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甬江科創大走廊空間規劃(2019-2035)》發布

2020-12-12 新華網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提供

寧波甬江科創大走廊空間結構規劃圖

  昨天下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寧波甬江科創大走廊空間規劃(2019-2035)》,刷爆寧波人朋友圈。

  從2018年納入浙江省大灣區建設「一港兩極三廊四新區」環杭州灣經濟區布局,到2019年首次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再到2020年國務院發布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展區域方案,指出「要積極推動寧波甬江科技創新大走廊與自貿試驗區改革聯動、創新聯動」,甬江科創大走廊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也從側面展現寧波科創平臺建設穩步前進。

  建設三大戰略高地

  本次規劃範圍為:劃定走廊核心區136平方公裡,北至鎮海大道,南至甬臺溫高速公路複線,西至三江口餘姚江河岸線、南高教園區學士路,東至320駱霞線北侖段。

  規劃確定戰略目標為:打造長三角地區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引領性科創策源地,建設全球新材料創新中心、全國工業網際網路與智能製造發展高地和創新創業生態最優區三大戰略高地。

  全球新材料創新中心。依託寧波大學、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等高校院所,發揮科研基礎優勢,聚焦高性能磁性材料、先進碳材料、新型膜材料、海洋新材料和智能複合材料等未來重點創新方向,持續集聚一批科研走在前列的國際性研發機構、團隊和人才,打造代表國家參與全球新材料產業創新競爭的主平臺。

  全國工業網際網路與智能製造發展高地。落實「數字經濟」發展一號工程,順應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趨勢,依託寧波軟體園平臺和智能製造研發類科研院所,大力發展以工業網際網路為主的數字產業,推動製造業向數位化轉型,打造引領寧波智能經濟發展、為全國製造業創新發展提供示範的樣板。

  創新創業生態最優區。重點承擔寧波市科技研發與科技轉化的核心職能,推進「政、產、學、研、金」聯動發展,營造科研、交易、轉化、孵化、創業等多元創新空間,建立由政府引導,以企業為主體,高校、院所、協會和專業服務機構緊密參與的協同創新體系。

  成為大灣區創新發展的核心支撐

  規劃提出,至2025年,實現以下發展目標:

  創新資源有效集聚。不斷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規劃範圍內新增「國千」「省千」和「市3315」人才(團隊)400人,10家院士專家工作站。拓展渠道,搭建平臺,不斷提高在甬高校學生在甬就業的比例,吸引高水平雙創人才落戶,形成領軍人才雁陣團隊。各類創新創業載體平臺建設持續推進,規劃範圍內新增建設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10家,通過加快甬江實驗室、大院大所集聚區等一批科創平臺資源建設,提升科創研發和成果轉化能力。

  創新生態有機構建。集聚一批產業基金、創投引導基金和政策性擔保基金。覆蓋創新創業全鏈條的多層次、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資支撐體系基本建立。適合科創產業發展的推廣應用體系、高端產業體系、平臺服務體系、標準支撐體系和人才服務體系基本形成。

  產業輻射顯著提升。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生產性服務產業主體地位,力爭規劃範圍內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00家,上市企業10家,培育50家左右在特定細分領域處於國內領先地位的企業。

  到2035年,建設成為創新要素集聚、創新平臺完善、創新企業匯聚、創新人才雲集、創新文化活躍、創新服務便捷、創新氛圍濃厚、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的科創大走廊,力爭在新材料和智能製造領域培育出一批全球高端製造業佔據主導權的製造類企業,成為大灣區創新發展的核心支撐。

  構建「一廊雙片」的空間結構

  規劃提出,依託甬江-姚江水系以及交通廊道,構建「一廊雙片」的總體空間格局,推動創新要素「擁江攬湖,銜灣接海」。

  「一廊」指甬江-姚江創新走廊,是產業聯動、空間聯結、功能融合、開放共享的創新發展走廊。依託走廊的吸附與輻射帶動,對位於走廊周邊或延伸端,創新能力突出、關聯緊密的創新平臺及創新節點,待發展成熟後適時納入。

  圍繞「一廊」,加強區域交通和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關鍵的科創設施建設,推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實施生態修復,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配套,營造國際一流的人居環境。以此塑造區域科技創新品牌,推動大走廊成為長三角乃至全球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規劃提出「雙片驅動」戰略:整合各類創新載體,沿甬江兩岸及東錢湖地區構建南北兩大創新圈,強化新材料應用技術研發、工業網際網路研發應用和智能製造技術研發等創新方向。突出北部知識轉化創新、南部知識生產創新兩大互補功能,並發揮東部新城中介、信息、應用、生活配套等支撐服務,形成兩大創新引擎為龍頭、各類創新載體聯動的創新網絡。

  北片:以寧波新材料研發園、寧波大學以及中官路雙創大街為核心,打造高磁性材料、合成新材料、高性能金屬材料三條優勢產業鏈和集成電路材料、石墨烯兩條先導產業鏈,突出科技成果轉化功能。

