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書單(201903) │ 萬物清明,人間至味

2021-02-22 深圳圖書館

《清明上河圖》張擇端

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曆書》

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不僅是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的日子,還是踏青遊玩、享受春天的好時段。在中國的歷史長河裡,清明節逐漸融合多地、多彩的風俗,至今已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正是這樣詩意化、至今不輟的節日風俗,才使我們一代代人的心靈獲得了美好的安慰與寧靜。也正是這樣肅穆傷感,又宴飲歡笑的節日特點,才使我們感受到人生的至味清歡。

四月e書單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閱讀,

或關注深圳圖書館公眾號,

進入「手機閱讀」,在線閱讀更多好書。

我都開始盼望清明了,從前也不知清明是這麼浪漫的節日,為逝去的也為當下和未來的,可泣亦可樂。

by  豆瓣書友

喜歡馮驥才先生的這一系列的作品,我們的節日,我們的傳統,我們的文化。

by  噹噹書友

《我們的節日:清明》

馮驥才 主編

寧夏人民出版社,2008

這本書是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組織編撰,關於傳統節日的系列知識性、普及性小叢書之一,跟著這本書走近清明,了解關於清明的傳說、風俗、遊藝、文藝等內容,深入了解我們的清明節。在嚴寒剛剛消退、萬物復甦的早春,趕到野外去打掃墓地,告慰亡靈,表達心中的緬懷,同時戴花插柳,踏青春遊,親切地擁抱大地山川……

你會發現原來世上真的有這麼一種人,既能享受生活的美妙之處,又能和世界的黑暗和平相處。

by  當當網

若世界真還公平,他的文章應當說比幾個大師都還認真而有深度,有思想也有文才!

by  沈從文

《人間之味》

汪曾祺  著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8

《人間之味》分別摘取文學大師汪曾祺描寫植物、風景、舊事等代表性文章,收錄經典散文名篇《人間草木》《草木春秋》《草巷口》《昆明的雨》《多年父子成兄弟》《隨遇而安》等。每當生活焦躁不安、無法寧靜時,不妨讀一讀汪曾祺,他的文章總是貼近生活,不炫技,不做作,淡而不俗,讀其文章總是被汪老的淳樸、自在、溫潤、通透快樂的情緒所感染,不由得就想多熱愛生活一分,原來生活可以這麼有趣兒。

此書的價值無法用任何評論的詞語來形容,「偉大」這個詞在這本書面前也顯得渺小。

by  《柏林日報》

《活著》是不失樸素粗糲的史詩,給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殘忍與善良的形象。

by  《華盛頓郵報》

《活著》

餘華  著

作家出版社,2012

一個人一生的故事,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老人的人生感言,一幕演繹人生苦難經歷的戲劇。餘華用他平靜近乎冷酷的筆觸和哲學的思考,為我們勾畫出了血肉豐盈的主人公福貴,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大躍進時代、「文革」時代、改革開放初期,他的一生實則是現代中國的演變史,雖然故事情節以他及他的一家為主,但反映出來的場景卻是多方位的,福貴用他那悲劇的命運向我們講述了活著的意義。

真正懂得了與生活講和,這是一個充滿哲理的審美現場。

by  餘秋雨

為了擁有一個溫暖而奇妙的瞬間,你需要這份閱讀。

by  畢淑敏

《相約星期二》

【美】米奇•阿爾博姆  著

吳洪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2014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年逾七旬的社會心理學教授莫裡在一九九四年罹患肌萎縮性側索硬化,一年以後與世長辭。臨終前,他要給學生上最後一門課,課程名稱是人生。作為莫裡早年的得意門生,米奇•阿爾博姆(Mitch Albom)在老教授纏綿病榻的十四周裡,每周二都上門與他相伴,聆聽他最後的教誨,《相約星期二》的主要篇幅就是記述這些談話的內容。如何直面死亡,徵服死亡恐懼,是我們要上好的人生最後一課。這門人生的必修課震撼著作者,也藉由作者的妙筆,感動了整個世界。

