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螺絲釘」的溫度與光芒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2021-01-10 寧波晚報

    編者按

    人民警察,和平年代犧牲最多、奉獻最大的隊伍,新時期最具奉獻精神的英雄群體。更多的時候,他們在默默奉獻,守護平安;他們在英勇向前,打擊罪惡。今天是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向這個英雄群體致以節日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並把關注的目光投向他們。

    

    他看起來很不起眼:長相敦厚,聲音溫潤,不喜多言,行走時習慣微微聳肩,身姿也算不上挺拔。他實際上很了不起: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前夕,獲得2020年度「最美寧波人」提名獎、2020年度「最美浙警」兩項榮譽。

    他叫陸明光,是寧波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民警,榮譽的背後是他從警35年的不忘初心、默默奉獻:他專注本職,是將道路交通管理「寧波經驗」推向全國的宣傳能手;他筆耕不輟,是業餘創作出版300餘萬字公安文學作品的高產作家;他投身公益,是10年資助白化病孤女的熱心志願者。

    他是「宣傳員」,也是作家

    陸明光出生於1963年,上世紀80年代從警,迄今已有35個年頭,是寧波交警隊伍裡出了名的「螺絲釘」——無論是從警初期的路面執勤,還是之後從事多年的對外宣傳工作,他都一絲不苟,把全部精力投下去。

    這些年,在他的牽頭策劃下,守護平安天使(「護苗隊」前身)、守護紅綠燈志願行動、禮讓斑馬線等一系列文明交通行動接連在全市鋪開。在濃厚的宣傳氛圍裡,文明出行意識深入甬城百姓的心中,道路管理的「寧波經驗」被推向全國。

    他還是高產的作家,迄今已創作了300餘萬字公安文學作品,包括《平安夢》《一路上有你》《花豔文明路》《女片兒警》等四部長篇報告文學和一部長篇小說《交警往事》。

    「交警是與老百姓接觸最多的公務人員,每天在路面執勤執法,我們的形象代表黨和政府的形象。我想用手裡的筆謳歌戰友,讓更多人了解這個警種,樹立並維護交警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

    在他的筆下,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模、奉化交警大隊民警李益波,十九大代表、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模、北侖交警大隊車管所原指導員胡朝霞,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模、海曙交警大隊事故中隊原隊長吳革新,全國優秀人民警察葉斌,象山交警大隊副大隊長秤衛東等寧波公安系統一批優秀民警形象,得到鮮活、立體地展現。

    3頁感謝信曝光一段「父女情」

    工作中,陸明光「釘」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生活中的他卻十分低調。去年年底,寧波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長黎偉挺收到一封感謝信,陸明光10年資助孤女的善事才為人所知。

    感謝信是26歲女孩姚瑤寫的,她因先天性白化病,出生時被遺棄在醫院,後被福利院接收。她的膚色與常人不同,雙眼只能看到幾釐米遠,但她很幸運地遇到了陸明光。

    姚瑤讀初一時想學鋼琴,便向「81890」公益組織求助,公益組織找到志願者許銀花。學鋼琴涉及接送問題,而許銀花不會開車,於是她想到了熱心的陸明光。

    陸明光二話不說,把「專職司機」的活兒攬上身。此後兩年,姚瑤每周兩次學琴,他一次不落地接送。

    10年來,陸明光物質上資助她,精神上鼓勵她。2017年,姚瑤以優異成績考入位於杭州的浙江特殊教育職業學院,成為福利院建院以來首批大學生之一。在陸明光的引導下,姚瑤競選學生會幹部,積極向黨組織靠攏。逢年過節,陸明光和許銀花驅車從寧波趕到杭州,陪她吃團圓飯,帶她到西溪溼地和西湖景區遊覽。去年姚瑤大學畢業,現在一家中醫門診部自食其力。