  南片:以創智錢湖創新交流區塊為核心,重點攻關人工智慧、信息通信、智能裝備、生物醫藥等領域的理論創新及技術應用。南部創新圈未來以知識生產和技術研發為重點,打造智能製造研發高地。(記者 楊緒忠 金鷺 通訊員 王權)

  (原標題:長三角重要科創策源地呼之欲出 《寧波甬江科創大走廊空間規劃(2019-2035)》發布)

責任編輯:張靈

相關焦點

  • 集聚寧波中心城區40%創新資源 甬江科創大走廊吹響科技創新號角
    中國寧波網記者 金鷺今天,《寧波甬江科創大走廊空間規劃(2019-2035)》發布,刷爆寧波人朋友圈。從2018年納入浙江省大灣區建設「一港兩極三廊四新區」環杭州灣經濟區布局,到2019年首次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再到2020年國務院發布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展區域方案,指出「要積極推動寧波甬江科技創新大走廊與自貿試驗區改革聯動、創新聯動」,甬江科創大走廊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也從側面展現寧波科創平臺建設穩步前進。
  • 鎮海莊市:奮力建設 甬江科創大走廊核心區
    綠化作業、拆除圍擋、消防安裝……近日,位於寧波鎮海區莊市街道同心湖地塊又迎來新進展,1688新青年廣場(西區)項目即將竣工,建成後將成為甬江北岸居民和創業者休閒活動的一個重要場所。
  • 寧波甬江科創大走廊規劃公布!這9大區塊迎來歷史性機遇!
    今天,寧波甬江科創大走廊空間規劃終於公布了。甬江科創大走廊是寧波的經濟命脈,非常重要!它也是浙江大灣區三大走廊之一。 甬江科創大走廊是提升寧波在全球城市體系中發展能級的重大舉措。甬江科創大走廊是要打造成「長三角地區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引領性科創策源地」,建設「全球新材料創新中心」、「全國工業網際網路與智能製造發展高地」、「創新創業生態最優區」三大戰略高地。甬江科創大走廊規劃範圍很廣。
  • 絕美東外灘,甬江科創走廊,寧波塔、K11、龍湖天街、環宇...
    NO. 4|規劃 大灣區「矽谷」 甬江科創大走廊上升為省級戰略 >「第一引擎」,而對於處在「杭州灣大灣區」風暴中心的寧波來說,發力「科技爭投」,打造甬江科創大走廊,無疑是影響全局的關鍵棋子。
  • 寧波莊市加快甬江科創大走廊後花園建設
    原標題:對「硬骨頭」項目實施掛圖作戰,責任到人、逐個銷號莊市加快甬江科創大走廊後花園建設 穿過長長的生態林,沿著嶄新的水泥路一路前行,便到了寧波邵逸夫故居。沿途綠草如茵、樹影婆娑,亭臺樓榭點綴其間,仿佛一個公園。 「以前,故居的周邊環境可以用髒亂差來形容。空中凌亂的電線如同蜘蛛網,房前屋後的違法建築就像傷疤。」
  • 深圳有鵬城,杭州有之江,寧波有甬江
    2020年寧波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為今年的科技創新劃下了重點,具體目標有這些——高能級平臺方面,圍繞打造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全力推進甬江科創大走廊建設,啟動建設甬江實驗室,爭創浙江省實驗室,推動產業技術研究院提升發展,高水平建設浙江創新中心和一批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
  • 從工業走廊到甬江時尚東外灘,寧波漁輪廠地塊將崛起城市文化新地標
    甬江時尚東外灘西起三江口、東至高新區,全長6.2公裡,聚焦科技、文創、金融、軟體、信息等產業,是擁江發展的主戰場 ,是甬江科創大走廊的重要啟動區,也是「三江六岸」核心區的重要功能板塊。,始終屹立在甬江東岸,記載著數十年來寧波城市的繁華與變遷,承載了許多「老寧波」溫情回憶,其開發建設對於東外灘區域有機更新、品質提升,提升城市核心區域整體形象有重要意義。
  • 甬江北岸 - 寧波的城市傷口!
    據說80年代寧波大學初建時,寧大老師們強烈要求老三區戶口,於是市裡把甬江北岸劃歸江北,以滿足老師們的需求。一顆大雷就此埋下!從江北的行政區劃圖便可看出,江北的發展重心在洪塘、在灣頭甚至慈城。2015年,在眾多反對聲之下,江北依然意圖把一個賣電線電纜和電動工具的眾冠商業廣場(原寧波三號橋市場),安插進鎮海中官路科創走廊。
  • 鄭柵潔調研甬江時尚東外灘:讓黃金水岸更加美麗時尚更具生機活力
    7月25日上午,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鄭柵潔利用周末時間調研甬江時尚東外灘。他強調,甬江時尚東外灘是甬江科創大走廊的重要啟動區,也是「三江六岸」核心區的重要功能板塊,各級各部門要提高站位、放大格局、拓寬視野,突出濱江臨水特色,兼顧生產生活生態功能,堅持高水平規劃、高質量建設,讓黃金水岸更加美麗時尚更具生機活力。
  • 前灣新區空間規劃(2019-2035年)發布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提供記者 楊緒忠 通訊員 陳 丹昨天下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了寧波市前灣新區規劃(2020-2035),確定其發展目標:到2035年,前灣新區要基本建成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標誌性戰略大平臺,世界級先進位造業基地、滬浙高水平合作引領區、杭州灣產城融合發展未來之城。
