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缸長絲藻如何清除?主要3種處理方式,原生觀賞魚有它的剋星

2020-12-20 養魚說

養魚的最高境界是什麼?我覺得應該是一缸綠藻。但是藻類的出現成為了了無數草缸玩家的煩惱原因。草缸養的是水草,而藻類的爆發正好會抑制水草的生長,這對一個養水草的缸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情。藻類的種類很多,大多數藻類都很好處理。你只需要倒點黑殼蝦進去,放一些除藻生物,很快藻類就被治理完了。但是有一部分的藻類很固執,不容易被清除,他們種類很多。上次我們講了藍綠藻,還有很多我們沒有講,這期我們來講一講絲藻。

絲藻是啥?如何產生?

如果你的魚缸非常小,而且還經常餵食,光照也充足,那麼絲藻很快就會出現。但是相反之下,如果魚缸水體比較大,魚的密度稍微比較小,過濾系統也非常強大,像絲藻,小球藻等等藻類都不容易爆發生長。絲藻的產生原因和小球藻非常相似,就是因為水體小,而且營養物又非常充足,這樣的環境就非常利於絲藻生長。絲藻主要還是光照過多,水中營養物過多。說來說去,一些藻類的出現其實還是為了讓水中的營養物質降低一些。但是不能留著!他們會泛濫,還容易纏住魚。絲藻長勢很快,呈絲狀,一般長在光照較為充足的環境下。只要有水流他們就會飄起來,看上去很好看,但也很泛濫。絲藻可能並不是很好吃,很多工具魚工具蝦都不喜歡吃絲藻。那麼,如何清理絲藻才是最安全的?但是不建議大家下藥,下藥對魚和硝化細菌也是有一定影響的。如果你的魚缸過濾系統比較好強大一些,絲藻就比較不容易出現。但是如何治理絲藻呢?

生物治理

說實話治理絲藻的生物實在是太少了!目前我只知道兩種可以清楚絲藻的生物。一種是原生魚中的鰟鮍魚。鰟鮍魚的分布很廣泛,是一種冷水原生魚,一般河裡隨便找找就能找到一大堆鰟鮍。鰟鮍也是很多釣魚人的怨恨,容易上鉤,數量多,肉少,還有一個苦膽。我們當地地籠抓到的鰟鮍往往都是扔給鴨子吃,好下蛋。一些水族愛好者則會把他們飼養起來,當作除藻生物。

鰟鮍魚的嘴巴相對來說比較賤,一些魚鰭長的魚他們會去啄。而且他們是冷水魚,太熱的水溫他們很快就會死掉,儘量別超過29攝氏度。

還有一種原生蝦叫做「秀麗白蝦」。網上關於秀麗白蝦的資料並不是很多,但是目前可以證明它可以清除絲藻。它長得有些像大眼賊,銷售渠道比較窄,一般只有賣觀賞蝦的商家才賣。而且蝦比較容易被魚吃,大家還是用鰟鮍魚比較好。當然也可以放一些異型魚,或者蘋果螺,他們也吃一些絲藻,但是效率不高。放一隻飢餓的清道夫是比較現實的處理方法。

手動清除

絲藻的附著性比較亞於其他藻類。不像綠水一樣洗一洗濾棉就可以清除掉。如果是裸缸的話更加好清理一些。玻璃是很光滑的,絲藻想要附著上去是比較困難的,因此數量較少,好洗。但是草缸或者別的造景缸就不好整了。他們會牢牢長在石頭上,底砂上。一般手動清除直接用手把絲藻抓起來扔掉,或者用牙刷伸進去轉一轉纏起來再扔掉。清除完之後絲藻肯定有一部分會斷掉隨著水流飄走的。大部分都會被水泵吸走,所以處理完絲藻再洗一遍棉會更加保險。

減少光照

手動清除還是很麻煩的。但是如果你的缸裡沒有水草,那麼就把魚缸全部蓋起來,讓他們處在一個黑暗的環境,這樣絲藻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死亡的就比較快了。配上一些除藻魚類效果更好,效率會更加高。同時如果可以,試著降低一點溫度,不給藻類提供適合生長的條件即可。

相對而言,只用一種方式是不容易完全清除完的,應該幾種方法結合起來一起使用相對可以更加快速清除。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放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知道的都在這兒。

