皛玊說詩詞:掌握對聯的詞性結構與文意,作詩填詞就不難了

2021-01-09 愛尚古典文學

對聯是詩詞的基礎,因為詩詞格律對仗與對聯緊密相關。對聯修辭用好了,詩詞也易學了。古典君分享一些關於對聯的詞性、結構、文意方面的心得體會,希望對初學者有所幫助。也歡迎朋友們留言互動,交流切磋!——皛玊題記

腹有詩書

對聯又稱楹聯對仗,每個環節都有嚴格的規定。對聯講究六要素:字數相等、詞性相同、文意相關、結構一致、節奏相同,平仄相諧。字數、節奏,平仄幾項都易掌握,但對於詞性、結構、文意方面,許多文友往往是模糊不清,故而在此分享一下。

先說說對聯的詞性,詞性分為實詞與虛詞兩大類。實詞在語法上應細分為:名詞、形容詞、動詞、數詞、量詞、代詞六種類別。上面幾類一般都能分清,這裡將代詞說一下。代詞有三種,一是人稱代詞,比如你、我、他們。二是疑問代詞,比如誰,怎麼。三是指示代詞,比如這、那。

再說虛詞,虛詞沒有實在意義,一般不能充當句子成分,只是表示種種語法關係。虛詞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這五類。

詞性易懂,但由詞組成了詞組結構後,友們常常有失對現象,所以今天重點談談這方面知識。

腹有詩書

兩個詞或以上組合在一起稱為詞組。詞組的語法結構共分為五類:

一是主謂結構,一般是名詞+形容詞或者是名詞+動詞組成。比如:心急、花繁、鳥翔、星移。

二是並列結構,一般是由同類詞性組成。又細分為三類,並列名詞,比如「天地、江湖、歲月、國家、山河」;並列動詞,比如「飄蕩、飛騰、跳躍、擺動」;並列形容詞,比如「苦甜、辛酸、欣榮、難易」。在對句時,並列動詞與形容詞可寬對,但不能與名詞寬對。

三是偏正結構,一般由形容詞+名詞或名詞+名詞以及形容詞+動詞組成,前兩種可以寬對,但第三種不能與前兩種互對。比如,青山(形+名)、對白雲(形+名),江潮(名+名)對溪水(名十名)。而狂笑(形+動)、痛飲(形+動)、慘叫(形+動)不能與前兩種互對。

四是動賓結構,前後詞組有支配與被支配關係,前面是動詞謂語,後者是名詞賓語。組成形式為動詞+名詞。比如,遊山(動+名)、讀書(動+名)、交朋(動+名)。

五是動補結構,一般由動詞+形容詞組成。比如,望盡(動+形)、讀完(動+形)、看清(動+形)

詞組結構和詞性有時也要靈活運用,根據聯意不同詞性也不同。比如前面說的「落日、飛鳥」。有些字也有動、名、形不同用法,比如「書」字,在「書寫」時為動詞並列,在「書桌」時為名詞偏正。

腹有詩書

結構性嚴格的對聯,也叫類對。類對即同類詞性的相對。比如名詞又分很多小類。這些稱小類對,最工整。比如天文、地理屬於大類,總稱類對(工對)。

寬對指比工對放寬一些尺度。一副聯或詩詞對仗,意境好是主體,能工對最好,不能工對時,只要在語法上不失對,亦可寬對。比如名詞對名詞即可。名詞對代名詞(你、我、他們)亦可。形容詞與動詞可對仗。比如,蜂飛蝶舞對水秀山青。偏正結構中的(形+名)可對(名+名)。比如形容詞對數詞、名詞對量詞、形容詞對意動詞。也就是說偏正結構除(形+動)一種外,餘皆可互寬對。虛詞中有五類,除副詞稍微講究外,一般都可以互相寬對。但寬對只能是在不失對的情況下才行。特別是動詞,一但失對就結構、節奏都不同了。比如歷盡滄桑對笑談今古,這種儘量不去對。

