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欣賞有三個境界,你在哪?

2020-12-24 騰訊網

王國維《人間詞話》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似乎任何事情都要有三種境界,既開始、發展、達到最高(終點)的過程。書法欣賞也有三種境界。書法欣賞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可一概而論,但書法欣賞仍有其基本規律可循,亦非「玄學」之術。筆者以為,欣賞書法是書法在人腦中「再創作」的過程,因此,必先「識形」,次而「賞質」,再而「寄情」,三步逐行,漸入佳境。

第一境 識形

書法是線條形象的藝術,「形」有四要素。賞得「四要素」則入第一境。

一曰格式。書法以條幅、中堂、橫披、匾額、鬥方、扇面、對聯、尺牘、手卷、頁冊、題畫等格式最為經典。

二曰書體。書體以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魏體、章草、行草等最為常見。

三曰色彩。書法的色彩以白紙、墨字、紅印組合最為耐看。

四曰構成。一幅完整的書法作品以正文、題款、印章構成最為普遍。

第二境 賞質

書法不同於寫字。書法要講究「法度」,「合法」才能「質美」。其「法」有四。賞得「四法」則入第二境。

一曰字法。字乃書法之根本。聚點畫而成字,點畫之間應當「平衡對稱,對比和諧,主次得宜,疏密適度,多樣統一。」

二曰筆法。用筆貴在因體而變、穩實豐富;中側(鋒)互換,法出有源;筆力遒勁、力透紙背。

三曰章法。章法即整幅書法作品的「布白」。它講究字與字、行與行之間以筆勢連綿,氣脈暢通、節奏分明,若如「行雲流水」。即所謂「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透風,計白當黑,奇趣乃出」。

四曰墨法。墨有六彩之說,即「濃、淡,枯、溼,燥、潤」。若能「帶燥方潤,將濃遂枯」,則可達到「無聲而樂的和諧」,「五光十色的神採」,「灑筆以成酣歌,和墨以籍談笑」的境地。

第三境 寄情

「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劉熙載語)。書法的目的是「暢寄幽情」。書法藝術的最境界也就是人的精神,人的氣質的一種抽象體現與表露。欣賞書法不僅僅是看功力的深厚,看點畫、章法的精巧,而是要看作者的精神、胸襟、氣質修養。因此,欣賞書法的最高境界是通過書法作品與書法家「對話,交流」。而賞得此境需要賞者「見智」、「見性」,悟得書法之「出法」、「意境」、「氣質」之妙理。

一曰出法。卓越的書法家總是善於在嚴格的法度之中自由馳騁並施展其創造才能。因此,他們往往任情姿性,縱筆所如,使人看出他們的「無拘無束」,而又不流於「荒誕狂怪」;既有「先聖」的遺風,又有自己的「聖地」,即所謂「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放豪之外」。

二曰意境。書法的意境是指於書法作品中流露出的精神內涵,則在生動的氣韻、飛揚的神採以及空間餘白所構成的幽深而曠遠的意象。如,有的象行軍布陣,旗幟飛揚,士馬精研;有的象尺幅丹青,疏林遠阜,錯落有致;有的象江河大川,奔騰浩蕩,一瀉千裡;有的象廻溪曲沼,春水繁花,清幽婉麗;有的象婀娜舞姿,素袖輕揚,一步一形;有的象悠揚樂曲,繞梁三日,牽人情思。這就是書法富於韻致,並且交織著生命節奏的意境。

三曰氣質。常言道,「書為心畫」,「字如其人」。書法是書法家抒情達意的特殊語言。如同作家之文,詩人之詩,歌者之聲。因此,有獨立性、創造精神的人,其書往往風格獨具;依賴性強、唯唯喏喏的人,其書往往依傍門戶、缺乏個性。性情豪爽英邁之人,其書往往氣度恢宏;感情纏綿悱惻之夫,其書往往柔媚有餘,勁健不足。志行高潔者,其書往往清氣飄灑;格調低下者,其書往往俗氣橫流。心情恬淡者,其書往往氣靜端莊、淡泊曠達;追名逐利者,其書往往張牙舞爪、譁而取寵。