相關焦點

  • 魚缸裡長藻類和油膜怎麼處理?這種觀賞魚能幫忙,俗稱:油膜剋星
    最近很多魚友就在反饋,自己家裡的魚缸開始長一些藻類了,並且速度非常快。而且,有時候魚缸的水面還有一些油膜,那看上去觀賞性就大打折扣了。這篇文章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怎麼樣處理這些情況?同時這篇文章也會和大家介紹到一種常見的觀賞魚,但是可能大家對它太熟悉了,所以也就沒怎麼去了解它。因此,它們身上還有一些秘密沒被發現。
  • 福利一種觀賞價值很高的原生魚,魚缸除藻能力強,原生魚潛力股
    在原生魚家族中存在著一類觀賞魚,學名叫做「黑鰭鰁」。黑鰭鰁身上布滿黑色的花紋,體型有點像我們熟悉的小鰁魚。這種魚的性格比較溫順,而且體色相對來說比較鮮明,對其他魚也很友好,同時還會啃食魚缸中的藻類。原生魚普遍都很皮實,這種魚也不例外。
  • 魚缸水面的油膜要怎樣清除?
    以及我們該怎麼樣清除掉它。在談論如何清除油膜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魚缸水面的油膜是怎麼樣形成的。一般來說魚缸水面的油膜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1、投放餌料中含有的油脂成分以及殘餌中的蛋白質等溶入水中,最後在水面聚集凝結,形成了油膜。
  • 10種野生觀賞魚,放進魚缸就是底層魚,有的體色比熱帶魚更好看
    自從對魚缸有分層養魚的概念,底層魚嘗試過三間鼠,黃金鼠,恐龍魚,但總是有一種執念,想養一次中國原產的底層魚,所以開始查找資料,不查不要緊,原來中國原生觀賞魚有這麼多,而且有的花紋比熱帶魚還漂亮。第一個原生觀賞魚就是中華沙鰍,它是中國獨有的物種,作為觀賞魚,在各個方面的表現,都能令魚友滿意,中華沙鰍主要分布在溫州永嘉楠溪江,瀾滄江,四川東部盆地。第二個原生觀賞魚的名字有點可愛,叫做美麗小條鰍,從體色和體型來看,並沒有多麼美麗,可能給它起名字的人,看著好看,所以給了它這個名字吧。
  • 發現觀賞魚在魚缸裡產卵,有三種處理方式,兩種都可以孵化小魚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最近一直沒有時間去管理我的那兩條迷你鸚鵡魚的種魚,因為其他新魚入缸的不同需求,以及金魚和孔雀魚的繁殖等問題,它們一直被我給倒來倒去。
  • 魚缸常出現這些「髒東西」,可它們對觀賞魚好,也能淨化魚缸水質
    很多魚友的魚缸放置在陽光下散射光下或是水草燈開的時間長了,常常會長一層綠綠的東西。有的甚至會變成綠水一般,有的則附著在魚缸的各個角落。他們統稱為「藻類」。他們雖然會對觀賞魚的觀賞性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卻也是好東西。
  • 盤點十種冷門原生觀賞魚,認識三種就算是魚缸之神!你敢挑戰嗎
    今天,譁仔會一連更新兩期內容,全部是關於中國原生觀賞魚的文章。這是第一期。我們走進水族店,放眼望去全部是國外的觀賞魚,其實我們泱泱中華大地也有數不勝數的可愛小魚,只不過,因為近在咫尺,太容易獲得,所以不覺得新奇了,也就沒有多少人願意去欣賞它們的美麗了。
  • 觀賞魚缸的水質清澈但就是有點發綠,我們該如何處理?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飼養觀賞魚的水質非常的清澈只是微微的發綠,這樣的水質需要去處理嗎,我們又該如何處理比較好呢?一、主要原因會在哪裡?3、另外就是光照也起到了很大的因素,普通的魚缸燈還能夠強點,如果是魚缸經常能夠見到陽光,那這個小球藻爆發的速度就會很快了,所以我們對於光照造成的問題,就要想辦法去做一定的遮陽處理。
  • 簡單幹脆的魚缸除藻方法,讓草缸清亮起來
    綠斑藻缸壁綠斑藻可以刮掉,水草葉片可以剪掉,如果太多不適合修剪,那就用草缸除藻劑或者戊二醛,有不少玩家喜歡生物除藻,可以用鮑魚螺,我看網上有人推薦蘋果螺和斑馬螺,我魚缸也有蘋果螺,沒見它們吃綠斑藻。黑毛藻我自己處理黑毛藻依然使用戊二醛,按照100升水,投放20毫升的比例,每天一次,堅持一周,基本解決完畢。也有人推薦使用黑線飛狐,但是,長大的黑毛藻它根本不吃。
  • 飼養哪些觀賞魚,魚缸內需要鋪設底沙,有什麼作用應該如何選擇?
    那麼我們在魚缸里舖設底沙會有什麼作用,我們又該如何去選擇呢?適合原生態環境,穩定觀賞魚的情緒,有利於適當造景因為很多的觀賞魚神經比較敏感或者是魚主人自己的個人愛好,我們喜歡在魚缸里舖設底沙,這也與我們的審美觀念和流行度有關。
  • 一種零成本獲得觀賞魚的方法,但不能過度,魚缸養原生魚也要愛
