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大結局 只需三步整理原生家庭,人終究要與自己和解

2020-12-21 川北在線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都挺好》大結局 只需三步整理原生家庭,人終究要與自己和解 01 人的完整一生,終究要與自己和解 《都挺好》終於大結局了。有人問這部劇為什麼那麼火?可能是都很好的家庭故事,特別是蘇明玉的身上,承載了許多人的淚點和痛點: 那些不被愛的小孩長大後如何了

  原標題:《都挺好》大結局  只需三步整理原生家庭,人終究要與自己和解

 

  01

 

  人的完整一生,終究要與自己和解

 

  《都挺好》終於大結局了。有人問這部劇為什麼那麼火?可能是「都很好」的家庭故事,特別是蘇明玉的身上,承載了許多人的淚點和痛點:

 

  那些不被愛的小孩長大後如何了?

 

  糟糕的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童年的傷害是否真的能在日後被治癒?

 

  走進劇中,人生的熔爐,鍛造出了一個堅毅果敢、事業成功的女性,她叫蘇明玉。但當她回到家中,仍舊不被家人認同和理解,年少時經歷的傷害和委屈也沒有隨時間消逝。

 

  面對血濃於水的親情羈絆,明玉的男友石天冬這麼說:

  原著的結尾更真實犀利,蘇明玉陪伴在父親身邊,而她與蘇家其他人的關係,只求平淡如水地交往。

 

  電視劇進行了二次創作,希望引導觀眾不迴避曾經的積怨,找到一種更舒服的方式與原生家庭相處,更重要的是,與自己和解。

 

  有人說,這太難了,電視劇總是營造理想,生活卻是一地雞毛。

 

  但如果你不想自欺欺人地過一輩子,為什麼不允許自己哀悼失去的童年,鼓起勇氣面對受傷的過去,聆聽內心的聲音,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去釋然呢?

 

  為什麼不?這不過是一個人自我成長道路上必經的過程。僅僅只有表面的強大,還不是完整的一生,人終究要與內心和解。

 

  02

 

  內心秩序的重建,來自覺察和整理

 

  事實上,心理學家提出「原生家庭」的概念,就是為了尋求解決途徑,而不僅僅是挖掘問題根源。我們回憶童年的痛苦,不是為了怪罪,而是從已經形成的創傷中,去思考自己。

 

  只有內心在尊重自己的基礎上建立起一個流動的秩序,這樣的人生才不會被原生家庭所羈絆。

 

  如何建立內心秩序?

 

  覺察

 

  《都挺好》中有這麼一幕,蘇大強想和保姆小蔡結婚,被蘇明玉發現小蔡是為了騙錢,將她趕出了門。蘇大強鬧著要跳河,被帶到警局。蘇明玉本來是去向父親道歉的,可蘇大強不依不饒。蘇明玉被惹急了,開始不停地謾罵。

    恍惚間蘇大強仿佛看到了已逝妻子趙美蘭的身影,然後就暈倒了。

  將父親送到醫院後,蘇明玉坐在醫院的走廊裡,陷入深深的痛苦與自責:

 

  在警局對父親大吼大叫的時候自己都被嚇到了。努力了這麼多年,居然變成了自己最恨的人。

 

  大多數人之所以會對原生家庭的痛苦產生「無力感」,得過且過,是因為無從下手。

 

  你只知道自己有「傷」,卻不知道傷在哪裡。為什麼會這樣?對方戳痛自己的點究竟是什麼?

 

  當你感到痛苦時,不要僅僅沉溺於情緒之中,而要學會察覺深層次的原因。

 

  在專業課上有一個重要環節叫繪製原生家庭圖。藉助於工具,能夠直觀地看到自身性格的由來。僅僅是大腦的認知還不夠,導師會引導學員覺察自己的身體,讓你能夠及時捕捉到「我的情緒來了」。通過問與答的方式,讓你講述自己的故事和傾聽他人的故事,在訴說的過程中汲取力量。

 

  很多學員問:「課程有沒有網絡版?沒時間到現場啊。」其實現在獲得知識的渠道很多,為什麼我鼓勵你走出家門,到現場來?與你平時自己看書或者線上聽課最大的區別在哪裡?

