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張擇端
「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曆書》
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不僅是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的日子,還是踏青遊玩、享受春天的好時段。在中國的歷史長河裡,清明節逐漸融合多地、多彩的風俗,至今已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正是這樣詩意化、至今不輟的節日風俗,才使我們一代代人的心靈獲得了美好的安慰與寧靜。也正是這樣肅穆傷感,又宴飲歡笑的節日特點,才使我們感受到人生的至味清歡。
四月e書單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閱讀,
或關注深圳圖書館公眾號,
進入「手機閱讀」,在線閱讀更多好書。
⇣
➊
我都開始盼望清明了,從前也不知清明是這麼浪漫的節日,為逝去的也為當下和未來的,可泣亦可樂。
by 豆瓣書友
喜歡馮驥才先生的這一系列的作品,我們的節日,我們的傳統,我們的文化。
by 噹噹書友
《我們的節日:清明》
馮驥才 主編
寧夏人民出版社,2008
這本書是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組織編撰,關於傳統節日的系列知識性、普及性小叢書之一,跟著這本書走近清明,了解關於清明的傳說、風俗、遊藝、文藝等內容,深入了解我們的清明節。在嚴寒剛剛消退、萬物復甦的早春,趕到野外去打掃墓地,告慰亡靈,表達心中的緬懷,同時戴花插柳,踏青春遊,親切地擁抱大地山川……
➋
你會發現原來世上真的有這麼一種人,既能享受生活的美妙之處,又能和世界的黑暗和平相處。
by 當當網
若世界真還公平,他的文章應當說比幾個大師都還認真而有深度,有思想也有文才!
by 沈從文
《人間之味》
汪曾祺 著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8
《人間之味》分別摘取文學大師汪曾祺描寫植物、風景、舊事等代表性文章,收錄經典散文名篇《人間草木》《草木春秋》《草巷口》《昆明的雨》《多年父子成兄弟》《隨遇而安》等。每當生活焦躁不安、無法寧靜時,不妨讀一讀汪曾祺,他的文章總是貼近生活,不炫技,不做作,淡而不俗,讀其文章總是被汪老的淳樸、自在、溫潤、通透快樂的情緒所感染,不由得就想多熱愛生活一分,原來生活可以這麼有趣兒。
➌
此書的價值無法用任何評論的詞語來形容,「偉大」這個詞在這本書面前也顯得渺小。
by 《柏林日報》
《活著》是不失樸素粗糲的史詩,給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殘忍與善良的形象。
by 《華盛頓郵報》
《活著》
餘華 著
作家出版社,2012
一個人一生的故事,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老人的人生感言,一幕演繹人生苦難經歷的戲劇。餘華用他平靜近乎冷酷的筆觸和哲學的思考,為我們勾畫出了血肉豐盈的主人公福貴,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大躍進時代、「文革」時代、改革開放初期,他的一生實則是現代中國的演變史,雖然故事情節以他及他的一家為主,但反映出來的場景卻是多方位的,福貴用他那悲劇的命運向我們講述了活著的意義。
➍
真正懂得了與生活講和,這是一個充滿哲理的審美現場。
by 餘秋雨
為了擁有一個溫暖而奇妙的瞬間,你需要這份閱讀。
by 畢淑敏
《相約星期二》
【美】米奇•阿爾博姆 著
吳洪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2014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年逾七旬的社會心理學教授莫裡在一九九四年罹患肌萎縮性側索硬化,一年以後與世長辭。臨終前,他要給學生上最後一門課,課程名稱是人生。作為莫裡早年的得意門生,米奇•阿爾博姆(Mitch Albom)在老教授纏綿病榻的十四周裡,每周二都上門與他相伴,聆聽他最後的教誨,《相約星期二》的主要篇幅就是記述這些談話的內容。如何直面死亡,徵服死亡恐懼,是我們要上好的人生最後一課。這門人生的必修課震撼著作者,也藉由作者的妙筆,感動了整個世界。
➎
對喜歡傳統文化,尤其是二十四節氣的讀者而言,此書尤為合適。
by 當當網
作者有著農耕生活的經歷,對二十四節氣有著很直接的感性認識。
by 京東圖書
《漫品二十四節氣》
賴國清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
本書尋根溯源,著眼現實,首次對二十四節氣及節氣文化進行系統、深入、細緻的解讀,融入了大量歷史、人文、氣象、生活、自然、物候、傳統農耕、典故傳說、民諺民俗等各類知識與信息,融入了大量鮮活資料及生活體驗,同時從不同角度闡述了二十四節氣的文化意義及對生活的引領作用,從而富有知識性、趣味性、可讀性及實用性,使讀者感受到節氣轉換的每一步聲息,適合各層次讀者,旨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對二十四節氣知識進行普及性宣傳,對節氣內容加以品讀賞析,幫助你感知節氣內容的美感和文化魅力。
➏
儼如一塊純美的水晶,只見明瑩,不見襯露明瑩的顏色;只見精微,不見製作精微的痕跡。
by 俞平伯
我們要學會用美的眼光,去發現周遭的一切。
by 汪涵
《浮生六記》
沈復 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
始於歡樂,終於憂患,漂零他鄉,悲切動人。全本盈餘了平凡而又充滿情趣的居家時光,以及浪遊各地的所見所聞。沈復和妻子陳芸情投意合,想要過一種布衣蔬食而從事藝術的生活,由於封建禮教的壓迫與貧困生活的煎熬,終至理想破滅。文字清新真率,無雕琢藻飾痕跡,每一個讀到它的人,或許都有不同的感受,但它給予我們的卻是心靈的正能量,發現美、傳遞美,學會樂觀豁達的人生處世,讓我們相信生活無處不美。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瀏覽往期「e書單」。
想要免費閱讀更多電子書,還可下載安裝深圳文獻港App,或關注深圳圖書館微信號,選擇深圖服務→手機閱讀,或在微信錢包或支付寶app中選擇城市服務→圖書館服務。
PC用戶,可前往深圳圖書館官方網站——資源導航——數字資源。
E書雖好,不可溺讀。
請保護你的眼睛!
···
關注深圖服務號
開啟圖書館之旅
➥ 或許你還對這些活動感興趣...
【權威報告】2018深圳「圖書館之城」閱讀報告📊
【重磅發布】2018南書房家庭經典閱讀書目(30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