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胃腸鏡「生不如死」?你真的了解胃腸鏡嗎?

2020-12-11 騰訊網

胃腸鏡檢查時發現胃腸道疾病,尤其是早期腫瘤的金標準。

但是由於人們缺乏對胃腸鏡的了解,很多人聽信傳言,不願意、或者恐懼做胃腸鏡檢查;以至於很多人喪失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機會。

先了解下,什麼是胃腸鏡?

胃腸鏡是習慣把胃鏡和腸鏡連在一起說的;它們都是一根帶有高清攝像頭的柔軟管子,可以觀察消化道內壁的情況,還可以取活檢和治療。

胃鏡是從口或鼻進入,可以觀察會厭部、食管、胃、十二指腸的病變;

腸鏡,也叫全結腸鏡,是從肛門進入,能夠觀察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回盲部,及一部分迴腸。

一般來說,不使用麻醉的,在清醒狀態下做檢查的,叫普通胃腸鏡;

在全麻狀態下的,叫做無痛胃腸鏡。

使用一些高新技術,比如放大、染色等,叫做胃腸鏡精查。

胃腸鏡檢查,生不如死?

說實話,做普通胃腸鏡是有些不舒服。比如胃鏡,會有一些憋氣感,以及劇烈的噁心、嘔吐感。腸鏡會有牽掣痛;但是只要患者不緊張,好好配合醫生,大多數人還是可以忍受的;

如果實在害怕,那就選擇無痛胃腸鏡,只需要睡個幾分十幾分鐘,檢查就做完了,完全沒有任何不適感。

胃腸鏡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胃腸鏡是一次性的嗎?胃腸鏡是如何清洗消毒的?能消毒乾淨嗎?做了胃腸鏡我會不會被感染愛滋、梅毒、B肝?為什麼看到一個接一個的做,中間沒有停頓,沒看到消毒?

這可能是大家最擔心的問題。

胃腸鏡不會交叉感染,中國胃腸鏡的洗消具有嚴格的法律法規,它的消毒有質量控制,每一根鏡子都嚴格消毒,通常胃腸鏡的消毒是先床旁預清洗,去除鏡子表面的汙物、黏液,去清洗室進行外表面及管腔內的水洗加酶洗,再用水衝洗,擦乾之後放入消毒液消毒浸泡,用無菌水衝洗乾淨,烘乾以後送檢查室使用,每一位患者檢查時使用的哪一根鏡子、哪一位工作人員清洗,都會在消毒本上有嚴格的記錄,而且會有嚴格的質量控制和質量抽查。所以不必恐慌,胃腸鏡在嚴格消毒的情況下不會進行交叉感染,不可能因為做胃腸鏡而導致出現肝炎或者愛滋病等傳染性疾病。

胃腸鏡檢查會傷害胃腸道?

不可否認,胃腸鏡檢查是一個有創的侵入式檢查,可能會對胃腸道黏膜造成一點蹭傷,但一般來說很輕微。比如說做了胃鏡後,可能嗓子會有些不舒服,但很快就會消失。

一個熟練的內鏡醫生,進鏡幾乎是懸空的,不會蹭住黏膜,發現佔位,也不會強行通過;

當然對於一些有潰瘍、腫瘤、、靜脈曲張、憩室等的患者,也會有可能引起穿孔和出血,但是機率很低。

內鏡醫生一般都是有有經驗的內科醫生培訓而成的,經驗豐富,即便出現一些出血等情況也會謹慎處理。

另外,取活檢後也會造成輕微的出血,醫生會做相應處理,取的活檢組織也只有半粒大米那麼大,沒有什麼風險。

總之,胃腸鏡檢查發生事故的機率,遠低於考上北大清華的機率。

年輕人不需要做胃腸鏡?

這是個流傳最廣的認識誤區。

研究證實,早期消化道腫瘤超過80%沒有特異性症狀,或者乾脆沒有任何不適;甚至有些進展期腫瘤症狀也不典型,很容易被當成一般的小毛病而不予重視。

因此,內鏡醫生建議,無論男女,無論有無症狀,都應該在40歲以前做第一次胃腸鏡。

另外,近年來我國的胃癌、腸癌有逐步年輕化的趨勢,因此,年輕人有了消化道症狀也不要大意,應該遵循醫生的建議,該做胃腸鏡就做,千萬不可一時疏忽而釀成大禍。

取活檢就是得了癌?