 

  我以為是提供了一個場域,讓你暫時離開熟悉的環境,連結一群目標比較一致,情感更能共鳴的人,在這個圈子裡,你可以全然放鬆,更融入其中去體驗,覺察力在無形中就提升了。

 

  整理

 

  整理你的原生家庭。理解家庭中的每個人為什麼成了現在的模樣?理解它是以怎樣的方式影響了現在的自己?然後才有心境的自然轉變,才會有不一樣的視角和選擇,從而不斷提升「自我蛻變」的能力。

 

  很多人說,如果明玉不是那麼較真,懂得示弱,日子其實沒那麼難。

 

  但是你順著劇情的推演,神奇地發現,明玉在很大一面上不過是活出了她媽的樣子。一樣的好強,一樣的能掌控大局;也一樣無視對別人的傷害。

 

  在原著中,大哥蘇明哲通過寫家史的方式完成整理的儀式。蘇母出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儘管非常能幹,也從未獲得過父母的認可。趙家為了讓兒子擁有城市戶口,把蘇母嫁給了蘇父。丈夫蘇大強唯唯諾諾,實際是以軟弱為藉口推脫家庭責任感,把妻子架上操勞的位置。

 

  這個家雖然畸形,其實全靠蘇母在勉力維繫平衡。

 

  電視劇裡通過蘇父的口述讓我們知道了另一段家庭往事:

    蘇母的內心世界我們不得而知,但事情大約沒差了。原來,蘇母趙美蘭也曾在原生家庭中飽受荼毒,卻因為對明玉的出生有怨氣,效仿式的行為附加到自己女兒身上,從小到大讓她受了不少委屈。

    後來明玉回到家裡,車庫裡堆滿了老宅的東西,她隨手翻到一個木箱裡裝著她的獎狀。原來,曾經的榮譽,母親都妥帖地保存起來。

  想想真是諷刺。原來,父母也只是普通人,沒有想像中那麼堅強,面對生活的重錘,也曾內心掙扎,因為現在的自己也在經歷著。

 

  面對

 

  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既要知道身上的每一個行為、每一個結果的根源在哪,更要勇敢地去面對和解決這些問題!

 

  我沒有來自原生家庭很大的傷痛,但是當我逐漸成長,開始學著理直氣壯地告訴自己,也在外人面前剖開所謂的「弱點」:我常常不自信,我不懂得如何與人相處……,那又怎樣呢?

 

  敢於正視自己的不完美是一種勇氣。當你接受了自己的脆弱,才能夠變堅強。你要去接納的只是你在意的、讓你感到受傷的那件事,然後告訴自己我不是一個糟糕的人,只是有些不完美的地方。當你看到並且理解過去、接納自己時,問題就沒那麼嚴重了。

 

  具體可以怎麼面對呢?

 

  當你察覺到自己的情緒或者某個行為是由「創傷」引發時,有意識地停一停,制止情緒蔓延,告訴自己如果繼續下去可能傷害自己或他人。

 

  將情緒釋放出去。連續做幾次深呼吸,讓身體放鬆下來;或者適度地自我發洩。

 

  當你成功制止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爆發後,要進行自我肯定:我足夠好,我可以做到。

 

  最後,可以通過工作的成績、健康的運動、良好的人際等其它方式建立自信。一個人越自信,被傷到的可能性就越小。

 

  我們研究原生家庭,不是為了批判父母的錯誤,而是為了察覺內心,與過去揮手和解,找回真正的自己。

 

  大結局裡,蘇明玉把患有阿爾茨海默症的父親接到身邊,主動承擔起贍養的責任。大年三十,一家人雖然天南地北,齊聚在小小的手機視頻裡送上彼此的祝福。

    電視劇的最後,明玉推開蘇家老宅的大門,仿佛看到蘇母正在安慰受了委屈的小明玉,曾經那個「最恨」的母親也有慈愛,曾經那個滿身刺蝟的小孩透過媽媽的肩頭,對自己微笑。

  03

 

