門類龐雜,用百種書來體現更是難上加難。

  用「艱難抉擇的每一天」來形容整個評選的過程,一點也不為過。魏玉山舉例,像關於毛澤東的傳記,國內優秀的作品非常多,但是專家組要從時代性、學術性和對外推廣性等方面進行嚴謹全面的考量,經過多次開會商討、反覆斟酌考量,最終選取了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傳》。在評選中,專家們意見相左的情況也有很多,甚至可以用「百家爭鳴」來形容,但是最終達成共識,把最具代表性的圖書推薦出來。

  「學者們嚴謹、負責的態度,讓我們的評選有了堅實的保障,也為今後的評選工作提供了參考範本。」魏玉山說。

  展成就 促精品圖書走出去

  關於評選的意義,魏玉山表示,本次目錄的評選不僅體現了新中國70年來社會科學、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領域最有代表性的發展成就,同時也體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出版業的成就——通過百種書,折射出出版領域的不斷發展進步。「我們希望用這樣一份好書目錄,來展現新中國璀璨的建設成就。」

  在101種公示名單中,科學出版社共有7本圖書入選,這也是科學出版社建社65年來出版的眾多經典學術作品的代表。其中《中國植物志》和《中國科學技術史》歷時長且規模大,其重要的學術意義無可替代。《中國植物志》的出版工作從1959年持續到2006年,共計80卷126分冊,全書達5000多萬字。

  在科學出版社總編輯李鋒看來,這次評選意義非凡,不僅遴選出了我國值得向國際推廣的「高峰」作品,還可以引導和激勵作者和出版機構不斷加大對精品力作的創作和出版力度,對讀者的閱讀也會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