錯!

我們做胃腸鏡時候,會對一些病變取出一點組織進行病理分析,這就是取活檢。比如息肉、糜爛、潰瘍、隆起、結節,以及萎縮性胃炎;用以判斷病變的性質、程度等,以便指導治療和複查。

比如息肉,通過活檢可以知道是增生性息肉還是腺瘤性息肉,有沒有發生異型增生等;

當然,對於懷疑癌變的病變,也要取活檢。

因此,活檢只是協助胃腸鏡診斷,用來明確一些疾病的類型,範圍,嚴重程度等,並非所有取活檢的病變都是惡性病變,因此不必過於擔心,只需耐心等待2-3日,即可得到胃腸鏡的病理檢查結果。

相關焦點

  • 需要做胃腸鏡?胃腸鏡檢查的這些乾貨知識你需要了解
    一名消化內科醫生的日常,平常很多病友會問到,醫生,我為什麼要做胃鏡、腸鏡呀?無痛的胃鏡、腸鏡和普通的胃鏡、腸鏡有什麼區別?胃腸鏡太辛苦了,為什麼不給我做膠囊內鏡呢?做胃鏡或者腸鏡之前我需要注意什麼?
  • 為何說「生與死,可能就是一次胃腸鏡的距離」?
    那麼,有辦法實現嗎?我的答案是「有」。預防胃腸道癌症的關鍵就是,在適當的年齡接受胃腸鏡檢查:40歲以上應該做;50歲以上必須做。有時候,生與死,可能就是一次胃腸鏡檢查的距離。01腸鏡檢查發現早期結腸癌我曾在清華大學做過一次關於胃腸道健康的主題演講,一周以後,門診來了一位患者,稱自己是這次演講的受益者。
  • 無症狀為何也要做胃腸鏡,關於胃腸鏡你必須知道十個問題
    哪些人需要做胃腸鏡檢查?做胃腸鏡痛苦嗎?摘除息肉之後還會得腸癌嗎?提起胃鏡腸鏡,很多人仍然感到恐怖,今天就讓我們聊聊關於胃腸鏡你必須知道的十個問題。1.哪些人需要做胃腸鏡?3.做胃腸鏡痛苦嗎?如果做普通的胃鏡腸鏡,有一點痛苦,做胃鏡主要表現為噁心,過咽喉時特別明顯,做腸鏡時主要在腸鏡牽拉腸道會出現腹脹甚至腹痛,每個人的承受力各不相同,就像小馬過河的故事告訴我們的,河深不深,只有自己體會了才知道,別人說的只能僅供參考。但一般情況下,絕大多數人都能順利完成檢查。
  • 做胃腸鏡特痛苦?其實就是「睡一覺」的事!
    人吃五穀雜糧,腸胃道的相關疾病就很常見,胃腸鏡就是最行之有效的檢查手段,但是,一提到做胃腸鏡,你的腦海中是否會有這樣的聲音:「做胃腸鏡一定會很痛苦吧」「內鏡會是一次性的嗎?」
  • 關於胃腸鏡檢查的八大謠言——南陽醫專一附院消化內科二病區
    胃腸鏡檢查時發現胃腸道疾病,尤其是早期腫瘤的金標準。但是由於人們缺乏對胃腸鏡的了解,很多人聽信傳言,不願意、或者恐懼做胃腸鏡檢查;以至於很多人喪失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機會。1、先來了解下,什麼是胃腸鏡?胃腸鏡是習慣把胃鏡和腸鏡連在一起說的;它們都是一根帶有高清攝像頭的柔軟管子,可以觀察消化道內壁的情況,還可以取活檢和治療。
  • 不麻醉就做胃腸鏡,是什麼感覺?醫生用個人經歷告訴你
    很多人做胃腸鏡檢查都在糾結,是選擇無痛麻醉的還是不麻醉的,不麻醉痛苦,麻醉又比較貴。今天我來說一下不麻醉做胃腸鏡的感受吧。胃腸鏡前,我也一直在糾結,要不要麻醉,怕不麻醉自己堅持不下來,如果做了麻醉,舒舒服服睡一覺就檢查好了,但是又考慮晚上還要上夜班,如果做麻醉的話可能會影響晚上工作,最後選擇了不做麻醉。聽說我不麻醉,好多同事跑來問我,何必要受這個醉,而且現在無痛麻醉已經比之前進步很大,還有麻醉科的同事跟我說,你就安安心心做無痛胃腸鏡檢查吧,保證你舒舒服服,晚上精神抖擻的上夜班。
  • 這些人群請最好做個胃腸鏡檢查
