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龐大的人口基數是我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重要動力。改革開放四十餘年,我國從一清二白髮展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取得的成就震驚了整個世界,而近些年我國的經濟增速明顯放緩,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於我國的人口出生率逐年降低,甚至已經跌破了警戒線。
作為世界人口總量第一的國家,充足的勞動力一直是我國的一大優勢,價格相對低廉的勞動力吸引了大量勞動密集型產業在我國落腳,這也是改革開放前期和中期,經濟增速極其迅猛的重要原因。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年輕人的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加之沉重的現實壓力讓他們從思想上和現實中都沒有了生育的「熱情」。
著名經濟學家馬光遠認為,人口出生率的持續下降勢必會造成我國的GDP將進入減速周期。現如今我國的產業升級還未完成,缺乏科技和創新優勢,如今人口出生率的下跌又讓我國製造業的優勢不復存在,很多勞動密集型產業已經轉移到了勞動力更為低廉的東南亞地區,因此在未來我國的經濟減速或將超多很多人的想像。
而很多專家甚至認為,人口下跌甚至會加速房地產業泡沫的破碎,這兩者之間是否存在關聯呢?離我們最近的兩場經濟泡沫分別發生在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之後,以及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日本,日本的情況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發意義。
當時的日本全民炒房,房價虛高到五十平的房子需要五千多萬日元,折合人民幣數百萬,一個日本普通家庭想要買房需要擔負起一輩子的房貸,這與我們當前所面臨的境況是否十分相似呢?日本房地產泡沫破碎之後,房價暴跌,投資房產者血本無歸,無數人因此失業,日本經濟更是遭受重創。如今我國人口出生率的下跌,也有加速房地產泡沫破碎的可能。
雖然目前我國的房地產投資屬性大過居住屬性,但從本質上講房子終究是一件商品,它依然受市場規律的影響。隨著城市化進程放緩,剛需群體不斷減少,房價也將失去繼續上漲的動力。目前我國城市平均住宅空置率超過20%,市場供大於求的趨勢十分明顯。因此如果是人口流入城市,其房價依然有上揚的可能,而人口流出城市則大概率會出現下跌。
如今決策層三令五申的強調房住不炒,從政策方面也不斷的加強對房地產業的管控,將其向一條健康可持續的道路上引導,在未來房價將呈現出穩中有降的整體趨勢。
為了減少人口結構變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我國從2016年就開始全面放開二胎,然而5年過去了,人口出生率並未因此出現改觀,現在有的專家甚至提議推行放開三胎政策,你認為這種做法能否對改變如今的人口結構起到積極作用呢?大家可以相互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