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村道天晴揚塵雨天泥濘,村民出行難。
林頭鎮政府:已納入農村公路改造計劃,只要村民自籌資金到位,汛期一過即可開工。
日前,電白縣林頭鎮赤嶺荔枝山村民小程向《電白日報》記者反映,該村村民小組有一段長約1400餘米的村道沒有實現硬底化。天晴時,塵土飛揚;碰上雨水天氣,路面坑坑窪窪,給居住的村民出行帶來諸多不便。而僅有一路之隔的窩心村民小組的村道卻已實現了硬底化,這是什麼原因呢?記者前往了解情況。
村民:施工隊曾到場勘測,茂名市交通局也下來說要修路,後來也沒了動靜
近日上午,記者來到林頭鎮赤嶺管區查看。村中的道路實現了硬底化,行走起來平坦順暢。可穿過赤嶺村民小組,進入荔枝山村村民小組時,有一段村道沒有硬底化,村道狹窄,大概3米寬。路面坑坑窪窪,摩託車、電動車行經該路段就像行駛在山地一般,甚是顛簸。
據住在路邊的村民程大叔介紹,未硬底化的村道長約1400米,沿路住著10餘戶人家。這段村道的一端通向赤嶺一隊,赤嶺二隊,因此平時走的人不多,每屆村委幹部都說為我們村爭取修路,最後也是不了了知,隨著農村公路改造計劃的推進,村委道路基本都實現了硬底化,惟獨這段路久久不見動靜,給村民出行造成了極大的不便。「去年年底有施工隊到現場測量道路,大家都以為要施工建設,可高興了。但不知什麼原因到現在還沒動工。」程大叔說。
程婆婆也是沿路的住戶,已經在此居住了30多年。她說,這段村道從來就沒有人過來維護,都是自己的村民在路很爛的時候,簡單修一下,最近兩年雨水很多,村道變得破爛不堪了。
每天都有村民要經過這段路,小心翼翼騎摩託車,。儘管如此,道路凹凸不平,下雨天走路都不敢走了。
鎮政府:已有改造計劃,但村民自籌資金未到位
周邊的村道都陸續實現硬底化,為何荔枝山村村民小組這短短1400餘米的村道就遲遲不見施工建設呢?
按照相關規定,農村道路硬底化的資金由省、市補助一部分,村民自籌一部分構成。 茂名交通局,回話做路規劃他們已經報上局裡規劃辦,計劃今年至2020年,什麼時候錢到位他們也不清楚,路規定寬度3.5米,路長度1400米,每一千米交通局付責18萬元,不夠自己籌備。
按他們的要求3.5米寬,1.4公裡,厚度20釐米鬥算,目前市場價最少要50左右萬,還不包括修整路基及其它加寬部分費用。
該村只有100人左右,就算每人2000塊錢也是不夠一半,一個以農產品收入為主的小村莊,難以承受起這麼大的費用,一直拖到現在,實在沒有辦法了,望有關部門幫忙跟進到底,謝謝
(轉自:電白日報、茂名論壇)
大家都在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