    那麼,有辦法實現嗎?我的答案是「有」。預防胃腸道癌症的關鍵就是,在適當的年齡接受胃腸鏡檢查:40歲以上應該做;50歲以上必須做。有時候,生與死,可能就是一次胃腸鏡檢查的距離。1 腸鏡檢查發現早期結腸癌我曾在清華大學做過一次關於胃腸道健康的主題演講,一周以後,門診來了一位患者,稱自己是這次演講的受益者。原來,他在和朋友聚餐時,聽到朋友複述了我演講中的一句話「生與死,可能就是一次胃腸鏡的距離」,原本沒有胃腸鏡概念的他抱著試試的心態掛了號。
  • 一個消化科醫生無痛胃腸鏡檢查的親身體驗!
    我是一名消化科醫生,最近剛做了一次胃腸鏡檢查,檢查的主要目的為常規健康體檢。在沒有從事消化科工作之前對胃腸鏡檢查沒有什麼概念,現如今從事消化科工作將近4年,才深刻體會到胃腸鏡檢查的重要性。而胃腸鏡檢查不僅能直觀地發現食管、胃、部分十二指腸、結直腸方面的腫瘤,而且還能發現癌前病變如息肉等,例如結直腸癌大約90%都是由腸息肉一點點演變來的。近些年例如美國、日本等國家,通過提高胃腸鏡的篩查率,消化道癌症的發病率與死亡率均有了明顯下降,而且早期腫瘤大多預後都很好。
  • 寧波首臺「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問診 沒有普通胃腸鏡的痛苦;有...
    錢女士曾在兩年前做過一次胃腸鏡,那種不適感至今讓她心有餘悸。「我的胃一直不舒服,本來去年年底就應該做檢查了,但一想到要做胃腸鏡,就遲遲下不了決心。」   引進該設備的是寧波市第一醫院,該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樓春福介紹,我國是胃癌高發國家,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發胃癌人數在40萬左右,其中80%的患者發現時已是中晚期,每年有高達30餘萬人因胃癌死亡,胃腸鏡是胃癌篩查的「有力武器」。
  • 胃腸鏡檢查前,這些事你一定要知道!
    胃腸鏡檢查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是必須的。 胃腸鏡檢查前通常需要做心電圖及傳染病篩查,老年人及內鏡下治療者需要檢查凝血功能;檢查當日需攜帶病曆本及相關檢查化驗資料(尤其是既往胃腸鏡報告及病理報告)以供醫生參考;如有特殊情況或特殊疾病史時,需及時和醫生溝通。
  • 胃腸鏡哪裡做?北京128家消化內鏡檢查醫療機構最全名單請收藏
    一提起胃腸鏡檢查,很多人第一反應是「太痛苦了」,想想就害怕。但是,胃腸鏡檢查又是很多胃腸疾病診斷的金標準,胃腸不適時,就免不了這項檢查。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現在很多醫院開展了「無痛胃腸鏡」,在麻醉的狀態下患者睡眠幾分鐘內就可以完成檢查,免去患者很多痛苦。那麼,「無痛胃腸鏡」在北京市哪些醫院可以實現呢?
  • 消化道癌早篩主要靠它 胃腸鏡檢查應成體檢標配
    消化道癌早篩主要靠它 胃腸鏡檢查應成體檢標配消化道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發病率的前列。但很多早期消化道腫瘤沒有任何症狀,診斷的最好辦法就是胃腸鏡檢查。專家認為:只有包含胃腸鏡檢查的體檢才是全面而科學的體檢。
  • 生命只有一次,請不要再拒絕胃腸鏡檢查!