  25歲之後的你,有能力做自己的父母

 

  張愛玲說:30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30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30年前的故事還沒完。

 

  一代代人傳承下來的悲劇,需要靠某一代的自我覺察和自我完善來終止。

 

  所以比起撒狗血的大團圓,我更希望每個主人公能在挫敗和矛盾後,慢慢看到自己的缺失,走出輪迴,找到自己的人生。

 

  如果你已為人父母,那麼你現在就是子女的原生家庭。你重新創造一個文化和傳承。你沒有療愈的創傷和問題,也會複製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一個人想要發展成身體健康、人格鍵全的成人,在成長中的每個階段都有關鍵性的發展任務和需要滿足的心理營養。童年時沒有得到足夠的滋養,人類終其一生都會不斷尋覓。

 

  而所有心理學都告訴我們一個真相:只有自己人格獨立,才能養育人格健康的孩子。

 

  想要真正擺脫原生家庭的傷,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將缺失的心理營養補回來,即使不能原諒,也要學會與自己和解。

 

  《都挺好》的編劇王三毛說: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得靠自己找回來。找不回來就是一場災難,找回來就「都挺好」。

 

  兒童心理成長的課程最大意義在哪裡?不僅僅是為了培養孩子,更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是孩子。

 

  通過原生家庭圖和尋找每個階段的心理營養能更好地看到自己。知道如今的性格,和家人、社會的關係模式是如何形成的。這才是最底層,也最有力量的個人成長。

 

