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抗戰史研究學術研討會」通知(第三號)

2020-12-16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華南抗戰史研究學術研討會共收到徵文45篇,經過專家委員會匿名評審,選出其中的37篇參加本次研討會。

 

會議後續通知將通過郵件發給各位參會學者。如有問題,可與會務組聯繫。

 

會務組聯繫人:

 

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陳芳字,18620779878381795844@qq.com

 

趙崢,13826223671zhaozheng@m.scnu.edu.cn

 

現將入選論文名單公布如下:

 

華南抗戰史研究學術研討會

入選論文名單

 

序號

姓名

論文題目

單位

1

陳國威

抗戰時期廣州灣孔道研究

嶺南師範學院嶺南文化研究院

2

陳梁芊

「九小島事件」中的西沙群島決策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

3

官麗珍

日軍侵略廣東述略

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

4

葛欣楠

再探惠廣戰役中的正果之戰

明治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

5

何輝

華南,我們保衛你!

——抗戰詩人雷石榆與中國詩壇救亡文藝活動綜述

河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6

黃嘉良

統制「與「訴求」的矛盾

——日佔時期廣州的民食問題及日偽應對

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7

韓繼偉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過境印支運輸外交磋商述評

百色學院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

8

胡銳穎

1938年的孫中山紀念與粵省政治生態

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9

景東升

錢源初

抗戰時期港澳灣難民救濟探析

    嶺南師範學院法政學院歷史系

暨南大學文學院

10

姜子浩

國際視野下英國在華軍事組織的合流和挫折

——以1945年特別行動處(SOE)在華南扶植親英武裝的提案為中心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

11

李浩

軍民合作」:全民抗戰下的武裝總動員

——以廣東民眾抗日自衛團為例

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12

李嘉文

第一次粵北會戰研究

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13

李強

汪精衛出逃前的活動初探

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14

劉杉

華南抗日遊擊部隊黨的建設研究

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15

李翔

華南抗日根據地東寶惠中心的確立

南方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16

劉志鵬

抗戰時期國民黨廣東省黨務考察

——以李漢魂時期為中心

山東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17

馬楠

邊省宣傳:抗戰前後廣西的話劇動員和新桂劇打造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18

阮平

粵北會戰的民眾動員研究

安徽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

19

饒品良

華南抗日縱隊在抗日戰爭中的對外工作

廣東省科技幹部學院

20

王奮舉

1945年以來的國內日本侵瓊史研究綜述

海口經濟學院、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

21

吳佩軍

日本「南支調查會附屬南方文庫」文獻整理與研究

華南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化學院

22

王英俊

抗戰後期廣東軍政關係再探(19441945

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23

夏巨富

時局變動中的廣州市商會與反日活動(1928-1938年)

廣州大學人文學院

24

夏蓉

新女性與抗日戰爭——以吳菊芳為例

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25

肖微

抗戰時期廣東獻金運動研究

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26

遊海華

關於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香港秘密大營救」研究的辨正

浙江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27

葉銘

軍調部廣州第八執行小組與東江縱隊北撤經緯

南京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發展學院

28

楊思機

論抗日戰爭期間的粵北「邊疆教育」

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29

葉文益

中國共產黨在華南抗戰中的社會動員

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

30

鍾健

生存而後發展:東江抗日遊擊隊經濟問題初探

華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31

周情情

論抗戰時期東江縱隊的宣傳活動

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32

朱瑞琪

廣州淪陷前的空襲救濟初探

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33

左雙文

葉鑫

戰時英緬當局扣留過境援華租借物資的中英交涉

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34

周少雅

抗戰時期廣東的兵役

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35

曾祥輝

抗戰時期華南前線地區基層職工的生計困境

——以19411944年的東莞明倫堂林場為中心

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36

鄭芷倫

抗戰時期廣東國統區糧荒問題

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37

張智瑋

拓地殖民——日據臺灣總督府的南方調查與侵華戰略

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

 

華南抗戰史研究學術研討會組委會

201951

 

