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石墨烯的吸波材料應用研究

2020-12-24 看航空

石墨烯(上)和不同結構的碳材料:富勒烯(左下);碳納米管(下中);石墨(右下)

多組份石墨烯基多功能複合吸波材料吸波機製圖。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和電子產品的普及,電磁波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廣泛存在。當電磁輻射超出人體和環境所能承受的上限時,會形成電磁汙染。在軍事領域,雷達仍然是現代戰爭中搜尋目標的慣用手段,研製能夠高效吸收電磁波的雷達隱身材料是提高武器系統生存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吸波材料在民事和軍事領域上都有著廣泛的研究價值和應用前景。

新型的電磁波吸收材料——石墨烯

石墨烯是2004年首次發現的一種新型的二維納米材料,其神奇的二維結構使其具有獨特的理化性能。

石墨烯是目前已知的導電性能最好的材料。石墨烯中的電子運動速度可以達到光速的1/300。石墨烯的價帶和導帶相交於費米能級,這賦予了石墨烯獨特的零能隙半導體性能,是目前最高遷移率的銻化銦材料的兩倍。在未來,石墨烯或有可能取代矽製造超微型電晶體,將計算機處理器的運算速率提高百倍。

石墨烯的強度相當於目前最好的鋼材強度的100多倍,硬度甚至超過了鑽石,是目前自

然界強度最大的材料,而它的密度卻很小。在室溫下,石墨烯的熱傳導率是常用的金屬導熱材料如金銀銅的十幾倍,是鋁的二十多倍。

石墨烯還具有其他一些特殊的性能,如超高的比表面積。單原子層石墨烯的理論比表面積可以達到驚人的2630m2/g,是活性炭的比表面積的2~3倍,可以用於吸附和脫附各種大分子和小顆粒。石墨烯的光學透過率達到97.7%,這種特性讓石墨烯在太陽能電池的透明電極也有應用的潛力。

上述特點使得石墨烯有可能取代傳統碳材料成為一種新型的電磁波吸收材料,但不可迴避的是,與其他碳系材料類似,單純石墨烯的主要電磁波衰減機制是電損耗,因而吸波性能欠佳。

因將碳材料與鐵氧體、電損耗型的金屬化合物納米粒子複合是提高吸波性能的一種有效途徑。石墨烯比表面積大,很適合作為載體來負載納米粒子,不僅可以有效解決納米粒子分散性差、自身易團聚的難題,而且可以在納米尺度上對其結構和性能進行設計和優化,從而製備出具有特定組成、結構和性能的石墨烯基多功能複合吸波材料。

石墨烯的吸波機理

電磁波在傳播過程中遇到任何形狀的介質時,在電磁波的入射面或界面都會發生反射和透射現象。由於原傳播介質的波阻抗和材料的波阻抗並不匹配,就會有一部分的電磁波發生反射,而另一部分則透射進入到介質內部。阻抗越不匹配,反射的電磁波就越多。只有當原傳播介質的波阻抗與材料的波阻抗相互匹配時,電磁波才會最大效率地入射到材料內。電磁波在材料內部傳播過程中與材料發生相互作用並被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機械能、電能和熱能等),即電磁波損耗。所以,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主要由兩個條件決定:一是阻抗匹配特性,即減少電磁波在材料表面的反射或電磁波能夠最大限度地進入到材料內部;二是衰減特性,即電磁波進入到材料內部後,材料能夠對電磁波進行有效地吸收或損耗,減少電磁波的二次反射。

多組分石墨烯基吸波材料通過複合雜化粒子微結構及協同效應,並研究吸波材料的負載密度、形貌、結構、各組份成份含量以及各組份之間的協同效應對其電磁參數的影響,同時利用石墨烯的特殊結構以及石墨烯與納米粒子複合所帶來的特殊性質所造成的界面極化、電子弛豫極化和偶極子極化等效應來損耗電磁波,獲得了具備多種電磁波損耗機制且性能可調的質輕、高強、寬頻吸波材料結構體系。