腹有詩書

對聯講究文意相關,否則就會隔意或隔景。文意是指上下聯的聯意必須互相關聯。不能脫節,不能南轅北轍、風馬牛不相及。比如,雨來魚影亂~月落酒杯空。上聯說清澈的水中魚影成群,忽然雨來打入水中而驚亂了魚群。下聯說月落更深了,對月飲酒酒也飲空了。上下聯詞性也很工穩。但這就是你說你的,我說我的,毫無關聯故而隔意。

隔景是來於建築用語,將園林分隔成為不同空間、不同景區的手法稱為「隔景」。也就是說同一空間、同一景區的建築物必須相互協調才會產生美感。既然隔景了,那肯定也隔意了。對於對聯隔景一般還沒有定論,在我看來,還得根據聯意來辨別是否隔景。比如,蝶戀桃花春色好~蛩鳴階草月光寒。上聯是春光美好的一副美景,而下聯卻是秋季的衰敗氣象。不但季節相隔,而且意境也不協調。所以如果上聯是歡快的,下聯絕不可以對悲愁的。上聯如果是中性的,下聯最好對歡快或中性。上聯如果是悲愁的,下聯亦不可對歡快。如果是誇張、比擬,下聯氣勢更大於上聯為優。

腹有詩書

再看兩聯:聞雞晨起舞~秉燭夜遊園。此聯時間上一個早上,一個晚上。也沒在同一時間上,但不隔。從聯意看上聯用典「聞雞起舞」,喻指立志奮發圖強,珍惜光陰而聞雞。下聯用典「秉燭夜遊」是出自曹植寫給友的信,要其珍惜光陰,就算晚上秉燭看花也別忘了多休閒。一正一反,一早一晚,此雖是反對,但表達的意境是緊密相連的。

鳥啼春院靜~蛙噪夏池幽。此聯一春一夏不同時間,但兩聯表達的意境是一樣的,屬於遞進手法,所以也不隔景。所以隔景並非是春不能對夏,早不能對晚這麼簡單。關健要看上下聯是否意境有關聯。對於遞進手法這種秋對夏,夏對秋就更不用說了。是否隔景這得靠自己把握了。

腹有詩書

無情對是清末士大夫流行起來的一種文字對仗。要求上下聯聯意越遠越好,不得有絲毫關聯。還有一個條件,那就是上、下聯每個字都必須類對(工對)。所以無情對最不易對。這是一種特殊的對句手法,所以不屬於隔意。

說了這麼多,如果有不明白處可以私信相詢或在下面留言。眾友也可以單獨另提出些想了解的知識,我將匯集各種信息,再分享給朋友們。

腹有詩書

文中使用部分圖片和文字來自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謝謝!本文系百家號獨家首發,其他平臺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否則一經發現,將追究抄襲責任。

