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著高鐵看中國|聚焦成昆鐵路 成昆鐵路縱貫五十年從「英雄路...

2020-12-13 四川在線

行走成昆線 掃碼看川觀 奇蹟成昆線穿越「生命禁區」的成昆鐵路工程,和美國阿波羅宇宙飛船登月活動、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被聯合國組織評為「象徵20世紀人類徵服自然的三大奇蹟」。

我在成昆線等你今年是成昆鐵路全線貫通50周年。生長在成昆鐵路沿線的四川人邀請您乘坐火車,來看美景品美食,傾聽發展脈動。

●英雄之路

開創了18項中國鐵路之最、13項世界鐵路之最,被聯合國稱為「象徵20世紀人類徵服自然的三大奇蹟」之一

●幸福之路

成為彝族山寨連接外界的「扶貧路」「求學路」「希望路」,以及沿線地區發展的運輸「生命線」

四川在線記者 王眉靈

10月7日,大型主題報導《坐著高鐵看中國》聚焦成昆鐵路。

在報導了中國多條飛奔的高鐵後,這一期的報導「慢」了下來,透過在鐵路建設史上極其重要的成昆鐵路,關注這條普速鐵路背後的溫情故事,聚焦半個世紀來發生在四川大地上的動人故事。

豐碑50年「成昆精神」代代傳承

從空中俯瞰,成昆鐵路從成都向南,沿大渡河而上,順金沙江而行,經過大小涼山、跨過安寧河谷,進入雲貴高原。

這是一條英雄之路!成昆鐵路1958年開建,全長近1100公裡,穿越了有「地質博物館」之稱的川滇交界地區,其中有500多公裡經過烈度為7-9度的地震區,全線60%地段是山嶺河谷,地勢險峻,地形複雜。

為建成這條連接川滇的鋼鐵長龍,30多萬築路大軍耗時12年,開創了18項中國鐵路之最、13項世界鐵路之最,被聯合國稱為「象徵20世紀人類徵服自然的三大奇蹟」之一。

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採訪時,多名鐵路建設者回憶起成昆鐵路建設時的場景。

原成都工務段路橋工陳大平1964年入伍即投入成昆鐵路建設,他說,那時沒有先進設備,最好的打隧道設備就是風槍,連續打鑽,「人都要彈暈」,下班時臉上全是泥漿。鐵道兵寧祥友背著一塊床板、一個小背包參與成昆鐵路修建,休息時,放下床板往隧道一鋪就住下了。鐵道兵李少石回憶,建設時聽到頭上響動,剛支起架子,就被塌方體砸到暈了過去。中國鐵路昆明局檔案史志室王福永說,成昆鐵路建設中有2000多人犧牲。

成昆鐵路建設留下了「成昆精神」——犧牲、奉獻、跨越。

運營50年來,這條鋼鐵巨龍不斷面臨山體滑坡、泥石流、水害等重重挑戰。為確保成昆鐵路安全運營,一代代鐵路人選擇了堅守。陳大平退伍後選擇了中國鐵路成都局,繼續守護自己修過的鐵路;金口河危石工區班長江永每天「飛簷走壁」,攀上巖石觀測危石情況;一年中有5個月下雪的沙馬拉達車站,10人常年駐守,守護著成昆線海拔最高、裡程最長的沙馬拉達隧道……

沙馬拉達隧道不遠處,成昆鐵路複線小相嶺隧道正艱難地挺進,900餘名建設者奮戰在隧道深處。這座開建4年半的隧道,主線平均每天推進不到8米,2018年隧道建設時遇到的突湧水至今未停。建設者馮寶林說,一定會攻下難關,打通成昆鐵路複線最難的峨眉到米易段。