  你要相信:25歲之後的你,有能力做自己的父母。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評論| 《都挺好》大結局:女性如何成為她自己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魏湘/文 《都挺好》終於走到了大結局,劇中的男人們都在碰壁中覺悟,而女兒明玉回歸家庭照顧父親,看上去很符合中國人傳統觀念的「都挺好」。但這三個字又隱藏了多少看不到的女人傷痛呢?劇中的明玉因為母親重男輕女,而備受傷害,甚至到了連通過考試上重點大學的機會也沒有。
  • 《都挺好》蘇明玉用一生擺脫原生家庭的陰影,3個方法與自己和解
    「我要你生我養我了嗎?你把我生下來就要負責,不是光圖快活!」蘇明玉對著重男輕女的母親含淚一頓大吼,換來的是一記響亮的耳光!《都挺好》中的蘇明玉,從小被忽視,只因自己是女孩。為了大哥去美國讀書,把她的房子賣了。
  • 《都挺好》大結局很完美,洗白了各方都挺好
    陽光出品的精品大劇《都挺好》迎來了收官,口碑與收視齊飛,劇中許多人物都刷了一波存在感。特別讓人欣慰的是大結局不再沉重,蘇家所有的人都洗白了,開啟了幸福模式。這樣的大結局滿足了觀眾的觀劇心理,前面的壓抑與憤怒終於可以平靜下來了。
  • 評論| 《都挺好》大結局:女性如何成為她自己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魏湘/文 《都挺好》終於走到了大結局,劇中的男人們都在碰壁中覺悟,而女兒明玉回歸家庭照顧父親,看上去很符合中國人傳統觀念的「都挺好」。但這三個字又隱藏了多少看不到的女人傷痛呢?劇中的明玉因為母親重男輕女,而備受傷害,甚至到了連通過考試上重點大學的機會也沒有。
  • 《都挺好》大結局催淚 爆款沒有精算公式
    《都挺好》劇照蘇明玉在記憶裡與逝去的母親和解。蘇家大團圓,觀眾齊流淚前晚(25日),近期的熱劇《都挺好》催淚收官,大結局比原著更溫暖積極,傳達了美好和希望。《都挺好》大結局保持大團圓的風格,這比原著顯得更溫暖和積極。劇中,老大蘇明哲回到美國工作和生活,和自己的小家庭團聚。蘇明成終於醒悟過來,認識到犯過的錯誤,併到非洲工作,讓自己迅速成長起來。蘇明玉辭掉眾誠集團的高管職位,選擇為家庭犧牲事業,專心陪伴父親蘇大強。
  • 都挺好大結局怎麼樣? 「蘇明玉式女孩」 們做不到「都挺好」!
    《都挺好》是大團圓的結局,蘇明玉這個被原生家庭傷害的人,最終選擇和家人和解,而蘇大強這個作天作地的父親,也變好了,變得很有責任心,看似很圓滿的結局,但是卻不是觀眾們所期待的,所以說《都挺好》大團圓的結局是爛尾嗎?
  • 《都挺好》大結局催淚 爆款沒有精算公式
    《都挺好》劇照蘇明玉在記憶裡與逝去的母親和解。蘇家大團圓,觀眾齊流淚前晚(25日),近期的熱劇《都挺好》催淚收官,大結局比原著更溫暖積極,傳達了美好和希望。《都挺好》大結局保持大團圓的風格,這比原著顯得更溫暖和積極。劇中,老大蘇明哲回到美國工作和生活,和自己的小家庭團聚。蘇明成終於醒悟過來,認識到犯過的錯誤,併到非洲工作,讓自己迅速成長起來。蘇明玉辭掉眾誠集團的高管職位,選擇為家庭犧牲事業,專心陪伴父親蘇大強。
  • 《都挺好》帶火「原生家庭」概念: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父母
    熱播劇《都挺好》最近頻頻上熱搜,它是億萬中國家庭的縮影,讓人再次看到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成長的影響何其深遠,許多人無數次在深夜為蘇明玉哭泣,對她的遭遇感同身受,還有人痛恨蘇家三個男人太糟糕。 在妹妹蘇明玉的暗中幫助下,蘇明哲回國發展,一見面就吹噓自己的新工資,嚷嚷著要給父親買三房、請保姆,實際上連付兩房首付的實力都不夠,還拿出「嫁給我就要跟我吃苦」的思想來說服妻子。 在網友看來,「死要面子活受罪」實在不可取,但這可以從蘇母的養育方式裡找到答案。原來,蘇母從小就不受待見,組建了家庭,她渴望著揚眉吐氣,無奈丈夫軟弱無能,大兒子就成了她的最大期盼。
  • 你知道《都挺好》小說原著中人物大結局嗎
    你知道《都挺好》小說原著中人物大結局嗎時間:2019-03-31 23: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和電視劇不一樣?!你知道《都挺好》小說原著中人物大結局嗎 改編自作家阿耐同名小說的電視劇《都挺好》正在熱播,豆瓣評分高達8.2,同時也帶動了很多話題,包括重男輕女原生家庭啃老式陪伴等。
  • 《都挺好》「大團圓結局」氣氛和諧 到底該不該和解?
    原標題:《都挺好》「大團圓結局」氣氛和諧 到底該不該和解?《都挺好》迎來大結局,幾個角色也完成了徹底的「轉變」,幾場感情戲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該不該和解」引發爭議 B 在結局篇之前,《都挺好》一直聚焦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尤其是「老爸」蘇大強對子女提出各種無理要求,徹底顛覆了父親的傳統形象,因此引發了觀眾熱議,許多觀眾都堅決表示拒絕「大團圓」結局。