相關焦點

  • 「華南抗戰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議程
    ) 論文題目:日本「南支調查會附屬南方文庫」文獻整理與研究 姜子浩(北京大學) 論文題目:國際視野下英國在華軍事組織的合流和挫折——以
  • 一號通知丨旅遊實驗研究方法學術研討會(第三屆)
    山東大學管理學院文化和旅遊學繫於2019年發起並組織了首屆旅遊實驗研究方法學術研討會,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採用線上會議形式舉辦了第二屆旅遊實驗研究方法學術研討會,通過與國內外旅遊學者的廣泛交流,發現目前旅遊學術界對實驗研究方法仍然存在質疑和誤解、對於旅遊實驗研究成果規範標準的意見仍不統一;關注、擬學習並採用實驗研究方法的研究者群體規模較大,但是已經掌握並能夠規範採用實驗研究方法的學者和團隊較少
  • 「文本的張力:檔案文獻與鹽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召開
    此次研討會將是促進中國鹽文化研究中心、促進學校學科建設再上水平的一次良機。 《鹽業史研究》編輯部主編、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館長程龍剛代表各主辦方在大會致辭中表示,此次學術研討會的舉辦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重大的現實意義,與會專家們提交的研究成果對我們發現、搜集、整理、研究、出版各類鹽業檔案文獻,繁榮鹽文化學術研究,促進文旅融合發展必將產生積極作用和深遠影響。
  • 第三屆孫中山與近代中國研究青年學術研討會在廣東中山召開
    第三屆孫中山與近代中國研究青年學術研討會現場 武勇/攝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武勇)11月28日-29日,由孫中山基金會資助,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孫中山研究所、中山大學歷史學系主辦,中山市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承辦的「承傳與發展——第三屆孫中山與近代中國研究青年學術研討會」在廣東中山召開,來自上海宋慶齡研究會、孫中山基金會、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以及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上海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廣東省社會科學院、中華書局等高校和機構的代表共百餘人參加會議
  • 「夏荊山研究中心」2020夏荊山學術研討會徵稿通啟
    「夏荊山研究中心」2020夏荊山學術研討會徵稿本中心以梳理藝術家夏荊山生平行誼及其創作為主題之分析及比較探討,並擴及東方書畫藝術與佛教繪畫理論之各面向研究;定期舉辦學術研討會、畫展、藝術論壇、互訪交流;出版夏荊山研究專書、畫冊、學術期刊及論文集。
  • 【研討會】第三屆「兩岸一家親」臺灣民情學術研討會在梅舉行
    【研討會】第三屆「兩岸一家親」臺灣民情學術研討會在梅舉行 2020-11-18 18: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八屆晚清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
    被捲入世界的晚清中國暨戊戌變法120周年——第八屆晚清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 08:30-11:50 會議討論 (第三
  • 【光華|學術研討會】第二十屆光華骨科學術研討會通知
    【光華|學術研討會】第二十屆光華骨科學術研討會通知 2020-12-10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通信學會發布《2020年能源網際網路學術研討會徵文通知》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5月21日,中國通信學會發布《2020年能源網際網路學術研討會徵文通知》,由中國通信學會能源網際網路委員會(籌)掛靠單位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年能源網際網路學術研討會」計劃將於2020年8月下旬召開(會期半天,具體時間、地點另行通知
  • 《文化和旅遊產業前沿》學術支持第三屆創意城市國際學術研討會
    >《文化和旅遊產業前沿》學術支持第三屆創意城市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產業對接會第三屆創意城市國際學術研討會有獎徵文通知「第三屆創意城市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產業對接會」擬於2020年11月13日至15日在瀋陽舉辦,該會為瀋陽市科學技術協會批准支持的2020年重點學術活動,指導單位是瀋陽市渾南區新時代文明中心,瀋陽市渾南區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體育局),瀋陽市渾南區文化旅遊體育事業發展中心,主辦單位是遼寧大學民建聯合研究院,承辦單位是魯迅美術學院傳媒動畫學院、LJK研產合作平臺,邀請有關領導、協會、商會、學院
  • 2020中華民族服飾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高瑩)12月19日,北京服裝學院舉辦的「2020中華民族服飾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會議採取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北京服裝學院黨委書記周志軍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國家博物館研究員、中央文史館員、北京服裝服裝學院特聘教授孫機,天津師範大學教授華梅,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徐萬邦,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揚之水,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所研究員馬怡6位學者先後在大會上進行了特別演講和主旨發言。大會同時舉行了主題為「服飾史研究」「少數民族服飾研究」「服飾傳承與創新設計研究」三個分會場學術研討。北京服裝學院校長賈榮林出席閉幕式並作大會總結髮言。
