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部菌
8天長假結束,每個城市的旅遊收入情況再次受到關注。不過,今年這個長假,各城市的旅遊數據並不是很透明。像有的城市公布了接待遊客的人數,有的城市公布了總收入,但數據並不全面。並且因為口徑差異,具體的結果仍不乏爭議。
相對而言,從遊客人數、旅遊業收入、交通、基礎設施等綜合維度,對一個城市的旅遊實力作出評價,其可信度和說服力反而更強。
就在日前,有媒體就發布了最新的中國旅遊城市50強排名。
來源:界面新聞
在這個排名中,北京、重慶、上海、成都、廣州、天津、杭州、武漢、西安、貴陽居前十。
可以明顯看出,這個排名與GDP前十強榜單是非常吻合的,除了西安、貴陽是特例。但是,西安歷來就是旅遊城市的代表,並且有著諸多的旅遊資源。它能夠進前十,一點都不意外。
貴陽,無論從旅遊資源,還是從經濟總量上講,似乎都不算太突出。甚至說,同在西南,說到旅遊城市,昆明的知名度可能比貴陽更高。
但是,貴陽的旅遊接待人數和旅遊業收入比重以及旅遊總收入都進入了前十。
這裡面西部菌認為有幾個很重要的因素。一是,隨著貴廣高鐵的開通,以貴陽為代表的貴州,這幾年吸引了一大批來自廣東等沿海省份的遊客,這讓其接待人數和收入都有了顯著增長;
二是,貴陽的旅遊資源雖然不算突出,但是,整個貴州的旅遊資源稟賦還是不錯的。比如,在氣候上,貴州的夏天就比較舒適。而到貴州旅遊,一般都會先到貴陽,這直接幫助貴陽提高了自己的旅遊收入。
當然,通過前十名城市的名單,我們大體上能夠發現一個規律就是,一個城市的旅遊實力,其實是與其經濟實力直接掛鈎的。
因為現在的旅遊,早就不是過去的看看風景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營造新的場景,打造新的消費點,而在這方面,大城市才恰恰最具備優勢。
比如,這幾年重慶、成都、西安的網紅城市打造,效果就非常明顯。它背後的實質其實是,現在的遊客,需要你拿出「人無我有」的新東西,而不僅僅是像過去那樣「靠山吃山」。
畢竟,門票收入在整個旅遊收入中的比重將越來越低。
這也可以解釋,為何麗江、張家界、三亞這樣的久負盛名的旅遊城市,反倒排名比較靠後,甚至大理都沒上榜。
來源:界面新聞
這一來是因為它們的體量本來就小,對遊客的承受力上明顯不及大城市;二來更是因為,這些傳統旅遊城市,能夠真正讓遊客停留的時間,尤其是消費的時間和場景,其實是非常有限的。
而大城市,往往能夠全方位滿足遊客的吃玩住行以及購物等需求,讓遊客多停留,多消費。
另外,在前50強城市中,東部地區的城市明顯比中西部城市多。如浙江就有8個城市上榜,江蘇也有6個。這其實是同樣的道理,一方面,這些地區經濟基礎好,旅遊消費能力也高;
另一方面,也更有能力去打造新的旅遊體驗。這次假期中,江蘇多個高速公路服務區走紅,就非常說明問題。
不誇張地說,未來一個城市的旅遊實力將越來越與其自身的經濟實力相掛鈎。這也啟示更多傳統的旅遊城市必須創新、提升服務並豐富旅遊體驗,否則就將失去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