石墨烯吸波材料的研究現狀及啟示

近年來研究者在對於石墨烯吸波材料方面的研究做了很多有價值的工作。

多元體系的石墨烯基複合吸波材料的設計與製備以及電磁波吸收性能的研究在國際上剛剛開展。高的比表面積、優秀的電學性能和特殊的二維結構等特性都賦予了石墨烯作為新型複合吸波材料理想構建單元的優異潛能,但石墨烯基複合吸波材料的綜合吸波性能仍有待提高。

採用多種組份的納米粒子與石墨烯複合,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石墨烯片層的團聚,更重要的是製備的多組份複合材料具有多功能,對於吸波材料而言,每一組份的材料具有不同的電磁波吸收特性,多種組份的材料複合時吸波材料能兼顧那種材料的優點,實現優勢互補。但是多元複合材料在製備時存在的缺點也很明顯,例如,不同界面的相容性差、多組分材料的分散性和均勻性不易控制等。

儘管如此,多元體系的石墨烯基複合吸波材料的設計與製備依舊會成為未來新型吸波材料研究的重點,作為新型基材的石墨烯也會對推動隱身材料的技術發展以及電磁防護方面的研究提供更大的作用。

相關焦點

  • 「頂天立地」的石墨烯吸波材料:助力5G手機創新 隱身飛機黑科技
    在工程應用上,除要求吸波材料在較寬頻帶內對電磁波具有高的吸收率外,還要求它具有質量輕、耐溫、耐溼、抗腐蝕等性能。鵬威能源基於石墨烯較高的介電常數以及外層電子易弛豫極化等特性將其作為潛在的介電損耗材,歷時1年多時間成功研發出了石墨烯三元吸波材料,磁導率高達300u@1Mhz, 而且在性價比、產品形態、可製造性等方面具有絕對優勢。
  • 西工大李賀軍院士團隊《AFM》綜述:石墨烯和MXene基高性能吸波材料...
    近日,西北工業大學李賀軍院士課題組系統評述了石墨烯和MXene基吸波材料的研究進展,特別關注了主要研究策略的進展。此外,通過對石墨烯和MXene基MA材料的比較,展示了它們在實現高性能MA方面的各自優勢。對這些MA材料的未來挑戰,研究方向和前景也進行了強調和討論。
  • 我校教師在氮摻雜石墨烯基複合泡沫吸波材料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我校化學工程學院疏瑞文博士等人在氮摻雜石墨烯基複合泡沫吸波材料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在美國化學會旗下著名學術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2019年影響因子IF = 8.456,中科院SCI期刊分區:工程技術一區TOP期刊)上發表了題為《Facile
  • 碳基電磁屏蔽和吸波材料的應用形式
    隨著人們對碳材料的關注,碳基的電磁屏蔽材料和吸波材料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碳材料,包括碳黑、石墨、碳納米管、石墨烯等多種同素異形體,具有質量輕、易加工、化學穩定性好、耐高溫、導電性高且可調等一系列優點,是製備集輕、薄、高性能電磁屏蔽或吸波性能於一體的理想材料。通過構建碳材料不同的形態,會獲得不同電磁響應性能的碳材料。
  • 吸波材料的應用
    在機場,飛機航班因電磁波幹擾無法起飛而誤點;在醫院,行動電話常會干擾各種電子診療儀器的正常工作。因此,治理電磁汙染,尋找一種能抵擋並削弱電磁波輻射的材料——吸波材料,已成為材料科學一大課題。  所謂吸波材料,指能吸收投射到它表面的電磁波能量的一類材料。在工程應用上,除要求吸波材料在較寬頻帶內對電磁波具有高的吸收率外,還要求它具有質量輕、耐溫、耐溼、抗腐蝕等性能。
  • 基於混合等離激元諧振的紅外寬帶超材料吸波體
    近日,應用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周餘碩士從理論方面提出一種可以實現全長波紅外波段(8-14μm)的寬帶超材料吸波體。首次從理論上證明了耦合傳播型和局域型表面等離激元諧振實現在長波紅外寬帶吸收的可行性。並建立了一套基於混合等離激元諧振的寬帶吸波體結構的設計體系。
  • 新型納米吸波塗層材料的研究