  • 《第三屆近代中國與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全四卷)出版
    書名:第三屆近代中國與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全四卷)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編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時間:2015年5月 內容簡介 本書為201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紀念研究所為紀念建所60周年而召開的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論文結集。
  • 第四屆近代中國海防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港舉行
    2015年3月6-7日,由香港海防博物館、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香港浸會大學近代史研究中心,以及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合辦的「第四屆近代中國海防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行,此次會議的主題為「紀念甲午戰爭一百二十周年」。
  • 山東東平第三屆羅貫中與《三國演義》《水滸傳》學術研討會開幕
    9月23日,山東東平第三屆羅貫中與《三國演義》《水滸傳》學術研討會在東平縣隆重舉行,東平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立國參加活動。張立國在致辭中說,東平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人傑地靈,歷代人才輩出。在不勝枚舉的英才俊傑中,羅貫中是最具影響力的文化名人之一,一生創作了《三國演義》《水滸傳》《三遂平妖傳》等一大批小說、劇本,是中國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珍品。
  • 中國第三屆梅山文化學術研討會在隆回召開
    中國第三屆梅山文化學術研討會在隆回召開     10月25日,中國第三屆梅山文化學術研討會在隆回召開。來自海內外研究梅山文化的專家學者共50多位代表出席會議,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湖南省文聯、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以及邵陽市、隆回縣的有關領導參加了會議,市委副書記劉新民出席開幕式並講話。  會議期間,專家學者們對梅山文化進行了學術交流,還實地考察了隆回縣的梅山文化,參觀了魏源故居,觀看了虎形山瑤族婚俗演示和南嶽廟鄉武邵村的梅山技藝表演。專家學者們對隆回縣遺存深厚的梅山文化表示了濃厚的興趣。
  • 「饒宗頤的學術與藝術」研討會 在北京國家博物館舉行
    】速讀  學藝融通——饒宗頤百歲藝術展」2015年4月28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配合此次展覽,4月29日(周三)上午9:00,主題為「饒宗頤的學術與藝術」的研討會將在國博學術報告廳舉行。研討會對公眾開放,屆時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饒粉匯集一堂,聆聽研討會並參觀展覽。
  • 段玉裁與清代學術國際研討會在江蘇金壇舉行
    許嘉璐在賀信中表示由金壇市人民政府、南京大學和江蘇宏德文化出版基金會三方共同發起的本次盛會,是一次地方政府、著名學府和社會公益機構在學術研究與文化建設方面的成功合作。他熱忱期望以此次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召開為新的契機,進一步推動段玉裁和中華傳統文化研究的創新與深化,加強海內外學術交流,將把包括段玉裁等大師的成就在內的中華優秀文化更全面地推向世界,惠澤人類文明的發展。
  • 「生物考古、醫藥文博與全球疾病史研究」學術研討召開-中國社會...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陸航 實習記者 王清晨)12月5日,由陝西師範大學醫學與文明研究院主辦的「生物考古、醫藥文博與全球疾病史研究學術研討會」在西安召開。來自吉林大學、山東大學、鄭州大學、西北大學、山西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河南中醫藥大學等二十餘所高校,和中國科學院、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等多家科研機構及陝西歷史博物館、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博物館等數家文化事業單位的百餘位專家學者和陝西師範大學師生代表,通過不同學科的深度融合,拓寬醫史研究的視角與領域,推動區域疾病史、全球疾病史、人類健康史以及公共衛生史的研究向縱深發展。
  • 王富聰:2019年中國近代史研究熱點回顧
    9月21日,「新中國抗日戰爭史研究70年」學術研討會在南京舉行,檢視新中國抗日戰爭史研究發展歷程和輝煌成就,探討其未來發展趨勢,進一步推動抗日戰爭史研究。10月20日,華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華南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共同舉辦了「新中國70年意識形態建設的歷史與經驗」學術研討會,各位專家聚焦主題,深化了對意識形態概念的理解,釐清了新中國70年意識形態建設的歷史經驗,對於意識形態建設的現實與未來進行了展望。此外,還召開了「大歷史觀視野下的新中國70年研討會暨第5期馬克思主義創新論壇」等會議。
  • 紀念梅蘭芳首次訪日演出10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是中國京劇藝術有組織、有規模地跨出國門,為中國京劇史及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為紀念這位著名的表演藝術家及其在中國京劇史、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所作出的巨大貢獻,梅蘭芳紀念館籌劃舉辦的「紀念梅蘭芳首次訪日演出100周年學術研討會」於2019年1月26日在北京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