相關焦點

  • 書法欣賞的三個境界!
    書法欣賞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可一概而論,但書法欣賞仍有其基本規律可循,亦非「玄學」之術。
  • 書法欣賞的三個境界
    書法欣賞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可一概而論,但書法欣賞仍有其基本規律可循,亦非「玄學」之術。
  • 顏真卿書法的三重境界:字內精細,字外雄偉
    顏真卿書法的三重境界:字內精細,字外雄偉 2020-12-23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書法學習過程三境界,各位書友,你們到了哪一種境界呢?
    這「治學三境界」,同樣適用於學習書法的三個境界。作為書法初學者,面對悠久的書法歷史、迷人的書法藝術以及沿革流變的書體,總會惆悵迷惘,不知該從何入手。本人認為,初學階段選帖很重要。初學者須明確目標與方向,選擇其中一個經典法帖;並耐得住寂寞,專心臨一帖,把基本功練紮實。即認清前人所走的路,總結和學習前人的經驗。此乃學習書法的第一境界——「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 從曹寶鱗、徐右冰、田氏兄弟,看書法的三個境界
    頭條書友「齊金論書」有一篇關於曹寶鱗、徐右冰、田氏兄弟書法現狀的分析,筆者看後心中產生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在此一吐為快!這其中二田向來飽受質疑,其書被貶為美術字、印刷體,擁戴者和毀譽者各半;而徐右冰,其嫻熟的草書,盡顯無窮魅力的同時,在行家眼裡,似乎有二王、懷素字體拼湊的嫌疑;至於曹寶鱗,字裡行間儘是米、蘇,看不到自己的一點影子,仔細欣賞,何嘗不是如徐右冰一樣的「搬運工」?
  • 內行人是如何欣賞書法的?——欣賞書法的三步曲
    書法欣賞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書法欣賞仍有其基本規律可循,欣賞書法是書法在人腦中「再創作」的過程!在講如何欣賞書法之前,想說說欣賞書法作品的四個階段:【未入門】主要的原因是受到的關於書法的薰陶太少。嚴格說起來,這並不能算是欣賞書法的一種境界,因為根本就沒有欣賞。【入 門】能夠感覺到一幅書法作品的美,但說不出好在哪裡。這應該是生活中大多數人的層次,看到比較主流的作品能夠有美的享受,覺得這字不錯,但是如果要問好在哪裡,得到的答案多半是「就是感覺挺不錯的」,不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 名家隸書書法作品欣賞 一起感受中國書法的獨特魅力
    書法作為獨創的表現藝術,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 ;無圖的畫,無聲的樂 。書法,是文化巨川中的一個分支,藝術大洋中的一片靜海。它所表現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情思,更是中國文化的心靈境界。今天咱們就來欣賞書法六大分類之——隸書書法欣賞。  隸書是人類文化史上專屬於東方文明的奇葩,它猶如遠古的圖騰那樣古老,但卻依然在每個書家的筆下日新月異。隸書這種抽象藝術內蘊極深。好的隸書會帶給人終生伴隨的一種審美的愉悅,本文為大家展示易從網籤約書法家的隸書書法作品欣賞。
  • 上善若水書法作品欣賞 當代書法家上善若水誰寫的好
    智者問:「你從中有所領悟沒有?」商人說:「有些領悟了。我對付冰塊的方式不對,不該用斧頭劈,得用火燒。」智者搖頭。商人面露難色,鞠躬請教。智者語重心長地說:我所讓你看到的,是成功人生裡的七種境界。上善若水書法作品欣賞三:
  • 聖人王陽明心學啟示:「眼高手低」才是學習書法至高境界!
    首先要知道什麼好帖,學書法有個共識:選帖一定要選古人的名帖,不選今人的帖,這些名帖已經經過古人數千年驗證過的!王陽明書法以行、草為主,他臨摹帖多半是王羲之《十七帖》晉、唐、宋等名家,很少臨摹元代的帖。讀帖要分為三步:【識形】書法是線條形象的藝術,要看懂線條,為了我會在如何讀帖中,專門談論書法線條的問題,到時請大家斧正。
  • 欣賞書法有門道,境界不夠,永遠看不出好壞
    隨著書法的大眾化普及,大量的書法作品進入尋常百姓家。這些書法作品的水平參差不齊,很多人卻無法分辨書法作品的好壞。對於書法有沒有具體的鑑別標準?其實欣賞書法是有門道的。作為世界獨有一種藝術形式,書法首先一條就是書寫規範漢字。在這個基礎上,書法的好壞大致可分兩個層次,一是形式美,二是精神美。
  • 詩、書、畫、印四全的複合型藝術家張公者:怎樣欣賞書法