相關焦點

  • 走進中醫世界|第七講:中醫藥詩詞對聯賞析
    中醫藥不僅可以治病,還能作詩填詞寫對聯哦在本節課中,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趙霞將帶同學們一起賞析中醫藥的經典詩詞對聯。趙霞介紹,這句對聯涉及了兩個中藥方名和十個歷史人物。趙教授表示,這副對聯實際上概括了袁世凱稱帝的這段史實。「六君子」和「二陳湯」既指中藥方劑,又對應歷史人物和史實,想了解這副對聯背後的歷史典故嗎?點擊視頻開始學習吧。據悉,在本節課中,趙教授還將選取多首與中醫藥相關的對聯、詩詞,帶領同學們一同品味中藥與詩詞的融合之美。
  • 寫詩常識,如何正確對待詩詞和對聯中的對仗?你只要這樣做就行
    大家好,歡迎來到一號詩巷,這是我們《詩詞聯寫作精講,帶你快速入門》課程的第六章內容。上一章我們重點講解了格律詩詞和對聯寫作方面的意境塑造及其方法,點擊查看文章:記住1個條件5個方法就可以今天這一章,我們來認識「對仗」在詩詞對聯運用中的「工」與「寬」,以及它們各自不同的寫作要領。相信大家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在格律詩與對聯的寫作中又會有新的認知與突破。
  • 今日對聯94,染桃畫柳風執筆,流水漂花雨作詩
    今日對聯94染桃畫柳風執筆(艾曉東)流水漂花雨作詩(艾曉東)#今日對聯你喜歡哪一句#上聯染桃畫柳風執筆(艾曉東)請對下聯1.流水漂花雨作詩(艾曉東)2.陌上花開)42.逗蝶惹花葉作媒(陳撥平)43.塗水描山墨看人(開原山人)44.雨露凝霜地繪圖(莊雲)45.溪濺漂花水浣塵(途暉)46.題賦吟詩句作篇(宋皎)47.作賦填詞雨洗硯
  • 讀詩作詩 怎樣掌握平水韻的規律?
    前言前幾天看到這樣一個問題:怎樣掌握平水韻的規律?既然問到平水韻,自然是指舊體詩詞的創作,僅僅是閱讀古詩的人,大多數不關心什麼古韻、新韻。平水韻當然有一定的規律,不過對於對現代人來說。今天我們作詩,倚靠查詢來解決問題比較方便,作詩多的話,會記住不少常用字。說起平水韻的難點主要有兩個,一是四聲,二是韻部。如果說規律,有幾處可以注意一下。
  • 10個有趣的詩詞小遊戲
    接龍聯詩模仿接龍遊戲,由教師起頭,先出第一句,然後學生在短時間內判斷格律,接著寫出主題扣合、平仄和諧、押韻正確的詩句,最後通過接龍詩句的長短和意境判斷學生的詩詞寫作能力。2. 詩詞唱和詩詞唱和包括酬答唱和、依韻唱和、步韻唱和等,一方作詩贈送後,另一方要根據對方詩詞的韻部或主題,現場寫詩回贈。
  • 上遊讀書丨《詩詞及楹聯寫作》教你如何賦詩作對 - 鍾小族
    由詩的格律派生的楹聯(也叫「對聯」或「對子」),還給錦屋華堂、名山勝地、園林亭榭、古剎寶寺等增添了特殊景觀和無限風光,進而美化了生活,歡暢了旅遊。教育內容和方式的轉變,也是舊體詩詞漸受冷落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於學習內容太多,現在很少有學校會把古文典籍的閱讀、吟誦當成一門天天操練的必修課。
  • 對聯的平仄、對仗、修辭、運典,隱藏著豐富的詩詞規律,妙趣橫生
    中國的對聯堪比燦爛的詩詞,博大精深。要學會制聯並非易事,制出一副好聯更是難能可貴。其中最大的要求是必須讀書多,且要有悟性,能夠學以致用。這不是一個惰於對聯者可以做到的。對於初學者或想因此了解對聯,則不妨通過多讀詩詞歌賦,熟悉其中的格律。最好是先學五言或七言,即五言律詩與七言律詩,能作好詩之項聯與腹聯,則制聯就比較容易了。不過制聯與詩不盡相同,聯有所謂「無情對」者,即上下聯可以毫不相干,律詩則不然,這是制聯易過詩的地方。
  • 對對聯不能不「對」
    ——清 曾國藩上聯的「大筆高名」和下聯同位置的「君來我去」詞性均不相同,但上聯的「大筆」和「高名」自對,下聯的「君來」和「我去」自對。(三)結構對應主要指上下聯的句子結構和詞語結構應儘可能一致,做到「上行下效」。
  • 【詩詞格律與寫作】對仗 對聯
    語言文學家趙元任在《談談漢語這個符號系統》一文中說:「論優美,大多數觀察和使用漢語的人都同意漢語是美的。有時人們提出這樣的問題:漢語有了字的聲調,怎麼還能有富於表達力的語調?回答是:字調加在語調的起伏上面,很像海浪上的微波,結果形成的模式是兩種音高運動的代數和。漢語的文字系統,即使把簡化字考慮在內,當然是很不簡單的,可是它在優美性尺度上的等級是很高的。」