  • 《都挺好》大結局:我不是蘇明玉,做不到都挺好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26日電(任思雨)25日,電視劇《都挺好》迎來了大結局。這一個月,觀眾們每天在線譴責「作天作地」的父親蘇大強,樂看啃老的兒子明成和他鬥嘴,同情獨立要強的女兒明玉,心情跟著蘇家起起伏伏……養老、扶弟魔、重男輕女、原生家庭等等社會話題每天制霸熱搜榜。故事的最後,蘇家實現了「都挺好」。
  • 麥家: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終究要學會和解,不苦的人生哪有甜?
    麥家: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終究要學會和解,不苦的人生哪有甜?「我曾經非常討厭自己有那麼叛逆的時期,我的孩子那麼叛逆,我一直沒放棄。我一直認為,那是我應該還的債。」麥家所說的債,是指自己與父親將近二十年的僵持,20年的冷戰。但是最後帶給他的只有懊惱與悔恨。
  • 《都挺好》原著:與自己和解才是最好的結局!
    唯一不同的是,蘇明玉與自己和解了,她想要的那個有慈祥父親,有會照顧人、待人真誠的哥哥的家,始終沒有出現,但她也不再恨了,她明白,只要她和石天冬幸福就好了,其它的事終將隨風消散。比起原諒他們,與自己和解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與電視劇裡的大團圓相比,我反而更喜歡原著裡詮釋的結局,因為這好像更貼合實際。
  • 豆瓣人氣作家蘇辛《度光陰的人》:原生家庭的傷痛,要用一生和解
    ——《度光陰的人》有人說:所有婚姻裡的不幸,都可以從原生家庭中找到答案。也有人說:毀掉一個人的不是貧窮,而是原生家庭。不管是前段時間大火的電視劇《安家》、還是《都挺好》,原生家庭永遠都是熱門話題,人物中的所有不幸,都可以歸咎於原生家庭。
  • 姚晨飾演的蘇明玉,為了和原生家庭和解一共花了多少錢
    正午陽光的大熱劇《都挺好》馬上就要大結局了,姚晨飾演的蘇明玉,從小在家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媽媽嫌棄,爸爸懦弱,大哥不管,二哥欺負,10年後成長為坐擁幾千萬的女強人,終於和原生家庭和解,為此她一共花了多少錢呢?
  • 你知道《都挺好》小說原著中人物大結局嗎
    你知道《都挺好》小說原著中人物大結局嗎時間:2019-03-31 23: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和電視劇不一樣?!你知道《都挺好》小說原著中人物大結局嗎 改編自作家阿耐同名小說的電視劇《都挺好》正在熱播,豆瓣評分高達8.2,同時也帶動了很多話題,包括重男輕女原生家庭啃老式陪伴等。
  • 《都挺好》觀後感,到底給孩子什麼樣的原生家庭 值得家長深思
    值得家長深思     但凡是經歷過原生家庭傷害的人,都會用這一生來和「原諒」這兩個字作鬥爭。但我們應該去試圖理解,每個家長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每一個家庭都不會是完美的,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問題。在分析這些問題時,我們可以試圖去理解父母。同時,我們要有勇氣去相信,我們的人生終會在自己的努力下變得美好。
  • 《小歡喜》《都挺好》都描寫原生家庭,收視率和口碑卻是截然不同
    海清在《小歡喜》中有三個角色,妻子、媽媽、兒媳婦,當然還有高考家長這個特有身份,海清演技不輸姚晨,但是海清和陶虹詠梅是平等的身份,都是三個媽媽,所以這一點和姚晨在《都挺好》中人設的設定不同,姚晨更多的是面對公司和家庭展開處理和終結,海清重頭戲是對兒子。
  • 都挺好,原生家庭帶來的切膚之痛,該如何被救贖
    熱播劇《都挺好》一經上映就引發熱議,豆瓣評分8.5。觀眾直呼「太真實」「我家就是這個樣子」「一秒都不捨得快進」……直接反映了這部劇的受歡迎程度。比如明玉,從小不受父母待見,媽媽認為她終究要嫁出去,以後又不需要她贍養,所以在衣食住行,包括上大學這樣決定人生的大事上都格外苛刻吝嗇。這讓明玉感到了強烈的不公,性格越發叛逆倔強,對親情徹底失望,數十年不回家一趟。
  • 《走出原生家庭的代際創傷》:原生家庭的宿命,要靠自己超越
    高曉松在綜藝節目《奇葩大會》裡首次提到自己的原生家庭,他說:從小到大他沒有問過父親任何問題,這句話被重複了三遍。在我們廣大吃瓜群眾看來,高曉松的家世堪稱顯赫,從祖父母到親生父母,個個不僅學識超凡,而且都是行業的翹楚、手握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