對喜歡傳統文化,尤其是二十四節氣的讀者而言,此書尤為合適。

by  當當網

作者有著農耕生活的經歷,對二十四節氣有著很直接的感性認識。

by  京東圖書

《漫品二十四節氣》

賴國清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

本書尋根溯源,著眼現實,首次對二十四節氣及節氣文化進行系統、深入、細緻的解讀,融入了大量歷史、人文、氣象、生活、自然、物候、傳統農耕、典故傳說、民諺民俗等各類知識與信息,融入了大量鮮活資料及生活體驗,同時從不同角度闡述了二十四節氣的文化意義及對生活的引領作用,從而富有知識性、趣味性、可讀性及實用性,使讀者感受到節氣轉換的每一步聲息,適合各層次讀者,旨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對二十四節氣知識進行普及性宣傳,對節氣內容加以品讀賞析,幫助你感知節氣內容的美感和文化魅力。

儼如一塊純美的水晶,只見明瑩,不見襯露明瑩的顏色;只見精微,不見製作精微的痕跡。

by  俞平伯

我們要學會用美的眼光,去發現周遭的一切。

by  汪涵

《浮生六記》

沈復  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

始於歡樂,終於憂患,漂零他鄉,悲切動人。全本盈餘了平凡而又充滿情趣的居家時光,以及浪遊各地的所見所聞。沈復和妻子陳芸情投意合,想要過一種布衣蔬食而從事藝術的生活,由於封建禮教的壓迫與貧困生活的煎熬,終至理想破滅。文字清新真率,無雕琢藻飾痕跡,每一個讀到它的人,或許都有不同的感受,但它給予我們的卻是心靈的正能量,發現美、傳遞美,學會樂觀豁達的人生處世,讓我們相信生活無處不美。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瀏覽往期「e書單」。

想要免費閱讀更多電子書,還可下載安裝深圳文獻港App,或關注深圳圖書館微信號,選擇深圖服務→手機閱讀,或在微信錢包支付寶app中選擇城市服務→圖書館服務。

PC用戶,可前往深圳圖書館官方網站——資源導航——數字資源。

E書雖好,不可溺讀。

請保護你的眼睛!

···



關注深圖服務號

開啟圖書館之旅

➥  或許你還對這些活動感興趣...