    姚瑤的這封感謝信寫了滿滿3頁紙,寫滿了對「父親」陸明光的感恩之心。「感恩有他,才有我的未來!」姚瑤在信中說。

    而這樣的感恩,同樣來自更多獲得幫助的人。從警至今,熱心公益的陸明光救扶傷者60多起,捐助幫扶700多次,參加志願服務時間超1萬小時。

    總是「爽約」的家庭頂梁柱

    文明交通,人人參與。2013年,陸明光組建守護紅綠燈交通志願服務隊伍,並一直推動這支隊伍發展壯大。多年來,陸明光珍惜並感激這些志願者的無私付出。

    原餘姚黃家埠小學交通安全輔導員林家寧,曾在數年裡每月都到交警局「報到」,參與志願服務,與陸明光交流安全宣傳經驗,後來老人走不動了,於是陸明光便登門拜訪。陸明光還出錢出力,完成老人生前兩個願望:將其創作的童謠編成冊子,將其設計的交通安全遊戲棋製作成品。

    許銀花、陳國榮、鄭英川等一批「明星」交通志願者,是陸明光的至交。重陽節,他自費組織這些老人去景點遊玩;逢年過節,他不忘送上一些生活用品;得知哪位老人身體抱恙,他必然要上門看望……

    「他們出力,不求回報,那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忘記他們!」陸明光說。

    可在妻女看來,陸明光的「忘性」卻有些大,作為家裡的頂梁柱,他爽約家庭生活重要場合的次數實在太多。

    數十年裡,三次搬家,陸明光次次都不在,每次都是妻子周霞琴一人整理、打包;女兒讀初中時,寧波遭遇超強颱風,窗外雨棚被吹得「嘭嘭」作響,周霞琴一個人戰戰兢兢踮著腳站上陽臺,用長繩固定;女兒高考填報志願,想請他給點建議,可他連續三天早出晚歸,父女倆愣是沒機會坐下聊聊;一家三口開車出門遊玩,遇到堵塞,他「職業病」一犯,把車扔給了妻子,自己去疏導交通;女兒大學畢業,他答應開車去接,可提著大包小包的女兒望眼欲穿,也沒等到父親的到來……

    「爽約」次數太多,多到家人習以為常,可即便如此,埋怨很少。周霞琴嘴上嗔怪,但陸明光每部文學作品的手稿,她都是第一讀者。

    女兒小時候的作文主題大多離不開父親,開篇抱怨父親很少陪伴,可結尾總會帶上一句「因為我爸爸是警察啊,警察就是這樣子的!」字裡行間,透著孩子對父親的崇拜。

    在陸明光看來,只要把百姓放在心中,無論在哪個崗位上都能迸發燦爛的火花。他願意用真誠與真心,踐行人民警察為人民的宗旨,像一顆「螺絲釘」一樣「擰緊」黨和人民群眾的聯繫。記者 陳燁