  • 寧波文創港為何可以成為未來的頭牌,風頭甚至可以超過東部新城!
    NO1:科創大走廊11月26日,寧波自規局發布:甬江科創大走廊空間規劃公告。這是浙江省重點建設項目,也是目前寧波規劃層級最高的,一直以來備受投資客和炒房團的關注!核心區136平方公裡,佔寧波主城面積38%。一廊是指甬江兩岸,以高新區為主,串聯文創港、東外灘、濱江新城。它是大灣區三大走廊之一。
  • 規劃升級,6號線加持!寧波這個板塊發展潛力巨大!
    剛過去的2020年,讓寧波的城市發展進步巨大。尤其是年底,一連串的重大城市規劃。其中最為重磅的就是甬江科創大走廊。這是對寧波主城影響最大的規劃。 我為何這樣說?因為,甬江科創大走廊實現了全球新材料創新中心、全國工業網際網路與智能製造發展高地和創新創業發展最優區三大定位。
  • 《溫州環大羅山科創走廊建設規劃》發布,傳遞哪些發展新動向?
    近日,浙江省發改委、省科技廳和溫州市政府聯合發布《溫州環大羅山科創走廊建設規劃》(簡稱《規劃》),進一步明晰戰略定位、強化科技支撐、優化管理機制,充分激發改革、開放、創新動力源推動高質量發展,真正把環大羅山科創走廊打造成為浙江省科技創新的「金名片」,努力在「重要窗口」建設中爭當標杆。
  • 《松江區總體規劃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7-2035)》發布
    到2035年,松江規劃建設用地規模不超過286.2平方公裡,生態空間面積不小於325.6平方公裡,森林覆蓋率不低於2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低於15平方米,將形成松江新城市級副中心、3個地區中心和若干個社區中心的公共中心體系。近日,我區發布了《上海市松江區總體規劃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7-2035)》,以及市政府關於同意該規劃的相關批覆意見。
  • 寧波鎮海 大有可為!
    >鎮海創新圖強的路線已然繪就2019年成功躋身GDP「千億俱樂部」通向未來的甬江科創大走廊正在建造......圖片來源:鎮海發布一系列高能級平臺的落地甬江科創大走廊、甬江實驗室、哈工大智能裝備研究院、中石化新材料研究院等一系列高能級平臺的落地,讓鎮海這個「工業重鎮」,再次搶佔C位,也迎來新舊動能轉換的全新機遇。
  • 上海浦東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正式發布,研究預留經大洋山至寧波、舟山...
    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日前公布《上海市浦東新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7-2035)》。記者從浦東新區獲悉,本次規劃以近期(2020年)、遠期(2035年)和遠景(2050年)三個時間節點,設置分階段目標,到2050年,將全面建成開放、創新、高品質的卓越浦東,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城區。
  • 2019大鎮海迎來井噴!5大商業體、4所新校、4座城市公園、八大交通...
    這個走廊,集中了豐富的科創資源: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寧波大學、寧波工程學院、浙江紡院……   過去幾年,甬江兩岸先後崛起寧波新材料科技城、中官路創業創新大街等大平臺從三江口到甬江入海口,是寧波科創資源最為豐厚的地帶。
  • 寧波這一地塊將有大變化,打造濱江碼頭,戶外活動場,創新設計廣場
    1.1對接甬江科創大走廊甬江科創大走廊是混合了居住、辦公、研發、產業、商業、娛樂等功能於一體的「一廊雙核、多節點」的規劃帶,它的空間發展為周邊包括北侖小港在內的城市組團形成新的活力空間提供了發展機遇,都將給日趨增加的小港人口提供更為便捷的生活環境,從而促進片區形成商業生活的一體化發展。
  • 松江總體規劃2035公布 未來的松江是這樣的
    近日,上海市政府批覆同意《上海市松江區總體規劃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7—2035)》,要求到2035年,規劃建設用地規模不超過286.2平方公裡,生態空間面積不小於325.6平方公裡,森林覆蓋率不低於2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低於15平方米,形成松江新城市級副中心、3個地區中心和若干個社區中心的公共中心體系。部分內容詳見下文:
  • 浦東新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7-2035)公布
    市規劃資源局公布《上海市浦東新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7-2035)》,從近期(2020年)、遠期(2035年)和遠景(2050年)三個時間節點設置分階段目標。2050年,全面建成開放、創新、高品質的卓越浦東。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