【權威報告】2018深圳「圖書館之城」閱讀報告📊

【重磅發布】2018南書房家庭經典閱讀書目(30種)📚

相關焦點

  • 隨筆|人間至味是清歡
    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乍看之下,這該是一首詠春的詩,但此時讀來,也頗為契合當下的心境。是啊,人生自古便有卑俗和高妙之別,旨趣迥異,各有洞天。卑俗也能謀取幾分富貴,高妙常常失意於人倫,此中詭異向來是百思莫名,說不清道不明的。但既然可稱之為高妙,便自有它妙不可言的道理,正所謂胸襟境界,或追索樂趣大有異是也。
  • 人間至味是清歡李東野是誰演的 人間至味是清歡李東野結局是什麼
    人間至味是清歡李東野是誰演的 人間至味是清歡李東野結局是什麼時間:2017-08-17 23:08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間至味是清歡李東野是誰演的 人間至味是清歡李東野結局是什麼 電視劇《人間至味是清歡》正在熱播中,劇中李帥飾演的李東野是安清歡的男閨蜜。
  • 汪曾祺:萬物有心,人間有味
    而《萬物由心,人間有味》一書正好論證了這個說法在我們看來是跌宕起伏,坎坷多舛的歲月,在汪曾祺眼中卻是很有「味」的經歷,在書中這樣寫到:馬齒莧開花,花瓣如一小囊。我們有時捉了了一個啞巴知了——知了應該實惠叫的,抓住一個啞巴,多麼掃興!於是摘了兩個馬齒莧的花瓣套住啞巴知了的眼睛,一撒手,這知了拼命往高處飛,一直飛到看不見!
  • 故事|人間至味是清歡
    人間至味是清歡。《荊州記》裡說:詩人陸凱與範曄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到長安與曄,並贈詩曰: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如此冰清玉潔之情誼,成就了一段人情往來的人間佳話,與「鵝毛贈千裡,所重以其人」可謂異曲同工。與「一枝梅」的浪漫友情相比,雪夜千裡造訪則更顯真性情。
  • 至味人間:三者愛恨糾葛
    丁人間為了給翟至味機會表現,特意讓翟至味一顯身手,讓他幫自己爬上樓拿鑰匙開門。翟至味對於丁人間讓他爬牆的事情,跟丁人間生氣,責備丁人間耍他,丁人間於是在翟至味面前表現了一番自己爬牆的功力,讓翟至味知道自己是為了讓他在安清歡面前表現,翟至味於是向丁人間請教起如何知道安清歡是否喜歡他的事情。
  • 人間至味是清歡取景地是哪裡 人間至味是清歡主角手機什麼牌
    大家是不是非常喜歡人間至味是清歡這部電視劇,道出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很多人對主角的手機比較感興趣,其實就是樂視手機,接下來和小編了解下!  人間至味是清歡是在哪裡拍攝的  電視劇《人間至味是清歡》的拍攝地主要是在北京和布達佩斯。在北京拍攝數月之後,劇組還專程飛往布達佩斯,拍攝了七天。
  • 人間至味真善美
    這不,作品面世不到一年的時間,就依次登上了去年12月的「文學好書榜」、今年5月的「中國好書榜」,並先後被列入「助力小康社會與脫貧攻堅出版物書目」 「2020北京閱讀季社長、總編輯薦書單」和「2020上海書展·主題出版書單」。本人也是由這些推薦而引起了對這部長篇小說新作的關注。王潔顯然不是文壇所熟知的作家。
  • 霜打秋蔬著白衣,人間至味是清秋
    人間至味是清秋氣肅而凝 | 露結為霜作為文豪中最出名的美食家,蘇東坡曾嘆到:「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他認為,蓼茸蒿筍等春蔬新鮮如翡翠,人間真正有滋味的還是清淡的歡愉。然而,對於霜降時節的五臺元境來說,可謂「人間至味是清秋」。清秋時節,萬物抖落芳華,將能量匯聚成深秋特有的秋蔬滋味。滿腔滿眼都是清秋的歡愉。此時,五臺元境的有機小菜園,正迎來大豐收!蘿蔔、白菜、捲心菜、菜花等各色秋蔬,經過霜打,味道更加鮮美純粹,正是到了收穫的好時節。
  • 世事一場大夢,嘗遍人間百味,看得人生幾清明
    屢遭挫折之後,蘇軾看淡了世事,知道人生不過是「也無風雨也無晴」,難得「人間有味是清歡」,堅守「人生看得幾清明」。北宋熙寧十年,此時蘇軾已四十一歲,經歷了眾多的家庭變故。在政治上,因王安石變法而引起的新舊黨爭,蘇軾離開朝廷,帶著深深的憂愁,在各地為官。
  • 人間至味真善美
    這不,作品面世不到一年的時間,就依次登上了去年12月的「文學好書榜」、今年5月的「中國好書榜」,並先後被列入「助力小康社會與脫貧攻堅出版物書目」 「2020北京閱讀季社長、總編輯薦書單」和「2020上海書展·主題出版書單」。本人也是由這些推薦而引起了對這部長篇小說新作的關注。王潔顯然不是文壇所熟知的作家。
  • 人間至味是日料,萬物皆可油炸的天婦羅!看一眼就饞哭了!