  「把這些經典好書譯介到國外,更有利於國外讀者了解新中國70年的發展歷程,不僅能夠增進國際交流,更是宣傳新中國良好形象的一扇窗口。」宋強說。


相關焦點

  • 「譯介中國——中國國際出版70年」專題展覽在德國法蘭克福開幕
    —中國國際出版70年」專題展覽在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上舉行開幕式,吸引了諸多海內外專家、學者和業界代表參加。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事館教育文化處主任韓冬升表示,「譯介中國——中國國際出版70年」專題展覽有利於向德國人民講述新中國70年蘊含著中國發展道路的獨特故事,向世界講述中國國際出版70年來的累累碩果。施普林格·自然集團全球圖書業務總裁湯恩平指出,在過去70年,世界見證了中國的迅速發展。
  • 「譯介中國——中國國際出版70年」專題展覽在德國法蘭克福開幕
    ,吸引了諸多海內外專家、學者和業界代表參加。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事館教育文化處主任韓冬升表示,「譯介中國——中國國際出版70年」專題展覽有利於向德國人民講述新中國70年蘊含著中國發展道路的獨特故事,向世界講述中國國際出版70年來的累累碩果。施普林格·自然集團全球圖書業務總裁湯恩平指出,在過去70年,世界見證了中國的迅速發展。
  • 中國圖書集體亮相法蘭克福書展 成果越來越豐碩
    16日至20日舉行的全球圖書業盛會第71屆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上,上百家中國出版企業攜多種圖書中外文版亮相,並籤署多項合作。出席書展的國際專業人士表示,隨著中國從出版大國向出版強國邁進,中國文化正愈發自信地走向國際舞臺。
  • 向全國範圍內推薦的91種優秀古籍圖書目錄公布
    91種古籍入選國家目錄 體現我國古籍整理出版最高水平    新華社北京8月29日電(璩靜、王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29日公布向全國範圍內推薦的91種優秀古籍圖書目錄。專家認為,該推薦活動全面梳理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出版的2.5萬種古籍圖書,入選古籍均為具有典範價值的古籍整理精品,集中體現了我國古籍整理出版最高水平。    此次推薦圖書範圍以學術類為主,兼顧普及類,涉及文學、語言文字、文化藝術、歷史、地理、哲學、宗教、科學技術等古籍整理出版的主要門類,涵蓋標點、校勘、注釋、今譯及輯佚、索引、彙編、影印等主要整理方式。
  • 中國圖書集體亮相法蘭克福書展 成果越來越豐碩
    楊彥宇   中新社法蘭克福10月20日電 (記者 彭大偉)16日至20日舉行的全球圖書業盛會第71屆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上,上百家中國出版企業攜多種圖書中外文版亮相,並籤署多項合作。
  • 一萬兩千冊圖書 講述知識界70年
    每個觀眾都能在這1.2萬餘冊展品圖書中,找到與自己的關聯。從人手一本的《新華字典》到推動時代進程的《共產黨宣言》,從影響一代人的科普讀物《十萬個為什麼》到放滿整個展示櫃的點校本「二十四史」,正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的「書影中的70年·新中國圖書版本展」,首次從圖書版本的角度展示歷史成就,以一種極具「文化味兒」的方式呈現了新中國成立70年的歷史。
  • 中小學生分級閱讀指導目錄發布,推薦圖書共300種
    該書目研製歷時一年,國家教材委、有關高校、研究機構和中小學校110多人組成專家團隊,經過基礎研究、專業推薦、深入論證多個環節,從古今中外浩如煙海的圖書中精心遴選出300種圖書。書目推薦中國作品比例為76.7%,外國作品比例為23.3%,培養中小學生注重自覺延續中華優秀文化基因,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又注重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
  • 2019年智利「譯介中國——中國國際出版70年」專題展開幕式在...
    梁言順副部長致辭張洪斌副局長向雷科萊塔市文化中心主任贈送了《圖書目錄》國際在線報導(記者李晶晶、鄧穎):當地時間10月31日,2019年智利「譯介中國——中國國際出版70年」專題展開幕式在智利首都聖地牙哥雷科萊塔市文化中心成功舉辦
  • 2019年度全國十佳集郵圖書評選揭曉
    文獻集郵研究會在這次十佳集郵圖書揭曉的現場,為參與投票的會員們寄發了一枚以「揚州瘦西湖」為郵資圖的中國集郵家博物館普資封,還收到一枚文獻集郵研究會會長葛建亞會士寄給我的一枚2019年度全國十佳集郵圖書評選紀念封。
  • 37種圖書入選2019年度「中國好書」
    新華社北京4月23日電(記者史競男)第25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在中宣部指導下,中國圖書評論學會組織評選出37種2019年度「中國好書」,旨在引領推動全民閱讀,活躍大眾讀書生活,促進文化繁榮發展。  據介紹,2019年度「中國好書」由專家學者經過多輪評選最終投票產生,重點推薦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具有較大社會影響、較高藝術水準,適合中國讀者閱讀趣味的精品原創圖書。  年度榮譽圖書2種,分別是《論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
  • 海外華裔學者譯介漢籍過程社會學分析——以王伊同英譯《洛陽伽藍...
    [15] 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漢籍翻譯場域勃興的背景下,王伊同受其學者慣習驅使,制訂了翻譯南北朝重要地理文化典籍《洛陽伽藍記》的行動目標,並發起譯介項目,利用他在美國漢學場域積累的符號資本和《洛陽伽藍記》本身的語言文學資本,成功獲得了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福布萊特基金會等機構行動者的青睞,使該書的翻譯生產及傳播沒有了後顧之憂。
  • 全民閱讀 | 37種圖書入選2019年度「中國好書」
    全民閱讀 | 37種圖書入選2019年度「中國好書」 2020-04-26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央已向黨員幹部推薦111種圖書
    「中央國家機關的司處級幹部參與高層決策,他們的素質如何,對整個國家的發展關係很大」,郝振省說。  5年推薦了哪些書   並未嚴格規定哪類書目必須有多少,每類書目都要有   書目是怎樣推薦的?  郝振省介紹,讀書活動辦公室組織有關學者、專家從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和歷史5方面挑選精品圖書,文化裡包括文學,也包括藝術,甚至音樂。   郝振省說,截至今年上半年,一共推薦了111種書,其中政治類32種、歷史類22種、科技類12種、經濟類19種、文化類26種。   縱觀該活動已公布的2009年-2013年推薦圖書目錄,從數量上還是內容上,每年都會有些變化。
  • 300種圖書陪伴青少年心靈旅程
    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發布,分別為小學、初中、高中3個學段推薦圖書共300種。《指導目錄》是如何研製的?具體有哪些內容?與現行課標、統編教材是什麼關係?該如何使用?圍繞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負責人。
  • 教育部首次發布中小學生分級閱讀指導目錄!古今中外遴選出300種圖書
    據了解,此次指導目錄為教育部首次發布。教育部明確表示,推薦圖書供學生自主選擇,不作強制要求!推薦圖書不要求學生全部必讀,提倡精讀!學生可根據個人興趣選擇《指導目錄》中的部分圖書,不作全讀要求。推薦圖書不指定版本,學生、家長和學校可進行自主選擇。
  • 兩千種書刊,匯聚成中國的縮影——第二十七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
    由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從全國出版物中精心選擇的近2000種書刊,匯聚成「習近平總書記相關著作」「主題出版物」「進出口精品出版物」和「精品期刊」四個主題,通過線下實物展廳和線上全景3D復刻技術,與全國讀者見面。
  • 濃縮思想歷程集萃出版精華 萬冊圖書講述知識界70年
    從人手一本的《新華字典》到推動時代進程的《共產黨宣言》,從影響一代人的科普讀物《十萬個為什麼》到放滿整個展示櫃的點校本「二十四史」,正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的「書影中的70年·新中國圖書版本展」,首次從圖書版本的角度展示歷史成就,以一種極具「文化味兒」的方式呈現了新中國成立70年的歷史。
  • 第十五屆文津圖書獎揭曉:國家圖書館推薦的這些圖書你都讀過嗎?
    第十五屆文津圖書獎昨晚在國家圖書館正式揭曉,社科類、科普類、少兒類15種圖書獲獎。另有35種圖書被評為推薦圖書。《這裡是中國》是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特別之作,用大量的圖片、深情的語言譜寫中國的廣袤大地。《雪山上的達娃》為孩子們書寫了西藏雪域高原上一種「有信念」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