相關焦點

  • 一顆「螺絲釘」的溫度與光芒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他實際上很了不起: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前夕,獲得2020年度「最美寧波人」提名獎、2020年度「最美浙警」兩項榮譽。    他叫陸明光,是寧波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民警,榮譽的背後是他從警35年的不忘初心、默默奉獻:他專注本職,是將道路交通管理「寧波經驗」推向全國的宣傳能手;他筆耕不輟,是業餘創作出版300餘萬字公安文學作品的高產作家;他投身公益,是10年資助白化病孤女的熱心志願者。
  • 感恩晚報對我們一家的關愛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江虎成 張吉英    我們夫妻倆都是寧波晚報的忠實讀者,曾經還與晚報有過一段特別感人的恩緣,這段恩緣我們永遠無法忘記。在寧波晚報創刊25周年之際,我們把這段特別感人的故事講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 和而不同 卓爾不群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記者 崔引 攝    記者採訪江北區中心小學那天,學校正在寧波大劇院舉行一場大型音樂會,學生們和寧波交響樂團的音樂家同臺演出,表演了一曲曲經典交響曲目,孩子們的優秀表現贏得了滿堂喝彩。    這只是學校諸多特色教育中的一項。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為了搶奪這片「藍海」,很多科研機構和企業早就開始摩拳擦掌,寧波上市公司也不例外。10月12日,長鴻高科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投建60萬噸/年全生物降解熱塑性塑料產業園PBAT/PBS/PBT靈活柔性生產項目。    不少寧波企業提前布局    長鴻高科今年8月28日登陸A股主板市場,主要從事熱塑性彈性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市值為89.89億元。
  • 我想來天一閣的願望實現了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綿陽日報社總編輯兼綿陽晚報總編輯 王曉陽    我對寧波的印象主要有兩方面。一個是寧波經濟非常發達,有全世界最大的港口,有服裝品牌雅戈爾;另一個印象是寧波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有很多的歷史文化名人。    當然,還有這次來瞻仰的天一閣。我在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裡就讀到過《風雨天一閣》,之後就一直想來,這次我的願望終於實現了。    這次,寧波晚報借創刊25周年之際舉辦了媒體深度融合的研討會,恰恰是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的關鍵時期。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昨天,我市蝴蝶研究專家林海倫經過26年的野外調查後,給出了一份最新的《寧波蝴蝶調查報告》,目前寧波有蝴蝶11科201種,其中,珍稀蝴蝶有63種,南方遷飛經過的蝴蝶6種。其中最大的蝴蝶是金裳鳳蝶,展翅達20釐米,這在寧波比較少見。最小的蝴蝶是酢漿灰蝶,僅1釐米大小,在公園花草叢中到處可以看到這種扇動著藍灰色翅膀的小精靈。  蝴蝶雌雄如何辨別?
  • 想拜訪「小記者」 和芝士公園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溫州晚報總編輯 林宇    寧波是一座很有意思的城市。我們小時候就知道,寧波有鎮海石化,有寧波港,可見寧波的經濟實力之強。同時,寧波的文化底蘊非常驚人,王陽明、黃宗羲、屠呦呦都來自這裡,更是有一百多位院士,太了不起了。最近幾年,寧波的文創做得非常出色,王澍的建築響徹全球。    這次研討會,我希望能帶回寧波都市報系成功融合的經驗,學習甬上的競爭智慧和平臺優勢。
  •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教培機構已成為不少學生求學生涯中的一個有效補充,那麼,在寧波眾多的教培機構中,您最信賴哪一家?自上周四寧波晚報刊登了「2020教培行業年度口碑榜評選全面啟動」的消息後,我們的郵箱收到了不少家長推薦和機構自薦的信息。即日起,年度口碑榜評選活動進入市民投票環節,歡迎讀者朋友來信(或郵件),對您所信賴的教培機構投上寶貴一票。
  • 就要開館啦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2019寧波文博會吉祥物——4個寧波小「知」。    再過兩天,第四屆中國(寧波)特色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寧波文博會」)就要開館了。寧波文博會今年首次推出主賓國概念,邀請義大利作為主賓國參展。義大利展區將有亞洲首次引入的達文西數字藝術展和手稿模型展覽,會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力。主辦方還精選40份包含了機械設計、自然科學、人體解剖、素描等內容的達文西手稿復刻進行展示,義大利國際設計雙年展的部分內容也將同期展出,該展覽引進了世界各國藝術家的創新設計藝術。
