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太原植物園航拍圖片。(太原植物園供圖)
神奇的雨林、可愛的「多肉」、優雅的蘭花……正值北方蕭瑟的初冬時節,位於山西省太原市城南的太原植物園內卻是百花盛開,綠意盎然,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打卡」。
「早就聽說植物園很漂亮,這不就帶著家人來了,真是不虛此行。」遊客王芸在遊園結束後高興地說。
素有「表裡山河」之稱的山西由於山地眾多、海拔落差大,植物多樣性十分豐富。建一座規模較大的植物園,是很多山西人的夢想。2017年,作為山西最大植物園的太原植物園破土動工。今年10月1日,太原植物園對外試運營。
「試運營一個多月來,每天5000張的預約電子門票幾乎是開票就『秒光』,供不應求。」太原植物園工作人員呂劍南告訴記者。
據了解,最受遊客歡迎的3處「網紅」景點,首先是主入口建築,內設植物科普館,遊客可以通過館內的展板、標本、電子設備等「漲知識」,還能與翅果油、麗豆等山西特有植物「親密接觸」。
圖為太原植物園航拍圖片。(太原植物園供圖)
其次是位於湖邊的三個「露珠溫室」,分別是熱帶雨林館、沙生植物館和四季花卉館,不同的溫溼度環境營造出不同的植物景觀,堪稱一個個「北方南國」。
最後是長達64米的「網紅」電梯。乘電梯上觀景臺,奇特的懸挑建築和遠處的園景交錯呈現,移步換景,科幻感十足。
觀賞美輪美奐的植物園,很少有人能想到,這裡曾經是小工業企業聚集的「汙染源」。
圖為太原植物園所在地建設前的場景。(太原植物園供圖)
「植物園建設前,這裡有儲煤廠1家,洗煤廠3家,各類高耗能企業144家,總佔地面積97萬平方米,佔選址面積的53%,是市區的一大汙染帶。」呂劍南說。
經過3年多的建設,這裡不僅清理全部汙染企業,還治理95.7萬平方米的破損山體,梳理133萬平方米坍塌地形,改造42萬平方米煤坑、沙坑。一片千瘡百孔的土地,披上綠裝,還穿上了「花衣裳」。
圖為太原植物園航拍圖片。(太原植物園供圖)
附近的王家墳村村民李玉榮對這裡的變化感觸良多:「以前這一帶小廠子多,太髒了,一下雨到處是汙泥,一颳風漫天灰塵,家裡的窗臺從來沒幹淨過,就連棗樹都不結果,人們掙不了幾個錢,日子過得苦。」
如今,不僅環境大變樣,李玉榮和當地的村民還能來植物園打工,在家門口掙錢。「以前我們這兒沒人願意來,現在可好了,好多人都羨慕我們呢!」李玉榮笑著說。(新華社記者馬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