穿行50年「慢火車」帶來發展和希望

當中國大地上越來越多高鐵奔馳的時候,在四川的大涼山深處,5633/4次「綠皮車」緩慢而堅定地奔行在成昆鐵路上。

線路全長353公裡,26個站點,跑完全程9個小時。 這趟「綠皮車」經過的大小涼山是國家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也是最大的彝族聚居區,鐵路是沿線村寨通往外界的主要通道。

停靠時長10分鐘的冕寧站,是沿線的一個大站,穿著民族服裝的彝族群眾提著家禽、趕著家畜排隊候車。喜德縣且拖鄉且拖村村民李顯芳常年趕這趟車,收購鵝到外面賣,一公斤掙2元差價。她說:「沒有這個慢車,我們就走不出這座大山。」20多年來,尼波鎮村民依夥伍沙靠著「小慢車」,掙到了養活一家的家用,「這是真正的扶貧車。」

還有更多的孩子,坐著「小慢車」外出求學。只需 3元,喜德中學高三學生朱勇就能在學校和家之間往返。

運營開通50年來,「綠皮車」穿過大小涼山腹地、穿越崇山峻岭,成為彝族山寨連接外界的「扶貧路」「求學路」「希望路」,以及沿線地區發展的運輸「生命線」。

這條川滇之間的鋼鐵大動脈,極大地推動了沿線發展。

1970年,當成昆鐵路建成通車時,我國決定建設第三個衛星發射中心。這些年來,火箭、衛星、燃料等都是坐著火車來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在運送這些「特殊乘客」的幾十年間,成昆鐵路見證了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

在攀枝花市的攀鋼廠內,一組組100米長鋼軌被吊運至「敞篷車」上,即將通過鐵路線運送到成昆鐵路複線的建設現場。在中國已建成的高鐵中,每3米鋼軌就有1米來自攀鋼。從生產車間到建設一線,鋼軌都是通過成昆鐵路走向世界。

成昆鐵路複線攀枝花到昆明段已經開通,「綠巨人」奔馳在標準更高、時速更快的鐵路上。乘客李曉萍樂呵呵地說:「以前從攀枝花到昆明要5個多小時,現在2個小時就跑攏了,方便!」

「全線僅剩峨眉到米易段未通。」中鐵二院副總工程師王毅介紹,複線設計時速160公裡,和老線相比運行速度更快,運營裡程也縮短了200公裡左右。「全線通車後,成都到昆明的時間將縮短到原來的1/3,運輸能力將提高4倍。」

新聞背景

10月1日至8日,大型主題報導《坐著高鐵看中國》推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南方都市報等多家媒體選取了京滬高鐵、哈大高鐵、青藏鐵路等10條有代表性的鐵路線路,從歷史維度、國家戰略、百姓民生等視角挖掘提煉線路特色主題,全景式展示「十三五」規劃成就和中國之美。

