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演出行業大規模停擺。此前,原定於8月開幕的英國愛丁堡國際藝術節與瑞士琉森音樂節先後宣布取消。紐約愛樂樂團也宣布今夏的演出活動將延期至2021年,其中包括原定7月由其音樂總監梵志登率團來滬與上海交響樂團合作的教育和演出項目。
幸而,每年七月在申城開啟全新音樂風潮的上海夏季音樂節(MISA),今年仍將如約而至。
但樂迷們同樣關心,每年擔綱「駐節樂團」紐約愛樂,此番缺席會讓MISA產生什麼新變化?疫情之下,緊密依託國際合作的上海樂隊學院又將何去何從?
「老朋友」雲上見,「新面孔」徵集中
2015年,紐約愛樂傾團而出,駐紮上海夏季音樂節。在上交音樂廳的舞臺上,他們甩掉西裝、穿上t恤,以一臺「假裝在紐約」的演出,讓上海市民奉上一頓地道的「美式大餐」,也開啟了兩團間一段新的國際合作徵程。
今年7月下旬,上海夏季音樂節將開啟第二個十年的音樂之旅,並以線下演出+線上直播的方式進行。每年,夏季音樂節都分上交音樂廳和城市草坪音樂廣場兩個場地。目前,在城市草坪音樂廣場舉行的幾場戶外演出已經確定,音樂廳內的節目還在調整之中。
雖然中國樂迷的老朋友,紐約愛樂音樂總監梵志登及紐約愛樂無法來滬赴約,但他們仍將線上加入音樂節,甚至遠程與上海交響的演奏家們「雲合作」。
而老朋友雖然抱憾「缺席」,但更多新面孔的加入,會讓MISA展現出全新活力。
這些年,無論是攜手杭蓋樂隊帶來交響搖滾的譚盾,還是「新民樂先鋒」龔琳娜,無論是一人分飾22個角色的王耀慶,還是「網紅團體」彩虹合唱團,甚至音樂節自主製作動畫電影音樂會《天書奇譚》,這些國內藝術家乃至傳統文化經典與西方交響樂的混搭,碰撞出的全新火花,屢屢成為「爆款」,更讓以「古典跨界」為定位的上海夏季音樂節魅力倍增。
今年,音樂節同樣正與國內藝術家和藝術團體積極協商,以期為觀眾奉上更多有創意、有風格的跨界之作。
「夏季集訓」延期,樂隊學院何去何從?
作為中美兩國歷史最悠久的交響樂團,上海交響和紐約愛樂的合作遠不止上海夏季音樂節。
2010年,紐約愛樂首開先河,第一次邀請國外交響樂團在「中央公園草坪音樂會」上合作演出;2012年,紐約愛樂邀請音樂總監餘隆聯合策劃,首次舉辦「中國新春音樂會」,並被定為紐約新春期間的重要文化活動;2012年年底,紐愛時任音樂總監艾倫·吉爾伯特來滬執棒上海交響創辦的「上海新年音樂會」。
十年來,兩支樂團不斷拓展合作陣地,從合作辦學、共創品牌項目到互訪演出,將兩座頗為相似的城市真實地連接到一起,達成文化共振。
2014年9月,上海樂隊學院迎來了首屆學生。這支由上海交響樂團、紐約愛樂樂團和上海音樂學院共同創辦的學院,不僅填補了在大學教育和職業教育之間樂隊演奏人才培養的空白,更是用90%的畢業生就業率,印證了這段國際「聯姻」的含金量。
每個學年,上海交響樂團首席演奏家和上海音樂學院的教師承擔各項日常教學;而紐約愛樂則每年分4次派出數位首席演奏家來滬,進行為期一周的「高強度」排練及指導。
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上海樂隊學院面臨著辦學6年來最大的難題和挑戰。這些問題中,首當其衝的便是所有師生均無法面對面地上課、更無法排練、演出,其中包括紐約愛樂的夏天來滬「集訓」計劃。
每年夏天,紐約愛樂都會全團飛赴上海,對學生展開多種形式密集教學的傳統。而今年因美國疫情影響,這個傳統不得不暫停延期至2021年。
據悉,雙方正在積極策劃數種教學方案,其中包括邀請中美兩團首席演奏家空中連線開展大師課、樂團與學生「虛擬排演」交響樂作品、線上參與本屆畢業生的畢業典禮、分享紐愛音樂家與學院學生同臺合作高光時刻的「SOA之聲」項目。
【來源:周到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