    人間至味是日料,萬物皆可天婦羅!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日本人發現,無論什麼東西,只要裹上麵粉炸一炸都會很好吃!天婦羅是日式料理中的炸物,看似簡單的天婦羅卻又著極為悠久的歷史沉澱,是日本四大料理之一。
  • 清明 | 萬物皆潔齊而清明
    清明。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萬物至此皆潔齊而清明故為清明此時節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清明,三月節,按《國語》曰:「時有八風,歷獨指清明風,為三月節,此風屬巽故也,萬物齊乎巽,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
  • 人間至味是日料,萬物皆可油炸的天婦羅!看一眼就饞哭了!
    人間至味是日料,萬物皆可天婦羅!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日本人發現,無論什麼東西,只要裹上麵粉炸一炸都會很好吃!天婦羅是日式料理中的炸物,看似簡單的天婦羅卻又著極為悠久的歷史沉澱,是日本四大料理之一。
  • 茶博館│第1期 西湖龍井
    文 | 任掌柜歷│史│溯│源西湖龍井是龍井茶中的一種,屬於綠茶。品│質│特│徵西湖龍井茶,外形扁平挺秀,色澤綠翠,內質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葉色綠。素以「色綠、香鬱、味醇、形美」四絕稱著。賞│茗│玩│味西湖龍井嫩香中帶清香,滋味較清鮮柔和;浙江龍井帶嫩慄香,滋味較醇厚。龍井茶的清香,幽而不俗,沁人肺腑,韻味獨特。
  • 清明寒食,閩南人用潤餅包盡萬物
    「從來禁火日,會接清明朝」自寒食節與清明相融合後清明吃寒食也漸成定例在閩南,保留寒食食俗之遺風的非潤餅菜人們將用麵粉做成的餅皮中包裹多種菜蔬而後捲成圓柱拿著吃的食物作為寒食做到「春到人間一卷之」一說閩南人這種吃法是唐宋時隨中原人南遷傳入的
  • 清明節氣|新意盎然,萬物生長
    道歷 4717年| 歲在庚子| 三月十二西曆 2020年4月4日清明雲菲菲 - 清明清明《國語》曰,時有八風,歷獨指清明風,為叄月節。此風屬巽故也。萬物齊乎巽,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清明,有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 《人間有味》:五分鐘人間故事,三十種至味手藝
    深度文娛導讀:看遍了煙火人間,吃多了夜宵燒烤,清秋九月是時候上一碗又香又暖胃的家常菜。由央視網與海峽衛視聯合出品的兩岸至味暖心紀錄片《人間有味》於近期熱播,全篇共三十集,「每集一味」,且每集只有不到5分鐘的時間。
  • 清明過萬物生,閱讀正當時|主題書單
    四月可能是一年之中最為特別月份,在這個屬於萬物與自然的時節,我們會見證許多獨屬於生命的奇蹟。剛剛過去的清明,既是祭祀祖先、憑弔先烈的節日,也是指導農事的節令。《歲時百問》中記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清明也由此得名。清明節有三候,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鵪;三候虹始見。
  • 清明|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明亮
    這一時節,吐故納新、生氣旺盛、氣候暖和,萬物皆潔齊,大地呈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與墓祭的好時段。 在清明,要做兩件事:一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二是踏青郊遊、親近自然。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春祭大節,與清明春祭相對應的是重陽的秋祭。春秋二祭,古已有之。祭祀按祭祀場所的不同可分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為普遍,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清明祭祀被稱為掃墓,主要是由於採取墓祭方式。
  • 《人間至味是清歡》 打造加料版愛情
    由佟大為、陳喬恩領銜主演,陳銘章執導,《小爸爸》編劇郭爽、馮媛聯手打造的全景式都市愛情喜劇《人間至味是清歡》即將於今晚完美收官,一段有關職場與愛情的都市故事落下帷幕。該劇自播出以來,收視率穩居冠軍寶座,網播量持續走高,網絡熱度實力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