    複合氧化物納米吸收劑不僅吸波性能優異,而且還兼有抑制紅外輻射等多種功能。鐵氧體納米顆粒與聚合物製成的複合材料能有效吸收和衰減電磁波及聲波,減小反射和散射,因此鐵氧體吸波材料是研究較多且比較成熟的吸波材料。其作用機理可概括為鐵氧體對電磁波的磁損耗和介電損耗。鐵氧體吸波材料的納米化是很有前途的新興隱身材料研究領域。國內外對此均進行了一定的研究,並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 吸波材料在RFID中的應用
    吸波材料是一種對電磁波具有優異吸收能力的複合材料。這種吸波材料是將合金通過物理細化和磁場處理形成高磁導率的磁性合金,並將其均勻分散在高分子中形成的複合材料。  吸波材料在10MHz~6GHz範圍內具有良好的吸收特性,可避免二次反射造成的電磁幹擾或洩漏。產品主要為吸波貼片類型,也可根據客戶需求加工成各種形狀。吸波片可用在筆記本電腦、手機、通訊機櫃等的電子設備腔體內部。  吸波材料對電磁波吸收效果好,吸收頻率寬,可根據客戶要求頻段進行客戶化定製產品,厚度薄性價比高,用途及適用範圍廣泛。
  • 吸波材料簡介
    在機場,飛機航班因電磁波幹擾無法起飛而誤點;在醫院,行動電話常會干擾各種電子診療儀器的正常工作。因此,治理電磁汙染,尋找一種能抵擋並削弱電磁波輻射的材料——吸波材料,已成為材料科學的一大課題。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1058.htm所謂吸波材料,指能吸收投射到它表面的電磁波能量的一類材料。
  • 講述吸波材料在RFID設備中的吸波原理和應用
    本文講述的吸波材料,主要針對民用電子設備內用於為磁場提供路徑的導磁體,具有在使用頻率下磁導率高、磁損耗低,而在高於使用頻率時,損耗則會增大等特點,具有低通濾波器的性質。但由於其具備柔性、安裝方便等優勢,現已受到越來越多的研發工程師的青睞。吸波材料是具有高磁導率的一種磁性功能材料,通常是將一些吸收劑均勻地填充在高分子材料上,通過特殊工藝製作而成。
  • 納米科學:石墨烯和太赫茲波可以引領未來通信!
    今年它在瑞典舉行,重點是二維材料的電子應用。非凡的電氣,光學,機械和熱性能使其成為比電子應用中的矽更有效的選擇。Chalmers的研究人員首次表明,基於石墨烯的電晶體器件可以接收和轉換太赫茲波,波長位於微波和紅外光之間,其結果發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上。這些器件的一個例子是基於集成在矽上的CVD石墨烯電晶體的200GHz分諧波電阻混頻器,其可用於高速無線通信鏈路。
  • 石墨烯小知識之石墨烯在農業中的應用
    石墨烯在生物醫藥、電子器件、電池電容器、航空航天以及軍工等眾多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隨著石墨烯相關產業的不斷發展,石墨烯在農業中的應用研究也不斷被挖掘,科學成果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惠及百姓日常生活。石墨烯在農業中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涵蓋了傳感器、農藥、肥料、保鮮劑、吸附劑、電熱膜/板以及塑料薄膜等方面,具體應用如下:一、石墨烯傳感器可用於採集空氣溫溼度、土壤溫溼度等周邊環境參數,形成優化生長環境和生長方法的關鍵信息,滿足智慧農田的管理需求;將多孔石墨烯材料用於修飾工作電極,構建電化學酶生物傳感器,用於檢測農藥殘留,保障農產品食用安全
  • 【新材料】「網紅」石墨烯可否為菸草物流所用?
    若能利用石墨烯材料的超導電性、成本低等特性,研究開發一種新型石墨烯材料的射頻識別設備,與無線射頻技術(RFID)結合,運用到物流運行的各個環節,將切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業運行成本。石墨烯超強的導電性和電磁頻率,使之很適合用來做超快的光電感應設備。報導稱,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公布了一項研究成果:用石墨烯製作的天線非常適於利用頻率在0.1THz到10THz之間的電磁波,即「太赫茲波」的無線通信,即每秒鐘可以傳送1千億至10萬億個0或者1。這是一般金屬天線無法企及的「天文數字」。這使得石墨烯在菸草物聯網領域有著巨大的應用前景。