    先來看一組數據: 在我國,超過70%的人沒有做過胃腸鏡;80%以上的人對胃腸鏡抱有牴觸情緒; 除非不得已,90%的人會拒絕胃腸鏡檢查,而希望以其他檢查替代;消化道腫瘤一旦發現,超過85-90%
  • 「鏡面人」內臟全長反 醫生「反著」為她做胃腸鏡
    在電影《007之諾博士》中,男主被子彈擊中左胸腔,死神卻始終未來……你以為這只是電影中才有的橋段,其實是因為男主的心臟長在右邊。在生活中,也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的心臟、肝、脾等器官的位置左右對調,猶如鏡中影像。這群人被稱作「鏡面人」,出現的機率約為百萬分之一。
  • 【健康澤國】@所有人 定期胃腸鏡檢查很重要!
    胃腸鏡檢查有多重要?   有下列情況的人需到醫院做胃腸鏡檢查:   1.上腹疼痛伴有噁心、嘔吐等;   2.原因不明的消瘦、貧血、出現黑便或柏油樣便;   3.X線鋇餐造影或CT、B超檢查懷疑胃、食管
  • 西安交大一附院普外科廖新華:重視胃腸鏡檢查,遠離消化道腫瘤
    「所以我建議對於家族直系親屬有消化道腫瘤病史的患者最好做一下常規的體檢,外加胃腸鏡的檢查。」廖副教授說。 據廖副教授介紹,常見的消化道癌症有胃癌、結直腸癌等。一般早期都沒有太典型的表現。 如果一旦出現腹痛、噁心、嘔吐、便血等全身症狀再去查是否有癌症,一般都已經到了中晚期。
  • ...蒙醫院內鏡中心團隊完成「鏡面人 + 兩次剖宮產」患者胃腸鏡檢查
    李女士:鏡面人生+兩次剖宮產近日,上海阿特蒙醫院內鏡中心來了一位特殊的患者——李女士(化名),在朋友的推薦下前來做無痛胃腸鏡檢查。說她特殊,是因為她全內臟轉位,心臟右邊、脾臟在右邊,腸子的走向和常人不一樣。這樣的情況並不多見,出現的機率約為百萬分之一。
  • 消化道癌症大多早期無症狀,專家建議40歲以上人群應行胃腸鏡檢查
    而早期胃癌發現後大部分可以在胃腸鏡下行黏膜剝離術後治癒,無需像晚期腫瘤傳統方法開腹切除大部分胃、切腸,從而減輕了痛苦,節約了費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期。我們建議40歲以上的人群都應常規行胃腸鏡體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發現一例早癌,拯救一個病人,挽救一個家庭。
  • 想查胃腸道,透視、CT、胃腸鏡、膠囊內鏡要選哪種呢?聽醫生說
    提到這些檢查項目,大家在體檢過程中猶豫比較大的就是胃腸鏡檢查,但是胃腸鏡檢查可以篩查的癌症佔發病率的一半,大家總是在問有沒有替代方案呢,有其他非侵入性檢查能代替嗎?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下關於目前胃腸道檢查(全消化道鋇餐透視,CT檢查,胃鏡腸鏡和小腸鏡,膠囊內鏡)的各項技術的優缺點。
  • 浙江父女做腸鏡,同一天收到壞消息,醫生惋惜:真該早點來!
    然而,小駱不知道的是,如果她能更早的完善胃腸鏡檢查,獲益會更大。據消化內科朱元東主任介紹,40歲後(男女不限)符合以下條件中的任何一條,應做胃鏡檢查:1. 胃癌高發區人群;2. Hp感染者;3.最後,朱元東主任特別提醒,如果直系親屬有消化道腫瘤病史的,越早做胃腸鏡檢查可越早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