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設「紅線」嚴控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PM2.5濃度

2021-01-20 中國新聞網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2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近日印發的《山東省落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實施細則》。 趙曉 攝

中新網濟南11月20日電 (趙曉)秋冬季期間,山東對7個京津冀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設定PM2.5濃度控制目標和重汙染天數控制目標,要求各地實施差異化應急管控,嚴防「散亂汙」企業反彈。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2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近日印發的《山東省落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

《實施細則》設定的階段性目標顯示,2020年10-12月,濟南、淄博、濟寧、德州、聊城、濱州、菏澤7個傳輸通道城市的細顆粒物(PM2.5)濃度控制目標分別為65、67、72、63、67、59、69微克/立方米;2021年1-3月,PM2.5濃度控制目標分別為79、81、84、81、86、79、90微克/立方米。其他9個非傳輸通道城市達到相應年度空氣品質改善目標。

11月20日的濟南,當天8時的環境空氣AQI指數為59。 趙曉 攝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周杰介紹說,《實施細則》既明確各市空氣品質改善目標,還規定了重汙染天氣應急、清潔取暖建設、產業結構調整、工業汙染源治理等6大重點任務。在推進清潔取暖上,2020年採暖季前夕,山東完成清潔取暖建設214.46萬戶,其中7個傳輸通道城市完成175.55萬戶,要求各地嚴防散煤復燒,把已穩定實現清潔取暖改造的成建制區域依法劃定為高汙染燃料禁燃區。

周杰稱,山東還將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要求全省鋼鐵、焦化、地煉、化肥等產業完成壓減過剩產能和淘汰落後產能任務,建立項目臺帳。對「散亂汙」企業實施動態清零,防止死灰復燃、異地轉移現象。

《實施細則》提到,秋冬季期間,山東對每季度空氣品質改善幅度達不到目標任務、重點任務進展緩慢或空氣品質指數(AQI)持續「爆表」的市,公開約談市政府主要負責人。發現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的,依規依紀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對於重點攻堅任務完成不到位或環境質量改善不到位的,實施量化問責。

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11月14-17日山東經歷了一輪重汙染天氣過程。周杰表示,此次應急響應期間,該省積極採取應急減排措施。據測算,全省顆粒物、SO2、NOx、VOCs累計減排總量分別為6255.1噸、594.3噸、3139.0噸、1075.7噸,全省PM2.5濃度削減約14%,發揮了很好的「削峰」作用。

記者從會上了解,眼下,山東正在開展揚塵汙染整治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全省共檢查工地、企業、礦山、港口碼頭等點位2.9萬餘個(次),發現問題點位8300餘個(次),曝光典型問題303個。(完)