  • 「萌化了」的湯圓表情包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由市政府新聞辦指導、寧波晚報主辦的「寧波湯圓表情包大賽」正式收官。自9月中旬開始徵稿,主辦方收到來自社會各界的湯圓表情包輪番「轟炸」。最終,6套作品獲得評審專家的一致「點讚」。    據了解,參賽選手年齡層次很廣,涵蓋了90後、00後和10後。在他們的筆下,寧波湯圓不僅有各種名字「團團」「圓圓」「湯小圓」,還有性別。
  • 1000盒黑糖薑茶免費送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為了致敬「城市守護者」,《寧波晚報》養生匯的工作人員們給他們送去了一杯暖暖的薑茶。    《寧波晚報》養生匯由寧波晚報社和寧波藥材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一大早,晚報記者和藥材公司工作人員一起來到鄞州公園北門,把一包包黑糖薑茶放進一個個保溫杯,一一倒上開水,然後捧給現場的環衛工人。    「暖暖的,辣辣的,甜甜的,這幾口喝下去,暖和多了,謝謝你們了。」
  • 寧波啟動跨境電商中東歐國家拓市行動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隨著跨境電商中東歐國家拓市行動正式啟動,接下來,更多爆款中東歐產品有望通過電商平臺呈現在消費者眼前。寧波希望通過此次行動,提升中東歐國家優質商品在中國的認知度和能見度,將寧波打造成中東歐商品進入中國市場的首選之地,建設成為跨境電商進口的全國集散中心。    跨境電商 海外品牌進入中國的最有效方式    海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什麼方式最有效?
  • 第十二屆中華慈孝節開幕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 顧嘉懿 通訊員 張落雁) 昨晚,第十二屆中華慈孝節在寧波大劇院隆重開幕,以「千年慈孝·家國情懷」為主題,以「致敬」為關鍵詞,向慈孝致敬、向典範致敬、向家國致敬。    開幕式上,來自全國各地的2020新時代慈孝典範代表、江北區第四屆道德模範、2020年度「江北好人」、各級抗疫先進工作者代表濟濟一堂。
  • 百老匯走進 「華茂之春」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百老匯藝術家帶來精彩演出    前天下午,華茂教育一年一度的藝術盛典——2018年「華茂之春」在寧波華茂外國語學校拉開帷幕。演出分上下兩個篇章,分別以「和諧美麗 凝聚正氣」「家校合作 百年華茂」為主題展開。所有節目或獨創、或改編,實現了中西方多元文化的碰撞。籌備兩個多月以來,各個學部音、體、美及學科老師使出渾身解數,實現多元文化的對接。
  • 循著總書記的指引, 感受「港通天下」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嘉賓參觀寧波旭升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昨天,全國晚報總編行近60家晚報的社長、總編及資深媒體人來到北侖,探訪自貿區,感受「港通天下」的波瀾壯闊。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 老外灘的家底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其實,同樣是「五口通商」下第一批被迫開埠的城市,嚴格算起來,上海開埠於1843年11月17日,寧波開埠於1844年1月1日,上海比寧波還早一些。    他頓了一頓說,即使是早開埠,也沒什麼可值得「炫耀」的。
  • 體育嘉年華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作為寧波市市民文化藝術節的重頭戲,2018寧波體育嘉年華活動昨天上午在市文化廣場正式啟動。    2018寧波體育嘉年華活動內容豐富多彩,跆拳道、輪滑、健美操、體育舞蹈、內家拳、木蘭扇、空竹、籃球等表演賺足了現場觀眾的眼球。
  • 關心關愛未成年人 寧波一直步履不停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舉辦關愛「小候鳥」公益活動,在寧波已有些年頭。不止於此,我市在關心關愛未成年人健康快樂成長方面,始終不遺餘力。    開展暑期「小候鳥」系列活動,幫他們融入寧波    在寧波植物園參加光影節活動、到奉化亭下水庫與大自然揭秘接觸、探訪雅戈爾動物園、體驗寧波城市展覽館的高科技、感受來自鄞州非遺館的傳統文化魅力,孫宇陽在短短一個月內,對於寧波的歷史、文化、景點、高科技等都有了一定了解。
  • 公共安全進入智慧公安新時代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通訊員 黃盛劍 攝    12月28日,首屆中國(寧波)「人工智慧+警務應用」高峰論壇在寧波舉行。在本次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公安實戰專家、高校及科研機構學者、行業大咖聚集一堂,暢所欲言,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演講,進行了輕鬆而熱烈的對話,共同探討人工智慧發展下的警務應用及未來警務創新與行業變革戰略。
  • 以藝術的名義遇見彼此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本次展覽由寧波市文化館、海曙區美術家協會主辦,展出的30幅作品均為寧波大學99級美術教育專業師生的新作,有的氣勢雄渾,有的清新脫俗,這些作品風格不一,各有精彩,殊為難得的是師生們都有一顆堅守藝術的匠心。