相關焦點

  • 看!了不起的成昆鐵路
    2020年中秋、國慶雙節「相遇」讓很多家庭迎來遲到的團圓也釋放了公眾積攢已久的出遊熱情坐著高鐵看中國國慶假期第7天央視《坐著高鐵看中國景色雄偉壯麗、創下數個第一的成昆鐵路,也是鐵道迷心中獨一無二的曠世經典,成為不少人在鐵道旅行時的首選。
  • 快看!了不起的成昆鐵路
    2020年中秋、國慶雙節「相遇」讓很多家庭迎來遲到的團圓也釋放了公眾積攢已久的出遊熱情坐著高鐵看中國有一條鐵路你一定會為它驚嘆這就是北起四川成都南至雲南昆明的成昆鐵路國慶假期第7天央視《坐著高鐵看中國》國慶專列繼續發車
  • 坐著高鐵看中國:情滿成昆路 愛灑大西南
    「十一」期間,央視新聞新媒體推出大型主題報導《坐著高鐵看中國》,通過8天8條主線,帶你走遍大好河山,聆聽中國故事,全景式展示「十三五」規劃成就和中國之美。假日第七天,讓我們坐慢火車,親臨世界鐵路建築史上的奇蹟,感受闖過禁區的光影記錄,見證「歷史的豐碑銘刻血色浪漫」。這是一條英雄的鐵路。「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青天」。
  • 坐高鐵看中國|祖孫三代的成昆鐵路情
    1964年,陳大平參軍入伍,成為鐵道兵的一員,剛入伍就投入到了成昆鐵路的建設中。陳大平說,「這個鐵路是一條重點鐵路,因為它關係到我們國家安全的問題,所以說毛主席很關心這條鐵路,所以說我又當了三年兵。」整整6年的鐵道兵生涯,在成昆線上揮灑的青春,是陳大平最難忘卻的記憶。
  • 成昆鐵路五十載 敞開山門天地寬
    羅成 攝跨過歷史的長河,50年後,成昆鐵路盛名依舊。這條北起四川成都、南至雲南昆明,綿延1100公裡的鐵路歷經風雨,仍是中國西南大地的交通「大動脈」。2019年12月,成昆鐵路代灣站,成昆鐵路與建設中的成昆鐵路複線。
  • 成昆鐵路行–祿豐篇
    ,毛主席提出成昆線要大上的指示,父親韓剛所在部隊鐵道兵一師一團從貴昆鐵路沿線到達雲南省祿豐縣一平浪鎮,參加成昆鐵路施工。中央慰問團到毛家灣工地慰問演出,我們全家坐在山坡上看演出。在父親住地前是一片茂密的松樹林,走進十多米就看不見外面的房子,我也怕迷路,就趕快順原路走出松樹林。
  • 住在成昆鐵路橋墩裡的英雄熊漢俊
    目前我國的鐵路裡程位列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高鐵裡程佔到全球的三分之二,2025年我國鐵路網規劃達到17.5萬公裡左右,高鐵將達到3.8萬公裡;2030年,我國鐵路網規模將達到20萬公裡,其中高鐵將達到4.5萬公裡左右。
  • 成昆鐵路
    2016年2月2日7時41分,乘坐成都至昆明的K113次旅客列車,駛入昆明火車站。走下列車,晨曦初露,我沒有如同車的旅客一樣匆匆走出車站,而是靜立站臺,回望成昆鐵路:目光穿過滇中高原上空,落在溝壑縱橫的大涼山、小涼山的腹地中,那鑲嵌在峭壁裡的成昆鐵路上。黎明時分的昆明,景色依舊沉靜。知道成昆鐵路,最初是年少時的地理課本上,橋隧相連的成昆鐵路,就印在我的腦海。
  • 復興網評:成昆鐵路50年變遷,彰顯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彰顯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30多萬築路大軍艱苦奮鬥,犧牲2000餘人,打通連接川滇兩省的鋼鐵大動脈;一代代「成昆人」持一把鍬、一把鎬與嚴寒、酷暑、災害做鬥爭,維護成昆鐵路暢通50年;半個世紀運行不輟,為國家建設、地方發展、民族團結進步發揮了難以估量的巨大作用,這條英雄的鐵路、艱辛的險路、人民的幸福路,歷經半個世紀的風雨,煥發出新的青春。
  • 「坐著高鐵看中國」成昆線上一路好風光