相關焦點

  • 山東7個傳輸通道城市治汙目標確定 德州PM2.5濃度下降1.5%
    齊魯網11月9日訊 日前,山東印發落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實施細則,明確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7個京津冀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5%至4%的目標。
  • 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山東要這麼幹!
    近日,經省政府同意,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等9部門聯合印發了《山東省落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明確了各市空氣品質改善目標,規定了重汙染天氣應急、清潔取暖建設、產業結構調整、工業汙染源治理、移動源汙染管控
  • 山東7個傳輸通道城市空氣品質全面改善
    &nbsp&nbsp&nbsp&nbsp4月26日,記者從省環保廳獲悉,按照《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要求,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我省7個傳輸通道城市空氣品質總體情況相比去年同期全面改善,均全面完成了PM2.5濃度和重汙染天數的改善目標
  • 合肥PM2.5和PM10濃度持續下降
    4月9日,記者從合肥市生態環境局獲悉,合肥市對外公布的落實第二輪安徽省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情況報告顯示,2019年該市生態環境質量和汙染防治水平穩步提升,PM2.5、PM10平均濃度同比下降4.3%、0.6%,2014年以來,合肥市大氣顆粒物PM2.5和PM10濃度已持續6年下降
  • 我省7個傳輸通道城市成為大氣治理重點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力文  3月14日,全省京津冀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匯報會在濮陽召開,鄭州、開封、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7個省轄市的市長或分管環保的副市長參加會議,這7個省轄市有一個共同身份
  • 人民日報:PM2.5「爆表」,這個詞基本聽不到了
    在城市遙望雪山,已經成為四川成都空氣品質改善的亮麗名片。豈止成都,放眼全國,好「氣質」已不是稀有品。生態環境部大氣司司長劉炳江今年兩會上表示,經過艱苦努力,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治理大氣汙染速度最快的國家,2019年全國重點城市PM2.5和二氧化硫平均濃度,分別比2013年下降43%和73%,重汙染天數下降81%。
  • 日本福岡PM2.5濃度急劇升高
    據日本媒體12月7日報導,福岡縣從6日白天開始,大氣汙染物PM2.5濃度急劇升高,天空持續霧霾。據觀測,下午2點,福岡市西區田尻內每立方米PM2.5濃度為122微克,福岡市中央區市政府為每立方米110微克,下午3點,香春町為112微克。福岡全縣檢測到的數值普遍較高。
  • 深圳發布74街道PM2.5濃度排名 寶安區沙井街道墊底
    原標題:深圳發布74街道PM2.5濃度排名   深圳市生態環境局4月1日發布3月份74街道PM2.5濃度排名,龍崗區橫崗街道PM2.5濃度最低,排名第一,寶安區沙井街道PM2.5濃度最高,排名墊底。
  • 烏魯木齊PM2.5平均濃度較2017年下降38.7%
    中國環境報訊 近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PM2.5年均濃度逐年下降,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今年烏魯木齊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275天,較2017年同期增加33天,PM2.5平均濃度較2017年同期下降38.7%,超額完成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目標任務。
  • 日本福岡縣PM2.5濃度急劇升高 天空持續霧霾
    中國網12月8日訊 據日本NHK網站12月7日報導,日本福岡縣大氣汙染物PM2.5濃度自6日白天開始急劇升高,高濃度指數一直持續至傍晚。 福岡縣從6日白天開始,大氣汙染物PM2.5濃度急劇升高,天空持續霧霾。
  • PM2.5時代的清華「攻略」
    也就是幾天前,建設中的「區域環境質量協同創新中心」在清華大學召開京津冀地區大氣PM2.5汙染成因及對策研討會,聚焦我國PM2.5大氣複合汙染現狀。「當前京津冀地區大氣PM2.5汙染引起全社會高度關注。」 郝吉明指出,「單獨控制一種汙染物難以達到改善空氣品質的目的,我們要推動多種汙染物協同控制,從機理上整合併採取行動。」
  • 除了PM2.5,空氣汙染背後還有個傢伙在「作妖」
    當VOCs進入大氣環境後,經過化學反應會產生臭氧和PM2.5,是造成大氣汙染的重要汙染物。據《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的數據顯示,部分行業和領域VOCs排放量高達1017.45萬噸。生態環境部執法局督察專員李天威說:「隨著藍天保衛戰的推進,最突出的就是大氣汙染成分結構性變化非常明顯,典型特徵是顆粒物指標和對優良天氣的影響下來了,但臭氧的影響卻開始顯現。」生態環境部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臭氧濃度同比上升了6.5%。
  • 森林對PM2.5等顆粒物吸附作用明顯
    根據粒徑大小,空氣顆粒物可分為總懸浮顆粒物TSP(空氣動力學直徑≤100微米)、可吸入顆粒物PM10(空氣動力學直徑≤10微米)、細顆粒物PM2.5(空氣動力學直徑≤2.5微米)和超細顆粒物PM1(空氣動力學直徑≤1微米)。        從室內和室外環境觀察到的空氣汙染對健康的影響一直受到高度關注,因為即使空氣汙染物濃度相對較低,暴露風險也很高。
  • 京津冀空氣品質明顯改善 PM2.5年均濃度去年比2015年降36%
    中新網北京新聞12月8日電 (記者 杜燕)「十三五」期間,京津冀三地空氣品質實現大幅明顯改善,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2019年與2015年相比下降36%,區域共享空氣品質改善成果
  • 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成全球大氣汙染最嚴重城市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成全球大氣汙染最嚴重城市 來源:央視網比什凱克代市長圖洛巴耶夫表示,大氣汙染問題在短期內無法解決。據當地媒體報導,1月4日公布的當日全球空氣品質指數顯示,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名列全球空氣汙染最嚴重城市之首,PM2.5濃度高達每立方米547微克。《比什凱克晚報》網站報導稱,城市居民大量採用燃煤方式取暖以及熱電站和汽車排放是導致空氣汙染的最主要原因。按照當天的空氣品質參數,比什凱克的PM2.5指數超過了排名第二的加德滿都(266微克/立方米)一倍多。
  • 大氣汙染整治,山東交警在行動!
    大氣汙染整治,山東交警在行動!溼度增加 風速減小全省出現大範圍空氣品質汙染今天上午10時,除煙臺、威海以外,山東現大面積空氣品質輕到重度汙染。大氣汙染整治,山東交警在行動!》
  • 成都平原PM2.5濃度同比下降30.6%
    為減少大氣汙染物的累積,去年11月6日,我省啟動為期四個月的成都平原地區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強化督查,加上沿用此前管用的招數,1月我省空氣品質改善明顯。數據顯示,今年1月,全省PM10平均濃度同比下降24.6%,較2015年下降28.4%。未達標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28.7%,較2015年下降34.3%。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PM2.5、逆溫現象、大氣受熱過程)
    (1)根據表格內容,歸納監測點的PM2.5的主要來源。(2)大氣中PM2.5的濃度除了與汙染源有關外,還受哪些氣象因素的影響?(3)PM2.5除了影響人體健康外,還會對大氣環境產生哪些影響?(3)①有利於水汽凝結,成雲致雨;②削弱太陽輻射,影響地面輻射,進而影響氣溫;③汙染大氣,降低能見度。精講精析:(1)分析PM2.5的主要來源。
  • 河南2019年大氣環境成績單發布:PM2.5和PM10圓滿完成國家目標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郭兵 PM2.5和PM10圓滿完成國家和省定目標任務,各項各項汙染指標達到近年來最好水平,PM2.5濃度連續5個月達到國家空氣之間二級標準,1月7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2019年重點民生實事落實情況
  • PM2.5濃度高、治汙不力 14個街道和鄉鎮領導被市環保局集中約談
    新京報快訊(記者王碩)因大氣環境質量形勢嚴峻、汙染治理任務完成不嚴不實等原因,東城區永定門外街道、通州區張家灣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