  • 《詩詞格律》:熟讀唐詩三百首,又會作詩填詞又會吟
    ③對仗即詩詞中的對偶,是把同類的概念或對立的概念並列起來,一般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對副詞,律詩中上聯和下聯的字不相重複,平仄對立。「渭北」與「江東」是方位詞;「春天」與「日暮」是名詞;「樹」與「雲」是名詞,在一個對聯中,多數字對得工整,就是工對。《詩經》說:「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上聯和下聯中的「我」字重複了,在律詩中是不允許的。
  • 皛玊說詩詞:這些熟悉的詩詞,你都讀對了嗎
    其實,這只能說她不認識這兩個字。在學習與欣賞古詩詞及古典文學時,我們經常會把許多常見字,按照我們平時的閱讀習慣去讀,而實際上是錯誤的。這樣,難免會被有真才實學的人所笑話,真正的貽笑大方。古典君舉下面幾個例子,看看這些熟悉的詩詞,你都讀對了嗎?
  • 為什麼要鄙視網絡古風和老乾體詩詞?
    舊體詩至少要依照詩詞基本規則所作,律詩要按照格律規則,填詞要按照填詞規則,古體按照古體規則,這樣的作品,雖然水平參差不齊,但至少可以算是真「古風」。所以,並不是所有看上去像「網絡古風」一定是真正的古風。
  • 燭影搖紅花自落,三臺春曲點櫻桃;填詞常識,你了解多少
    古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與文學創作不僅可以增加文化修為,更是怡情養性的一種最好的方法。前段時間,有網友留言問我:現代人學習填作古詩詞有意義嗎?我想,往大處說,可以弘揚傳統文化,繼承與發揚古典文學的魅力與美;往小處說,可以陶冶情操,豐富自己。您認為呢?
  • 用平水韻和詞林正韻作詩填詞難嗎?唐詩為什麼符合宋朝的平水韻?
    註:我們說的鄰韻是指平水韻的鄰韻,例如【一東】和【二冬】。今天我們做近體詩當然使用平水韻,關於平水韻的鄰韻分類,可以看看這篇文章《詩詞創作一定要學習 10分鐘搞懂鄰韻通押那些事》,下面是儲光羲使用鄰韻通押的古體詩《採蓮詞》:淺渚荇花繁,深潭菱葉疏。
  • 明確詞性,梳理句子結構,單選題的制勝法
    今天為大家帶來幾道選擇題,今天主要的做題思路是梳理句子結構明確詞性,在現階段的單項選擇題中較難的題中很多都是考察用法的應用,並且有幹擾單詞,我們今天通過梳理句子語法結構的思路來做幾道練習題,希望大家可以掌握這種做題方法。我們來看第一道選擇題:本題考查動名詞的用法,我們已知run是動詞,而題幹是主系表結構。
  • 古人作詩是先有句呢?還是先考慮押韻?
    老街先說答案:都有。大多數情況是先有了詩句,然後再考慮押韻。當然也有先考慮押韻,再考慮作詩的情況。為什麼這樣說呢?當然是有根據的。他讓手下人給他讀一讀寺廟裡的題壁詩,特意說不要講作者姓名。聽了很久,只有一個叫王琪的作品入了晏殊法眼。晏殊愛才,於是派人把他叫來一起吃飯,飯後散步時,晏殊說,我有不少佳句有上句卻沒有好的下句,例如「無可奈何花落去「......沒想到王琪應口而出:似曾相識燕歸來。這一段故事可以看出,詩人作詩常常是先有好句,然後成聯,再後成篇。
  • 從零開始學填詞,掌握3大步驟,你也可以
    此前寫過一些關於怎樣填詞的文章,主要介紹相關的常識和要點,現在考慮到有些朋友很喜歡唐五代詞,更喜歡宋詞那種百花齊放的繁榮,但對於詞的相關知識並不太了解,又希望能掌握填詞的必備知識,以便自己在詩興大發的時候填上一曲,因此決定寫下一點更簡單的東西,讓很多朋友可以據此學會填詞,至少可以填一些簡單的詞牌。
  • 為什麼古人都喜歡寫詩填詞?
    詩詞是中華文學史上一種特有的文化體裁產物,詩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朔到先秦時代,「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這些經久不衰的詩句,正是詩的最初興起。那麼我們今天不禁想要要問,古人為何喜歡作詩填詞,縱觀相看,不過就是這些原因了。一:在古代,人們的精神娛樂生活相比較少,從小又受四書五經的薰陶,滿腹的高韜文略,只能譜寫在宣紙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