    野外的河流,小溪等水域的觀賞魚資源是相當多,特別是一些水質好的地區,並且溫度適宜,會有很多原生魚住在裡面。而一些原生魚愛好者就會喜歡去哪些地方,帶上小抄網,拿上桶進行野採。野採不但不花錢,而且能採到的魚數量,包括種類也很多,所以大部分的魚友都選擇直接野採,不必再從市面上選購。
  • 魚缸裡的藍綠藻如何處理?觀賞魚清潔魚缸法門,藻類祛除攻略
    要問什麼藻類最難清除,生命力最強,不是剛毛藻,不是絲藻,也不是褐藻,而是藍綠藻。熟悉藍綠藻的人並不多,熟悉它的人一般魚缸中都出現過,而且每次藍綠藻出現都能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當然這種可怕的印象我也是有的。
  • 這幾種藻類在魚缸較常見,清除它們的幾點小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它們雖然形狀不同,顏色不同,但是只要長在水草上,那麼就會影響水草進行光合作用,影響水草生長,長在石頭上,則會影響美觀,更可惡的是,它們只要有水就會生長,而且生長速度極快,可謂是躲也躲不掉,避也避不來。既然躲不掉,那麼就主動出擊,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頑固藻如何清除吧。
  • 古代沒玻璃魚缸,怎麼欣賞觀賞魚?古人的飼養方式,給了我們啟發
    現在我們飼養觀賞魚,絕大部分都是用玻璃的魚缸。後面甚至出現了超白玻璃魚缸,來增強觀賞魚側面的觀賞性。但是在古代,沒有玻璃這種東西的時候,古代的人養觀賞魚,他們又是從哪個角度去欣賞呢?其實在古代養魚,在我們中國也沒有太多的其他觀賞魚品種。
  • 魚缸水面上為什麼會有油膜?三種方式輕鬆清除掉它!
    魚缸裡的油膜就如同那個時候老青年臉上的青春痘一樣總是除之不絕,似乎它故意與你作對一樣。其實水面上形成的油膜有好多種原因,老青年把主要的幾種影響因素分享給大家。首先第一種情況是因為飼料中的油脂,在投餵過程中一部分油脂最後運移到水面形成的。
  • 我們管這種原生魚叫鰟鮍魚,你們呢?它可曾是原生魚圈子的風向標
    好久沒和大家聊到關於原生魚的話題了,這篇文章想和大家聊一聊一種比較經典的原生魚品種,鰟鮍魚。這種原生魚曾經是整個原生魚圈子裡的風向標,原生魚的火熱程度可以從鰟鮍魚的普及程度就看得出來。鰟鮍魚可以說是我國原生觀賞魚裡面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類魚了。
  • 適合魚缸造景的幾種觀賞魚,魚缸造景「大神」之路從它們開始
    平時我們進行魚缸造景的過程中,有一個讓人比較頭疼的問題。那就是有進行造景的魚缸平時不方便清洗。也就是說,大部分養魚的朋友認為有造景的魚缸裡面,不好進行日常維護。其實如果合理安排一下魚缸造景的內容包括水草,還有觀賞魚的種類,以及品種搭配比較科學的話,還是很容易進行日常維護的。那麼這篇文章我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哪些觀賞魚比較適合魚缸造景。
  • 鋪設有底沙的觀賞魚缸,底部的雜物該如何清理?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隨著草缸的大量普及,很多飼養觀賞魚的魚友,都會在自己的魚缸中鋪設底沙、陶粒或者水草泥等,適當栽種些水草來予以造景,我們如果是以養殖觀賞魚為主,這樣子的魚缸也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草缸,那麼對於這種魚缸底部的雜質,我們到底該如何去除呢
  • 觀賞魚該選哪種過濾?3種常見魚缸過濾分析
    養魚先養水,不如說成是養過濾,魚缸過濾一直是觀賞魚玩家比較重視的方面,目前常見的魚缸過濾方式有3種,哪種性價比更高呢?咱們做個分析。首先講一下背濾魚缸。背濾魚缸的過濾系統,就在魚缸背部,它的優點是,不會佔用外部空間,搬運方便,外觀更加一體化,不會有累贅感,還有一種側濾魚缸,和背濾是一樣的,只是設計的位置不同而已。
  • 魚缸水泛綠要警惕,有的對魚無害,有的對魚無益,應該如何處理?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飼養觀賞魚的魚缸水經常泛綠,很多魚友或者網上評論說這是好事,本身對於觀賞魚應該是無害的,只是影響了我們的觀賞效果而已,這種情況有可能出現在開缸初期,光照過強的時候,也有可能出現在開缸中後期,尤其是秋天這個季節也很容易出現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