  • 吸波材料有哪些 吸波材料是什麼
    現在的吸波材料全是很多,有不一樣的類型、使用的範圍和使用效果都會有一些差異。可是家庭主人在挑選的時候,連基本的材料類型都不懂,都不知道要怎麼樣去選擇。但是如果有這方面的困擾,可以看看下面介紹,了解吸波材料有哪些,然後再看看吸波材料是什麼,找到更符合自身期待的產品。
  • 石墨烯應用新突破 有望實現高效低副作用的無創腫瘤治療
    近日,在江蘇省石墨烯創新中心名譽主任、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名譽院長、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冠平先生建議下,南京醫科大學聯合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研發出將石墨烯柔性電子器件用作腫瘤治療的新型遠紅外發生器
  • 石墨烯應用時代來臨,「神奇材料」石墨烯正在走進人們生活
    中國是石墨烯研究和應用開發最為活躍的國家之一。從2009年至今,馮冠平教授親自帶領團隊,一直致力於石墨烯的產業化的研究與發展。在幾年時間裡,就把「從鉛筆芯上誕生的諾貝爾獎」,從夢想變為現實的產品。「把20萬片石墨烯薄膜疊加到一起,也只有一根頭髮絲那麼厚,但其硬度卻是鋼鐵的200倍,比鑽石還堅硬。
  • 探微珠吸波塗料研究進展 窺我國軍事未來
    目前,國內外在進一步提高與改進傳統吸波材料性能的同時,一方面正致力於多種新材料的探索,例如碳納米管材料、空心微珠材料、導電聚合物、納米材料等逐步應用到雷達隱身材料中,另一方面正致力於解決吸波塗料在工程化應用中的優化配方體系和施工技術等問題,力求使吸波塗層牢固地粘附於被塗物表面並連續成膜,耐候性好,環境適應性強等優點。
  • 石墨烯材料在鋰離子電池和鋰硫電池中的應用
    石墨烯的加入對不同電極材料導電性提高和對鋰離子電池電化學性能的改善,尤其是對大電流放電性能和倍率性能的改善。石墨烯材料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鋰離子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可逆容量大、開路電壓大、使用壽命長等特點。在對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研究過程中,一些碳元素的同素異形體及混合物可以作為導電性能優良的穩定材料,常被用於開發新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研究。
  • 中俄合作造出新型吸波材料,塗層隱身過時?武器徹底隱身
    而對於第五代戰鬥機來說,在機體表面塗刷一層吸波材料,才是最有效的隱身方法。而中國五代機殲-20則採用了非常超前的石墨烯吸波材料,不僅對雷達波的吸收能力更強,而且維護保養工作簡單。新型吸波材料可吸收各種雷達波不過,中國的創新科技卻絕不僅於此。據媒體報導,近日,中俄兩所大學合作研製出一種可以快剝離出磁鐵礦空心細顆粒粉末的辦法。
  • 石墨烯:神奇的「新材料之王」
    劉忠範介紹,石墨烯是強度最高的材料之一,同時還具有很好的韌性,可以彎曲,又具備超強導熱性與導電性,這讓它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它可以做觸控螢幕,因為它是透明導電薄膜;也可以用作超快集成電路,因為它裡面的電子跑得非常快,室溫下電子遷移率超過矽材料10倍;它是輕質高強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它的電磁屏蔽性質,也可以被利用製作隱形飛機、隱身材料……  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