    10月7日,跟隨大型主題報導《坐著高鐵看中國》的直播鏡頭,八方遊客、成昆鐵路雲南段沿線百姓共同見證了鐵路給雲南帶來的機遇發展和變遷,見證了人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美好生活。1970年,成昆鐵路的建設者背負著沿線百姓的希望,在被外國專家稱為不可能修建鐵路的「禁區」裡,硬生生開鑿出這條希望之路。50年來,奔馳的火車沿著成昆鐵路,載著無數雲嶺兒女,翻越崇山峻岭,書寫下新的歷史,創造出新的生活。「成昆鐵路對昆明旅遊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支撐作用。過去人們的出行方式較為單一,來昆遊客一半以上都靠鐵路出行。」
  • 行走成昆線丨風雨成昆線 三代鐵路情
    1964年,陳大平參軍入伍,成為鐵道兵的一員,剛入伍,就投入到了成昆鐵路的建設中。1970年7月1日,成昆鐵路建成通車,打破了外國專家認為這裡不可能修成鐵路的斷言,通車那一天,陳大平終生難忘。成昆線通車,陳大平也退伍了。之後,他選擇到原成都鐵路局彭山工務段工作,直到退休,陳大平與成昆鐵路相伴整整37年。
  • 坐著高鐵看中國:巴蜀之道不再難 成昆高鐵助出行
    10月7日,跟隨著大型主題報導《坐著高鐵看中國》的鏡頭,我們來到成昆鐵路。成昆鐵路修建在川滇大地,其中川滇交界地區山高谷深,地質結構極為複雜,曾被外國專家稱為修築鐵路的禁區。「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數千年來,人們只能趕著馬幫南行。
  • 坐著高鐵看中國:巴蜀之道不再難 成昆高鐵助出行
    10月7日,跟隨著大型主題報導《坐著高鐵看中國》的鏡頭,我們來到成昆鐵路。成昆鐵路修建在川滇大地,其中川滇交界地區山高谷深,地質結構極為複雜,曾被外國專家稱為修築鐵路的禁區。「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 新影像丨中國奇蹟!從成昆鐵路到世界第一高鐵網
    坐著高鐵看中國,有一條鐵路你一定會為它驚嘆。這條鐵路極盡蜿蜒之姿,北起四川成都南抵雲南昆明,沿途奇峰聳立、深澗密布,要是你有興趣去數一數,會發現這條全長近1100公裡的鐵路,為跨越地形障礙,一路竟要過橋梁991座、穿隧道427條。
  • 成昆鐵路:半世紀奮鬥接力闡釋擔當和忠誠
    12月14日,人民日報發表長篇通訊《莽莽成昆出大山》,講述了建設、守護成昆鐵路,再築新成昆的故事。50載運行不輟,這條英雄的鐵路,為祖國建設、民族團結、人民幸福作出了巨大貢獻;三代人青春接力,老一輩創舉與新一代奮鬥交相輝映,這條艱辛的險路,跳動著強勁的脈搏、煥發著青春的光彩。
  • 了不起的成昆鐵路!它和阿波羅登月、第一顆人造衛星並稱20世紀三大...
    點擊「涼山日報」關注我哦10月1日至8日,央視推出大型主題報導《坐著高鐵看中國
  • ...風情——央視《坐著高鐵看中國》節目走進成昆線上的楚雄州
    10月7日,央視《坐著高鐵看中國》節目來到成昆線,品味成昆線上的慢生活,講述英雄鐵路的煉成之路。成昆鐵路起於四川省成都市,止於雲南省昆明市,始建於1958年,1970年7月1日全線竣工運營。
  • 坐著高鐵看中國 | 品美食 賞勝景 行走成昆鐵路
    全長近1100公裡開創18項中國鐵路之最被聯合國稱為「象徵二十世紀人類徵服自然的三大奇蹟之一」這就是北起四川成都南至雲南昆明的成昆鐵路>10月7日《坐著高鐵看中國》國慶專列繼續發車與 央視新聞 一起品味成昆線慢生活看英雄鐵路是如何煉成的巴適!
  • 成昆鐵路:青春接力,精神永不朽
    人民交通訊(通訊員:王偉)2018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成都主持召開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談到全社會扶貧合力時,總書記提到了90後成昆鐵路建設者李恆等人,看到了「青年一代對祖國和人民的擔當和忠誠,很是欣慰」。
  • 成昆鐵路、安九高鐵、渝昆高鐵等重點鐵路建設項目最新進展情況
    11月5日凌晨5點過,全長5414米的成昆鐵路複線新永郎隧道順利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