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們都說「婦女能頂半邊天」,現在有人說「未來是女人們的天下」。可見女性擁有了越來越大的舞臺。在財富排行榜上,更是不分性別,女性企業家佔有的財富也是「巨量」的。2020年11月公布的福布斯富豪榜上,楊惠妍坐擁1901.7億資產,成為中國女首富,同時還拿下了中國房產首富。在房產界,比排在第二位的許家印還多93億,是「曾中國首富」王健林的2倍身家,令人矚目。
楊惠妍是碧桂園地產的當家人,碧桂園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是一家知名的房地產商。和王思聰一樣,楊惠妍也是富二代,但她比「王校長」要低調很多。
碧桂園起家
碧桂園的創立者是楊國強,1955年出生於廣東順德,從小家境貧困,他17歲前都沒有穿過鞋,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本人也毫不避諱自己的農民身份,說:「我是一個農民,也是第一代農民工。」
可能正是這個農民工身份,讓楊國強較早地接觸到了房地產行業。1978年,楊國強和生活在農村的「男勞力」一樣,加入到泥瓦匠的行列。但楊國強並不是一名普通的泥瓦匠,在涉足房地產行業的十幾年間,他也積累了不少的原始資本,攢下了人生第一桶金。
1992年,首次在自己的家鄉順德開發了碧桂園樓盤 ,當年就遭到「滅頂之災」,建設4000套別墅,只賣出3套。話說,成功者身上都有非同一般的「本領」。很快,楊國強用「引進」貴族學校,這種「零融資」的方法,很快把別墅賣掉了,成為「貴族學校」的鼻祖。
有錢人購買別墅,並繳納30萬教育儲備金,孩子畢業後可回收。這種獨樹一幟的「融資」方式讓楊國強獨樹一幟,在後來的房地產開發中無往而不利。
楊國強2007年轉入幕後,培養楊妍惠接班
1998年,中國取消「集資建房」,迎來了商品房建設的發展黃金期。這時候,楊國強看準時機,順勢入局,首先殺進廣州,10年間,碧桂園已在全國興建了3.8萬單位。2004年,楊國強以11.5億身價進入富人榜。2007年,在香港上市,上市前楊國強把70%的股權轉移到了楊惠妍名下。
也是上市這一年,楊國強開始逐漸退居幕後,把浩大的家業交在楊惠妍手中。1981年出生的楊惠妍,可以說一畢業就接管了碧桂園的商業帝國。26歲在我們都剛剛進入職場時,楊惠妍就開始掌管碧桂園。
但在接手前,楊國強也為楊惠妍做了科學的規劃,楊惠妍13、14歲時,楊國強就帶領她參加公司會議。長大後,憑藉自己的實力,楊惠妍考上了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就讀市場和物流專業。2005年,畢業後,在碧桂園擔任採購部經理,打磨能力。
不得不說,楊惠妍也繼承了父親身上低調實幹的優良品質,在楊國強制定的「戰略方案」下穩步前進。2019年,碧桂園銷售額達到7715億元,成為中國房地產行業第一。2019年11月11日,碧桂園市值達到2481億元。
碧桂園擴大業務
雖說已經退居幕後,但碧桂園所有的商業決策仍有楊國強的「痕跡」。近些年,由於房地產市場趨近飽和,像碧桂園、恆大地產等房地產行業也在其他行業不斷發力。像恆大集團就在不斷涉及健康、文化旅遊業,塑造了一批精品工程。
在楊惠妍接手後,碧桂園也在延展與探索新的領域。2018年,碧桂園狂砸800億進軍機器人領域,看到這裡小夥伴們不要以為碧桂園直接跨界科技領域了。
碧桂園投資研發的機器人還是看準,未來人口老齡化嚴重,勞力變少,而機器人可以代替人類做「重活」,重在研發房地產機器人。機器人企業的建成可以說是為了碧桂園房地產生態的重要戰略的一部分,預計在2023年完工。
有小夥伴還說,碧桂園還「掙著賣房的錢操著賣菜的心」。確實,2020年10月,碧桂園開始「賣菜」了,在廣州開設首家「碧優選」生活超市。或許是,因為楊惠妍和父親一樣,對「農業」有著深深的熱愛。
不過如今的「賣菜」市場可以說是,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前有新媒體大咖「字節跳動」公司入局,後有阿里、騰訊網際網路巨頭「潛入」。碧桂園房產大鱷的加入,讓這場競賽變得更加變化莫測。
不知道未來,碧桂園在楊惠妍的帶領下,「賣菜賣的」咋樣,還會在哪些方面進行突破和創新,中國房地產女首富,駕駛著碧桂園這艘商業巨輪,如何再次「乘風破浪」,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本文由財料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