    張公者 篆刻 蘇軾《水調歌頭》怎樣欣賞書法張公者內容提要:從兩個方面欣賞書法:格調、技法。技法包括點畫、結字、章法。點畫有「力」、結字要「衡」、章法須「和」。古今對書法的品鑑文章很多,從某一個角度來看其觀點都可成立,說得「都有道理」。同時這也給人們對書法的欣賞、品鑑帶來紛擾。令人不知所措。那麼,有沒有即「準確」又「實用」且有「高度」的品鑑書法方法呢?下面談談我對書法品鑑欣賞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 董其昌:學習書法有三種境界
    他在書法和繪畫理論上都有著獨到的見解。董其昌是先開始學習書法,而後才學繪畫的。他的書法理論也在他書法逐漸學習和探究的過程當中建立起來的,他對學習書法的三種境界做了比較深入的探討和研究。這三種境界是他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的一種總結,也是對這個過程的反思和概括。
  • 人生有三重境界,你處在哪一重?
    大家可能都聽過王國維「讀書的三重境界」,其實人生在世也有三重境界,那麼到底是哪三重境界呢?子曰覺得凡事能成大事者,必定心中有丘壑。他們一般都明確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並且知道如何去爭取,對自己的未來有明確的規劃。這樣的他們才不會被眼前的瑣碎小事所羈絆住,就像周恩來,還在讀小學的時候,就知道自己要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子曰覺得「看遠」即你要有一個遠大的抱負(當然這個抱負是可實現,可操作的),然後讓自己達到實現這個目標的素質,這是人生發軔的前提。
  • 葛毅:追求書法「三境界」
    葛毅他說,學習書法對應著心境上的「三境界」:靜心、研心、修心。他正在這條道路上虔誠求索。藝術在於自己去「玩」,找到其中的樂趣,創造有價值的作品。後「國美」時代:與書法相互滋養中國美術學院畢業後,葛毅有許多選擇:讀研,讀博,或者自己創辦工作室,或者進學校上課。葛毅選擇了後者。他說,與純真的孩子一起,認真地生活,很快樂。
  • 書法欣賞的三種境界
    你有一個欣賞書法作品的思路嗎?任何一幅書法作品都可以從三個層次去賞析,即筆畫、結字和章法。第一個層次是看筆畫筆畫是指構成單個字的橫豎撇捺點這些最基本的元素,我們練字的時候老師有時會說,你這個字這一筆寫的很好就是這個意思。
  • 石開:書法表現人格,繪畫講究品位,印章看到境界
    但是我後來想想,其實三個都差不多。寫書法的人站在書法的立場上認為書法用的時間最多,畫畫的人認為自己花的時間最多,反正他們都自己站在自己擅長的角度來說,都要從童年、少年跟中年很長的一段時間在裡頭摸索,也都要花一輩子的精力。 已故的朱新建,他說過好幾次,所以我印象很深。他說,做任何事情只要把所有的精力投入進去,這件事情大大小小都會獲得一種成功。
  • 福字書法作品欣賞 什麼叫有福
    從福的字面上講,福字拆開了,就是一個「衣」字旁,加一「橫」,再加一個「口」字,再加一個「田」字,構成了福的最初內涵。引伸出來的意思就是,「衣」代表有衣穿;「一」橫,代表在人的上面有房產、能給人遮風擋雨,給人平安的幸運;「口」代表有飯吃、有人口;「田」字代表有田產,具備了這些基本的生活條件,就算是有福了。
  • 侯耀華書法欣賞,一字值5萬!網友:寶刀未老,勝過醜書大師!
    我國的書法文化雖然經歷了幾千年,但是發展到今那也是被我們後人很好的傳承了下來,在我們當今的生活中那也是有很多的書法愛好者,今天小七就給大家介紹一位明星書法愛好者!明星書法」,如果只論書法的話估計也不怎麼樣,如果你這樣想的話,那只能說你對侯耀華還是不解,當你欣賞了他的書法作品以後,你就會有新的認識。
  • 水調歌頭書法作品欣賞--流傳千古的中秋詞(宋詞巔峰之作)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每次欣賞這首由宋代豪放派大詞人蘇東坡創作的詩詞時,腦海中也總會有天后王菲那天籟之音般的歌聲迴蕩。《水調歌頭》全文欣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 現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書法作品真跡欣賞,湛結遒勁,珠圓玉潤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書法已經從實用藝術發展成為了精神藝術,已經不再是信息交流的主體,而是精神交流的介質。簡單的說就是郵件和微信取締了書信,書法的實用價值也就隨之而隱居。轉而成為了精神藝術作為書法家或者書法愛好者之間溝通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